罗塞塔的影评 (101)

阿底 2006-05-26 08:45:19

不仅仅是绝望——[罗塞塔]

它在戛纳大放异彩的时候,让我们发现,有时候奖项未必需要一个定性的模式。 它产自欧洲,对白全是法语。没有俊男靓女,没有爱情,无关乎性。只有在跳舞时收音机里突兀的音乐响起。其他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里克特尖锐的摩托发动声。 DV拍摄的最大难度,在于画面没...  (展开)
泡在茶杯里 2018-07-17 23:18:29

《罗塞塔》的反抗性叙事话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摘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今,达内兄弟(Jean-Pierre&Luc Dardenne)的电影一直延续着他们标签化的作者风格,写实主义倾向配合极简叙事,表现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探究与思索。而《罗塞塔》(Rosetta, 1999)是一部典型的代表作,从影像到叙事的建构走出一条极为鲜明而极端的道路...  (展开)
pabeni 2007-01-26 21:07:50

【Rosetta】--维持尊严而活下去的难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孩子”是我第一部看过的达顿兄弟作品,前不久在戏院看的,对于他们的镜头语言、叙事手法感觉陌生,所以花了些时间去习惯。影片的许多好处都是看完电影后,静静回想才感受到的。 而观看“美丽萝赛塔”时,第一个反应是,它跟“孩子”很像:一样地像是纪录片跟拍般摇晃、贴紧...  (展开)
异见者 2023-03-03 22:47:15

长评 | 达内兄弟电影中的人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达内兄弟的电影常常以其巧妙的结尾而闻名,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开场的方式:女孩在工厂狭窄的走廊中奔跑(《罗塞塔》)、中年男人冲向卡住的机器(《他人之子》)、年轻女人抱着孩子急匆匆地上楼(《孩子》、)小男孩逃向院外广阔的自然(《单车少年》)…… 在片头简单短暂的...  (展开)
嘟嘟熊之父 2022-04-15 00:25:40

秘密源于羞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达内兄弟的电影总是关于秘密,秘密的私人属性来源于羞耻:住在阴冷营地、穿越泥沼前换上胶鞋、母亲以身体换取食物与酒精、告密老板背叛朋友、搬运煤气罐企图自杀。罗塞塔的动物本能(奔跑、冲撞、撕咬的动作)为影片提供了持续不断的能量来源,而这些秘密的全貌往往隐藏于能量...  (展开)
圆首的秘书 2012-11-21 19:56:04

罗塞塔 Rosetta, 1999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观看了本片之后,我是很高兴的;与其说高兴,又不如说庆幸,因为无论我们的生活有多差,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抱有多大的不满,大抵也都会比罗塞塔在影片中的几日生活强上不少:我们还可以对着电脑,敲出这些看上去富有同情心的文字;如果你还看得见这些文字,至少意味着你还有电...  (展开)
罗宾汉 2022-05-31 13:14:57

双金棕榈导演叩响戛纳大门的人性之作!

近日关于导演阿莫多瓦痛失 1999 年戛纳金棕榈奖的新闻再度浮出水面,据说当年颁奖礼前夕已有不少内部消息流出说是阿莫多瓦会凭《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荣获金棕榈奖,结果那一晚这位西班牙导演却饮恨只拿到最佳导演奖,而矛头直指当年评审主席大卫·柯南伯格。柯南伯格是否独裁专...  (展开)
summer 2010-06-24 22:03:06

琴弦生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有些电影是在开始的几分钟里,你就能感受到它会让人印象深刻。《罗塞塔》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这个几乎没有笑容的女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仿佛都是用尽全身力气。走路,打工,弯腰去管道里拿胶鞋,翻过墙壁,上锁,一些在我们看来用一点点力气就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  (展开)
Dolly Bell 2016-10-18 23:04:30

达内兄弟的短兵相接

自37min10s起,《美丽罗塞塔》开始了它最为动人的桥段,多亏了这么一小段一头热的爱怜,让罗塞塔的命运不至于飘荡于暗夜的街头,有了些许的温度。但是这仅有的一点温度也只是捂在了金属片上,在晚风中一散而过。 之前的这个上午,罗塞塔与酗酒又滥交的母亲厮打成一片,扭打时...  (展开)
Ken Plz 2022-05-11 16:59:44

《罗塞塔》字数略超的短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细节上相当出彩的底层女性叙事:食物(全片基本没摄入过过蔬果和蛋白质)、水源、声音(噪音)、性爱、酒精以及让人印象深刻的女性疼痛和吹风机。 底层叙事的立场没什么问题的。从对穷人卑鄙、懒惰叙事的反对开始,前半段的罗塞塔在追求尊严和正常生活的努力和被社会不断地打击...  (展开)
谢之艾 2015-05-15 20:32:44

罗塞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0分。 「孩子」是我第一部看过的达顿兄弟作品,前不久在戏院看的,对于他们的镜头语言、叙事手法感觉陌生,所以花了些时间去习惯。影片的许多好处都是看完电影后,静静回想才感受到的。而观看「美丽萝赛塔」时,第一个反应是,它跟「孩子」很像:一样地像是纪录片跟拍般摇晃...  (展开)
lockinpocket 2013-12-22 14:09:01

弱者一定需要同情吗

在我看过的大多数国产片和美国电影里面,底层人物都是要让观众同情的,经济上的弱势对应需要他们在精神、道德上体现出强烈的尊严感,要不就违反了主流价值,要挨骂。商业片在这个方面的主流价值观就是弱者自立自强,强者为富不仁。迎合观众们的普遍心理,顺着观众们的意思,观...  (展开)
may 2009-02-01 22:27:34

生活,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平凡的法国小镇,18岁的罗塞塔和她的酒鬼母亲生活在大篷车里。没有谋生能力的母亲自暴自弃,终日沉迷于与底层男人的性事中。倔强的罗塞塔只想找到工作,别让家里停水。她认识了里奥,里奥把她介绍到他工作的甜饼店。 dogma电影非常适合表现底层生活,它有与之契合的朴...  (展开)
北风其凉 2021-11-18 13:22:36

罗塞塔:对他者的一次看见

惊讶于原来还可以这么拍,同时也看到了同样是现实主义,FIRST那些新人导演以及平常的作品和达内的差距或者差别在哪里了,圆首的文章很好,就做个笔记。https://mp.weixin.qq.com/s/JsRgy4w3wKMeHvb2Ya0F2A 1.跟拍长镜头、自然光、同期声、开放式的结构、非职业演员的组合使用,...  (展开)
红房子画家 2008-01-17 20:18:19

罗塞塔:关于尊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罗塞塔》是一部“小”电影。这里所谓“小”,不是指《罗塞塔》预算不够高,场景不够宏大。说它“小”,首先是指它的主题缺乏大师般的深沉——《罗塞塔》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不过平实地讲述了一个女孩求生的故事;其次是指它关注对象的狭窄,《罗塞塔》从头到尾只出现了...  (展开)
八月三十一 2021-05-15 10:43:59

Roger Ebert的影评翻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四星为满分) 晚上睡觉前,罗塞塔跟自己说:“你叫罗塞塔。我叫罗塞塔。你找到了工作。我找到了工作。你有个朋友。我有个朋友。你有正常的生活。我有正常的生活。你不会墨守成规。我不会墨守成规。晚安。晚安。”这是个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找工作的少女。她正在逃离...  (展开)
陈矮 2022-07-01 04:09:56

达内兄弟《罗塞塔》节奏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个视觉母题:偷看,罗塞塔像一个小偷,总是躲在什么背后偷看其他人发生的事、偷偷地回家、偷偷地钓鱼、换鞋、偷偷做任何事情——与她被解雇时跟老板硬刚的性格鲜明反差。也许是因为有个为了喝酒不惜卖身的妈妈,她感到耻辱,对性、男人、亲密还有时常发作的痛经感到深深羞耻...  (展开)
Nic 2021-11-21 21:43:21

达内兄弟的“冷”与“暖”

在1996年发轫之作之作《一诺千金》崭露头角之后,从1999年的《罗赛塔》到2019年的《年轻的阿迈德》,他们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进入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他们总是聚焦生活,用简单朴素的镜头语言去捕捉生命的真实与感动。他们拥有自己所熟练的艺术片模式,一种戏剧与现实相结...  (展开)
暖| 2007-03-23 16:23:24

镜子

这是最接近真实的力量.生活里既没有绝望也没有希望. 没有什么,也想不到拿什么去经营任何一种东西,和与人的任何一种关系.朋友,母亲,邻居,老板.女孩最后选择的绝境与另外许多种人生终究会面临的绝境一样,都虚空乏力.只是,女孩面对死会更平和一些.生活束缚了她的欲望,拧干了她的纠...  (展开)
向阳花 2006-08-15 23:37:26

生活,本身就没有定式

一部好的电影,它可能给人惊奇,也可能震撼心灵,还可能如《罗塞塔》一样,引发人的思考。接下来的这些文字,并非我臆测《罗塞塔》如何获奖的注脚,而是纯属个人的喜爱感受。至于文章的标题,就当是我在观影之后的一点思考。 对于一部有关底层人群生活的低成本电影,在形式和...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01条)

订阅罗塞塔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