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觉得本片价值观有问题吗?

2022-04-30 00:04:24 lisa20057
英、美、德、日等国家都有拒绝作证权的规定。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中“任何人可以不证其罪”的原则
英、美、德、日等国家都有拒绝作证权的规定。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中“任何人可以不证其罪”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986年,美国爆发的“伊朗门”丑闻,由于参与此事的两位关键性人物奥利弗·诺思中校和波因德克斯特异口同声地援引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拒绝作证,致使参、众两院的调查搁浅。 美国曾爆发的系列公司丑闻中,多位重要的证人使用拒绝作证权拒绝在国会的听证会上作证。这其中包括世界通信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埃贝斯和前首席财务官斯科特·沙利文以及安龙公司前主审计师、安龙公司破产案的关键证人、前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合伙人邓肯。 拒绝作证权其实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即案件的客观真实并不是人们追求的惟一价值,不能为了案件的客观真实而损害其它更高的价值。有时候法律上的真实比客观真实更加重要。拒绝作证反映了一种防止公共权利对个人权利过度侵害的理念,充分维护了个人的尊严,保障了人的价值。它是一项更加人性化的规定。
... 独饮孤醉

学习了

来自 豆瓣App
2022-05-16 13:15:11 流风回雪

告你你不能强迫,利诱我告密

来自 豆瓣App
2022-05-16 22:20:22 花茶

国情不同

来自 豆瓣App
2022-05-22 10:14:35 悠长的假期 (很高兴你能来,也不遗憾你离开)

告密,揭发或者举报,我觉得不能一刀切都划归于同一类行为。
我理解其实还是高墙和鸡蛋之间,站在鸡蛋一方的选择。
当恶法非法的时候,告密(或者揭发、举报)这样的行为就是不义的。

2022-05-28 22:53:09 陈添

个人认为,影片要讲的是,面对利益时,能不能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至于这种判断是不是符合社会公理,并不是这部影片所关注的。

来自 豆瓣App
2022-09-01 22:46:14 lovestar

校长是在威逼利诱,查理说或不说都应该是他自己的选择,但是面对威逼利诱而说出来,那人生的确没什么前途。

来自 豆瓣App
2022-10-19 08:05:15 阿道比

电影应该不是想评价高密的对错,而是想传递坚守本心之类的吧

来自 豆瓣App
2022-10-27 14:03:53 慢慢·李

为什么不该鼓励告密?因为鼓励揭发、举报和告密,就是在鼓励相互侵害和投机钻营,会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扭曲人的心灵和灵魂,激发人性中阴暗和恶毒的部分,使人与人之间丧失基本的信任,导致人人自危,社会也失去道德底线

来自 豆瓣App
2022-11-07 21:37:12
英、美、德、日等国家都有拒绝作证权的规定。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中“任何人可以不证其罪”的原则
英、美、德、日等国家都有拒绝作证权的规定。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中“任何人可以不证其罪”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986年,美国爆发的“伊朗门”丑闻,由于参与此事的两位关键性人物奥利弗·诺思中校和波因德克斯特异口同声地援引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拒绝作证,致使参、众两院的调查搁浅。 美国曾爆发的系列公司丑闻中,多位重要的证人使用拒绝作证权拒绝在国会的听证会上作证。这其中包括世界通信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埃贝斯和前首席财务官斯科特·沙利文以及安龙公司前主审计师、安龙公司破产案的关键证人、前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合伙人邓肯。 拒绝作证权其实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即案件的客观真实并不是人们追求的惟一价值,不能为了案件的客观真实而损害其它更高的价值。有时候法律上的真实比客观真实更加重要。拒绝作证反映了一种防止公共权利对个人权利过度侵害的理念,充分维护了个人的尊严,保障了人的价值。它是一项更加人性化的规定。
... 独饮孤醉

2023-01-11 01:31:03 爬山菠萝
两国文化的差距,也造成了深远的结果,如果提倡只要是不熟悉的人就可以背叛他,就可以踢上一脚,
两国文化的差距,也造成了深远的结果,如果提倡只要是不熟悉的人就可以背叛他,就可以踢上一脚,就可以由他去死的话,那结果就是这个国度会有更多更多的叛徒、走狗、损人利己的人存在,这个是我们民族需要思考的,是不是只保护自己的朋友家人,对外人就不该被保护帮助了吗?
... 异域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几个学生本来就是做错了事情,为什么不说呢,如果是灰色地带或者是好事那肯定不说,但是这种事的话我不知道有什么隐瞒的价值

来自 豆瓣App
2023-01-27 19:08:45 

中美价值观的差异

来自 豆瓣App
2023-02-11 00:52:07 SimonEzio

没认真看电影吧,终点不是告密不告密,重点是坚守正直不被收买。校长一开始就是想靠前途收买男主,这种能培养出政治家的学校,你觉得是好事?

来自 豆瓣App
2023-02-17 23:39:23 颜良

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政治哲学一直在辩论这个问题。一个是康德和楼主的观点类似,坚持绝对道德,只有一种绝对正确的道德观,并且在任何时候都是对的,即便这意味着出卖朋友。另一种不同的是麦金太尔的社群主义,认为人是在一个集体中的,道德要涉及国家种族等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与他人的关系加入到道德中去,就比如即便朋友做了错事也不应该举报,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两种理念相互矛盾,也没有谁说服谁。

来自 豆瓣App
2023-03-17 21:38:31 Aringarosa

用所谓道德获利并出卖良心的人谈不上什么正义

来自 豆瓣App
2023-05-20 11:08:59 momo

起初我也觉得,后面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本身就与查理毫无关系,受罚的人应该是坐做坏事的学生。查理之所以处于这样的境地,是由于校长预设了“查理不说就是对博德德背叛”这样一个伪命题,以至于影片前半部分我一直觉得查理该说,这样才能让坐坏事的人受到惩罚,但是后来我才幡然醒悟,不论查理说不说,事情的重点都该在嫌疑人身上,而非潜在目击者。学校不仅教书还得育人,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却是对灵魂的璀璨,长期以往会损坏一个纯洁的灵魂。

来自 豆瓣App
2023-05-22 18:10:47 豆友188080362
我顶楼主。 回顾一下具体的情节:有几个孩子以侮辱性的方式恶作剧校长,然后查理看见了。这个
我顶楼主。 回顾一下具体的情节:有几个孩子以侮辱性的方式恶作剧校长,然后查理看见了。这个时候学校询问查理是谁做了这个事情,查理撒谎说不知到,然后又说不能说。 这件事情应该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就整个事件而言,即,一个人看到了一出恶作剧,是否应指认恶作剧始作俑者的问题。二是,一件事情的调查者为了做出相对公正的裁决,向一个人问一个明确性非常强的问题,这个人知道这个问题,是应该诚实说出,还是刻意欺骗的问题。 就第一个问题来说,我觉得这根本不是告不告密的问题。很明显,有的人犯了错误对别人造成了侵害,你难道不应该把犯错误的人找出来吗?我们不管校长事好人坏人,但就在这个事件中而言校长是明显的受害人。这件事就好比,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你看见两个人抢了一个女子的钱包,你难道不应该对派出所指认那两个人吗?这件是根本不是什么告密,照我说,是包庇而已。唯一有些别扭的地方就是在这个事情中,校长既是受害者,又是问题的处理者。但还原情节,这也没办法。 第二个方面是诚实的问题,当校长明确问道,’你看没看到是谁做的?‘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演变成一个诚实还是撒谎的问题了。查理是明显的撒谎和欺骗行为。他明确知道答案,却一开始说没看见,后来又说不能说。(还有对不起我记不清具体所有台词了,不过我告诉你那个查理说的好多的‘I can’t say‘之类的都可以是’我不知道‘的意思,不一定非得是’我不能说‘的意思。)不管是说每看见还是告诉不能说,查理都是欺骗,撒谎,没什么可说的。美国的很多学校都有荣誉宣言,里面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不说谎。我相信这也是美国文化的重要信条之一。而查理是明显的说谎行为。 影片唯一的挽救自己错误出发点的做法就是后来让校长贿赂查理。这个问题的确是校长不对。但是首先,贿赂查理的行为是发生在我上述说的事件之后;其次,贿赂查理是校长人格问题,但是和查理先包庇,后欺骗是两档子事。也就是说,校长有校长的不对,但是查理犯错误和校长犯错误事两个独立事件,不能因为校长犯了错误查理的错误就没了;其三,我说校长’贿赂‘其实都是说得偏向查理了,校长是不是’贿赂‘性质还有待讨论。这个事情说多一点的话,贿赂是给予好处换不公平,但校长做的是给予好处换公平。就是,我给你个好处,你来做个好事。但无论如何,这样一来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所以我对所有说查理不应该接受贿赂的说法表示支持,同时不发表任何评论。 @冷风秋月:首先这根本不是什么告密不告密的问题。说出你目睹的犯罪或者错误行为和告密是两码事。还有,这个跟文化差异也没有关系,真正的中国文化也没有鼓励告密的。 @cra:如果查理说了,他是说了实话,做了实证,维护了正义,何来以后叛国之说?你说的话本身就没有逻辑。 @橡皮泥沐: 凡事都有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你上来就说为楼主感到羞愧是不对的。楼主提出了很好的问题,看到了我们很多人之前没有看到的点。你这么狭隘的思维才应该为你自己羞愧。 @琉璃岛的混球:你这是改变问题。学校对不对和查理对不对是两码事。还有,你根本无法评论学校是否’公平‘的问题。如果之前有人这么做了,学校没处罚,现在这几个学生做了,学校让他们退学,那才叫’不公平‘。如果学校对所有这种行为都是开除,那你只能指责学校过于严苛,就没有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了。但是所有的这些你都不知到。还有,这就不公平了?我觉得学校的做法也没太大不妥。在中国你现在给校长开这么个玩笑试试?我告诉你,美国的那些好的,私立的,尤其是寄宿学校虽然不管谈恋爱,但在某些方面只比中国学校严格。在一个严格的私立学校这么调戏校长被开除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异域 查理没有题谁一脚,他所应该做的只是实事求是说出看到的。如果学校学校有做的不妥的地方将是学校的错误,但查理不能因为这些就去包庇,去说谎,去破坏良知。 @sebastian 对,你说的很对。’就算是敌对双方也有基本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sky 你就是个脑残,你说的话根本就逻辑狗屁不通。我不明白你引用雨果那句话什么意思?你说:‘指控罪行,维持正义的价值观,跟不出卖别人换取利益的价值观,二者都对,但是后者更难做到。因此更可贵。’我不明白你这是什么狗屁逻辑?我已经不好意思说你逻辑狗屁不通了,我只能说你无知者无畏到一定程度了。
... lucky strike

很赞同,把我想说的都说了👍

来自 豆瓣App
2023-07-04 04:59:43 陈酿糯米瓷
不认可楼主的观点。 要说价值观有问题,应该是电影的价值观高于楼主的价值观(没有贬义,就事
不认可楼主的观点。 要说价值观有问题,应该是电影的价值观高于楼主的价值观(没有贬义,就事论事),才导致的接受障碍。 雨果的《九三年》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观念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观念。 指控罪行,维持正义的价值观,跟不出卖别人换取利益的价值观,二者都对,但是后者更难做到。因此更可贵。 你选择前者,会有人为你鼓掌,你会陶醉。然而在“文革”或者纳粹大屠杀那样颠倒黑白的环境中中,选择前者,就等于选择了罪孽。 你选择后者,只有你自己知道其中的辛苦和坚持。但你永远不会良心有愧。
... 一樗

我觉得题主说的有道理,但是还有一些逻辑瑕疵:
1. 题主认为电影中的学校可以类比文革/纳粹大屠杀那样颠倒黑白的环境是不是有点太过了?我们无法证实校长本身是否受贿于/拍马屁校董事会而获得那辆捷豹汽车,也就无从说明恶作剧/揭短校长的三个学生是绝对正义的。那三个学生原先就有点纨绔子弟、喜欢霸凌同学的气质在身上,占用学校广播室、损坏他人财物、让他人当众出丑本身是不是出于正义也做的属于违纪范畴(更何况他们三个没有校长使坏的确凿证据)。
2. “出卖别人换取利益”也是校长用开除/取消推荐进入哈佛学习的资格作为威胁(逼迫查理这件事本身校长是错的)后可以算作是“利益”,但查理原本在此之前所持的意见也是选择不说。“利益”在这里有点被强加的意思。查理只是个可怜的恰巧出现在现场的见证人,他完全可以心知肚明但选择不为了利益告密,让校长等人用其他方式调查(问广播室的在场同学等等),但是一方面含糊其辞不举证另一方面对恶作剧者显得有点包庇的态度(不算朋友也不想得罪)在我看来有点软弱(当然男演员非常帅很有种大金毛元气温暖小哥哥的范儿~)。

来自 豆瓣App
2023-07-16 01:25:27 阿司匹林

说明你没看懂。查理守护的是自己的原则和约定。

来自 豆瓣App
2023-07-16 01:26:17 阿司匹林
美国文化更不鼓励撒谎
美国文化更不鼓励撒谎
lucky strike

这个是扯淡的。你肯定没跟美国人接触过。绝大部分美国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撒谎

来自 豆瓣App
2023-07-20 21:13:02 琬琬琬悦

我也是认为我的价值观与这部影片又偏差
说实话 ,我不懂为什么说了就是违背原则,那几个做的本来就是恶作剧,并不是做了好事,不说会影响本来就会正常发生的未来,并没有说说出真相是为了换取未来,而是如果不说出真相反而会影响本来就会发生的美好未来。说出真相也是一种勇气。也可能是我没看懂这部影片,是我肤浅了。
但是就这部影片所传达的自由洒脱,和坚定内心遵守底线这些庞大的定义是非常不错的。

来自 豆瓣App
2023-07-23 19:27:26 郎基努斯之矛

这个话题还挺有意思,说是有意思,是因为我看电影过程中,完全没想到过这个点。
所以我在想是不是自己的观念确实存在着缺陷,然后我仔细想了想,梳理了一下:

1、查理所为
查理其实是在做一个抉择,天平的两端是诚实&守诺。
诚实这端的重量是校长被伤害的自尊,和恶作剧者对秩序的蔑视;守诺这端的重量是作为学生对学生群体的身份认同,和与同学约定的承诺。
两端的砝码几乎一样重。所以,查理选择哪边,其实都没有错。

2、中校所为
中校在片尾中的高声辩论,实际就是与电影结尾一致的公正审判。
查理:抉择上无对错,可贵的是坚持原则。无罪,还应当赞赏!(所以接收到学生们的鼓掌欢呼)
乔治:和查理一样是在抉择,本无对错。但他在威逼下丧失了自己的原则。无罪,且不当赞赏!(所以不奖也不罚)
恶作剧三人组:逃避责任的自私,躲在朋友庇护下的怯懦。有罪!(所以被罚)
校长:功利是个人的事,不讨论;威逼利诱是手段,也不讨论;借大义泄私愤没有确凿证据,还是不讨论;唯有将矛盾和愤怒偏移给弱小者,是绝对的无耻。有罪!(所以,校长才是这部电影最终的对立面)

整体来看,电影中的表达合理,思考也挺全的。批判着自私与不公,赞扬着勇气与良善。价值观上没啥问题。

2023-07-27 00:57:36 夏天233

你看了剧情明白吗,校长已经从乔治口中有三个怀疑对象,但是碍于他们的身份不能开除,然后就逼男主说,他说了就有违内心原则,他说不能说,而不是什么也没看见,校长受害者他都知道怀疑对象了不开除,反而逼男主这不恶心吗,男主那么优秀,他还要威逼利诱他说,这受害者有什么好认同的

来自 豆瓣App
2023-08-08 01:31:30 米兰以西

不用想太复杂,我就不想说,有错吗?就要被惩罚吗?单从这一点就没问题,这是基本的自由精神。学生整蛊讨厌的公职人员,也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没有必须揭发义务。

来自 豆瓣App
2023-08-09 00:23:08 书生911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来自 豆瓣App
2023-08-10 01:23:43 烟霞

我也顶楼主。那三个狐朋狗友并不是你的真正的朋友,他们的确戏弄了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值得称赞,而且你作为目击者就应该说出事情的真相,就这么简单,哪里的来什么卖友求荣。而且,事实就是事实,立场只是立场,看见了就应该说出来,我不能因为也讨厌那个“受害人”,因为站在这个立场,就要掩盖真相吧,那也是一种罪恶

来自 豆瓣App
2023-09-23 08:01:18 深蓝
告密看起来不过是打打小报告而已,但是人们一旦从中获利,未来就可以背叛国家,民族,背叛自己的
告密看起来不过是打打小报告而已,但是人们一旦从中获利,未来就可以背叛国家,民族,背叛自己的人格,信仰。
... cre

关键是这几个人已经明显的违反校规校纪了啊,应该站出来说出实情(同学违纪同时校长收买),并拒绝任何奖励。这才是正义。

来自 豆瓣App
2023-09-23 08:02:29 深蓝
我顶楼主。 回顾一下具体的情节:有几个孩子以侮辱性的方式恶作剧校长,然后查理看见了。这个
我顶楼主。 回顾一下具体的情节:有几个孩子以侮辱性的方式恶作剧校长,然后查理看见了。这个时候学校询问查理是谁做了这个事情,查理撒谎说不知到,然后又说不能说。 这件事情应该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就整个事件而言,即,一个人看到了一出恶作剧,是否应指认恶作剧始作俑者的问题。二是,一件事情的调查者为了做出相对公正的裁决,向一个人问一个明确性非常强的问题,这个人知道这个问题,是应该诚实说出,还是刻意欺骗的问题。 就第一个问题来说,我觉得这根本不是告不告密的问题。很明显,有的人犯了错误对别人造成了侵害,你难道不应该把犯错误的人找出来吗?我们不管校长事好人坏人,但就在这个事件中而言校长是明显的受害人。这件事就好比,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你看见两个人抢了一个女子的钱包,你难道不应该对派出所指认那两个人吗?这件是根本不是什么告密,照我说,是包庇而已。唯一有些别扭的地方就是在这个事情中,校长既是受害者,又是问题的处理者。但还原情节,这也没办法。 第二个方面是诚实的问题,当校长明确问道,’你看没看到是谁做的?‘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演变成一个诚实还是撒谎的问题了。查理是明显的撒谎和欺骗行为。他明确知道答案,却一开始说没看见,后来又说不能说。(还有对不起我记不清具体所有台词了,不过我告诉你那个查理说的好多的‘I can’t say‘之类的都可以是’我不知道‘的意思,不一定非得是’我不能说‘的意思。)不管是说每看见还是告诉不能说,查理都是欺骗,撒谎,没什么可说的。美国的很多学校都有荣誉宣言,里面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不说谎。我相信这也是美国文化的重要信条之一。而查理是明显的说谎行为。 影片唯一的挽救自己错误出发点的做法就是后来让校长贿赂查理。这个问题的确是校长不对。但是首先,贿赂查理的行为是发生在我上述说的事件之后;其次,贿赂查理是校长人格问题,但是和查理先包庇,后欺骗是两档子事。也就是说,校长有校长的不对,但是查理犯错误和校长犯错误事两个独立事件,不能因为校长犯了错误查理的错误就没了;其三,我说校长’贿赂‘其实都是说得偏向查理了,校长是不是’贿赂‘性质还有待讨论。这个事情说多一点的话,贿赂是给予好处换不公平,但校长做的是给予好处换公平。就是,我给你个好处,你来做个好事。但无论如何,这样一来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所以我对所有说查理不应该接受贿赂的说法表示支持,同时不发表任何评论。 @冷风秋月:首先这根本不是什么告密不告密的问题。说出你目睹的犯罪或者错误行为和告密是两码事。还有,这个跟文化差异也没有关系,真正的中国文化也没有鼓励告密的。 @cra:如果查理说了,他是说了实话,做了实证,维护了正义,何来以后叛国之说?你说的话本身就没有逻辑。 @橡皮泥沐: 凡事都有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你上来就说为楼主感到羞愧是不对的。楼主提出了很好的问题,看到了我们很多人之前没有看到的点。你这么狭隘的思维才应该为你自己羞愧。 @琉璃岛的混球:你这是改变问题。学校对不对和查理对不对是两码事。还有,你根本无法评论学校是否’公平‘的问题。如果之前有人这么做了,学校没处罚,现在这几个学生做了,学校让他们退学,那才叫’不公平‘。如果学校对所有这种行为都是开除,那你只能指责学校过于严苛,就没有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了。但是所有的这些你都不知到。还有,这就不公平了?我觉得学校的做法也没太大不妥。在中国你现在给校长开这么个玩笑试试?我告诉你,美国的那些好的,私立的,尤其是寄宿学校虽然不管谈恋爱,但在某些方面只比中国学校严格。在一个严格的私立学校这么调戏校长被开除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异域 查理没有题谁一脚,他所应该做的只是实事求是说出看到的。如果学校学校有做的不妥的地方将是学校的错误,但查理不能因为这些就去包庇,去说谎,去破坏良知。 @sebastian 对,你说的很对。’就算是敌对双方也有基本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sky 你就是个脑残,你说的话根本就逻辑狗屁不通。我不明白你引用雨果那句话什么意思?你说:‘指控罪行,维持正义的价值观,跟不出卖别人换取利益的价值观,二者都对,但是后者更难做到。因此更可贵。’我不明白你这是什么狗屁逻辑?我已经不好意思说你逻辑狗屁不通了,我只能说你无知者无畏到一定程度了。
... lucky strike

你说得太对了

来自 豆瓣App
2023-09-23 18:51:45 豆友kH35AmUxhM
起初我也觉得有些问题,难道电影就是叫我们凡事不能出卖别人吗? 但我后来想一想,也可能是出于
起初我也觉得有些问题,难道电影就是叫我们凡事不能出卖别人吗? 但我后来想一想,也可能是出于为这部好评的影片辩解,当我自己处在查理这个两难的位置上,我会谮么做。作证的话,我会感到不安和羞愧;沉默的话,又觉得不值。因此在这个艰难的处境面前,剧情就设置了中校为查理解围。我想中校并不是纯粹的鼓励查理不能出卖自己的朋友,而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必须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否则一生都会为自己的背叛而懊悔。就算被退学,也毫无遗憾,因为这是学校高层的问题,至少问心无愧。 同时,中校也骂了学校,肇事人以及乔治的价值观,学校不该以这种方式逼迫优秀的学生告密或退学,肇事者应该敢作敢当,不该将“朋友”陷入这种困境,而乔治不该躲进他父亲的口袋。中校是在为查理的行为辩解,同时也在批判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公和病态。
... cITYsObLUE

尊重自己的体验,不要说服自己替导演体验

来自 豆瓣App
2023-09-24 22:57:53 ┏ (^ω^)=☞
我顶楼主。 回顾一下具体的情节:有几个孩子以侮辱性的方式恶作剧校长,然后查理看见了。这个
我顶楼主。 回顾一下具体的情节:有几个孩子以侮辱性的方式恶作剧校长,然后查理看见了。这个时候学校询问查理是谁做了这个事情,查理撒谎说不知到,然后又说不能说。 这件事情应该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就整个事件而言,即,一个人看到了一出恶作剧,是否应指认恶作剧始作俑者的问题。二是,一件事情的调查者为了做出相对公正的裁决,向一个人问一个明确性非常强的问题,这个人知道这个问题,是应该诚实说出,还是刻意欺骗的问题。 就第一个问题来说,我觉得这根本不是告不告密的问题。很明显,有的人犯了错误对别人造成了侵害,你难道不应该把犯错误的人找出来吗?我们不管校长事好人坏人,但就在这个事件中而言校长是明显的受害人。这件事就好比,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你看见两个人抢了一个女子的钱包,你难道不应该对派出所指认那两个人吗?这件是根本不是什么告密,照我说,是包庇而已。唯一有些别扭的地方就是在这个事情中,校长既是受害者,又是问题的处理者。但还原情节,这也没办法。 第二个方面是诚实的问题,当校长明确问道,’你看没看到是谁做的?‘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演变成一个诚实还是撒谎的问题了。查理是明显的撒谎和欺骗行为。他明确知道答案,却一开始说没看见,后来又说不能说。(还有对不起我记不清具体所有台词了,不过我告诉你那个查理说的好多的‘I can’t say‘之类的都可以是’我不知道‘的意思,不一定非得是’我不能说‘的意思。)不管是说每看见还是告诉不能说,查理都是欺骗,撒谎,没什么可说的。美国的很多学校都有荣誉宣言,里面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不说谎。我相信这也是美国文化的重要信条之一。而查理是明显的说谎行为。 影片唯一的挽救自己错误出发点的做法就是后来让校长贿赂查理。这个问题的确是校长不对。但是首先,贿赂查理的行为是发生在我上述说的事件之后;其次,贿赂查理是校长人格问题,但是和查理先包庇,后欺骗是两档子事。也就是说,校长有校长的不对,但是查理犯错误和校长犯错误事两个独立事件,不能因为校长犯了错误查理的错误就没了;其三,我说校长’贿赂‘其实都是说得偏向查理了,校长是不是’贿赂‘性质还有待讨论。这个事情说多一点的话,贿赂是给予好处换不公平,但校长做的是给予好处换公平。就是,我给你个好处,你来做个好事。但无论如何,这样一来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所以我对所有说查理不应该接受贿赂的说法表示支持,同时不发表任何评论。 @冷风秋月:首先这根本不是什么告密不告密的问题。说出你目睹的犯罪或者错误行为和告密是两码事。还有,这个跟文化差异也没有关系,真正的中国文化也没有鼓励告密的。 @cra:如果查理说了,他是说了实话,做了实证,维护了正义,何来以后叛国之说?你说的话本身就没有逻辑。 @橡皮泥沐: 凡事都有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你上来就说为楼主感到羞愧是不对的。楼主提出了很好的问题,看到了我们很多人之前没有看到的点。你这么狭隘的思维才应该为你自己羞愧。 @琉璃岛的混球:你这是改变问题。学校对不对和查理对不对是两码事。还有,你根本无法评论学校是否’公平‘的问题。如果之前有人这么做了,学校没处罚,现在这几个学生做了,学校让他们退学,那才叫’不公平‘。如果学校对所有这种行为都是开除,那你只能指责学校过于严苛,就没有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了。但是所有的这些你都不知到。还有,这就不公平了?我觉得学校的做法也没太大不妥。在中国你现在给校长开这么个玩笑试试?我告诉你,美国的那些好的,私立的,尤其是寄宿学校虽然不管谈恋爱,但在某些方面只比中国学校严格。在一个严格的私立学校这么调戏校长被开除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异域 查理没有题谁一脚,他所应该做的只是实事求是说出看到的。如果学校学校有做的不妥的地方将是学校的错误,但查理不能因为这些就去包庇,去说谎,去破坏良知。 @sebastian 对,你说的很对。’就算是敌对双方也有基本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sky 你就是个脑残,你说的话根本就逻辑狗屁不通。我不明白你引用雨果那句话什么意思?你说:‘指控罪行,维持正义的价值观,跟不出卖别人换取利益的价值观,二者都对,但是后者更难做到。因此更可贵。’我不明白你这是什么狗屁逻辑?我已经不好意思说你逻辑狗屁不通了,我只能说你无知者无畏到一定程度了。
... lucky strike

赞同,这个电影给我的价值倾向还是不明不白的,不明白怎么有人说看了以后更加正直了,徇私舞弊算正直吗?

2023-11-02 15:47:54 将节操抛向大海
告密,或者中性一点说,指证与否,我觉得关键在于发生的事情有没有突破你内心坚持的良知与原则。
告密,或者中性一点说,指证与否,我觉得关键在于发生的事情有没有突破你内心坚持的良知与原则。 故事里发生的事情是件恶作剧,从其后果来看,并没有造成太过实质性的伤害。如果是后果严重比如造成人的死亡,那查理的选择又会不一样。
... Pannnnnnnda

没有实质性伤害:指把一桶漆泼在车上
不知道被泼的车是您的爱车的时候,您还会不会这么轻描淡写

2023-11-15 17:26:57 种田摘挑花 (有田有菜有三餐,有房有花有好酒)

有个悖论。告知了,叫背叛,叫出卖。可是你看到了,却不说,这叫撒谎。
是不是?
另外一层,我想解释下,什么叫背叛,比如两个战友,被敌军俘虏,其中一个人,反水,这叫背叛,或者为了利益。
这个片子里,1,男主跟其他人,不是战友,也不是好友。2、他们并不是合谋一起做这个事情的。
男主准确来讲,应该是个证人,假设警察过来取证,你作为目击证人,是不是应该讲实话呢?
按照影片的逻辑来理解,那我看到所有人,任何在作恶的时候,警察,或者某些人过来找我取证,我是不是都应该不告诉呢?不说呢?这才是正义?。。

当然,按照西方的价值观,以及当时的背景,有可能是在隐射一些东西,看片子也要结合时代背景、国家文化。这里的讨论,只是从现在来看,出发考虑。

2023-11-20 22:56:09 haerker
不认可楼主的观点。 要说价值观有问题,应该是电影的价值观高于楼主的价值观(没有贬义,就事
不认可楼主的观点。 要说价值观有问题,应该是电影的价值观高于楼主的价值观(没有贬义,就事论事),才导致的接受障碍。 雨果的《九三年》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观念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观念。 指控罪行,维持正义的价值观,跟不出卖别人换取利益的价值观,二者都对,但是后者更难做到。因此更可贵。 你选择前者,会有人为你鼓掌,你会陶醉。然而在“文革”或者纳粹大屠杀那样颠倒黑白的环境中中,选择前者,就等于选择了罪孽。 你选择后者,只有你自己知道其中的辛苦和坚持。但你永远不会良心有愧。
... 一樗

有一点 问题是他们并没有事前达成共识 哪来的出卖一说😦

来自 豆瓣App
2023-11-23 23:35:40 千甜

忠义二字也

来自 豆瓣App
2024-02-03 00:43:06 Airam

问这些问题的人是不是傻130,没有原则,翻译过来就是只要有利益,出卖别人放弃底线做坏事站在坏人一边是理所应当,校长明显的不反思不包容,欺负弱者,

来自 豆瓣App
2024-02-18 12:18:14 .zhu

不明白,你完全可以抛开利诱来考虑是否指证他们,完全可以指认之后,再拒绝推荐名额,指认与否,应该看事件的性质,不看其他,难道他们杀了人,你也因为他们是朋友而不出卖他们?

来自 豆瓣App
2024-06-04 16:38:21 豆友WpSejv-V2Q
史法兰为查理申辩的演说应该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两国价值观明显不同,一个以告密为可耻的行为,
史法兰为查理申辩的演说应该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两国价值观明显不同,一个以告密为可耻的行为,认为告密摧毁了一个社会正常的秩序,以致亲情、友情、爱情等人间常情变得不可靠,导致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一个提倡并且鼓励告密,并且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可参看沙叶新的力作《告密文化》。
... 秋风冷月

请问这本书有别名吗?我通过书名和作者找都没找到

来自 豆瓣App
2024-06-10 06:13:14 贝尔摩得
2010-11-23 22:41:11 久经考验   唐以后各朝俱沿袭了(唐朝)亲亲相隐的制度。《大明律》虽
2010-11-23 22:41:11 久经考验   唐以后各朝俱沿袭了(唐朝)亲亲相隐的制度。《大明律》虽较唐律严苛,但同样规定了“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的法律原则。代表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政府亦继受“亲亲相隐”这一法律原则且相隐的范围更大。1935年《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将相隐的范围扩大至五等亲以内的血亲,三等亲以内的姻亲。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基于强调法的阶级性,奉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事实为根据”原则绝对化,才将二千多年的这一法律制度随着“六法”彻底废除而作为沉渣、流毒被抛弃。从而主导中国二千多年的人们为亲属利益而知犯不举、掩盖犯罪、通风报信、资助逃跑、藏匿窝赃、毁灭罪证可以不受刑法处刑的“亲亲相隐”制度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 2010-11-23 22:45:27 久经考验   http://www.9ask.cn/blog/user/wblaw/archives/2008/54787.html   综上所述,“亲亲相隐”和“十恶”重罪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安定,以及实现我国人民所信仰的价值理念的实现起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其精华的部分在今日我们制定修改法律的时候也应得以继承和发展。国家在设计法律制度时须衡量:当整个社会公义与秩序高于亲情与家庭稳定时,应当要求亲属间举报犯罪或出庭作证;然而举报亲属,虽实现了一时之公义,但泯灭了人类最美好的亲情,从久远的示范效应来看,损害了人类自身,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并非为法律所要达到的目的,则应允许亲属间的相隐行为。事实上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有关人士已经注意到社会现实字面上法律间的差离,在法律制度建设中开始注重运用亲情与法律的互动规律,注重人文因素的渗透。具体表现为,在《民事证据法》专家建议稿中,专门设计了“拒绝作证权”,公民可拒绝作出不利于自己亲属的证词。--------- 总之,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而言,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孤立的法律手段或道德手段都难以较好地调控社会。因此,在推行法治的同时,也应配套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建设法治国家,其终极目的仍是要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今日我们应对古代历史经验的精华部分加以借鉴。 ——————————————————————————————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说诸子百家时,好像也提出过这个问题。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个人的父亲偷了羊,这个人便到官府去告自己的父亲。儒家弟子(或者是孔子本人?)知道后,就把此人斥为畜生。 具体故事我记不清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让我联想了这么多。
... 罗姽

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有方向性的。儿子告发老子就是畜生;老子体罚儿子、甚至是 “郭巨埋儿” 式的父辈杀子辈,就是学习贯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伟大精神文明。

2024-06-10 06:19:14 贝尔摩得
我认为应该这样想:本来校董用屁股想都能想出是那些坏学生干的。但是那些坏学生个个有钱又有背景
我认为应该这样想:本来校董用屁股想都能想出是那些坏学生干的。但是那些坏学生个个有钱又有背景。(很多有钱家长都给学校捐过很多钱了)校董只能找老实有没有背景的查理,怂恿让查理去告密。其实查理和那些坏孩子也不是什么朋友,但是查理还是不喜欢告密。如果查理不告密,就成了替罪羊,很不公平
... Tom

说到点子上了。查理一个没钱没势的俄勒冈寒窗苦读奖学金学生,舍监才要一面拿保举哈佛来诱惑他,一面拿开除来要挟他。所以中校才点明了 “今儿个要是真的开除了查理,你们就是在谋杀他的灵魂”,也是为什么他才直接曝出那三个人的名字 “不论你们三块料坐在哪老子都恭祝 CNMLGB!”

2024-06-10 06:37:19 贝尔摩得
你肯定没仔细看影片,前面有个情节是那个带头捣蛋的学生邀请查理去游玩。
你肯定没仔细看影片,前面有个情节是那个带头捣蛋的学生邀请查理去游玩。
花时同醉

恕我不赞成那叫邀请。

明知道他是奖学金贫困生,却邀请他去连中产阶级都消费不起的山庄(*九道菜* 的香槟酒晚餐,哪怕每一道猜都是快餐食品而不是三星级法式料理,查理都消费不起的),还一毛钱都不给他报销,这也叫邀请吗?

他们事后还有脸拿自己跟 “圣诞节给村庄穷苦百姓施舍晚宴剩饭的地主老财” 类比:仁兄啊!“老爷吃烤鹅,然后穷人啃骨头;老爷吃炖肉,然后穷人蘸汤吃干面包” 什么的,那好歹还是 *实打实* 的唯物主义施舍!不是像你丫那种一毛不拔的 “哦,你不能去啊,好可惜啊” 式的虚伪画饼式邀请!

2024-06-10 08:41:47 贝尔摩得
起初我也觉得,后面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本身就与查理毫无关系,受罚的人应该是坐做坏事的学生。查
起初我也觉得,后面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本身就与查理毫无关系,受罚的人应该是坐做坏事的学生。查理之所以处于这样的境地,是由于校长预设了“查理不说就是对博德德背叛”这样一个伪命题,以至于影片前半部分我一直觉得查理该说,这样才能让坐坏事的人受到惩罚,但是后来我才幡然醒悟,不论查理说不说,事情的重点都该在嫌疑人身上,而非潜在目击者。学校不仅教书还得育人,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却是对灵魂的璀璨,长期以往会损坏一个纯洁的灵魂。
... momo

中校也正是为了揭露这个伪命题才有了 “And why? Because he's not a 'Baird man'” 那一段。

2024-06-10 09:03:38 Tom (我想说……我也老了)
说到点子上了。查理一个没钱没势的俄勒冈寒窗苦读奖学金学生,舍监才要一面拿保举哈佛来诱惑他,
说到点子上了。查理一个没钱没势的俄勒冈寒窗苦读奖学金学生,舍监才要一面拿保举哈佛来诱惑他,一面拿开除来要挟他。所以中校才点明了 “今儿个要是真的开除了查理,你们就是在谋杀他的灵魂”,也是为什么他才直接曝出那三个人的名字 “不论你们三块料坐在哪老子都恭祝 CNMLGB!”
... 贝尔摩得

👍🏻

来自 豆瓣App
2024-06-10 17:37:49 Tom (我想说……我也老了)
恕我不赞成那叫邀请。 明知道他是奖学金贫困生,却邀请他去连中产阶级都消费不起的山庄(*九道
恕我不赞成那叫邀请。 明知道他是奖学金贫困生,却邀请他去连中产阶级都消费不起的山庄(*九道菜* 的香槟酒晚餐,哪怕每一道猜都是快餐食品而不是三星级法式料理,查理都消费不起的),还一毛钱都不给他报销,这也叫邀请吗? 他们事后还有脸拿自己跟 “圣诞节给村庄穷苦百姓施舍晚宴剩饭的地主老财” 类比:仁兄啊!“老爷吃烤鹅,然后穷人啃骨头;老爷吃炖肉,然后穷人蘸汤吃干面包” 什么的,那好歹还是 *实打实* 的唯物主义施舍!不是像你丫那种一毛不拔的 “哦,你不能去啊,好可惜啊” 式的虚伪画饼式邀请!
... 贝尔摩得

就比如我和你说“诶,最近兰博基尼降价了,打八折才600万,你不买一辆?我爸在车行有熟人”

来自 豆瓣App
2024-07-02 15:41:51 哈哈哈

你现在长大了吗

来自 豆瓣App
2024-10-01 02:32:11

不会啊,因为他事先答应了,说到就要做到,这叫知行合一,你觉得他应该诚实的告诉校长事情,那他事先就要給同学说清楚自己一点要告诉校长。难道先同意保守秘密再反手告状价值观就是正确的吗?

来自 豆瓣App
2024-10-27 01:22:10 勇敢的Yumi呀🌙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之前犯事儿被关在国外的监狱里了 他在里面因为太无聊买了个手机用 没有什么坏心思就是小手机用来联系家人 后来被狱警发现了 就给他开了处分 狱警威胁他说 除非你举报你们中国人里还有谁在使用手机 否则我就把你转移到无人问津的小监狱里去 他很纠结 一方面不想出卖同胞 一方面也很担心自己的自由 他和那些人也算不上是朋友 但他不想让外国人看着中国人这样互相出卖 纠结过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后来也没有怎么惩罚他 他跟我说监狱里那些为了自己利益出卖狱友的人是很被人看不起的

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吧 犯错人人都有可能 我觉得人要做的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原则 不要为了利益而出卖自己的灵魂

来自 豆瓣App
2024-11-01 17:41:45 秋华

虽然算不上朋友,但也是同学,与和校长相对而言,还是关系更近。还有一个主要方面是因为校长人也很一般,而且希望通过公私不分的贿赂、威胁的方式让主角说出口。
无论对错,背后告密都是让人轻蔑的行为,因为这相当于利用了别人的信任,背叛了自己的团体。如果认为同伴的做法不对,只能当面阻止或威胁,不能事后反悔。
但是有些人也不要就上道德滑坡了,最典型的,警察找你取证的时候就做假证?(坏警察不论)是非道德,真遇到还是要具体分析。

来自 豆瓣App
2024-12-01 13:52:36 momo

问题很简单,查理说出事实,但拒绝哈佛推荐信,结了

来自 豆瓣App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