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场电影的3星影评 (9)

刘康康 2011-08-30 23:44:06

《最后一场电影》与《美国风情画》的对比

博格丹诺维奇的这部片子自然而然会让人与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做比较,都是新好莱坞的扛鼎之作,都是反映美国小镇上的青年人的生存状态,然而气质格调却相差如此之远。这两部电影的确可以明显预见到博格丹诺维奇和卢卡斯二人的不同命运:前者会随着旧回忆一起消亡,而后者会...  (展开)
查拉 2024-02-24 10:24:23

最后的开始

正月十四看的这个片子,说实话水水地看的,对故事情节其实没有太多主线抓住,只是时不时来几个涩涩的画面来推进剧情的发展,能感觉青春期的骚动与异性身体的好奇。电影院,作为衰败荒凉的小镇上屈指可数的精神寄托,也就承担了作为对过去的人和事告别的最佳象征仪式,最后一部...  (展开)
goods_hk 2017-09-16 12:04:38

1971 (美) The Last Picture Show 最後的電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71 (美) The Last Picture Show 最後的電影 片名:The Last Picture Show 最後的電影 片長:1小時58鐘 產地 :美國 語言: 英語 類型: 社會倫理 / 愛情 美國:1971年10月2日 香港:1974 導演:Peter Bogdanovich (1939-USA) 編劇:Larry McMurtry(1936-USA), Peter Bogdanov...  (展开)
海纳百川 2012-05-10 01:20:46

一个有原则的好人,既那个拥有很多产业的老牛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按照编导的思路揣测的话,影片要表现的是一种生活状态,表现小镇生活中人们的麻木、冷漠、放纵,等等。通过电影故事可以看到,小镇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个行业的人们生活都是没有原则的,老女人都有情人,年轻人生活放纵而盲目,女孩们随意勾搭男人,男孩们也是随意的更换...  (展开)
ANT1FLAG 2015-09-04 14:52:23

真实时间的文化挽歌

在讨论本片的形式和元素之前,先讲清楚这部电影引人思考的几处地方(内涵意义): 1.有着开放的性观念愿意和男孩进入车内亲密的女孩们却矛盾地坚持着基督式的贞操道德,原有的伦理破碎状态可见一斑,无论是支持现代化还是坚守传统道德,这样的畸形社会环境都是值得两方加以思...  (展开)
思想起 2011-11-01 18:00:04

《最后一场电影(The Last Picture Show)》:最后一个好人(AFI100 TOP 095)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70751630.html The Last Picture Show (1971) The Last Picture Show (1971) AFI100里没看过的倒数第二部电影。1971年上映,年代不算太久远,可是这是一部黑白片。哎...  (展开)
独上西楼 2011-07-03 10:21:26

牛仔

对我吸引很强烈,牛仔,一身装扮挺雷人的,够范儿,够气派,我觉得这电影的应该叫《朋友》,山姆,的离开,给这几个小伙子留下了工作,一个个的离去,我该何去何从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等待 2017-03-26 20:57:11

最后一场电影

70年代好莱坞的年轻导演们执导筒,恣意地回望自己的少年时代。他们听着西部的传说长大,向往去墨西哥历险,然而西部早已逝去。小镇上百无聊赖,一片萧索,在电影院、咖啡馆、台球厅里度过的岁月都结束在高中毕业那一天。荷尔蒙勃发的少年们渴望着与镇上最漂亮的姑娘恋爱,而姑...  (展开)
恋梦 2017-03-16 19:32:47

最后一场电影

0年代好莱坞的年轻导演们执导筒,恣意地回望自己的少年时代。他们听着西部的传说长大,向往去墨西哥历险,然而西部早已逝去。小镇上百无聊赖,一片萧索,在电影院、咖啡馆、台球厅里度过的岁月都结束在高中毕业那一天。荷尔蒙勃发的少年们渴望着与镇上最漂亮的姑娘恋爱,而姑娘...  (展开)

订阅最后一场电影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