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4:皮埃尔·别祖霍夫 短评

热门

52 幽蓝光泽 看过 2011-02-10 20:36:16

这是电影史上的绝唱——什么样的剧本,才能在深度和广度上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抗衡;什么样的制作团队,才能象前苏联那样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做到极致,只求再现经典辉煌——上世纪60年代初,耗时5年,总投资5亿6千万美元——这是什么样的魄力啊。

24 以地之名 看过 2012-04-19 23:54:16

莫斯科大火那段展现了斯拉夫的荒诞与野蛮,执行死刑那段简直有陀氏的风范,安德烈死亡那段宁静而又神秘,电影结尾时士兵与战俘的歌唱,皮埃尔与娜塔莎的回忆,库图佐夫的讲话,几乎达到了原著的辽阔与伟大。“他满怀喜悦的发现,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生活是伟大的,不可思议的;生活是永无止境的。"

3 汪金卫 看过 2020-09-11 20:26:14

【北京电影节展映】修复版大银幕。本该是所有角色情感线的收尾,但很遗憾地落入了宣扬意识形态与民族主义口号中,削弱了主角们的感情故事线。但对法国军人、小鼓手、莫斯科平民的描写仍是可圈可点的。导演甚至加入了自己心脏病发后的濒死幻觉体验。三星半

11 欢乐分裂 看过 2021-05-15 20:58:36

看了一整天。再次被这个民族震撼的一天——是拥有怎么的强大灵魂能助他们熬过一劫又一劫,什么样的土地才能孕育出这样不屈善良的人们,焦土变绿地,白桦林里的悲歌,烈焰焚城后的重建,这首悲壮史诗必须由托尔斯泰来书写,电影也足以配得上其悲天悯人的宽厚,“让善良的人们,手挽手地走在一起。”屡次出现云中视角,仿佛挣脱苦难的魂灵终于目睹人间悲喜,这伟大的生活永无止境,伟大的梦想不息不灭,与脚下的大地一样深沉广博。 末章皮埃尔终于成为主角,他与娜塔莎同历痛苦与等待的洗礼,成为有资格去爱的人;安德烈弥留之际的梦境,彼嘉牺牲时的黑白切换,枪决时死者的主观镜头,雪原上圆形队伍的俯瞰,导演对原著的选取和镜头对意识的表现具有极强的风格辨识,超越流俗的实验性赋予其深邃而壮阔的意象。

21 虎霸天上 看过 2011-01-06 22:05:37

“让一切善良的人们,手挽手的走在一起,让他们举起真善美的旗帜同为这世界谋求幸福吧。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往往是极其朴素。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如果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道理就这样简单。”

11 蝉影 看过 2013-01-25 15:13:33

与其不愁吃喝地腐烂在一出又一出沙龙聚会中,不如直面生活的挑战~

2 Parker Li 看过 2019-09-01 11:37:24

【YVR-Vancity】如果说第三章奉献了最好的战争戏,那么本节就奉献了最好的劫掠戏和被迫撤退戏份。哪怕作为外人,那种国家感也随着本片观看油然而生。而Andrei和Petya(美妙的黑白彩色变化!)的做梦戏份也进一步让本片升华到哲辩思考。Pierre的角色贯穿全片也有了质的变化,结尾和开头的相互呼应随着七个半小时而有了不同的理解方式。不过,natasha这个角色,虽然能理解其存在的意义,但实在欣赏不来… 需要补书

2 没有昵称 看过 2023-12-15 06:44:15 法国

怎么说呢,看下来感觉本片/托尔斯泰的历史观还是很可以商榷的:指挥官们怎么指挥都没啥用,胜负还是要靠历史的行程,而这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俄国人抵抗外敌入侵的民族意志……就算库图佐夫再不济,拿破仑也无法战胜英勇团结的俄国人民。怎么说呢,历史的行程当然有它的规律,但这些规律里还是有不少是比所谓民族意志更客观和无法战胜的东西,当今的历史共识是:拿破仑当时组建起的远征军的规模,需要有火车、电报等现代技术手段支持才能长期维持,而这些手段在拿破仑那时还不存在。今天当然可以提及拿破仑征服欲过剩、侵略者必然面对的困境乃至不可战胜的俄国严寒这种神话,但把历史的进程简化为侵略者必败,并没有太多帮助……库图佐夫决定放弃莫斯科、采取焦土政策都是关键性的正确决定。

4 白昼白 看过 2019-05-27 23:15:47

为抵抗恶人的联盟,善者必须同样团结起来。多么朴素,多么天真,又多么有力量的想法啊。战争或者战后的烧杀抢掠都充满罪恶与残酷,但总会重建的。善良的人们,总能在废墟之上,造出新的家园和新的人类文明。

3 十一伏特 看过 2020-10-05 18:42:11

第四部分作为终章,达到还原惨痛历史和诗意现实表达结合的巅峰。

4   看过 2020-02-20 18:47:42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983】 -他忽然觉得,现在一切都完结,一片混乱,一切都濒临毁灭,一切都不存在,摆脱这种境遇的出路,同样不存在。 -这就是生命,卡拉塔耶夫是其中的一点,它扩展开来,又消失了。一切如此简单明了,以前我怎么不明白呢?生命就是一切。 -皮埃尔通过亲身经历,全身心的体会到,人生在世应当追求幸福。他满怀喜悦的发现,生活是千变万化,生活是伟大、不可思议,生活是永无止境。 -让一切善良的人们,手挽手的走在一起,让他们举起真善美的旗帜,共同为这世界谋求幸福吧。 -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往往是极其朴素。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道理就这样简单。

7 临素光 看过 2018-02-19 00:27:32

内容只到原著的第四部,尾声的情节只有几句皮埃尔的旁白,不过也算是最接近原著的影视版。彼嘉阵亡那一段,采用了彩色和黑白画面穿插,使孩子童真的幻想和战场残酷的拼杀产生强烈的对比。女主角真演得好,把娜塔莎刚出场的13岁、天真动情的16岁和饱受煎熬的20岁都演出来了,没有哪一版能比得上。

4 mecca 看过 2017-01-27 01:41:49

公认最佳俄版改编(#4-1813。4+ 火烧莫斯科纷飞黑屑。40至44分,升格油画与失真心声,坟坑下降镜头。理想主义者安德烈的最后真空。地球仪与绿瞳仁。彼佳腾天,黑白灰梦上帝视角。皮埃尔大悲大喜如遇天启。不义拿破仑凛冬恶咒,近距航拍哀兵逆行。军旅同唱法文歌,人本与民族主义共辉。

2 刘建明 看过 2012-07-30 09:59:22

1969第41届OSCAR BEST FORIEGN PICTURE,PART 4。

2 饿霸地煮 看过 2021-05-22 20:50:35

最后一部有种强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之感,就没什么想说的了。四部曲看下来,人慢慢退到了历史幕布的后面,历史成为绝对的主角,洗劫莫斯科和拿破仑大溃败皆精彩绝伦。

5 Panda的影音 看过 2020-12-02 16:11:37

安德烈公爵不仅知道他要死了,而且感觉到他正在死去,感觉到他已经是半死了。这是生与死之间所进行的最后一次搏斗和较量,在这次较量中,死亡获得了胜利。安德烈不慌不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个无情的、不可知的、永存的、遥远的东西的到来。—— 皮埃尔通过亲身经历,全身心地体会到,人生在世应当追求幸福。他满怀喜悦地发现,生活是千变万化,生活是伟大、不可思议,生活是永无止境。—— 让一切善良的人们手挽手地走在一起,让他们举起真善美的旗帜,共同为这世界谋求幸福。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往往是极其朴素。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道理就这样简单。

2 Tacitus 看过 2019-02-19 20:19:12

感觉是四部里最一般的,不舍得砍砸巨款弄的大场面的时间,又为了收尾想把所有支线都照顾到,就剧情杂乱无章七零八落的样子。皮埃尔在莫斯科堵拿破仑的剧情除了一些暗示几乎全砍了;安德烈死前的挣扎和彻悟原著是花了很多篇幅的,毕竟在撤退的病榻上重逢娜塔莎也算是某种satisfaction,然而就这样草草处理了;罗斯托夫家小儿子牺牲那段非常怪诞还不如不拍;娜塔莎和皮埃尔重遇之后的尾声剧情也没有了,不知道是不是导演不想呈现娜塔莎的大妈样,但感觉这才是历经磨难后得到的真谛啊—幸福可能并不完美,但却是着地的、真实的;结尾大回顾之前的剧情用了太多定帧…总之这结局看得实在不甚满意

1 yerinaoi 看过 2024-02-20 12:31:34 贵州

还是大而无当,虽然比上部1812稍好一些,调度剪辑问题仍然很大。大场面空有其大,而没有突出描绘的点,就像图画主次不分,乍一看气势够宏伟,定睛一看是杂乱无章。几个剧情重大转折,撤出莫斯科,拿破仑求和与败逃都没有拍好,尤其法军求和败逃完全没有任何剧情铺垫,突兀得很。

1 醉梦·聊生 看过 2023-03-03 20:28:57 四川

拿破仑灰溜溜地逃了,俄国迎来了春天,生活是积极向上的,莫斯科绿意盎然,人生在世,应当追求幸福,生活是千变万化、伟大、不可思议的,生活是永无止境的。

6 瑞波恩 看过 2020-09-13 23:59:02

#资料馆留影#作为终章,尽管不是完美收尾,起码可以稍稍慰藉人心。一曲哀歌之后,战争结束,和平又至,最终皮埃尔回归故里与娜塔莎久别重逢,被焚毁的莫斯科又重建,似乎寓意着希望……难以置信这是1967年的老片,精致宛若玲珑玉器,又雄浑悲壮令人欲哭无泪,几场战争戏简直神还原,谢尔盖·邦达尔丘克通篇采用“上帝视角”,以悲悯中立的态度凝视人间,所以镜头常常从惨烈的战场上瞬间上升到白云苍穹直至星河大海,梦呓般的独白似乎在探寻人生真理——人终究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宇宙中无比平凡的一员,只是无法理解的是——好战嗜血自相残杀的本性是人类生来就有,还是在文明进程中无可避免的诅咒?无处不在束缚之中的人生该如何白日飞升?对此托尔斯泰没有给出答案,对于这些,恐怕只能后来人去解答了。

> 去 战争与和平4:皮埃尔·别祖霍夫 的页面

战争与和平4:皮埃尔·别祖霍夫 Война и мир IV: Пьер Безухов

导演: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主演: 谢尔盖·叶米洛夫 / 让-克洛德·巴拉尔

类型: 剧情, 历史, 战争

地区: 苏联

片长: 96分钟(德国), 100分钟

上映: 1967-11-04(苏联)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