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 短评
384 有用 大奇特(Grinch) 看过 2008-12-29 20:17:17
小罗伯特.唐尼演技出众,犹如卓别林附身。还提名当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不过败给《女人香》中的阿尔.帕西诺。他对英国腔调、默片表演技巧都做足功课,充分显示了他高超的肢体语言(在接下来的《穿梭阴阳间》中也有“鬼附身”的肢体表演)。不过晚年妆比较失败,扣分不少。
31 有用 (๑⁼̴̀д⁼̴́๑) 看过 2018-06-16 23:47:06
第六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31 有用 十一伏特 看过 2019-03-10 22:49:06
抹去脸上的妆容,显露出银幕背后的一生。时间跨度长达80年,编年体的手法推进,虽然用一个虚构出的传记作家与卓别林对话形式,边画外音边帮助过渡,但总体还是偏流水账。每一幕切换近乎十年过去,选取每个阶段的重要事情,更多偏重卓别林与多位妻子的情史,创作电影的经历略轻。很多事都是浮光掠影提及,要完全明白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脉络,但只靠这部电影恐怕不够。- 我们欣赏卓别林作品时,往往会忽略他从英国移民美国的背景,一战未入伍使他失去故国情,作为异客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以创作去批判社会却又使他被新家园所驱逐,最终只得偏居瑞士度过余年。从艺术层面看,各有粉丝观点,但从对社会影响力上看,他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喜剧演员。(PS.本片的导演正是82年甘地传的导演)
9 有用 Mr. Infamous 看过 2023-09-11 23:59:20 北京
同是唐尼出演,《奥本海默》跟《卓别林》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嫉恨烧出的伺机报复,在麦卡锡时代烫出又一个疯狂的伤口,人的立场随着故土、故人与故事被搓揉成所谓污点,转眼又有绶带与徽章,歌颂你曾经的笑与泪,构成另一种隔空的自我快慰。但当然,诺兰有叙述技法上的超绝,而《卓别林》还是二三十年前好莱坞电影那种四平八稳的流畅好看,几番心态变动,渗入影像与历史,铸造的自然不只是经典式的表达,还有那种同声同气的坦率。唐尼确实至少值得奥斯卡提名,二十六七岁的光景,能把一代笑匠数十年间的悲欢拿捏得如此妥当,尤其是在前期,每每叫人在恍惚时察觉某种风流。所有女性角色演得最妙的是母亲汉娜,没想到演员是卓别林亲女儿。
13 有用 李濛Lemon 看过 2022-06-22 16:00:13
命运是一连串奇妙的巧合,查理第一次出现在电影中是一段穿帮的废片,却没想到这个穿帮的路人的名字从此镌刻在影史上。出身于污泥,名利双收后利用自己的声望为底层说话。有声片时代来临时,他起先抵触,随后利用有声电影这个介质发表反纳粹宣言。哥哥说:“It’s not your business. You’re a comedic.” 但他不想置身事外,喜剧是让人发笑的东西,更可以是对抗极权与资本家的武器。讽刺的是,这样一个为世界人民创造巨量精神财富的人,不被英国接纳,后又被指责为对美国毫无贡献并驱逐出境,变成了一个没有祖国的人。结尾处理得很好,老年查理坐在灯光照不到的角落垂泪,屏幕上年轻的查理背对着观众渐行渐远。孤独的灵魂难以被看到,电影是唯一了解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