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的影评 (74)

谷之雨 2006-03-08 00:04:35

盲聋

1828年秋天,人们发现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被抛弃在德国一个小镇的广场上,他身体虚弱,只会勉强走路,智力像个初生的婴儿,不会说话,能用铅笔拼写出名字:卡斯帕·荷伯。有人说他是个弃儿,有人说是从英国清教徒的狱中逃跑出来的,但这只能是猜测。人们只知道他一出生就被关...  (展开)
像一把刀子 2011-06-21 22:05:56

"当世上没有了人类,大海就会重新变得清澈了"

“我想在血淋淋的战争中,像骑士一样飞行。” ————加斯帕.荷伯 節选自《Herzog on Herzog》 你怎么看《加斯帕.荷伯之谜》中那些梦幻的片段? 赫尔佐格: 之前,我对电影中的画面做了提前计划或是实验。在我眼中这些片段绝对是整部影片的精华...  (展开)
加书亚在路上 2008-09-18 23:02:37

罗杰艾伯特《Jeder für sich und Gott gegen alle 》

贾斯伯荷西之迷(又译: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对众人) 文:罗杰·艾伯特 翻译:Joshua 维纳·赫尔佐格的电影不依赖通常意义上的“表演”。当找到一个能体现角色的本质的演员时,他感到最满意了,接着他便会以极度地热情来研究这种本质。布鲁诺·S 便是一例,这位姓氏长期不公...  (展开)
Maverick 2021-07-05 12:10:52

《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电影剧本

《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电影剧本 文/〔德国〕维·赫尔措格 译/冯由礼 【编者按】本片拍于1974年,是赫尔措格在拍摄《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影片描述了弃儿卡斯伯·豪塞的神秘故事,用画面表现了他为走向社会、取得别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待遇而作出的无休止...  (展开)
雷子 2013-10-06 23:35:30

超验的前现代灵魂:解析《卡斯帕·豪斯之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前现代文明的精神世界中,个人价值是不存在的,唯一存在的是一个整体的、超验的精神世界,它将个人的命运囊括其中,所以在前现代文明中,个体的精神世界与时代整体之间是不存在分裂的。个人的所有意识和行为都是这种超验的整一意志的指使环节。所以在前现代文明中其实是不存...  (展开)
Orbiu 2024-02-11 22:30:33

赫尔佐格与克罗宁谈《卡斯帕·豪泽之谜》

作者 | 赫尔佐格 译者 | 黄渊 转载自 《赫尔佐格谈电影》 第158-169页 《卡斯帕·豪泽之谜》有违史实吗?因为你让四十岁的布鲁诺·S演了一个十六岁的男生。 【答】在这部电影里,年龄不是问题。布鲁诺看着就像是十六岁,而且你看看银幕上的他,那真是好的叫人难以置信。在他...  (展开)
鲲儿 2007-07-09 17:41:23

文明·市场

——观影《卡斯帕·荷伯之谜》         惊讶于自己为何起了一个如此古怪的题目,更惊讶于赫尔佐格的偏执与冷静,《陆上行舟》——他疯狂的坚持把那艘30吨重、三层高的大铁船跃过山顶;《卡斯帕·荷伯之谜》——他站在人类经验的距离之外,回...  (展开)
れい 2018-01-22 11:01:43

他者之悲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电影《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 《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是由沃纳·赫尔佐格执导的一部片长110分钟的传记剧情影片,由Bruno S、Hans Musaeus主演,于1974年在德国上映。赫尔佐格在片中塑造了一个被社会隔绝的局外人形象,他用沉静又激烈的镜头语言刻画了被抛入社会的卡斯帕...  (展开)
嗨! 2007-03-02 16:51:14

文明与阴谋

1828年秋,当纽伦堡的鞋匠发现他时,卡斯帕.何塞Kaspar Hauser像树桩一样站在小广场上,眼神呆滞,衣衫褴褛,左手拿着一封给骑兵上尉的匿名信。 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这个肮脏、恶臭、浑身长癣的少年,仅仅会说一句话:“我要像爸爸那样做一名骑师”,重复着“马,马,马”,...  (展开)
希伯伦 2010-12-22 17:07:34

嘲讽篇之《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加斯•荷伯之谜》

赫尔措格恐怕是“四杰”中一位颇具MV剪辑风格或者是可以去拍公共宣传片的导演。音乐咏叹调的主题暗示;水中滑动的桨,薄雾,女子观看的脸,船中回望的人,洗衣的老妇,尖顶的高塔,风吹动着荡漾着的青草,优美的旋律,以及呼之欲出的质问:“你没有听到周围恐怖的叫声吗?那尖...  (展开)
Nothing 2020-04-04 15:45:22

《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人的反社会化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到:“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  (展开)
unidolphie 2024-12-11 09:11:29

捍卫感觉

短短半个月居然又想写长评了。有时候看完一些电影也会有思路,但要么因为懒,要么因为想法太繁杂不够系统,智识水平不足以支撑逻辑,所以总也没法把感受发展成更多的语言。平时写的短评大多数时候并没有促进思考或是把片中的一些东西弄明白,很多时候是灵光一现的花言巧语。昨...  (展开)
法罗岛电影节 2022-07-19 22:16:09

FIFF25丨DAY5《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我看到一座高山,很多人在向山顶走去,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似乎山的尽头即是死亡。”

第25届法罗岛电影节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们的评价了! 欧.尹 赫尔佐格第一部。“我看到一座高山,很多人在向山顶走去,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似乎山的尽头即是死亡。” 对于这样的神作,反倒不愿用文字来评论分析了,因...  (展开)
把噗 2018-03-27 09:42:05

卡斯帕尔·豪泽尔:人类自我的镜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原本作为被观察对象的卡斯帕尔·豪泽尔慢慢变为了观察的主体,难道不是这样吗?豪泽尔原先作为人类异己被关在铁门里,被监察、被记录;后来进入马戏团当作新奇事物展示,说是为了发挥些效用;最后是被那位学者收养,接受最基本的文化熏陶和教养。但慢慢地,我们发现,随着豪泽...  (展开)
撑起雨伞 2006-12-03 16:05:27

战后德国电影里的“弱视”群体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释隆多夫的《铁皮鼓》包括了另人喜欢和厌恶的两面,当奥丝卡面对邻家女孩的性诱惑时,我们可以在小奥丝卡面对女性胴体的慌张失措中感受到老米小说《生活在别处》里诗人的存在。同样是玩世不恭的“小孩”,奥丝卡尤其可怜,虽然长不高可以帮助其保持纯净,但邪恶的诱惑最终...  (展开)
霜蜂儿 2019-12-25 20:48:58

后现代的卡斯帕尔·豪泽尔

卡斯帕尔·豪泽尔和一个未经世事的婴儿有什么区别呢? 也许区别在于,婴儿的生理心理都还未发育完全,是一张真正的白纸,社会规定了在这张白纸上作画的全部过程,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他最终一定会长成一个被社会所接受的人,就算有点叛逆,也是可预期的叛逆。但16岁的卡...  (展开)
呓象社 2021-07-09 20:30:52

卡斯帕尔·豪泽尔:这只是故事的开始,不知道结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碎碎念,话题会清晰起来的。” 我高中初恋的时候,我16岁的女朋友跟我说:“以后肯定会分手的。”我很欣赏她的坦诚,但那时候我们已经确立了关系,所以还是感觉心里闷闷的,并且隐隐的有向她展示爱情的“至死不渝”的愿望,就好像我已经看到了我能和她走下去,娶她为妻,过...  (展开)
HelloIndra 2024-09-13 10:09:20

看完后查了下发现是1974的电影!真的是太超前了。。乍一看好像很普通,但每个画面,配乐,台词综合起来,认真品味,却是顶级,宗师级别的。

不像王家卫电影,所有地方都很讲究,一眼看上去就很高级,如同精工细作的名牌奢侈品。 但这电影乍一看,画面,灯光,台词等等好像都很普通,甚至穿插风景的镜头经常模糊得很。 但认真品味后会发现,这电影就像一首诗,娓娓道来,却道出世间炎凉。。。导演追求高级感已经不是奢...  (展开)
把噗 2018-03-27 12:57:49

如何理解“人人为自己,上帝反众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的德语片名直译为英语是“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Against All”,中文为“人人为自己,上帝反众人”。“人人”,自然指电影中出现的人类群体,每一个人都带着私心来对待卡斯帕尔·豪泽尔,他们不是为了豪泽尔的“好”而做出这些举动的,而是将其当作人类学的标本,...  (展开)
欢乐分裂 2006-06-06 10:05:09

尘世间的挣扎

本片改编自一个真实故事,经赫尔佐格拍摄成影片后,获得1975年第2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1828年卡斯帕被扔在一个小镇的广场上,没有身份,不会沟通,对周围环境没有任何概念。小镇居民对其研究一番后无果,他被引为奇观在马戏团里供猎奇,被老教师收留后开始学习...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4条)

订阅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