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凶记 短评

热门 最新

589 一期一会 看过 2012-02-08 15:10:04

此片比凶手更可怕的是探长夫人的厨艺

158 Marty McFly 看过 2012-09-05 23:32:04

探长跟他夫人真是可爱啊!还是保持了悬疑与幽默元素相结合的特色。结尾的时候还让人紧张了一下,接着收得也很干净利落。

87 Obtson 看过 2014-02-12 23:57:23

希胖的倒数第二部长片,重回英伦的他展示了一个冷峻而古典的伦敦。用赤裸的女体填补构图,以纯暴力的手法去消化心理病征。多处运镜显出极佳的拍摄状态,那个二次凶杀前的楼梯退行长镜简直惊呆。至于探长那条哑笑的故事线,本就是英国人的拿手好戏。

37 苏黎世的列车 看过 2019-08-21 01:39:34

希胖一旦回到英国,就会有很多本土化的元素加入电影,这与他在好莱坞的流水线制作有很明显的夹带私货之嫌,在美国拍的片子很难见到这种英式风情化的表达。

45 醉舟 看过 2012-10-13 18:17:57

徒有其表的希区柯克式电影,虽然有一个非常美妙的退行长镜头和闪回的高潮片段,但是没有优雅的谋杀,或过程中的紧张与刺激;被冤枉的主角也没有任何受难姿态,完全抛弃了作为观影者的“偷窥”能动性;更让我失望的是色情的直接裸露镜头,希胖悬疑的本质便是色情与罪恶的内在化,在这部电影里完全没有

21 火娃 看过 2015-08-16 02:35:03

8/10。希胖的罪孽转移法再次奏效!主角虽然无辜,但前半小时将他塑造成粗鲁的杀人犯形象,而真凶找遗失证物那段,故意让土豆车被拦停,观众从而全身心体验真凶的焦虑心理;用画面制造紧张上,婚介所奸杀的反复特写,分镜头逐步暗指秘书发现尸体的惨叫,芭芭拉走入凶宅的楼梯回旋运镜都预示着不详阴影。

16 欢乐分裂 看过 2012-10-06 14:15:45

低调炫技,黑色幽默,暴力美学,晚期希胖路数有点偏,不过依然扣人心弦;男主本身也不讨人喜欢,性格造就命运,结尾完全可以开放成另一个结果,那就成恐怖片了。

9 持人的摄影机 看过 2021-05-27 09:11:59

8.0/10。①讲述了男主如何被一步步错认为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并入狱,以及探长后来查到真凶(男主朋友,他参与了诬陷男主)还男主清白的故事。②误导性蒙太奇/复调深焦镜头(领带凶杀案—男主打领带;两路人谈论杀手的性格特点—男主的行为对上了)。③女助手进屋发现女主死亡那段镜头停在屋外等女助手尖叫,制造悬念;男主女友被连环杀手引诱进屋那段镜头逐渐退出屋内进入闹市街道,没展示任何强奸或凶杀画面没有任何尖叫但异常惊悚;女主被杀和男主女友被杀两段快速剪辑。④很多片段利用运镜和人物走位代替正反打来拍对话。⑤低饱和度调色表现残酷压抑感。⑥太多人物生活细节的展示了,导致电影节奏拖拉。

8 Alain 看过 2021-03-15 02:06:08

真是好看,每一分钟都藏着悬念,利用镜头语言刻意给出误导性的暗示,既加深了悬疑也颠覆了镜语的表意方式;西装可以视作所谓“男性阳刚”的外在体现,男主角从曾经的军人沦为底层穷人最后成为背锅的阶下囚,连打了补丁的西服也被剥去,而领带杀人狂行凶的武器正是颇具阳具形态的领带,“强奸犯都是阳痿”,讽刺的正是所谓“男性气质”;在这样一部节奏紧凑的电影中,探长夫人所表现出的幽默是伟大的,就像我们会在《双峰》这样的杰作中所能感受到的那样。

45 张苑希 看过 2019-08-24 23:25:31

希胖晚年时期作品,悬疑感一般,个人风格也不是很强,更像是希胖低调炫技的集大成之作。镜头语言依旧功力深厚,各种空镜推镜退镜慢镜长镜闪回,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完全称得上是行走的镜头拆解教科书。其实个人觉得探长和夫人妙趣横生的餐桌对话比这个故事本身好看多了,男主实在蠢得令人发指,开放式结局有点意思。

4 Yinanaa 看过 2020-06-27 10:31:15

晚期作品,意外地喜欢。Eros is sick显示为食欲和性欲的无能。错误的人和真凶拥有相似的精神机理:老兵的masculinity已经死了,只能通过嘶吼、暴力和直白的性来掩饰。前妻还是二战后走上社会舞台的新女性,领带和扼杀也就清楚地指向性无能和仇女症了。结尾运尸箱的十字架。

8 尾生 看过 2018-05-06 04:20:26

不知道为什么都吐槽过早暴露凶手,让观众很早就知道答案,然后看角色们置身其中走向错误方向,本身就挺挑战观众的,也会产生着急的代入感,而每个人的命运也都相应的引发观众的担心,这也是希区柯克擅长的啊,整个过程也很精彩,谁规定要最后才暴露凶手的

9 灰色幽默 看过 2019-08-15 16:54:16

遗作放在最后。没有了海斯法典以后希胖总算是放飞自我。除了本就擅长的快速蒙太奇外,凶手与受害者进入房间后镜头后撤引出了极强的惊悚氛围,大家都知道房间里会发生什么,希胖却故意留白不展现出来,观众夜瞬间意识到了自己的窥视者身份。不过背锅这个套路用过太多次了,一定程度上丧失了那种绝望的代入感。警长夫人的做菜日常或许也是有意展现的,毕竟性欲与食欲是互通的,这种乏味的婚姻生活本身也是一种性压抑与摧残。

21 有心打扰 看过 2016-09-19 01:57:20

1.两次谋杀的镜头处理呈现对比,直接激烈与含蓄温吞;2.警长夫妇这条线亦是精美辅料;3.土豆车一段有点紧张感;4.希区柯克一般水平。

1 TWY 看过 2019-05-27 00:30:56

希胖沉默地站定在一群附和之人中间,于是危险即将来临,而人们会选择忘记,变成日常的八卦笑料,镜头可以慢慢从走廊退后离开,也能讥笑着看着罪人黑色幽默地作死行动,不管怎么说,希区柯克的悬念永远快人一步,你能猜到大概却永远不能猜到全部。

3 胤祥 看过 2020-04-16 21:15:13

[2020年4月希胖√] 希区柯克倒数第二部,回英国Pinewood片场+伦敦实景拍摄的。水果蔬菜批发商这个很有重归童年的意思。受冤枉的好人模式,证据的两重解读,信息的精确控制,以及难说是不是有点Giallo影响的对女性角色的残杀……视觉上有几个点(省略、延宕等等),以及视角控制,确实尽显大师风范。强奸戏的尺度还挺大。

18 Ocap 看过 2019-06-19 17:36:20

3.5。三次可谓妙笔的“消音”、露点镜头、关于女人“直觉与烹饪”的幽默共同提高了这一部在希胖序列的辨识度。不过至始至终不查领带上的指纹,作为连环谋杀不考虑疑犯和其他受害者的联系,都算情节上的疏忽了吧?

7 小重山 看过 2013-12-06 12:32:34

普通的侦探片,没有希胖特色。连环杀手偶然嫁祸蠢男,为做实此事把蠢男女友也勒毙,最后全靠有责任感警长主动洗冤。蠢男虽是冤枉,举动实在该死:所作所为都是把自己往嫌犯上靠。正常人有涉疑肯定主动说明吧,它倒逃窜避警,还想越境避风;被捕后越监回去,恰碰上新作案的尸体!真想警察能一枪毙了他!

3 合纥 看过 2013-02-04 09:09:38

TECHNICOLOR的颜色太惊艳了,还有希翁重找回欧洲的那个调调,倍正的伦敦腔!凶杀时的几个快速剪切镜头,依旧犀利,最后的结局不再是美国式的打斗或者追逐,而是一场局促三双眼睛嘎然结束。

2 何阿嵐 看过 2017-02-17 23:45:23

希氏是技術精,也是接受新事物的人,幾場不動聲色的殺人場面,粗野血腥,也是對當時的歐洲藝術片,新浪潮和B級電影的回應,不過一回到英國就完全不同,連幽默感也回來,警察太太實在太可愛(加上那神奇的女人直覺),拿飲食來開玩笑固然是一絕(英國的食物從來也難吃...),對婚姻來一記殺絕才是希氏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