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 短评

热门 最新

523 次非 看过 2009-10-07 17:52:20

现在谁还会用狗的咆哮、疯狂来预示不安,谁会用涂黑眼袋来象征人的黑暗,谁会给大笑的主人公特写,谁还会关注在灾难发生前重归于好的夫妻,谁还会安排让观众误以为主人公死去,然后又被一个好心的、不放弃希望农家老伯救起的情节,谁还会用“日出”代表美好。

72 掉线 看过 2015-07-31 22:02:52

【B+】①剪辑流畅的难以相信这是默片时代的作品②卡梅隆借鉴了大量元素移植到泰坦尼克号里,没有的话我吃翔③我认为电影从无声变成有声的过程中,有些东西是找不回来的。

362 桃桃林林 看过 2012-05-14 18:11:08

这样的电影会让你觉得电影无声其实也没什么

111 冰红深蓝 看过 2015-06-24 22:15:24

茂瑙代表作,影史最佳默片之一。①融合德国表现主义与好莱坞古典特质,处处可见欧美互动;②与情妇幽会的长镜头包含主客观视角切换,调度妙绝;③情节悲喜交加,感染力极强,无头雕像,醉酒小猪,结尾拥吻与日出;④叠印与多重曝光外化情绪,大赞;⑤配乐令人动容,摄影美如画;⑥教堂圣光与摇曳律动光影。(9.5/10)

50 JeanChristophe 看过 2019-03-10 22:40:20

四星半. 诚如片名所示,《日出》是一首人类的颂歌:通过将极善与极恶直接并置,它用最简单的方式宣示了对爱的信仰.就制作层面而言,除了高超的叠化与闪回技巧,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借鉴了作曲思想展开创作――台词几乎是无必要的,影像自然地随音乐流动;符号并非视觉的,而是以近乎Leitmotiv的形式通过配乐给出:钟声作为某种"启示"的元素暗示情节转折,圆号则传达呼唤的效果,不难发现茂瑙简直是按某种配器法的思路进行构思; 几处配乐巧妙化用李斯特《前奏曲》、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施特劳斯《梯尔的恶作剧》等曲目,游乐场一段将对比强烈的多种声源混于同一音轨,类似于莫扎特《唐乔万尼》第二幕结尾的设计,可谓十分大胆的声音处理.

51 刘康康 看过 2011-08-06 19:29:33

有爱不会死,这是好莱坞始终为爱情故事定下的基调。男女主角在马路中央接吻不会被撞,最后女主角也不会被淹死。就像同样是默片时代的《七重天》那样男主角在战争中死亡依然可以死而复生,或者是现代的动作喜剧《斯密斯夫妇》那样在枪林弹雨中也可以安然无恙,只要夫妻之间有爱情,他们就不会死。

98 方枪枪 看过 2016-10-14 22:11:00

人心如此善变,让你猝不及防。即使最后给人希望,但细思总是恐怖。

81 荒也 看过 2014-01-10 00:30:30

茂瑙在好莱坞的处女作。虽然票房不佳但影响很多导演,如约翰福特。值得一提是,在咖啡吧那一段。为了制造纵深。不惜人为的制造透视效果。如将地面抬高,眼前的灯泡改用大号,使用矮小的群众演员等等。另外,茂瑙为了怀念自己的深爱挚友也是恋人(同性)而改名为茂瑙这件事真是太浪漫了。

62 有心打扰 看过 2012-05-09 02:13:45

1.彻底被这些来自1927年的镜头征服了,在雾里面凝视着一幅幅精美的素描画作,隽永而存。2.日出扫掉了昨天的阴霾与罪恶,男人得到了原谅。3.故事虽十分简单,却仍旧感人,这种事在每个地方都发生着。

40 [己注销] 看过 2014-03-17 22:16:55

(8/10)四星全给了茂瑙出彩的镜头语言,主题不敢恭维,老实说就算要我原谅曾经要我一命的家伙,我也办不到重新爱对方。不理解为什么有些片子总喜欢给陈世美和潘金莲洗白,看美版无间道的时候只想抽女猪脚一顿……

21 欢乐分裂 看过 2012-08-05 19:18:50

炫技和好看的部分在前半段,各种叠印和溶,氛围极好,后半段男主转变和渲染的甜蜜有点生硬;最亮点是景物隐喻。

95 托尼·王大拿 看过 2017-08-23 16:59:18

好莱坞经典通俗剧与德国表现主义的完美结合:故事一气呵成,技术更是真大牛,一九二七年的遮罩给我看傻了。

58 xīn 看过 2012-04-10 15:55:20

开头如此平淡的一个婚外恋故事到后段却能如此波澜壮阔、直至结尾的升华。城市和乡村,情人与妻子,谋杀与拯救。杀妻(对乡村生活的厌弃)与救妻(对原有生活秩序的超越性回归),演绎了人生中最常见的否定之否定。影片也成功的展现了爱情中隐藏的杀与恕。人之为人,繁复至斯,简单至斯。

91 米粒 看过 2012-08-31 06:01:24

开头几分钟还以为是黑色片,没想到是我看过的一出最无言的浪漫啊

33 Ocap 看过 2017-04-04 13:05:13

临渊下返照的爱,是人间最美的回光。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默片,每一秒都像情与艺的结晶;它亦是一部诠释初心的电影,在戏内书写了爱的初心,在戏外象征着电影的初心。

10 炯之 看过 2019-01-16 16:04:13

总感觉这部电影的创作点有些过于阴暗,更像一出十足的黑色电影,丝毫看不出让人感动的点,如果你爱的人有过杀你的念头,你还能熟视无睹地爱下去吗,我觉得很多人都不会有这么强大,我爱你但我想杀你,与你共枕的人都这么可怕,而你还想与他过下去,实属理解无能,最好的结局就是妻子意外丧生,是对这个有过歹念的男人最好的回答,而不是用团圆来化解,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丈夫还会不会有下一次鬼迷心窍被邪恶侵袭的时候,暂时对创作的动机接受无能。

19 brennteiskalt 看过 2020-02-06 23:31:41

观看《日出》,你会忽然意识到小津美学的源头。这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里表现出浓烈的保守主义倾向,对城市和城市女人的妖魔化处理、男人在传统家庭伦理和现代社会间的选择、女性形象的处理,这些都是20年代末保守思潮的体现,更不用说整个故事就是德莱赛《美国的悲剧》的团圆化处理。但在晚期默片时代电影技法和声音处理的极大进步下,这一切都不再重要了。影片最神奇的段落不是各种叠画的应用,而是电车上男女之间那段无言的场景。茂瑙在二人身上找到了无尽的情感诗意,而这正是后来保守派的小津在生活画面里一直能成功捕捉到的人性力量。怪不得他那么喜欢拍火车,铁路旅行本来就是很电影化的经验嘛。

14 李子鲤|Lilith 看过 2009-07-19 02:49:47

朴素的电影有简单却震慑人心的魅力。来每一格画面都像是批命和周围的黑暗做斗争一样,似乎只要一松懈,黑暗就会把微弱的光亮给吞噬了。杂糅,爱情,剧情,喜剧,伦理,悬疑,惊悚。男主角的表演感染力超强。有黑发黑衣黑帽的蛇蝎美人,金发白衣浅帽的圣女(她最后披散了头发,身边躺着小孩子,就像圣母)。他们应该都市化已久,还在城乡二元间游移?质朴的特效真正展现了电影奇观,城市的眼花缭乱和乡村宁静安详的转换今天开来都震慑人心。有流畅的运动镜头呢,叙事更加不成问题了!在好莱坞的德国人!只要开头半小时加结尾20分试试?

31 帕拉 看过 2015-06-01 23:59:53

原来跪着看完毫不夸张。经典就是永不过时,时看时新,每看必收获。除开电影语言的登峰造极,情节也是意趣盎然,甩现在的大路货N条高速公路。

3 迷宫中的站起来 看过 2020-05-17 09:40:21

三星半。充沛情感,以及用最有限的手法制造最丰富的视线运动。但还是要吐槽一下这故事真好烂。。两次以女人生命为代价,为的只是唤起男人的良知和对男人对幸福的自定义,晕晕,受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