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短评
热门
最新
1137 有用 无条件积极关注 看过 2021-04-30 04:12:00
手电筒无法把黑暗照亮,收音机传来滋滋回响,短刀终于刺向所爱之人的胸膛。曾经喜欢过两个遭受男友暴力的女生,才终于明白,这个世界或许会变,但人是不会变的,永远不要妄想去改变别人,别人未必痛苦,未必需要你所谓的帮助和救赎。小明和汪狗是一类人,他们是极端现实主义者,不论是非,只讲利弊,为了生存和发展,可以交换和利用一切资源;而小四和哈尼是一类人,他们是极端理想主义者,他们信奉自己的原则,不愿屈服和妥协。可是面对父亲形象的崩塌,友情和爱情的叛离,小四的世界终于轰然倒塌,正如尼采说的:“把理想主义者拖出他的天堂,他会再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这不仅仅是几个年轻人的悲剧,更是那个特殊时期台湾社会的伤瘀。
1715 有用 欢乐分裂 看过 2006-05-26 19:04:39
从那一刻起,我爱上所有类似张震的男子。舞台主角光环之外有多少灵魂在挣扎,在无声剧烈地抗争——而结局也是一样,无论是以鲜血献祭,还是奉上心灵和精神的朝拜与托付,这些在黑暗中跋涉的年轻人们,都会走到无法挣脱的泥淖中去。 手电筒是再明显不过的象征,小小的光源穿透黑暗的粘稠,照向头顶上方的星空,照向脚下未明的路;小四时刻携带在身边的手电筒,在替换为匕首之后,就是努力寻求光明的失败,理想星群陨灭。 夜校回家路上驶过的坦克,夜半敲门的审讯,大陆“前史”笼罩的阴影,无法更改的乡音,日殖时期的痕迹,美国文化的渗入,具有折射意义的地盘划分和群体站队;杨德昌在群像方面的力刻工笔细描,巨细靡遗,具有绝对冷静的审视和剖析。何止是“青春残酷物语”,是人世苍凉的凝缩,是历史幽灵的无处不在,是我们向往而无法不被摧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