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影评 (322)

JS2inCW 2021-07-19 15:39:47

《地下》观后感与简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以下内容于2020-4-7发于本人b站专栏,2021-7-19突发奇想搬运到豆瓣) 写在前面:第一次为一部电影写了将近五千字,原因是这部作品实在太伟大,深深震撼了我,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我的崇敬。观影并写些文字纯属兴趣,水平不高,也难说文采,但求简洁通顺。 正文 有人评价到,《...  (展开)
魔弹射手马克斯 2021-07-18 17:12:54

倒吊的彼得,没有天空的尘世。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是一部政治上的反乌托邦片,但绝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政治的外衣下深藏着宗教的身躯。人类的生活从来都不可能脱离神学与政治,因为只有毫无前提的全称判断,才能为人类带来毫无保留的安全感,而判断是真是假在那个当下并不重要。 全片的神来之笔无非就是马高葬身处的倒吊彼得,...  (展开)
猎鹿人 2021-04-06 10:00:14

《地下》献给已经消失的国家南斯拉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yZdFdRvewa-XkrzkBS2fg 严重剧透,慎入 电影史上姓库的都是神。 前有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冷峻迷幻,以一己之力将五十年的想象力封死,后来的科幻电影,从深度到广度皆无出其右。 后有库斯图里卡,以狂欢和热舞书写永恒和深沉,湍...  (展开)
吉迈璐 2019-12-04 22:50:02

长歌当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漫谈南斯拉夫电影《地下》中的狂欢美学: 上即是下,天即是地,忠贞即邪佞,欢笑是痛哭 他用三枪打碎了自己的膝盖骨,此后终生都坐在轮椅上。Marko并非是没有道德观念的人,他知道自己所为的恶毒,却仍旧坦然地与邪恶为伍。当人陷入狂欢的时代,任何规则都不能将其束缚。这...  (展开)
Changram 2016-06-17 01:51:20

再美的乌托邦,在“自由”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库斯图里卡片中的南斯拉夫,就像米兰·昆德拉笔下的捷克,无一不是历经半世纪有余的苏联阴影下的国家悲剧,本身就自带超现实主义的味道,再添加些吉普赛的不羁流亡,便活脱脱成为了某种魔幻主义的存在。在铁托的葬礼上,阿拉法特、华国锋和勃列日涅夫同时出现的画面,让人深感...  (展开)
13sama 2016-03-19 16:43:23

前面50分钟分了5次看完。后面的剧情一气呵成。

这部电影属于。看完之后好多东西感触堵在心口上。不知道怎么表达。 一地窖的人。最后剩下索尼这只猴子。 记忆清晰的一句话是伊凡的医生说。共产主义不就是个地窖,全世界不就是个地窖。 一定要忍过前面的无趣。电影的高潮在黑仔受伤处开始。荒诞的年代和一群使用各种手段而成为...  (展开)
冲鸭 2011-01-16 21:47:14

《地下》

《地下》代表库斯特里卡的肆无忌惮的嬉闹风格,像所有南斯拉夫人一样精力充沛,习惯在无尽的战争中寻欢作乐。故事的跨度有六七十年之久,简而言之,就是两个混混(战争中的投机分子马可和布瑞吉)和一个戏子的三角恋。这个女演员就是个婊子,一贯爱利用自己的美貌换取物质利益...  (展开)
扬花点点 2010-11-02 18:20:13

不再有太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地下》和安哲罗普洛斯的《尤利西斯的凝视》的时长和战争、流离失所的主题都差不多,后者的凝重和贯穿始终的哀思,前者以奔放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出来的戏谑、荒诞而达到讽刺、批判直至无尽感怀。 库斯图里卡对不复存在的南斯拉夫的民族情结通过1941到1992年——由战争-...  (展开)
luis 2010-01-19 03:40:36

小心历史吃了你

历史的沉重,并不止于多灾多难的南斯拉夫 战争的残酷,不在于是法西斯还是自己兄弟 用一部从始至终都在狂欢的片子记录灾难的历史 南斯拉夫人,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德国人的怎么理解都不会相同,和中国人的理解更不会相同。 最普世的真理也会在铁幕之后遭到质疑,在民...  (展开)
MORE MOSS 2009-11-21 23:06:42

UNDERGROUND

我看到的第一部 像小说一样的电影 镜像和抽象的结合 果然出彩 魔幻主义的气息 我说......小说是横着铺开在桌子上的图像 电影是纵向叠在一起的图像 其实我一直觉得~~~~ 就像列为.海因说的(其实我不知道他是谁.就觉得说的对) 如果我能用语言讲述故事,我就不必拽上照相机了  (展开)
Zobrist 2008-12-29 11:52:33

充满了对南斯拉夫的爱

刚开始看着片子,险些要删除。片头那刺耳且冗长的小号合奏,到主角儿子那疯狂的眼神,还有结巴子那极端的、不开窍的头脑,让我产生不少厌恶感。可是,当我越往后看,就越理解导演的深意,而后反过去再看开头,看中间部分,那号声不再刺耳,那疯狂的眼神不再让我感到反感。结...  (展开)
阿塌树 2008-10-06 00:40:34

地下

天才鬼手库斯图里卡的魔幻现实电影《地下》, 细腻刻画人祸及制度灾难, 手法特异怪诞,但生动、震撼、冲击、富于想象、意味深长,远胜《1984》! 苦难中的人们,自由过于奢侈、很不安全,他们无助地说:我想回到地下; 而脱离了苦难的人们,却哀伤、无奈地叹息:从前,有一个...  (展开)
Steven-LW 2008-04-29 22:06:43

在硬盘呆了很久 今天我“无聊”到看这部电影 我只想到两句话: 一是:当幻想落入现实 二是《西线无战事》里的一句话:“他们尽管躲过了战争,可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展开)
Alaska 2024-05-25 23:52:40

政治 carnival

本该是共党斗士的人以醉酒骑马的姿态出现,挥洒着金钱和子弹。与其说是政党,不如说是马匪。自飞机炮轰动物园后,整个电影就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极其不稳定的场域。作为制约兽性的动物园被战火破坏,隐喻战争中人类的动物性的释放。地上地下,陆地水底是一体两面,一面是现实,...  (展开)
Margery 2024-05-18 22:54:52

影评

有人在地上,就有人在地下。前半段的刻画其实是讲了一个类似于把你关起来踩缝纫机,还踩的不是一般的缝纫机,有一天把你放出去了,当然会不知所措,这就是为啥有人被放出去之后反而无法社会化选择紫砂的原因,所以关你的人觉得直接让你消失了最好 。整部电影其实是在以“个人...  (展开)
70 2024-04-25 02:53:44

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一个国家叫南斯拉夫

嘈杂而混乱,冗长又荒诞,整整五十年的疯狂。整部电影都滑稽的像是马戏团表演,几乎没有一时一刻不在吵吵嚷嚷中度过,但看完之后却如同挨了一记重重的腹击,情绪混着胃酸和鲜血的味道长久地浮沉。 虽然讲述的是一个已然崩溃消亡的国家的秘史,但却几乎没有什么一唱三叹的哀愁,...  (展开)
🍐🍐 2024-04-24 17:04:39

地下观后感(私人向留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24.4.18 海淀中间剧院 北影节看的第一场电影(1/3) 海淀区中间剧场 在艺术园区里面的一家电影院 另外有一个露天剧场和书店 不定期还会有影响作品放映 开头部分其实有点点没太进去,可能是有点走神儿和犯困,人物关系还没理清,一度分不清男一和男二(马高和黑仔)有点让我想...  (展开)
w2k 2024-01-19 23:16:58

满江红•观《地下》有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写于2024年1月5日 真乃天人之作。百感交集,文思泉涌,彻夜难眠。赋拙作一首,自娱自乐之用,还请海涵莫怪。 满江红•观《地下》有感 河远山高,曾几处赤旗飘摇。炮声隆,布衣呼告,血染征袍。陈吴揭竿大楚兴,淳于倚槐南柯笑。巧簧舌令蜂拥蚁聚,地下娇。 日光祛,月影逃;...  (展开)
Michael 2023-05-23 23:14:37

一部横跨六十年的国家史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两个半小时的版本中,库斯图里卡表达了很多,而且非常到位,既不矫揉造作又能恰到好处的让观众感受的到,点到即止却回味无穷。 电影从一帮人的生活微观入手,解剖了一长段历史中的人的心绪,让观众观看了一幅南斯拉夫人民心路历程大图景。 一直生活在地下的约旦进入现实世界...  (展开)
春天 2022-09-26 20:06:11

库斯图里卡惊为天人的作品

正是因为看了《地下》的解说视频 才了解到这样一位天才般的导演 他是想象力天马行空的编剧 他是横扫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的导演 他是演技有目共睹的演员 他是歌剧《流浪者之歌》的编导 在法国掀起盛况空前的展演热潮 他是禁烟乐队的贝斯手 每年要开70多场演唱会 他是马拉多纳的球...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16 17 后页> (共322条)

订阅地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