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生花的影评 (569)

shirleyQ 2008-11-23 20:15:25

如若有你,就不孤独

两个女孩,长得一摸一样,黑色的头发,褐绿色的眼睛。一个在法国,一个在波兰。 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却感觉到有另外一个自己存在。 她们觉得不孤独。 波兰的女孩有着美丽的声线,像天使那样歌唱。 在舞台上轻摇脑袋,唱出飘荡在天堂那样的歌声,美绝的声音,不像人间...  (展开)
aratana 2007-07-04 15:32:37

《两生花》:意味朦胧的双重生活

大师审视情绪但不沉溺情绪,这是我喜爱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原因。但他真是制造情绪的高手,看蓝白红,看十诫,都画面浓烈、声色翻涌,却干净凌厉,总有抹不去的悲凉。《两生花》让人着迷的,不是两个不同时空中的同一个人的对于孤独与幻影的流连,而是情绪之外基耶斯洛夫斯基所呈...  (展开)
竹嬾 2005-06-21 22:24:24

锦上添花之电影原声

看碟之前,《两生花》的原声已经听了很久,毫无疑问,和《悲情城市》一样,是我最喜爱的电影原声之一。 但这本DVD却是我收的最差碟,不知是哪个盗商的,金玉其外,内里却是电影院翻拍的版本,雪花飞舞。字幕也不可消,且原始图像尺寸小得不知道够不够320,更不用说轰鸣的音效...  (展开)
张熊熊 2011-12-01 18:04:17

恋爱吧,孤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段时间把《两生花》又翻出来看了一遍,决定写点什么。其实提笔之前有些诚惶诚恐,不仅仅是因为长久以来,无数的人都试图去分析《两生花》的种种,更是因为,它是一部“私人电影”,讲的是“自己的故事”。它就像一面扭曲的镜子,每个人透过它看到的景象,像自己,但...  (展开)
footman 2008-09-03 12:58:35

孤独感

基希洛夫斯基的《两生花》,边看边抓墙,待电影结束音乐响起,仍然没能看懂电影的深层含义,找了下影评才知这是一部关于孤独的电影。 波兰的薇罗尼卡陨落在舞台上时,法国的薇罗尼卡正在与男友缠绵,突然间一股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因为她的另一半、甚至是她灵魂的一部分已...  (展开)
阳鹤 2007-02-26 16:13:24

与灵魂的相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回想起童年,有一次我独自一人,在狭小的卫生间里,一种奇怪感觉突然席卷全身:我感到身体竟然如此陌生,似乎第一次碰见,而面对这陌生身体我不知道该作何解释。为何偏偏是这一身体,而不是别的。 看见薇娥妮卡,她也正有这样的感觉,她感到自己的体内住着两个自己,这是...  (展开)
Troy 2020-10-29 19:56:59

灵魂的相识

初看《两生花》还是在两年前,当时并没怎么看懂。但它又不断吸引着我,让我忍不住地反复观看。而今天在一个空闲的时间三刷了这部电影,终于觉得该为它写些什么了。 其实即使是第三次观看,我仍然无法说自己理解了这部电影。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一部无法理解的电影,它充满着无法解...  (展开)
谷之雨 2006-04-20 17:18:54

那墓园里的红叶

1 不记得什么时候了,总之还小吧,头脑里常常会生起一个奇怪的想法,为什么一个人只能了解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的思想?我会不会完全进入另一个人的心,有与他相同的心情?有没有另外一个人,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因我的悲喜而悲喜,却默默无语,不发一言?或者我的灵魂能逸出躯...  (展开)
2013 2006-12-17 22:25:12

我所不能了解的事。

前几天又看了一遍《两生花》。 似乎并未看懂。现在仍旧有疑惑,不能够解开。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一直把这部电影想像得太深奥了。 但是据说导演的本意,并不想在电影中表达什么隐喻。 这样说来,这只是一个故事。说的人想说,于是说了,接着说完了。 只是这样而已。 而观看...  (展开)
K9 2006-04-10 09:04:26

另一个自己

白桦林里,叶子挨着叶子,沙沙作响。 两条隐没于林中的小径,站在那树杈式的路口。 注视一条消失在灌木丛中,另一条在脚下延伸远去。 总是在想念那未曾踩踏的小路,它的模样,它的颜色,它的气味…… 维诺尼卡,那个用自己的歌声扼住心脏跳动的女孩。 维诺尼卡,那个因为莫名...  (展开)
jie 2005-08-23 20:53:06

薇罗尼卡的双重生活

碟的质量不是很好 估计是录像带翻录的 画面还算清晰 声音却有些嘈杂 时时的发出滋滋的声音 我不是很介意 遇见它 不是那么容易 小小的瑕疵 不算什么 电影 昏黄的镜头 故事 迷离而恍惚 犹如雾里月 水中花 若不是先前 从安妮 张悦然那里 略有所闻 估计我是看不懂它的 两个女孩 ...  (展开)
梅斯布 2005-07-27 17:22:41

两生花

似乎这里的人对DVD的知识都不甚了解,《两生花》这个电影至今从没有过正式的DVD数码修复版出版过,目前市面可见的都是VHS版,而这个版也不是前面人说的翻拍的等等,而是胶转磁的。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往往针对某一主题展开对世界的探索,在《两生花》中,导演更多的关注了...  (展开)
文吉 2021-08-16 20:18:08

孤独的个体寻找孤独的自我

个人认为是基氏代表作品,红白蓝三部曲前身(虽然讨论的命题较小)。作为典型悲观主义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无论是从色彩的抽离、人物的塑造、宿命的悖论,都在探讨孤独二字。主角两人绝不仅是长相相似,导演用丰富的思想和华丽的视角填充了整部电影,用一种模凌两可的方式来暗示...  (展开)
绝地反攻 2010-12-15 22:42:20

观感

我忘了大一大二时是怎样饶有兴致地看过一个个晦涩的欧洲小电影,或许我已经错过了欣赏这部如雷贯耳的名作的最佳年龄? 每一句台词与台词之间,都似乎省略了大量的思想情感的变化,怎么着就平静的说完一句话,忽然就摔桌子了?太文艺了,太文艺了。 我联想起刚开始看的盗墓笔...  (展开)
♠白 2007-02-21 18:10:15

宛如梦境

"悲高的咏叹调,暖黄色的光彩交织与沉静的穆黑.两个一般面孔女子的故事.生活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只有凸面镜下的情欲世界有着变形后的诡美,一如水晶球里映出的世界." 眼眸.很透,很清,很深,很美.痴痴地望着雨点来的方向.吟出绝美的声音,华丽又感伤,隐藏着死亡的征兆.像当时看...  (展开)
弗兰茨的女学生 2024-04-07 18:28:15

两生花的三重主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一开场,薇罗丽卡在仰拍镜头中唱歌,雨水浇在她身上,这场景仿佛是薇在洗礼中承诺献身于自己的天赋,她的歌声和她本人都显得圣洁、美丽、崇高。 下一次,薇在合唱团老师那里唱出了完美高音,同时她感到强烈的心悸。接着,一个极为明确的主观镜头——镜头随着因高音造成头晕...  (展开)
阿不壳 2013-05-27 20:26:17

那些无以名状的

看《双生花》时,我想,为什么她总像喝醉了似的?尤其是克拉科夫的维罗妮卡。这个女孩常常流露出一种旁若无人的沉醉感,脸上流淌着光线、雨水和莫名的欢愉,而观众却找不到与之呼应的外部情节。于是我们说,果然是欧洲片儿啊! 重看基斯洛夫斯基,最直接的感受是电影可以表达...  (展开)
清秋雨薇MOMO 2010-06-28 22:55:37

潜藏在命运里的声音

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类似医院的长长过道里清脆地“咯咯”作响。听到服务员重重敲击门然后说“您好,服务员!您好,服务员!”忽然就想起《薇罗妮卡的双重生命》里巴黎的薇罗妮卡收到一盘磁带,里面收集了各种声音,其中有一个女声一叠声地说“抱歉!抱歉!”,然后她循着这些声...  (展开)
wlhui 2007-05-06 15:09:36

《两生花》:参照物或是冒牌货

有一天L指着一本杂志里的照片跟我说,这个人很像你啊。我看了,一个女画家。像么,我不觉得,也许是眼睛。两个人倒是同一个姓的。 这世上相像的人一定有很多,你可以跟你的兄弟姐妹全无相似,但是,却有一个你一辈子见不到的人,跟你很像,眉眼,类型。很多年前,在一辆公车上...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8 29 后页> (共569条)

订阅两生花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