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 短评

热门 最新

232 桃桃林林 看过 2013-06-19 10:30:31

平庸的恶真是个好话题。导演截取了汉娜生命中最戏剧性和激烈的一段,所以一点不觉得闷。独立思考与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太适合我们了。审判一段面对真实影像也是妙笔,既让观众视线等同于汉娜。同时也强调了导演的态度,这种事、那个人是不能,也不应该被扮演的。只应客观呈现。

199 谢飞导演 看过 2018-12-29 22:57:47

2012年的德国片,女导演曾经是施隆多夫的前妻,和我同年42年出生,拍此片时已经70岁了。片子拍得老辣、简洁。最重要的是此片让我认识了这位写过《极X主义的起源》一书而闻名的德国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知道了她六十年前那场因“为纳粹辩护”引发的轩然大波,和她不放弃、不妥协,坚持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平庸的恶”之哲学论断,值得补看!

231 宇宙真理猪大肠 看过 2013-11-01 23:52:37

推荐(其实我很想说"是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想一想民族主义、历史仇恨、文革)!DL:http://pan.baidu.com/s/11NlSi (中、德字幕)"为什么我要爱犹太人?我只爱我的朋友 —— 那是我唯一有能力去爱的。" 这几句私下的话比不上理论语言那么道貌岸然,但真正理解了的话,在深度上不陋分毫。

84 胤祥 看过 2013-06-19 03:07:40

#16thSIFF#能把这么复杂的事儿掰得这么清楚真是难为特洛塔了。剧本和表演都是一流,摄影很好但一点不抢戏。“看不懂的自己默默去补课”这种强大的知识分子电影气场真是彪悍。在天朝这样一个民族主义泛滥的国度,这片儿真是打脸啊。

175 海带岛 看过 2014-02-19 22:54:04

“邪恶不可能即平凡又深刻,它要么是凡庸但普遍的,要么是极端但深刻的。”

140 九尾黑猫 看过 2013-11-27 19:09:52

思考是孤独的事业,需要极富勇气的从业者。一栋林间小屋,一台打字机,就可以撼动社会。难得拍的如此简单清晰,又引人入胜。是一部十分有力的作品。

68 陆钓雪de飘飘 看过 2015-08-23 03:44:24

恶是极端而不彻底的,恶是平庸的。只有善才是彻底而深刻的。而人们却被情感冲昏了头脑,迷失了理智。还是说,哲学思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能的?继《小说里的哲学家》之后,我想是时候要开始思考写《电影里的哲学家》这个问题了。思考与人生,是一个作家永恒的使命,二者本为一体,对又哪怕忍辱负重。

312 芦哲峰 看过 2013-10-20 09:12:01

真理无惧千夫所指,平庸即恶万众愚痴。

106 Philex 看过 2013-05-01 08:41:26

定位尴尬,介于故事片和纪实片之间;剖析尴尬,介于详尽和深刻之间;人物感情尴尬,介于八卦暗示和事实显明之间。

108 冬木 看过 2017-04-29 15:02:24

世界上最极致的邪恶是拒绝思考的中庸者服从命令实施大规模的恶行,导致最终的道德崩溃,在以色列审判纳粹艾希曼后,身为犹太人的阿伦特不忌讳指出这一点,因为这位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存在特殊的感情。 Android

80 匡轶歌 看过 2013-10-16 21:29:39

终于等到片源,却是一个全部用德语重新填补、配音的版本,抹平了传说中三种语言穿插切换制造的微妙“隔阂感”,是不小的损失和遗憾。影片虽只截取了阿伦特人生中处于思想迫害漩涡中最飘摇的一段时期和冲突事件,却十分紧凑有力,也使得课题清晰、言之有物,即:对恶的追究与思考,对思考本身的再思考。

93 米粒 看过 2015-01-19 13:38:29

故事简单思路清晰,配合艾希曼审判的历史影像资料,让阿伦特本来或许艰深难懂的哲学思辨变得容易理解得多。甚至我希望她能多说点,或者多跟人吵吵啊什么的... 其实阿伦特的故事给我们看到应该意义更有不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这样谈日本呢

71 Fleurs.哼哼 看过 2018-03-06 21:22:47

看完此片之后会去读原著,而且片尾也提到关于“恶”汉娜至死还在思考,所以针对“平庸的恶”不过多展开。影片中最震撼的两段,一是对艾希曼的世纪审判才用了历史影像和现实拍摄混搭的方法很出彩,二就是阿伦特抽着烟在课堂上的“舌战群儒”的激昂和华丽但又落寞的背影。我想当这样的老师,娶这样的女人

1 kkblue 看过 2021-06-16 23:33:29

不深刻、节奏慢-

53 Sabrina 看过 2013-12-29 16:15:33

思考者,不预设立场者的独立见解是多难成为大众共识,即便在自己朋友圈,知识分子界也是如此。

41 欢乐分裂 看过 2019-11-17 21:19:18

三星都给原型人物的弧光。非常平庸的一部片,视听保守,剧情比起阿伦特跌宕经历堪称蜻蜓点水;《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在文本上的犀利深入思考,在电影中仅以大众熟知的“平庸的恶”来概括,且阐释得浮于表层;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能不能少提一些海德格尔???

14 Irreversing 看过 2013-07-10 02:41:11

果然没拍和海德格尔的床戏,差评

94 喵咪咪 看过 2013-12-15 21:54:50

“思考”是许多人丧失的能力,“惯性”/“社会绝大多数”/“想当然”让大多数人成了“平庸之人”,造就了“万恶之恶”。

68 江绪林 看过 2013-10-15 15:47:05

嗯,围绕着艾希曼的审判的哲学观念电影。里面的角色都是知识人,非常的优雅的;个人不是很喜欢扮演阿伦特的女主角,觉得还是缺了点深刻或韵味;年轻时与海德格尔会面的那两个小镜头中的阿伦特倒是很惊艳,就是海德格尔却有点蠢样~

14 57 看过 2013-10-22 00:37:49

觉得最好的是摄影,表演和剧作其次。丈夫的面目有些模糊,海德格尔更是刻板;剧作清理成这样很不容易,但还是把“受害者共谋”和“平庸的恶”缠在了一起。明里暗里对美国人的吐槽最成功,美国人不懂希腊语?去学啊。四星是举双手双脚支持此类既严谨又严肃的电影!思想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