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总关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位远在台湾的国民党老兵想回上海带走昔日恋人的故事,中途看得几次掉泪。
1.大多数谈话都在饭桌上进行,小弄堂里的公共厨房表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情之美,无论是老刘的接风宴,还是老刘为老陆做的“佛跳墙”,都让人感受到老一辈中国人的含蓄与善意。
2.三人共话1949年,你记得的那天是“撤退”,天降大雨,大船沉了;我记得的那天是“占领”,艳阳高照,还赢了一块奖章。记忆和现实的分野早已在长久的离别中隐退,政治带来的伤痕只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3.最后的送别宴,压箱底儿的绝活还没唱过两句,毛毛雨转瞬变成倾盆大雨。曾经臆想中的团圆,终于被现实的大雨浇灭;掩藏在喜庆饭桌下的黯然与伤心,终究在雨中现了形。
4.上海有摩天大楼,也有穷街陋巷。它们在镜头下并置,呈现出一个高歌猛进又无比分裂的新上海。住在老家的时候,一家人还齐齐整整,搬进了新房,竟总也盼不到团圆的时候。“空巢”成了现代文化景观,而“团圆”成了文化想象。
5.孙女那一条结婚线与老年人的离婚线形成一组对照,历史只是无数个轮回,如今的孙女又成了等待的玉娥。只是旧时的选择是被迫的,玉娥的等待是沉默的。如今孙女的选择是主动的,谁知道等待她的又是几个两年呢?
6.剧本有一些造作感,衔接不够自然,老陆的请求和玉娥不假思索的应答也显得突兀。但贵在几位老戏骨演技很好,台词也写得很生动,有余味。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毕小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