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感受,不是影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随笔 好久没有写过随笔了,也不知道从何写起,就从喜欢的电影说起吧!最近又重温了一遍芳华,何小萍疯后的那段独舞,刘峰在战场上热血杀敌的场景,郝淑雯的泼口大骂,总让人无法忘怀,“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还有最喜欢结尾的那段话——不由暗自感叹,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但是不难看出岁月对每个人的改变和难掩的失落,倒刘峰和何小萍过的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想让你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还记得上次看完芳华,好几天都无法从电影中走出来,芳华这部电影无疑是国产电影中较为优秀的一部作品,不管它的豆瓣评分怎样(说到豆瓣,现在太多人把豆瓣评分奉为圭臬,导致出现大波盲从现象,提前知道一部电影的评分高,去抱着它是一部好电影的心态去观看它,不但不能从电影中学到,体会到一些东西,反而会改变自己的认知和独特的见解,我只想说,如果你真的喜欢一部电影,不用它的评分高还是低,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够了。) 它 给我带来的不单只是感动与成长,更是唤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和联想,何小萍与她父亲的那份感情,不禁让我想起《星际穿越》中男主与女儿的那份父女情,因为两个星球时间差的原因,男主回来时,女儿已是期颐之年,无法想象一个四十岁的男人握着一百岁女儿的手的场景。它更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没什么文化,读了三年级就休学了,有时候经常讲错一些成语弄得我和母亲哈哈大笑,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一个家,造了一栋平房,买了一辆小车,送我上学上到了大一,虽然有时候我还是会偶尔嫌弃自己的家庭背景,但那永远是偶尔,记得初中时父亲骑着摩托车载着我送我去中学,我们穿梭在小车,卡车,公交车之间,我背着书包,一只手扶着绑在后面的行李,一只手搭在父亲的肩上,风把我的头发吹起,甚至张不开眼。就这样,父亲载着我度过了初中……... 芳华里有一段场景也是让人非常深切,文工团就要被解散了,他们最后一次吃饭,他们一起唱着驼铃,手里高高的举起酒杯,手互相搭在对方的肩上,头紧紧的靠在了一起。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待到春风传佳信,我们再相逢!看过无数的分别场景,唯有这次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高中班级,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朋友,同学。但我的高中同学永远是我的兄弟姐妹,永远!我们的毕业聚会是在6月9号,也就是高考的第二天,我清晰的记得6月8号那天晚上对完答案,预估了自己的分数,知道自己考的非常差,当时整个人就摊了,第二天接到圣文打来的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过去,我向他说明了情况,我当时是怕过去影响气氛,但圣文还是反复劝我过去,我去了,我们吃饭的地方是一个路边的饭馆,到了路口,徐嗲和几个同学向我们招手,下了车,他们朝我微笑,我们走进了路口,来到了一个小木屋,推开门,几桌人很开心的聚在了一起,我们还是叫着日常的绰号,我们没有过多的去谈高考考的怎么样?就是同学和老师简简单单的一次聚餐,一家人的一次聚餐,喝着酒,玩着游戏,唱着歌,简单却让人深切。进入大学后,略显孤单,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洗澡,一个人去学习,有时看着一对对的CP 擦肩而过,你要说不羡慕肯定是假的 ,但还好,毕竟我不想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 在评论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在最好的年代虚度光阴,他们在最坏的年代洗尽铅华。仔细一想,似几分道理。想到前阵子看的一部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在影评中看到一个人这样留言:高一的时候疯狂地喜欢李宗伟,每一场比赛都追着看,会因为他的每一次倒下而流泪,会因为在晚修看他的自传而狂喜 那时候的我没有想过,三年后我会坐在马来西亚的电影院里,看他的自传电影 时间真是奇妙啊,悄无声息地改变每个人的际遇 “Datuk,你永远是我的王啊。 李宗伟常常被挂上“千年老二”的称号,40次林李大战告终,林丹胜利后叹气拥抱李宗伟,或许没有下次了,林丹成功了,李宗伟也成功了!李宗伟在他小时候对他父亲说:我想代表马来西亚去打球,成为世界第一!这句话一直支撑着他,贫困的家庭背景丝毫没有影响他,没有羽毛球拍,就扯下树枝练习挥拍。经过了多少次比赛终于进入了国家队,又经过了多长的练习,度过严酷的筛选,终于能够代表自己的国家去打球,也许很多运动员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有一点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面对自己的劲敌林丹,从2000年打到了2016年,一直没有松懈,一直为了他那个梦想打到自己打不动的那天。记得高三最后那次班会,我向全班说出了我的梦想,我说过我不会放弃的,除非我死了!到最后如果你没有实现你的梦想,那又怎样呢?至少你为此付出你所有的努力,一点点靠你的梦想,败者也能成为王! 中考失败了,高考失利了!最喜欢刘同笔下那句话——人生无处不是转弯的地方,但好在,我还能继续走。也喜欢张韶涵——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就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