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5集 · 宋运辉:「我不想凭着一份技改,来混我的下半辈子。」


宋运辉的气节、眼界、格局和魄力非常人能比。
其实宋运辉心里明白老水的缓兵之计是为了保全他:只要宋运辉愿意拖,两年之内师父退休,「有技改方案傍身,你在金州就稳如泰山。闵忠生不但不能动你,还得花大力气来笼络你。」若宋运辉愿意攥着技改方案,不出十年便能升为总厂厂长。以宋运辉实事求是的个性,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水书记那句「金州技改的要点是你,他看准了你的为人和能力;能说服你出手,技改必然成功」 一点都不夸大。无论是水、闵、程,三人的眼睛都为了自己各不同的原因盯紧着宋运辉的未来,因为这与他们自己的未来息息相关。在三名老练的干部看来,不顾及人情世故给自己留一手就是水书记口中的【幼稚】。但其实仔细一想,这个道理的源头在于:他们觉得宋运辉再有本事,仍需踩着金州厂女婿这条通罗马的路。但是,宋运辉不停的在提升自己的眼界:对他而言,绝非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世界并不止于罗马(金州)这一个归属。从农村到大学,大学到金州,金州到北京、西德,宋运辉一直深刻体会【天外有天】的道理。他的格局并不限制于金州这个舞台。
当初闵忠生让宋运辉改参数时,程厂长曾质问女婿何必就此事得罪未来掌权的闵:「设备是咱们家的吗?」其实对宋运辉而言,金州厂属于国家更属于他们每一名员工。视新车间如己出的宋运辉其实两边不靠,只服原则。这实事求是的个性很容易引火烧身,重点在于他的机遇:水书记惜德爱才,所以即便老水是个有手段的人,德才兼备的宋运辉仍然还是幸运的。但老闵和老水不一样,闵是个做足两手准备、不太厚道又易见风使舵的狐狸;碰上这样的人,很容易吃大亏。好在宋运辉技术过硬,在不断自我提升的前提下,直愣愣的个性也易结善缘:走到哪,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其实宋运辉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在察言观色这方面,他也是个敏锐之人:从岳父口中提到老水的心酸,便听出了程厂长对闵和技改的忌惮。
翁婿间的对话,除了体现出两人彼此间的互相尊重和欣赏,同时也拉开了宋运辉与其他金州人之间的差距:在老程看来,技改等同于与闵踩在同一条船上。当时小辉一听这话,一脸无奈。从他进厂的第一天,就被标上了『水』字旗。金州人永远在站队:【费/刘】【刘/虞】【水/虞】【水/闵】【水/程】旗号、队形一直在变,不变的就是这个站队的道理。但宋运辉对站队不感兴趣,他注重的是这件事原则上是否利于金州(坦言责任大家得一起担)、愿意大度促进双赢局面。无论是心胸或格局,宋运辉早已远远走在金州人的前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