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这部40年的史诗我一定要吹!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正直美剧冬歇,追剧的脚步随着停播放缓了…
但剧荒的日子里,却意外收获了一部优秀国产剧!
先别急着吐槽“国产”二字…
我保证,这部新剧绝对会刷新国产剧的最高水准 ——
大江大河
Like a flowing river

单从创作班底来看,[大江大河]就能预定五星!
正午阳光出品,孔笙导演近几年拍出了[战长沙]、[琅琊榜]、[欢乐颂]、[北平无战事]等高水准的国产剧…
两个名字就是金字招牌的品质保证!

电视剧[琅琊榜]片场的孔笙导演
[大江大河]改编自阿耐的小说[大江东去],当年孔导翻拍她的[欢乐颂]时便看上了[大江东去]…
原著在网络上不仅有着高昂的口碑,甚至还是第一部获得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网络文学作品。

果然不负孔笙的好眼光!
刚开播,豆瓣直接冲到8.9分,好评如潮…

这部剧讲什么呢?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恢复了高考,身处农村的宋运萍、宋运辉姐弟俩迎来了命运转折。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小雷家大队书记雷东宝决定带全村人走致富新路,摘掉全县最穷的帽子…

他们即将面对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
壹/姐弟俩的求学路
1978年改革开放的前夕,中国恢复了高考。
曾因家庭成分失去上学机会的宋运萍、宋运辉(童谣、王凯饰)双双考上大学,本以为人生将迎来转机…

但家庭出身问题再次成为求学的拦路虎!
为了能上大学,宋运辉在县革委会背诵人民日报刊登的新政策,招生看个人表现而非政治出身…



时代的阴霾初散…
但从“决策”到“人为”总存在距离。

77年-78年人民日报多篇幅刊登恢复高考内容
虽然人民日报刊发了“选拔人才”的新政策,但文革的影响还远没有散去,旧帽子依旧影响着他们的前途…


留给姐弟俩的路只有一条:
即便两人都考上了学,却只有一个名额…

贰 /村支书的致富经
离宋家不远的小雷村出了个火气十足的书记 ——
雷东宝(杨烁饰)

从部队专业的他发誓要带全村人摆脱贫穷的生活,走在了改革开放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前列…
他成了全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凤阳小岗村立下的“生死状”(国家博物馆藏)
但工程兵出身的他有志气,却少了些谋略。
面对还停留在集体生产思维的村民和领导,他提出的抓阄分田地,开办砖窑场,成立工程队遭遇阻力…
老支书也提醒他不要太冒进。

但小雷家村穷得男人们说不上老婆,个个光棍!
在他面前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继续穷的吃不上饭…
要么冒着风险放手一搏,乘着政策先行一步!

叁/官场上的对台戏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80年代,人们的生活彻底改变…
小杨巡(董子健饰)卖馒头为家里赚了不少钱,本想着小买卖补贴家用,却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只是历史书上短短几句话…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在那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里,几句话的转变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却是一场思想观念的角力拉扯:
老县委书记要打击投机倒把,倒买倒卖的行为。


年轻的县长却鼓励人民群众的自觉摸索。

两代领导的思路和决策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顺流逆流,何去何从?

高考恢复、农村改革、市场经济,历史书上几句话的描述巨变被[大江大河]演绎成了几段真实人生…
有网友给[大江大河]起了个昵称:
请回答,改革开放1978-1992

套用韩国年代剧[请回答1988]的名字
说白了,[大江大河]终究还是一部主旋律!
回看今年的国产剧,除了宫斗,最多的就是 ——
改革开放40周年!
[正阳门下小女人]、[你迟到的许多年]、[那座城这家人],连偶像剧都要搭上改革背景…

同样是反映改革开放的[大江大河]高在哪儿呢?
面对年轻人不爱看国产剧的现状…
孔笙导演曾说:
其实,年轻人只喜欢看偶像剧吗?
也不见得,他们只是对看剧的要求比较高,他们希望国内的影视制作水准也能相应的提高。
不管是哪个类型的剧…
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智商被尊重了,他们就会接受。

尊重,便是[大江大河]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方:
形式上追求极致——
据说王凯为了拍宋运辉插队的戏份,快速瘦身14斤。
原本就瘦高条的他瞬间成了皮包骨…
而这也正是导演需要的效果,在那个吃地瓜充饥的年代刚刚褪去时,人们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宋运辉的精瘦正是那个时代的青年写照。

而与王凯的“瘦”形成对比的是孔笙追求的“宽”画面…
孔笙采用了2.66:1的超宽画幅,和一般电视剧画幅相比,同样的画面能展示更多的细节,质感堪比电影级。

而这不止是追求形式感,更是为了创作内容:
当精瘦的宋运辉站在革委会大院前,对着办公楼背诵人民日报时,宽屏幕让他和办公楼的对比强烈…
一个渺小,一个庞大。
渺小的宋运辉新生倔强,庞大的旧时代马上就要退场!


风格里窥见人情 ——
年代剧往往有个最大的特点,也是槽点 —— 刻意做旧
灰蒙蒙的画面,脏兮兮的穿着,杂乱无章的场景,好像提起过去就一定穷的可怜,穷的不堪…
而[大江大河]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的审美:
镜头里70年代的乡村青山绿水,人们在田间劳作,屋后泛起炊烟阵阵,一切生机勃发…

他们穷么?
宋运萍、宋运辉家里门板残破、墙皮脱落…
一家人翻来覆去也就穿着那几件衣裳,而吃饭时米饭不舍得多吃一口,要配红薯才管饱。
而隔壁雷东宝村里穷的只剩大老爷们了!

但穷就不生活了么?
那个时代的高中女生大都像宋运萍那样,没那么多衣裳,但穿出门却一定是干净、整洁、得体…
贫穷并不意味着就是失了体面的生存。

而剧组搭建的小雷家村,更没有刻意追求破败…
即便那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但那个时代的人们并不是沉沦而混乱的活着,他们反而更加有信仰。
信仰升腾的年代,眼里心里都不会永远灰暗!

细节上见证时代 ——
就像孔笙谈到对观众智商的尊重,[大江大河]便把时代感用充分的细节做得相当扎实…
宋运萍为了赚钱买回了长毛兔,而装长毛兔的笼子不是铁笼而是沉甸甸的竹笼子…
那个年代,用钢铁做笼子可太奢侈了!

而宋运辉上大学时,哪有什么行李箱、行李袋…
挑行礼的只是一把长长的扁担!

时代好表现,但时代的更迭却没那么容易讲明白,这不是镜头里换一套衣裳那么简单…
有趣的是剧中宋运辉有两次折纸飞机的桥段:
第一次是在高考后他用演草纸折了飞机,随风高飞的纸飞机预示高考恢复让青年大有作为…

第二次是在他大学毕业时。
就业的阻力,让踌躇满志的他在理想路上遭遇挫折…
他用报纸折了飞机,却狠狠的栽了跟头!

同样的纸飞机,同样的宋运辉…
经历了大学时代的青春勃发,当他真正踏入工作,进入改革浪潮中去时才发现道阻且长!
[大江大河]把高大全的英雄分解成平凡人…
让这群平凡人经历时代的变迁,将照本宣科的口号细化为他们的经历,有温度的细节让经历栩栩如生。

浓缩成一句话就是 ——
让观众亲历时代变迁中的平凡人生!
宋运萍、宋运辉、雷东宝…
他们人生尽然不是我们熟悉的年代,但他们的选择却能够放在任何时代里,成为难能可贵的力量:
那是一种奋不顾身、一种慷慨激昂、一种一往无前…
宋运萍把唯一大学机会让给了弟弟,但是她依旧坚持在县城读电大,始终没有放弃学习。

雷东宝敢闯敢干带着村民富裕起来,他想快点、再快点、更快点的奔向另一种生活…

老县委书记收到“老干部离退”文件,望向窗外。

老书记望向窗外的那一刻,就像宋运辉考上大学在火车上目睹车窗外的江河奔流…
浩浩汤汤,无法阻挡!

时代以洪流之力裹挟着所有人的前行的命运…
而选择就在一念之间:
是踌躇不前的犹豫,还是奋不顾身的前进?
是自怨自艾的消沉,还是慷慨激昂的崛起?
是沾沾自喜的满足,还是一往无前的追寻?

[大江大河]里的这群人用过去40年人生证明了:
任谁都无法阻挡时代的洪流,想要获得自己骄傲的人生,需纵身一跃才能在浪间追逐自己的潮头…
而翻波逐浪的人越来越多。
那么渺小如你我的力量也终能改变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