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的五个阶段,和四个重要女人

给没看的小伙伴一点点参考。
小时候长大,父母忙自己的,没时间带伢。连自己爱吃面吃粉也不知道。那段说住在瀑布边,家里人说话听不到只靠跳舞,大概是家里人缺乏沟通只会吵架,遇到问题也只会动手(手舞足蹈)解决。
青年时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跑黑摩托挣钱。而且由于性格孤僻,还容易惹人欺负。不过幸运的是曾遇见过雨巷姑娘,然后顺理成章错过。
再到中年,不懂浪漫,不会唱歌。借酒浇愁,遭遇人生的大转折。
四十不惑后,想干点啥,但却很无力。
到老了,感叹蹉跎时间,在修理钟表,却无法与钟表对抗。
重点关注一,电风扇。这件家用电器出现的场景大概有四五个,抛开国家集中统一发放的情况,导演是拿这个作为一个同类项,把那些不同归类到一起。
重点关注二,摩托车上的红色丝带。对于每一辆属于主人公的摩托车上都有红丝带,而红丝带的作用是为车子打火增加一份力量。直到主人公换了电动车就没有了红丝带,这个可以划重点。
重点关注三,卫卫作画和数数。从大到小的习惯没变,他同时是主人公的幼年和青年状态。毕竟情人送的红丝带还在他的摩托车上飘扬。看火车上时钟倒走那段能想到对于初恋的感受,那是我逝去的青春呀,想回却回不去。
那段小茉莉唱的羞涩忘词,真的好浪漫。理发妹应该是主人公又一个重要的女人,属于难舍难分的青涩记忆。从那段送磁带的戏能明显感觉到为分离做好了准备,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还有一个陪主人公相识结婚的妻子,在电影里这个妻子甚至没有正脸。但仔细观察那个发光的舞厅专用旋转球,基本都是出现在主人公家里,家可是一个私密空间。当然,有一次是出现在舞厅,那应该是想介绍和妻子认识的场景,以及告诉观众唱烂漫情歌这个细节上主人公一直耿耿于怀。在主人公出狱的车上特意提到自己想唱歌给前妻听,只是可惜前妻已经病逝。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刀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