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查看话题 >生而平等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中的宪法感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内有剧透 慎入
08年上映的一部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讲述了在纳粹德国时期一个悲情的故事:八岁男孩布鲁诺一家随着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由柏林搬迁到了乡下。失去了朋友们的布鲁诺很快对新家附近的“农庄”(集中营)产生了兴趣,那里有一群身穿“条纹睡衣”(囚服)的人终日忙碌。布鲁诺偷偷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施穆尔成为了朋友。某日布鲁诺决定,去铁丝网的另一边,以便见到施穆尔的父亲。换上条纹睡衣的布鲁诺进入了集中营,最终被当作犹太人一起送进了拥挤的毒气室。影片如同布鲁诺的生命一样戛然而止,为观众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影片中最感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换上“条纹睡衣”的布鲁诺钻进栅栏门的那一幕:两个八岁的男孩拉着手,纯净的眼神里写满了惊喜与激动,对即将来临的危险一无所知……也许布鲁诺的死会让身为纳粹军官的父亲意识到,人生而平等,集中营内外的人的唯一区别或许只是那件条纹睡衣。但是强权,却无情而随意地夺取了他人同样珍贵的生命。
我们不禁要追溯回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纲领性文件。究竟是什么样的法规,能够给予一个政府如此大而不加限制的权力?他们又凭什么可以视他人生命为草芥而随意夺去呢?
于1920年2月制定并公布的《二十五点纲领》,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纲领性文件,是纳粹的行为指导。这其中有许多触目惊心的、包含激进与民族主义思想的语句:
“第二条,我们要求德意志民族应与其他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废除凡尔塞条约和圣日尔曼条约。”
“第四条,只有德意志同胞,才能取得德意志公民的资格;凡属德意志民族血统,不管其职业如何,方能为德意志国民。因此犹太人不能为德意志国民。”
“第七条,我们要求国家应供给公民工作及生活为其首要任务。如果国家不能养育其全部人口,则应驱逐外国人(非德意志公民)出德国国境。”
“第八条,禁止非德意志人迁入德国。我们要求将1914年8月2日以后迁入德国的一切非德意志人应驱逐出境。”
“第九条,一切德意志公民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可见,在纳粹德国的统治观念里,唯有本国本民族的利益才是最重要、最应该维护的。然而,一味过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就会不可避免地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他们被要求效忠自己的国家与自己的民族,他们被教育成为仇视外族的民族主义者。因此,他们只能看到外民族给自己带来的侵害、看到他们侵占自己的就业机会,却忽视了外族为本国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在任何情况下,缺乏辩证思维能力的极端思想,都会造成多方面的巨大损伤。
“第二十五条,我们要求在联邦内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以便实现本政党所主张的一切;中央和国会对于整个及其各种机关,应有绝对的权威;为了实施联邦所颁布的法律,应创设各种职业会议。”
在这个纲领里,我们没有看到明确的对国家机构的限制和对人民权利的保障。在这个集权政府中,党的主张就是绝对的权威,就是不可违抗的命令。这样不民主的集权专制,在涉及对一部分群众的打击时,没有人能够站出来提出反对之声。这就会导致对一部分人的暴政,会让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一个国家,只有尽力去保障生活在四境之内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国家整体的长久安定与幸福。
我想,找到本民族权力与各民族共同权利的平衡点,找到维护人权和国家政权的平衡点,才是一个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历史的车辙,在岁月的长道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对比古今,纵观历史,不忘前车之鉴,方能在那些隐痛的提示下,让抉择尽可能地理性,尽可能地不去伤害而是保护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