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华》观后感(by袭瞬)

熟悉的岩井俊二文艺范儿。 很多人说它象《情书》,我觉得,同样的浪漫风格下,《你好,之华》比《情书》更趋于写实。唯美表象犹若一袭紫纱,营造出清淡、温情脉脉的氛围;揭开后却让人骤然跌回现实,裂骨敲髓般难受。 剧中主要人物都在与命运的挣扎中败下阵来,不同之处无非是有人选择了逃避、有人学会了妥协,这里没有英雄,甚至,毫无例外的,都做过懦夫。 男主角尹川(秦昊饰),一直困守于自己的回忆,回忆成就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却也令其止步不前,多年无新作。我认为秦昊对尹川温吞和落魄状态的把握是准确的,并非演员展不开,而是尹川这个角色本身存在着性格缺陷,他懦弱、被动,无论爱情或事业,都缺乏一腔孤勇地追求,遇到障碍首先选择退避。若是退避彻底也还罢了,偏又不甘心、放不下,这让他在懦弱之外平添了自私。比如,之南结婚后,他一封封地去信,可曾考虑过会否给之南造成困扰?而对之南的后期困境他却没有任何援手,若不知情,说明他并未认真关心过之南,只是自我陶醉于想象中的苦恋;若知情,则暴露出他的无能、懦弱和自私。再如,重逢之华,明知她已成家,也看出她隐瞒身份,但仍然毫无顾忌地联系,只为在暧昧中给自己些许安慰罢了。这一微妙心理,在校园遇到之南、之华女儿后展现出来,对于两个小女孩的尊崇尹川显然是享受的,他对往昔的执着亦不过如此。这样的尹川,之南起初没有选择他,完全在情理当中。 再来说说之华(周迅饰)、文涛(杜江饰)。这对夫妻可谓代表人们最常见也最易接受的婚姻、生活了罢,即便是闹别扭,也自有温情流露。可这,难道不是妥协换来的?之华向往过如姐姐那般优秀,希望得到广泛认可;对尹川的迷恋除了少女情怀,亦是尹川的才华触动了她的文艺心。由此可见,之华在青春期有过超越平凡的追求甚至躁动。但她最终选择了理科男文涛,一个不够文艺却稳实的普通男人,这意味着她选择了平淡、默默无闻的人生。不甘还是有的,否则之华不会对尹川多年留着念想,直到算计同学会的重逢;这个小心思也一定在平常有些端倪,否则堪称“暖男”的丈夫绝不会因一则信息就做出摔手机之举,看似行为突兀,其实何尝不是累积的小小憋屈找到爆发口:文涛相信之华没有出轨,他不满的是妻子没有给他全部爱情。当然,夫妻俩必然和解了,各自的妥协使他们回归正常生活。“终究,我们成为平庸的大多数”,这个现实,有人解读为“平平淡淡才是真”;有人则终生郁郁难以释怀。 之南或许就是不能释怀罢。若将之南的抑郁单纯归结为婚姻失败、遭受家暴,我觉得不够全面。无论对待事业、生活亦或爱情,之南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她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她本来也是有一定资本的,家教、学历、才情、人气,曾经都让人羡慕。但她独独缺少重要的两点特质:韧性和情商,这令拥有的资本反倒成为负累。高傲、刚硬、不懂适当妥协的个性,撞上自负又自卑的丈夫只能激化矛盾,面对夹入柴米油盐的烟火人生更会无所适从,加剧挫败感。象牙塔式的按部就班无法全然融入社会,她没有再学习以便适应或改造,而是选择了消极逃避,渐渐患上抑郁症,直至彻底崩溃。 张超(胡歌饰)则是另一个不能释怀的,嗯,渣男。虽然只有五、六分钟的出场,但这一人物立体饱满(不得不说胡歌选择角色眼光独到,塑造人物力求突破),是平缓画面中最跳脱而生动的那一笔。张超无疑是自负、野心勃勃的,他有痞帅气质,才华或许不亚于尹川,而且比尹川有激情,当初选择他,可能是之南循规蹈矩生活中唯一一次放纵任性。为此,有人将其比为于连·索黑尔。不客气地讲,我认为他还比不上于连。于连虽然不择手段,但始终算行动派,与其野心相呼应;张超应该也有行动,只是一次次失败后,他没有坚持,变得酗酒颓废、怨天尤人,怨出身怨世道不公,怨之南看不起他……怨自己。在尹川面前,他掩饰自己的感情,推卸自己的责任,用看破一切的口吻冷嘲热讽,貌似玩世不恭、混不吝,眼中闪过的痛苦、无奈、不甘以及自我唾弃却骗不了我们。 每个人都不完美,在命运的碰撞中都有缺失,这是岩井俊二用薄纱透出的疤痕,残忍但现实。而他更高明的地方,是留白。留白不仅仅让观众各自解读,也隐含希望。比如,我们祝愿之华夫妇在平实的人生中真正感受幸福;比如,我们想象尹川摆脱回忆,重寻人生目标,有新的开篇;甚至,我们不只期待张超自省,还盼他勇于“折腾”,闯出一片天地…… 愿我们,都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