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腔拿调的不是江湖。

上世纪九十代港台歌曲确实是大街小巷都在放,但老大,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整个跟九十年代的氛围一样?这个电影有一股子别扭劲。倒像香港黑帮片的廉价拷贝版,大陆混混最没有的就是规矩,装腔作势的演,真是尬得没边。 显然贾樟柯是个图腾主义堆砌者,也许只是拍个自己印象中的三教九流,不可否认内地的混混有些逃到广东湛江,东莞之类的地方跟港台的黑帮人员取过经,但学得最牛掰的还是赚钱,沙石,矿场,房地产,装修,娱乐场所,地下赌场等。几乎每个城市里开得最大的娱乐城,KTV,迪吧,酒吧的老板,关系往往最牛逼。这个段位是不可能接触到刚出头的烂仔混混的,反倒是烂仔混混有幸能被收编就知足了。
贾樟柯对三教九流有误解,没工作机会,惨淡的家庭,是混混的主要原因。而混仅仅是为了能吃口好饭,混混存不了钱,一个钱当两个用,保护费谈判去充数,给两百块,打架了看情况严重给补助。他们就像个黑社会临时工,如果没有老大或者老板养,糊口都成问题,有些成了小规模的会到菜市场收保护费,老实说,中国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人,他们很像横店漂,看淡了的觉得就是那么回事,够狠的就想靠拳头闯出来,但哪里能闯得出来。
混出头的基本都商人气质了,给你讲义气是想喊你当死士。一般来说,即便把古惑仔当教科书看,也没用那么多等级森严的帮规文化,全靠动手够狠。港台混混在广东混的时候,最怕的还是内地的,他们动手不讲究利益关系,完全靠一股子狠劲,过个生日唱卡拉OK,因为言语矛盾都会弄死人的,一般都是初出来混的生手,下手不知轻重,也有够狠得放你一盆子血还死不了的。
因为以前年年严打,港澳台的混混到了大陆一般都老实,因为他们有些生意可以过得不错。
穷山恶水出刁民,任何地方的贫穷都是滋生暴力犯罪的土壤,大陆没有黑社会土壤,有些黑社会性质的都是混混出头,有点暴发户的感觉,自然也不可能有过多的内部帮派文化,所以像这部大陆电影一样学黑帮片的浪漫化处理,实在牵强得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