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达硬刚巨齿鲨,三亚游客全吓傻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郭达·斯坦森(简称“郭达森”)又来了,在这个大片云集的暑期档,他带来了一部消暑力作——《巨齿鲨》。
这位浑身肌肉的英伦硬汉,在过往的作品里怼黑帮、怼雇佣军、怼飞车家族......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全被他怼了一遍,这次终于要怼水里游的了,没办法,谁叫他以前是职业跳水选手呢?
与郭达森搭戏的,是近几年来一直在好莱坞奋斗的中国女星李冰冰,虽然华人演员在好莱坞的作品一直良莠不齐,但是这次《巨齿鲨》的质量绝对值回票价。
作为一部题材很常见的爆米花电影,本片的爽点非常密集,无论是那些庞然大物带来的震撼,还是唤醒深海恐惧症的压迫感,都能让你在炎热的夏天感到阵阵凉意。
本片的设定源于一种科学假说: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底不是真正的“海底”,而是一层云状物,穿过这层云状物另有一番天地。
李冰冰、赵文瑄、鲁比·罗丝等人饰演的科学家,就利用潜水艇潜入万米以下的深海,踏入了这片未知领域。在这片漆黑的海域中,不仅生活着拥有巨大吸盘触手的乌贼,还有本该在两百万年前灭绝的巨齿鲨。
潜水艇的灯光吸引了巨齿鲨的注意,随即受到攻击,导致3名科考队员受困海底。为了营救受困的队员,李冰冰、郭达森饰演的科研人员先后潜入深海,展开紧张刺激的救援。
印象最深的,是郭达森坐在潜水艇里,望着脚下漆黑的海域犹豫不决,让观众也仿佛感受到失去支撑的坠落感。
还有李冰冰猎杀巨齿鲨的时候,只身一人待在防鲨罩里,看着巨齿鲨就在不远处缓缓游动,犹如置身于一口透明棺材中。
一般来说,幽暗、压抑的深海救援,就完全可以支撑一部小成本惊悚片,然而在耗资1.5亿美元的《巨齿鲨》里,这些只是前菜。
营救行动打破了海底世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巨齿鲨尾随着潜水艇的轨迹,来到上层海域袭击船只,于是科考队又要面临消灭巨齿鲨的任务。
而当我们以为巨齿鲨终于被消灭时,突然出现一只体型更大的巨齿鲨,足足有一艘轮船那么大,在海水中随便一搅动,就能形成一个漩涡。
对比这样的庞大大物,人类显得非常渺小,任何攻击手段也不见成效。
作为一部灾难片,《巨齿鲨》除了惊险刺激的大场面,更难得的一点是主角全程智商不掉线。
面对巨齿鲨的追杀,主角们准备充足,反应迅速,很快意识到灯光和声音能够吸引鲨鱼,于是在逃跑的时候刻意关闭了灯光,降低了游泳速度。准备反击的时候,又很明智的选择了最大剂量的麻醉药,没有那种恨不得气死观众的弱智情节。
就连片中的大反派,在偷猎巨齿鲨的时候也明智的保持距离,还要用深水炸弹炸两次。
只可惜巨齿鲨不按套路出牌,反派最终还是葬身鱼腹。
至于影片的高潮部分,绝对会让国内观众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巨齿鲨居然跑到了海南三亚!
想象一下,在三亚湾煮饺子式的景区海域,突然冒出来一条大鲨鱼......
前一秒还在嬉笑玩闹的游客,突然被巨齿鲨吓得尖叫,慌不择路的四散逃命,甚至还有一个滚水球,被巨齿鲨一口咬炸,碎片迎着屏幕飞向观众。
不得不说,这段戏真是太接地气了!(顺便求三亚人民的心理阴影面积)
1975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上映时,不仅开创了北美暑期档的先河,给导演带来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还造成当时美国沿海地区的游客人数锐减。
希望这部《巨齿鲨》的上映,不会给三亚旅游造成负面影响吧233333......
除了惊险刺激的场面,《巨齿鲨》也有不少黑色幽默的成分。
最典型的当属片中的黑人角色DJ,明明怕的要死,却在吐槽时无意识的发挥出种族天赋,来了一段即兴rap。
还有片中多次出现的直升机,根据灾难动作片的常规套路,直升机出现的意义就是为了满足观众对爆炸场面的需求。
我在观影时设想了无数种坠机的方式,比如巨齿鲨突然跃出海面把直升机咬烂,或者海面一个大浪把直升机打了下来,然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导演居然选择了最蠢的一种坠机方式......
至于具体是什么方式,我就不在此剧透了。
当然还有鲨口逃生的那只小狗“皮皮”,在海中扑腾着小短腿实在可爱,看到它躲过一劫的时候,影院全场都欢腾了。
其实无论是《巨齿鲨》,还是《大白鲨》、《鲨滩》、《鲨卷风》,甚至包括“哥斯拉”、“金刚”这样的怪兽电影,主题都是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影片中满身铜臭的反派老板,以及偷猎船上被割掉鳍(即鱼翅)的鲨鱼,都是在提醒我们,无论是出于科研还是商业目的,人类都不该破坏生态的平衡。
当然本片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槽点,就是所有中国角色讲英语毫无违和感,一说中文台词反而非常尴尬,甚至让我怀疑这些台词都是机翻软件写的。
看完电影我查了一下,果然编剧都是老外。
总的来说,《巨齿鲨》依然值得一看。尤其在这个暑期档,前有巨石强森和昆凌主演的《摩天营救》,后有郭达森与李冰冰主演的《巨齿鲨》,不禁让我感觉合拍片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错,终于逐渐走上正轨了。
希望代表两种不同文化的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电影,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创作更多让影迷喜闻乐见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