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该说的 别说了
你懂得 就够了
真的有 某一种悲哀
连泪也不能流
只能目送
我最大的遗憾
是你的遗憾 与我有关
没有句点 已经很完美了
——陈奕迅《我们》
有人冲着陈奕迅的《我们》去,有人冲着田馥甄的《爱了很久的朋友》去,有人冲着五月天《后来的我们》去,当然也有人冲着我也很喜欢的两位主演周冬雨和井柏然去,还有人是冲着奶茶的处女作去…
昨天上映,我是冲着以上所有去的。
这部有着很多人说期望高结果却失望了,豆瓣评分也不算高,今一早上还闹出退票事件上热搜的电影,但我很喜欢,喜欢井柏然的林见清,喜欢周冬雨的方小晓,喜欢田壮壮的林爸爸,看哭了,甚至稀里哗啦收不住,没有跳戏没有觉得尴尬,还想再细细品味第二遍。
电影有很多哭点:过年,沙发,烟花,拥抱,但父亲的那封信真的是最大的哭点,从眼睛失明的林爸爸在火车站握着见清媳妇喊小晓的瞬间开始,到后面的那封他写给小晓写的信,字字句句都太戳泪点了。
这部影片也有很多主题:爱情,亲情,北漂,梦想。
对影片中最大的同感是对于爱情的,井宝在采访中说道:“这部电影弥补了爱情给予他百分百的成长,弥补了他青春时期原本可以奋不顾身、无私的去爱一个人的空白。”
对我来说,在我的青春时期,我也有奋不顾身去喜欢一个人,投入不求回报的付出和爱的经历。
但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电影里的女主是值得怀念和听闻爱情深爱一辈子的,但我的现实女主是完全不值得。
电影里的爱情,是让人非常羡慕的,没有第三者插足,没有背叛,没有家长反对,没有任何外力因素导致两人分手,单纯因为两人爱错了方式而分开。听闻爱情,十有九悲。不负彼此,虽然没有完美的句号,但不一定就是不完美的结局。伊恩永远爱凯莉。有一个男孩永远爱着那个女孩。
这是奶茶想拍的青春爱情,也是我羡慕而不得的爱情。
虽然有些人觉得已婚男人不仅精神出轨,多年后背着妻子相见初恋情人差点肉体还出轨了,真的是毁了三观了。
但爱情与婚姻之间确实不是等于号,小晓是见清一直的最爱,但男生比女生晚熟,错过了彼此。所以,对于已婚已育男人和前任抱在一起回忆两个人的过去是感人还是不该,就是每个人怎么去理解的问题了。
相比之下,我青春的爱情是属于:“青春喂了狗,真心喂了狗”系列。总而言之,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最奋不顾身的感情喂了狗。这是我青春里感情的悲哀遗憾。
昨晚看《圆桌派》的最新一期节目“失恋是一种病。”
发现我跟感性而细腻的文涛叔一样,属于自虐型人格。失恋之后会对自己产生巨大的影响,会做出很激烈的反应,恢复时间很长。
文涛叔失恋了选择徒步、爬山、淋暴雨来彻底咀嚼苦涩,他到现在都一直宣称不婚。
而我去年失恋,选择了一个人去东北旅行,一个人呆着可以思考很多事情,可以体验新事物找到生活新鲜感,寻求刺激来拯救自己的一蹶不振。
幸福从来都不是故事,不幸才是,每个人都会经受失恋。就像电影结尾的彩蛋,世界上那么多爱而不得的人,其中一句印象深刻:电影里有很多重逢的情节,可是我们没有再见。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希望此生不要负人,更不要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