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聚光灯下的光亮和背后的灰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同的人看一部电影,有不同的角度。有人缅怀那个年代,有人追忆战友情谊,有人感概青春的岁月。我看《芳华》二字却是背后透出的悲凉。不同阶层在不同的年代,其命途的迥异,令人心头沉重。
我来理一理不同的人物描写。开篇两位较低阶层刘峰和何小萍登场,家庭背景一个是木匠的儿子,一个是父亲劳改母亲改嫁的何小萍。刘峰个人有能力,肯吃苦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活雷锋,因此得到文工团政委的赏识,发掘打造成文工团的旗帜,常有去北京开会的机会。(在这里不得不提政委是一个高人,善于打造出英雄成为自己的业绩,在高原慰问骑兵团时就打造出带病工作的何小萍光辉形象。可是他也是有水平没背景,到最后自己的单位被解散。)刘峰对同样家境不好的何小萍一直很照顾,开始就为她隐瞒父亲劳改的事实。正如同独白里“善良的人更容易发现善良”,弱者也更同情弱者。命运的转折点对于弱者来说来之不易,保送读军校成为干部的机遇,刘峰放弃了,令人扼腕。在青春的岁月里,心里有个人令他不想离开。可是他也知道阶层的不同很难追到丁丁,只能一直压抑自己。在一个微妙的氛围,他表白了,积压多年的感情迸发出来,抱了丁丁,犯下了错误。于是,活雷锋这面招牌在强权面前不堪一击,审问一番直接发配边疆。尽管在基层工作得不错,人际关系好,当上了副连长,却又意外受伤断臂。尽管如此,身上背的“罪孽”和诅咒却还是挥之不去,战斗英雄英勇受伤只落得战争结束后平凡退伍的下场。回到地方也没好的安置,加上残疾,生活贫困,连老婆都跟人跑了,外出营生还备受欺凌。在影片末端,穗子旁白说战友聚会刘峰和何小萍在一群人话不多,待人温和,心酸的味道荡漾开来。
另一个主角何小萍,单纯的她通过自己刻苦练习,满怀喜悦的以为可以离开那个没有关怀的家,来到一个能天天洗热水澡,又是自己喜爱的工作的集体里。可现实却是给她狠狠的打脸。本是特长生被队长看上特招进来的,却只能在服装组干活。最勤奋在练舞房练功,有高超的舞艺也只能演配角。从刚进团她的“身份”就被人识破了,郝舍长鼻子一闻,就知道小萍不是她们圈子里的人,毕竟挤火车硬座几天几夜没法休息和坐包厢火车是有本质不同的。圈子不同也就不难理解后面练舞被所有人排斥,没人愿意和她练舞了。穗子总结也说小萍只是汗大了一点,汗臭不是被排斥的真正理由,高干子弟对低层子弟的看不起才是。不难想象何小萍在这样一群人中是何等的寂寞。同样贫困出身刘峰的离开,让她心灵最后一丝依偎荡然无存,只想离开这个冷漠的地方,离开自己最喜爱最有成就的事业。骑兵团慰问演出有机会让何小萍演主角的时候,她是没什么挣扎的,只是想呆在服装组,并不想上台。在这里再一次称赞政委的水平,他清楚小萍的身世,知道她的不容易也融不进这个圈子,在装病问题上保护了小萍,还顺水推舟树立起带病工作的形象,表演完毕后不露声色让小萍离开这个她讨厌的地方。这里八一八游泳池边的内衣究竟是谁的问题。从画面上看,何小萍确实是最后一个回宿舍的,那么内衣是不是就是她的呢?我想不是。第一,小萍被人撕开的领口可以看出,内衣是绣花的,和泳池边的不同。第二,小萍是六岁就随母改嫁的,受苦受累不说,家务活没少做,针线手艺自然没那么差的,和泳池边内衣粗糙的做工不同。第三,何小萍被众人撕扯时的嘶吼,如此的委屈,愤怒和绝望,和之前偷偷穿军装拍照时截然不同。因此,那件内衣是另有其主。
这里要推一下文工团的定位,属于部队,不用上前线,安全。在特定的年代都是部队领导和高干安排子女在基层锻炼的好地方。从几个细节可以看出来。在刘峰每次从北京带东西过来,那几个家长可不是简单,能在当时拿出磁带机,能拿出无比敏感的来自香港的磁带,不简单。在游泳池游泳时,队员标准的入水姿势和泳姿,可不是在河里鱼塘里练狗刨式能练出来的,后来下雨了一群人冲进练舞房,木地板上变成湿漉漉的一大片,如此违和的画面,冯小刚不可能没考虑到,我想冯导只是想表现出舞蹈队员们根本就不用去担心这个问题,反正善后的工作有的是刘峰和道具组服装组的人去处理。。在内衣事件中,队长刚好撞见了何小萍被众人欺负,只是喝退众人,对亲自动手的人员也只能口头警告。在练舞时何小萍被众人嫌弃的情节,更是显得作为队长的无能为力,背后的一尊尊大神都不能得罪,结果是谁都不听队长的。最后文工团将面临解散时,最忧心忡忡的不是队员,而是队长和政委,内幕消息最靠谱的不是政委和队长,而是队员们。
在文工团里,队员其实也分三六九等。第一等的:郝舍长,领舞者,军长女儿,意见领袖,她对何小萍的态度决定了何小萍的命运。丁丁,主唱,身份被刘峰抱了之后就明朗了。刘峰因地位问题只敢暗恋丁丁,抱了丁丁被众人撞见,众人只会说是丁丁引诱了活雷锋,怎知活雷锋这招牌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受了委屈的丁丁自然状告家长,立马就有专案组下来文工团把刘峰抓走,审问的重点是有没有真的占了便宜。考虑周全的家长担心日久生情,刘峰被流放边疆的命运由此而来。后来聊天中,丁丁前度男友刘干事自然是配不上的,合适的是家长安排相亲的澳洲华侨。还有是不显山露水的陈灿,军区司令员儿子。第二等的:穗子,父亲平反,恢复权势,立刻让刘峰带来一大箱沉沉的礼品。在宿舍里,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被舍长安排带领何小萍去领物资,心里不舒服嘴里回敬一下给舍长。刘峰后来回来探望时,穗子房间里那台两个卡座的录放机在那个时代可是罕有之物。也正是她在父亲劳改时,也吃了不少苦头,才能一知半解的理解刘峰何小萍们的苦处和想法,对他们的理解也只能是多年以后。她和上面一个等级差别还是不小的,在她把情书放进陈灿军号箱子里那段,郝舍长一句:我和陈灿好上了,我和陈灿也算门当户对吧。如同一个霹雳,把穗子的心都劈碎了。郝舍长是如此的轻而易举,一把就夺走了自己的恋人。尽管自己把母亲给的金项链镶嵌在了心上人的嘴里,甚至把自己刻进心上人的心里,因为门第的差异自己却最终都无法走进心上人的家里。她最后只能把第一封的情书含泪撕碎,无奈地散落在黑暗的夜空。在散伙饭后第二天,众人皆醉,只有穗子独自醒来,镜头背后的意味深刻。还有这个层次的就是每次都有礼品从北京带过来的队员们了。第三等的:刘峰何小萍等道具服装组的人员。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这部电影我给五分是因为能够让人产生不同的共鸣,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且能够细细回味而没什么破绽。这也正是冯小刚导演的功力所在,我想这也是一般导演和名导之间差异所在。当然对这部电影能刻画得如此深,理解得如此透彻,和冯导在大院里长大,后来进过文工团不无关系。
芳华,聚光灯下的光亮和背后的灰暗并存,才是那芬芳的年华。我不由想起了数年前,浙江卫视街头采访路人“什么是青春”,被访小哥的神回复:“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