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长袍的范伟老师值得一座金马影帝


去年十一月份,当范伟老师出现在最佳男主角候选名单后,我才关注到这部颇有风格的黑白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
这部电影在各大电影节所收获的奖项如下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
这是一部高级的讽刺电影,我所看的是点映场次,全国公映将于11月21日,国产优质电影需要更多的关注,超级英雄的电影你们居然还没有看吐。
电影改编于老舍先生的中篇小说,这是一篇不为众人所知的冷门故事,讲述的是战时农场主任丁务源,八面玲珑,圆滑处世的时代缩影。
故事有些黑色幽默的趣味,也有着放至现在,也不过时的寓意。
导演梅峰作为编剧成名已久,曾是娄烨导演的合作编剧,也因《春风沉醉的夜晚》获得过戛纳的最佳编剧,他对于原著的改编恰到好处,增添了配角的戏份,使得叙事丰富,将丁务源的角色发挥,寄托在两家股东的周旋之中,从而在主题刻画上更为深刻。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已经预定了我的国产电影年度前五,因此想写一些介绍且有安利指向的文字,我只想为喜欢的电影花点时间。
丁务源——范伟

范伟,他是中国喜剧界完全可以为之前列的艺术家,除去传统小品外,我对他荧幕角色最为深刻的是《马大帅》中的范德彪,那个口吃却江湖的可爱混混。
在我三年级的时候,他张牙舞爪的模样,我的发小模仿地惟妙惟肖,上学路上总要比划几下,捧腹大笑。
可是,在这部《不成问题的问题》,一袭长袍的范伟老师,的确值得一座金马影帝。
原著内对于丁务源的勾勒是,“四十来岁,中等身量,脸上有点发胖,而肉是亮的。”
而在故事中,角色略带些喜剧性,时常微笑,给人亲近之感。
如今在回头对比,你我所能检索的演员内,几乎只有范伟与王刚。
这是电影角色塑造常被提及的话题,是角色成就演员,还是演员成就角色。

对于《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范伟,相辅相成,他在表演上所展示的恰到好处,不疾不徐的,几乎是教科书的表演。
举手投足间对于角色的把控从未脱离,平实随和,给人作揖点烟沏茶,在落寞时的恍惚,镜头前,范伟老师始终像节奏的调控者,在画面内平稳不惊却又掷地有声,塑造角色的完整,衔接故事与配角的进展。
范伟老师的表演与镜头内的山水烟雾一般,缓慢沉稳,全片给人一种民国风骨。
长期在喜剧舞台上的优质表演,给予观众固化的认知,其实换个角度思考,对于不同小品人物的切换自如,演绎出色,即便脱离喜剧本身,也可以拿捏得当,影帝更多强于他人的是理解与揣摩。
在金马颁奖时,范伟老师说道
“今天站在这里,天时地利人和,差一点都不行。我要感谢天,感谢地,更要感谢人。我跟导演说过,这是一部容易被忽略的电影,拍得很淡,演得也很淡。”
有些人只能是戏子,有些人注定成为艺术家。
我预料不到未来,可是这无疑已经成为范伟老师在喜剧艺术家身份之外,在电影领域的巅峰表演。

秦妙斋——张超
秦妙斋这个角色几乎是全片的逗趣担当,他承担了这部电影的戏剧冲突。
据悉,梅峰导演特地在原著的基础上,对秦妙斋这个人物进行改编,制造更多讽刺。
自称富家子弟,批判资本家却又在赌桌上以花生米抵钱,自称全能艺术家,批判他人画作不屑于与他人相争,却无任何作品。
秦妙斋这个角色使我想起《疯狂的石头》里的谢小盟,以艺术为行骗的幌子,背后则是十足的市侩胆怯,只为私利的小人模样。

有所热爱自然是可贵的,而读书求知不为炫耀,而是在吸纳后善于自我表达。
这使我想起你我身边,常拍摄书籍,常引用名言,常故弄玄虚的男男女女,总给人一种缥缈无实的感觉。
这种少言寡语,指向不明的自我保留,只是给人一种不亲切不温和的高冷。
我甚至只能带着疑惑不解,表达礼貌,微微一赞。

回过头称赞饰演秦妙斋的青年演员——张超,他对于角色的诠释拿捏自然流畅,尤其是在一些得意嘴脸的展现时,形象且生动。
此外,他是个有态度的演员,他喜爱这个角色,甚至在第一次见梅峰导演时,特地穿上长袍大褂,即兴在梅峰老师面前演了一段。
其他角色相对弱化,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旗袍真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这几乎是最能将东方女人韵味体现的服饰。
此外,直到最后谢幕我才惊喜地发现,饰演佟老板的竟然是冯满天。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迷恋他的中阮演奏以及他那种痴迷成魔的艺术家气质。

梅峰导演在剧本改编上游刃有余,作为学院派的他对于镜头的要求也别有用心,一则访谈中提及,梅峰导演特意选用五十年代生产的镜头,营造较为模糊的画面感,以此表现故事的时代背景。
全片贯彻着许多空镜头,并且在固定景深下叙事,鲜有变化,在台词与布景上一切从简,而这种平淡风格,尤其是在某些片段的叙事有些拖沓,戏剧冲突太过平缓,在荧幕上多少有一些枯燥感。

一些基于影片的感想
体面人的周旋,聪明人的打点,八面玲珑与四处得体。
这是人情世故,迎来送往的高级形态。
电影中的丁务源便把这种形态体现地淋漓尽致,他谨慎地记住上层人的喜好与偏爱,作揖谄媚,投其所好。
在暗流涌动下,即将被辞退下,仍以人情处事的生存之道苟且,殊不知商人的本性,不过是为了盆满钵满。
不显山不漏水,始终隐忍克制,深谙突梯滑稽,偷安度日而不作为,在天朝某些高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也许可以游刃有余。
可是在市场经济面前,一切不谈钱只谈人情的生意,终究只是败絮其中,资本家永远不是慈善家,这是一场投资,一门生意,并不是一项公益。
确实,规矩与务实,在许多人情关系面前蚍蜉撼树般渺小,不值一提。
金钥匙银碗碟,生来自得优势的当然值得羡慕,可是执迷于人情经营,往往难以维持。
丁务源依然是农场主任,农场看似繁盛,却依然亏本,难逃被辞退。
尤大兴过犹不及,不幸赶出农场,一身本领想必自然有天外天。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始终也分不清是非,到头来只会自惹是非。
凡事不成问题,自然难成大器。

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殷木揭谛
希望与你相见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良木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