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下辈子不在乱世

前几天看《萤火虫之墓》的书,写下的:
犹记得很早的时候看《萤火虫之墓》的动画,那种无以言状的窒息感让我最终没有看完。多年过去,又借来了这本书。那种压抑的气氛让我不得不一口气读完,才能更快的摆脱。
小说一开始便揭示了结局:清太死了,在他身边的,是妹妹节子的几片骨头。路还没开始走,就先背上千斤负担,大概也就是这个感觉了。
清太和节子的对话总以“啦”结尾,让我想到的是孩童之间无忧无虑的欢快的谈话。这本不应该出现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它更犹如一根针,每出现一次,便往我心上扎一下。直到看到“节子死了”。清太躺在节子烧尽的尸骨旁以让妹妹不再寂寞,或许,也是为了让自己不再孤单吧。毕竟这是比看到妈妈死掉和想到“爸爸也死掉了”,更让人绝望的了。
看到清太给节子抢来苹果,啃下去才发现是红薯,然后说道“红薯也好啊”——眼睛一酸,想到了吃豆到死的苦根。苦根还算是幸福的,节子死之前也只能拿起石子来玩过家家。
想起了梅汝璈日记里的一些内容。二战后审判期间,政府极尽之各种华丽的食物去招待外宾,日本民众却过得清苦。战后如此,何况战时!战争果然苦的只有百姓,战争输赢至于顶上的人也只是阴谋、野心是否得逞而已。
合上书本,不敢去看封皮上可爱的小女孩,她背后的黄色背景犹如战火中的西宫。好端端的人,连这大千世界都还不曾领略,便被夺去生命。
所以我总是反战的。
之后鼓起勇气再看动画,仍然是看到30分钟,便看不下去了。
根本无法呼吸。
明明颜色鲜艳,甚至气氛欢快,但太令人窒息了。
终于,今天硬着头皮看完了。
清太和节子的远方亲戚的举动虽让人烦躁,却合情合理,可以让我接受。
最触动我的是,处在战争之中小人物的命运。无法自己掌控,又无人关心。
最终战争结束,归家年轻人的欢快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战败国,并不是所有民众都感到屈辱。
这场战争带给他们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满心欢喜的他们,渴望的只有和平,可以安安稳稳过一生的和平日子。

能支撑节子活下去的可能只有哥哥清太了。

这一口好吃的西瓜是节子死前最后的满足了。

对于清太,节子的死,是比看到妈妈死掉和想到“爸爸也死掉了”,更让人绝望的了。

愿下辈子不在乱世。
© 本文版权归作者 lelouch188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