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信书,礼轻情意重

片中的贫穷女作家只买得起旧书,单身住在一间狭小但温暖的老旧公寓,和英国书店老板弗兰克通信皆在这间小公寓。美国女作家热爱英国文学,但是美国的英国文学书都了进了古董店,想买一本喜爱又便宜的英国文学书很是困难。无意中看到报纸上登出的英国旧书店的广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信过去,意外收到了想要买的书的旧版甚至初版,欣喜之余不禁视作珍宝。这些英国寄来的旧书不仅品相完好,而且装帧精美,拿在手里手感相当不错,纸质和封皮无可挑剔,绝对是一等一的好书。这就是买旧书的人不可言喻的心情,新书虽然有芳香,但旧书散发着无可比拟的特殊而迷人的气味。也许书只有被翻阅后,才能焕发出更迷人的身姿。
由此女作家和旧书店老板开始了长达20年的通信。女作家有美国人的大胆和直接,书店老板是英国人的拘谨和沉默,鲜明的对比却相处融洽。女作家的热情爽朗感染了书店的每一个员工,大家都对她充满美好的幻想和喜爱,女作家亦经常给当时物质紧张的英国送肉送蛋,她和店里每一个员工都相处融洽,只是无缘得见,书信来往足矣。一封封真诚热烈的书信,即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关怀与信任,即使最后书店老板去世,女作家亦可以去看望物是人非的书店,虽然寥落,但内心是满满的回忆和温暖的记忆线索。不愧是柔情一纸牵,只要有一封信,感情的温度亦能送达。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最后女作家对着搬空的书店空落落的店堂,那一抹长久的微笑,永远定格在影片的末尾,永不磨灭。
由此女作家和旧书店老板开始了长达20年的通信。女作家有美国人的大胆和直接,书店老板是英国人的拘谨和沉默,鲜明的对比却相处融洽。女作家的热情爽朗感染了书店的每一个员工,大家都对她充满美好的幻想和喜爱,女作家亦经常给当时物质紧张的英国送肉送蛋,她和店里每一个员工都相处融洽,只是无缘得见,书信来往足矣。一封封真诚热烈的书信,即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关怀与信任,即使最后书店老板去世,女作家亦可以去看望物是人非的书店,虽然寥落,但内心是满满的回忆和温暖的记忆线索。不愧是柔情一纸牵,只要有一封信,感情的温度亦能送达。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最后女作家对着搬空的书店空落落的店堂,那一抹长久的微笑,永远定格在影片的末尾,永不磨灭。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晴朗云天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