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攻壳粉中的这部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今天观影完毕,打开豆瓣电影频道,一如既往的满目槽点。 一个个都在说导演毁攻壳的喷子,你连自己有没有能力把一部电影改编剧本作品单独拿出来鉴赏和分析的本事都没?视角和观点都如此肤浅,可以说,作为一个攻壳粉和电影评论者的及格线都不到。 什么是《攻壳机动队》?什么是《GHOST IN THE SHELL》?什么是少佐?什么是公安九科?我想基于个人的拙见做一些回答。 首先,作为广受一些所谓豆瓣“评论家”质疑的资格论,我想表明一下自己是否有这个资格来评判此片。

电影拍的怎么样?我个人给8.5分,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拍的不错,我会从我习惯的几个基本层面来分析。作为一名95剧场版起粉系列的观众,抱着暴死的心情走进电影院,而影片给我的答卷,是出色的。 导演及编剧,8/10,一部百余分钟的电影,要把一个攻壳的故事讲全面实属不易。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拿剧场版傀儡师的网络阴谋,亦或是拿SACTV版的难民救赎和国家政治来做剧本,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是不是题材敏感了,还有一些晦涩 ?《《 作为一部真人电影,要讲一个紧凑的故事,要讲一个能让粉丝和非粉丝都接受,更能让大众娱乐的故事,它就无法像两部CG电影剧场版一样,能够倔强地去使用些长镜头来渲染世界观,或是突出人物个性,也不能像SAC两部TV版一样通过52集来讲述一个庞大的未来世界的网络阴谋和世界观冲突的故事。这次的剧本改编,把少佐塑造成了一个找寻自己灵魂的“兵器”,这个故事可以在短时间里讲完,而且讲的还算不错,战斗和叙事的部分很融洽,世界观,人际关系处理的也不错。 有很多粉丝吐槽,剧本的内涵层次交95剧场版来的LOW,95剧场版探讨的是什么,是网络智慧和人类灵魂的共性,不同,探讨的是灵魂和信息网络的关系。真人电影的出发点,按照斯嘉丽本人的说法是“从神而人”,作为生命体来说她已近拥有了无懈的躯体和敞开的网络智慧存储,但是灵魂却依然缺失,缺失的部分是记忆,记忆作为人灵魂的客观见证,讨论这个层面真的LOW吗? 电影的构图赏心悦目,摄影不尽致敬了两部剧场版里经典场面,在好莱坞式的打斗时也处理优良,在色彩方面,导演给我们带来了接近于无罪中色彩对比比较强烈的未来港式城市风格,大量饱和度极高的色彩元素穿插与一个以灰蓝基调为主的都市背景下,两者却又能和谐共存并相互融合,虽然没有《傀儡谣》加都市浏览的95剧场版来的震撼人心,但在片子的整个流程中,其代入感,我觉得也是出色的。

角色塑造及表演,8/10,我当时听到草薙素子是由寡姐来扮演的时候,可谓喜忧参半,斯嘉丽的气质,可谓符合中西审美,气质华丽,似乎完美无缺,但是我很担心她是否能够表现出少佐的气质。什么是少佐的气质,漫画版搞怪,SAC版女王,剧场版三无。看完影片后,我觉得斯嘉丽的少佐,就是这部电影的少佐,一个壳中迷惘的灵魂,寻找自我的灵魂。对于缺失的过去记忆是不是真正灵魂本质的疑惑,从这份疑惑中产生的迷惘和忧郁是斯嘉丽电影版的少佐的主要气质,这个气质的表现,可谓优良。 男主巴托,虽然还是关心体贴着米拉(素子),但是比起其他版本里的,少了几分温柔,在硬汉和关爱的把握上,的确,没给其多少调整的戏份机会,总体来说这个温柔硬汉的温柔,好像都给狗狗了,塑造还算比较成功的。 补充:对于此片最大的争议是,斯嘉丽,寡姐阐释的素子,行不行?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该片贴寡姐的标签来做噱头,这并不重要,如果寡姐的演绎只是一个噱头,那么我的分析也就白搭了。 是不是你想要的,不好说,毕竟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作为一名电影观众,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斯嘉丽的表演和阐释来辨别好坏,爱的上或爱不上,是另一回事儿。别把你心中的那个最爱版本来个比较作为评判好坏的第一条。比较是好的,但是请各位看官记得并理解,这个形象还真没人演过(AV就不知道了嘿嘿) 关于95剧场版,或者是重置的剧场版2.0,其中的少佐,是一个什么样的气质,我个人的感悟是:她是一个沉思者,她是一个追猎者,她是一个牺牲者,她是一个侦探,是一名战士。这就是她的形象与定位。多数时候都一张POKERFACE,田中墩子御姐的声线让她的成熟魅力在冷酷的表面下更加吸引我。和大家讲一个细节,95版的少佐,从头到尾,没有眨过几下眼睛,押井守这么处理,就是为了在木有真人演绎的前提下,塑造并突出一个“冷”的气质,加上田中墩子的声线,这个素子就有了鲜明形象特征。而寡姐饰演的少佐,她的定位是一个迷惘的,寻找灵魂缺失部分的寻求者。其表现的忧虑,不确定,迷失,是到位的,还有对欧莱博士之间的交流互动,让我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寡姐的素子,是一个电影改编剧本的故事里,需要的素子。请各位脑补一下,寡姐全片95%的时候都一张POKERFACE,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灾难。



配角及反派,6/10,反派久世英雄,作为SAC第二季的主要反面角色,他在SAC版里的思想和人格都魅力十足,久世英雄能为难民自我牺牲,同时还要挫败利用他的幕后真反派,和素子的因缘也比电影深刻。而在这部电影中总体来说,从编剧故事层面开始,就没给其多少表现机会,主要作用是帮助少佐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提供了主要线索,变成了一个自私残忍的复仇者。在感情线上,并没有做文章的余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SAC第二季花了26集来把这个庞大的国家阴谋和自我牺牲的故事讲的饱满,讲的跌宕起伏,让SAC成为一代神番。而此片中,感情冲突,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公安九科方面,北野武老师饰演的老狐狸科长荒卷大辅没有表现多少政治手腕的机会,好像存在的意义就是提醒观众们,日语少佐是怎么个读法,开枪耍帅还是很酷的。 德古萨真的丑爆了,系列颜值担当惨遭Chin Han 同学拉到了及格线一下。狙神佐藤一闪而过,存在感无限接近于零。其实我认为可以在前几次行动中增加他们的戏份,但是,我估计是,经费不足。其他队员纯属酱油,那个黑妹稍微多点酱油。 亮点在于,片中还有两位配角女性,在少佐寻找自己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为是改造素子义体化的欧莱博士,另一名是素子的母亲,这两位虽然都是电影原创角色,但是在故事的进程中起到了比上述所有配角都关键的作用,她们的存在使得故事更加流畅,在迷惘中的被关爱,让感情色彩更加饱满,也正是这份关爱,成为了温暖少佐迷惘的灵魂,更是让在剧情推动上有所铺垫,这份灵魂上的寄托,也真的成为了她找到缺失部分的钥匙。

音乐,8.5/10,当年剧场版一首《傀儡谣》让其成为经典的关键之一,这首充满东方风韵的日本民谣,让无数像我一样的攻壳粉对于其所衬托的未来世界感叹不已。SAC动画两季,菅野洋子大神让我知道了俄语,唱起来也是动听的,其他各种神级配乐让作品成为我的最爱。虽然我们在此片中,不能听见大神级别的配乐,但是导演运用音乐的技术,也是肯定的,战斗时,叙事时,都拿捏的到位得当。 细节及情怀,9/10,导演是下了功夫拍片的,对于剧场版的致敬,对于人物感情的刻画,对于世界观的构成。片中不论是巴特的狗,还是素子的猫,都还原了原作。没有塔奇克马很伤心,但是剧场版里也没有,久世和素子的感情被肤浅化了,略失望,但是故事还是讲的不错的。总体来说,是一部节奏不错,故事讲得很好,突出寡姐忧郁魅力的好片。

我在这里提醒各位自称系列粉丝的喷子,《攻壳机动队》不是《美女与野兽》,它讲的故事是需要思考和理解的。如果说你们真的是接受了并理解了,真爱攻壳机动队的粉丝的话,拥抱了系列给我们讲述的深奥故事带来的思考和愉悦,那么你们也应该具备了基本的观影常识,把系列延伸不同的作品分开品鉴的本领。漫画,到95剧场版,到SAC两季,再到OVA,再到无罪剧场版,每个版本的都有自己的少佐和自己的叙事节奏,表现方式,有不同的气质和风格。每个从《攻壳机动队》漫画延伸出来的作品,都有自己的魅力,放下心中的影子,你可以从这部电影里找到导演想表达的不同。我也觉得这个剧本故事有些俗套,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也算优良,为什么,我都在上面讲了。由衷的奉劝莫名吐槽打低分的伪粉儿,走吧。
最后祝愿各位拥有自己的电影审美标尺,至少最基本的,尽量不要去拿原著,其他版本去比较,去丈量另一部衍生作品,它们可能载体不同,表现方式不同,导演的风格不同,演员的演绎不同。如果你喜欢系列作品的中的一种表现,更应该如此。先去接受它们,理解它们,在从它们自身的好坏来做判断。 母猩猩万岁

还有,奉劝有想靠着踩我一脚来体现个人观影审美逼格的,我想说的我都写在影评里,还是要拿“95剧场版原著”来比较的,我会删除你们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