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

很久没看到这样一部看完想立马二刷的好片子了,与其说是黑色幽默,不如说是黑色虐心,一部浓缩的人类历史,真实的可怕。 每个人的改变都值得反思: 裴魁山的改变不是因为被一曼拒绝,而是因为盲目自信,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一曼,他骨子里的原则性本身也很轻易就会动摇,一曼只是他的最后一颗稻草,后来他的贪婪、丑恶和虚伪也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 铁男充满正义感,真性情,诚实有原则,最终却屈服于武力,这是历史的写照,残酷的战争就是利用这样的武力,让人们在求生欲的支配下做出选择,这是被迫的选择,也是倒退的选择。 一曼的改变让人心疼,而她的处境在战争年代比比皆是,你可以说这都是她自愿的,也可以说她就是红颜祸水,但我认为她更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老裴曾说一曼其实是最单纯的,我觉得很对,从结尾的制服能看出来,她的单纯是出于对身体欲望的屈从,出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但这种方式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达到。 校长和孙佳或许是改变最小的,校长一直念叨着办大事不拘小节,他觉得拿钱办教育是大事,觉得放任一曼色诱铜匠是小节,看起来是坚守理想和真心付出,实际上也是不择手段,但他每一次都强调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又让人觉得他很有担当,校长的人物刻画最为立体,多面性让人又爱又恨。 孙佳算是坚守的最成功的一个人,从头至尾她都在反对这种欺骗,不过她最后选择的方式是逃避,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所以她仍然是一个孩子,她在这一处找不到她的原则和理想,她不会改变,而是换一个地方,不过依旧希望在她所期盼的世界可以找到她的单纯,毕竟她是唯一一名“幸存者”。 铜匠代表的农民劣根性非常典型,老裴说的贪、贫、弱、私都体现在他身上,一开始为情所动,被伤了心、得不到了就要毁掉她,跟老裴一样是心胸狭隘,但铜匠的狭隘更加直白和戳心,让人恨的牙根痒痒,他的目的不是钱,不是爱情,而是摆脱自己的身份,逃离妻管严的处境,然而他却从来没办法自己做决定,所以最后也摆脱不了。 特派员一伙是权势的象征,国家机器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控制人民的,电影的表达很讲究且一针见血,隐喻和讽刺拍的到位,这片子居然过审了还能上映我估计总局是没怎么看懂…… 每一个角色都不是完美的,有着你喜欢的性格,也有你讨厌的习惯,角色的塑造很成功,每个人的面目非常清晰、独立、个性化。 要说缺点可能就只有舞台剧表演略有点用力,其他的都很棒,音乐非常美。剧情前期欢脱后期揪心,我一直说有喜有悲的电影往往不会差,因为可以让人开怀大笑又红了眼眶,这是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本事,能对付的了高笑点,也拿的下高泪点,很不容易,这必须是一个代入感很强的剧情才能做到,不仅要你笑要你哭,还让你在笑累了时落泪,让你有所反思,这才是真正深刻而有效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