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原则和你的世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是个适合在影院看的片子。追逐、打斗、枪战,激烈、紧张、刺激,血腥、暴力、色彩,这些元素都有。
但前半段稍嫌沉闷。或许是我看得不够细心,镜头切换和情节转变之间,没有太弄明白事情的原委。耐心看到一半,才大概明白这次行动的真正初衷。后半段故事才真正展开,中国警方与泰国贩毒团伙的正面较量。
张涵予仍然很硬汉,彭于晏帅气中带有不羁。我们的团队中还有女汉子。中国警方与贩毒团伙斗智斗勇,最终剿灭了他们的窝点,生擒了主要犯罪头领,破解了案情,还给了13个无辜的中国人一个清白。以上是主要的剧情。
可能因为是根据真实事情改编的,一向电影里的英雄主义色彩没有那么绝对。营救第一个线人的时候,几度逃过惊险场面最终还是让他死了;假意与贩毒团伙做交易的时候,兜兜转转居然还是被对方识破了。或许这才是真实,所有正面形象都超级伟岸无比顺利的情节,才是真正的电影吧。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片段,第一个是商场里郭旭独自追击犯人的时候,已经在身后射中犯人,犯人倒地滑到了货物架后面,郭旭正要探身过去查看的时候,货物架旁边的门口忽然转进来一个5-6岁的小孩。当时郭旭愣在了当地,可能他在想,这是不是混乱中跟大人走散了的孩子。而就在他愣神的这一两秒之内,那个孩子迅速的朝郭旭举起了抢。连续几声枪响,郭旭根本都没有来得及反应,就痛苦的倒在了血泊里。高刚和郭冰随后赶了过来,正面面对着这个举着枪的孩子。这次是高刚,把同样愣在当地的郭冰挡在身后,毫不犹豫的射中了这个孩子。
第二个片段是方新武在乡村里追击诱拐他女友吸毒的仇人毒枭时,毒枭慌不择路的闯进村落,正在外面洗衣服劳作的妇女们受到惊吓四处逃散。毒枭无处可逃的时候,毫不犹疑的抓到两个惊慌失措的妇女作为人质,当着方新武的面当即杀掉一个,之后用抢抵着另一妇女的头,并威胁方新武把抢扔给他。方新武无奈之下照做了。
这两个片段给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我忽然从这两个片段里察觉出:当两个人对待同一件事情的观点和原则毫不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世界必然是截然不同的。
糯卡搜罗当地的孩子,逼迫他们吸毒,给他们洗脑,利用他们去做各种危险到丧命的事情。在他们眼里,这些几岁的孩子只是他们的利用工具。而在郭旭和郭冰眼里,他们只是几岁的孩子。潜意识里就不会有主动意识去伤害他们。
毒枭可以毫不犹豫的杀掉一个农村妇女,或许他已经杀害了无数的无辜生命,在他眼里,与自己无关的人命不过草芥。而在方新武眼里,人命关天,无辜的人怎能轻易伤害。
所以糯卡可以利用小孩子轻易的伤害郭旭,不惜以孩子的死为代价。毒枭可以利用农村妇女的姓名,威胁方新武交出他手里的枪。
同样的一个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成为不同的具象。不同的原则,成就不同的世界。
所以才有警匪之分吧。
或者就像。你认为说脏话很正常呀,这是真性情。你认为即使因此偶尔伤害到他人也不过是无心之失。但我不会这么认为。我没有说脏话的习惯,也不喜欢去用尖利的言辞去伤害别人。你以为的真性情我不接受,但也不会以牙还牙。我是和你不一样的人,我不想成为和你一样的人。你可以继续坚持你自己,但我也会坚持我自己。
也或者就像,你曾经受到过顶头上司的不公平待遇,脏活累活全给你,加班也全安排给你。工作出了成绩全部揽到领导身上,偶尔出了岔子却全部推到你头上。你受过日复一日的辛苦和屈辱,然后终于有朝一日你也成了别人的顶头上司。这时候的你会效仿你当年的领导吗。你会把当年受的委屈原原本本的传递到你的下属身上吗,你会理直气壮的说,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你们也别想好受吗。
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陆陆续续或者断断续续,一直在主动接受或者被动接受着很多事情。有些或者不像电影里那么大是大非善恶分明,但也都需要我们去认清楚对和错。你坚持了你的原则,才会成就你的世界。而所有被动承受了别人原则的人,或许终此一生,都将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吧。
你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还是会坚定心志,做最好的自己。
子京:情怀主义至上。能心动的都是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