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离别 EP13 (少量更新)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引子: 如果结局停在十三集,并非是不能接受的。但人类就是自私,贪心,而又容易动摇意志的生物呢,还是要有个能让所有人接受的结果。过了九百年,金信总算学会了离别,十三集之后,我们学会了吗? 正文:

每次在a站重看第九集的时候,放到金信说起自己当年,百姓山呼万岁的时候,弹幕就飘过,“你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当初是什么死的吗?”“人被插了把剑在心口不是没有理由的。”回回都被弹幕逗笑。 可是今天重看这段,想到他已经拨出心口的剑,却怎么也笑不出了。 关于当年的恩怨起因,金信不是没有想明白,是根本没有去想。 复活之后,固然获得了操纵天地的能力,甚至因为可以预知而赚的钵满瓢溢。 他却没有好好思考过,为什么,给他这漫长的寿命,让他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别离。每一次别离,因为清楚的记忆和痛苦,让他犹如站在地狱中央。 每一次的别离,他都认为这是时间给他的惩罚。 因为神说,他的剑上沾了太多人的鲜血。 所以,他以为,自己只能这样看着亲近的一个个人离去,却无法挽回,自己痛苦就是用来“赎所谓的罪”的。 至于这“罪”是什么,他内心也是不认同的。毕竟杀敌是他的天职,他所谓的罪并非他喜欢杀人所以去犯下的。就如同他不愿承认那过去的九百年的时光是奖赏一样。 还好这九百年的时光,他有大把时间可以浪费。可以找莎士比亚瞎聊天,跑到法国去买瓷器,可以独自坐在广告牌上喝酒,或者埋首书堆,或者看着异国的战争和血泪。 他简单的把一切的起因归结为王的嫉妒,带着当年的不甘心,愤怒,怨恨,被滚滚的时光裹挟着往前走。 他不去想,大概是因为想一想就痛彻心扉。 思考带来的副作用太大——痛苦不堪,索性就不去面对。 见过的人太多,见过的背叛太多,他也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人。 独自在一条路上走得太久了,远处看到个人影也会觉得烦闷。 普通人的人生里,有多少次离别。 人往往在面对离别的时候,不知所措,因为不知道如何离别,如何面对。人往往在失去之后,才会意识到缺憾。却没有第二次机会。 神给了金信机会,他的确是被神偏爱的,神让他面对无数次的离别,希望他能懂得。然而这个学生,却有点偷懒。好像一页页的在读书,其实不过是在翻书而已。 第一次可以选择死亡的时候,金信像是胸有成竹,卡给德华,画给刘会长,房子给使者,香水包包五百万给鬼怪新娘,他觉得这就是离别。给别人需要的东西,保留自己珍视的东西。 这不是离别,这是安排后事而已,不顾周围人感受的任性离开罢了。东西能代表什么?德华会因为信用卡就不会为他哭泣了吗?恩卓会因为包包就不会为他伤心了吗?使者因为他的离去能得到房子,每天早上无人斗嘴的时候,就不会伤神了吗?他不在乎。 既没有好好道别,也没有想明白,自己在这个时候离去,到底意味着什么?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就是这些东西吗? 还好经历了九百年的人生,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别,金信那颗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心,因为恩卓,开始重新像个人类那样跳动了。 他又觉得自己活着了,像是在九百年的光阴之前,曾经活着的那个时候那样活着。 因为有死亡,所以生命需要灿烂。 生命的热度越高,死亡的脚步就越清晰。 刘会长下围棋之所以能赢过他,就是因为每一步都拼死在下棋。而他不是,他还在时光的洪流里拖拖拉拉,得过且过。 当刘会长去世之后,他才明白,刘会长找他下的最后一次棋,是来道别的。 从这一刻起,他终于学会了离别。

离别,是如何去面对所有亲近的人的感情和关系,是好好的道别,不是不留遗憾,是留下值得记住的情感。 然而,他还是想用拖延去面对离别。 他想把和恩卓的离别拖个八十年。他以为还能和使者在一起斗嘴二十年。他等着德华变成他的兄弟,父亲,爷爷。他念想着sunny会越过越好。 但是,神不会再给他机会拖延。 金信忘记了,他是曾经那么的祈求死亡,在他还未意识到时刻,所有的一切,已经在逼着他去想,去做选择,去面对,然后全无转身余地。 所以他给了使者不止原谅的答案:友谊。 他给了恩卓一直以来未能说出口的心声:爱情。 他给了sunny作为兄长的照顾:亲情。 他给了德华丧失爷爷之后的安慰:介乎友情和亲情之间的情谊。 他让这些感情得到确认,他让这些人的未来,不再有危险。命运是神提出的问题,金信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被命运逼迫着不得不前行的他,转身变得主动,选择把剑插进胸膛的是他自己,选择拔剑的还是他自己。 不再去在意恩卓的命簿时间和死因,因为总有一天他无法改变结局,那么,就只有由他来破局。 虽然对每个人,他不能给出更多,但在最后的时间里,他倾尽全力,燃烧了自己的生命。 就像九百年前的时光那样,因为”求生“而灿烂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