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我们活着的唯一证据

不知道为什么,《inside out》这部电影我看了三次,哭了三次。
也许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很理智的人,所以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事,会让理智先于情感去处理解决方法,等到这件事结束后,习惯性的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的,都被压在心里了。时间久了,再回忆起来,好像只记得一些客观事实,真实的自己反而找不到了。
小时候,我们会被周围人教育,要包容快乐开朗,要压抑自己的愤怒、厌恶、忧伤的不良情绪,永远在别人眼中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曾经我以为那是对的,但是现在发现,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展示出来的只有快乐,就仿佛一个假人,虽然完美无缺,却不可亲近,同时也显得单薄而无趣。只有复杂的情绪都融为一体,有过各种各样的丰富经历,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有时候,我们会被很多思维上的东西所限制,比如你应该成为什么样子、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当行为被这种条条框框束缚之后,一个人会活的很累吧。等到长大了,虽然没有其他人在你耳边说这些,但是自己却把这个掩饰情绪的壳子穿上了。
情感和欲望,是从内心深处支持我们做选择,并一步步走下去的最根本动力。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绪,都是一种活着的感知,都是只属于你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是情绪掌握我们的人生,而不是思维。
当你感受到爱的时候,你的腹部会觉得暖暖的;当你喜悦的时候,心口处会有隐隐的颤动;当你愤怒的时候,肝肺的地方会有种被手揪起来的痛楚。而当你思考的时候,大脑虽然在活动,却没有像其他器官一样,有如此丰富的体会。重视自己的每种情绪,和它产生的来源,不要抵触任何一种情绪,因为它对你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也许会改变你将来的选择。
小时候的我们,都是快乐的,直到懂得了悲伤,有了烦恼,才算是成熟吧。刚开始我们学不会处理这种情绪,以为它会让人消极颓丧。成熟后才知道,每一天发生的事,会带来各种影响和变化,我们脑海中的世界,每一天都在毁灭并重建。
悲伤会让自己沉静下来,思考很多情绪激昂时忽略的事。所以,当你觉得自己沉浸在忧郁和悲伤中无法自拔时,不要拒绝自己,当走出来之后,你会更喜欢自己。
也许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很理智的人,所以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事,会让理智先于情感去处理解决方法,等到这件事结束后,习惯性的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的,都被压在心里了。时间久了,再回忆起来,好像只记得一些客观事实,真实的自己反而找不到了。
小时候,我们会被周围人教育,要包容快乐开朗,要压抑自己的愤怒、厌恶、忧伤的不良情绪,永远在别人眼中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曾经我以为那是对的,但是现在发现,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展示出来的只有快乐,就仿佛一个假人,虽然完美无缺,却不可亲近,同时也显得单薄而无趣。只有复杂的情绪都融为一体,有过各种各样的丰富经历,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有时候,我们会被很多思维上的东西所限制,比如你应该成为什么样子、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当行为被这种条条框框束缚之后,一个人会活的很累吧。等到长大了,虽然没有其他人在你耳边说这些,但是自己却把这个掩饰情绪的壳子穿上了。
情感和欲望,是从内心深处支持我们做选择,并一步步走下去的最根本动力。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绪,都是一种活着的感知,都是只属于你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是情绪掌握我们的人生,而不是思维。
当你感受到爱的时候,你的腹部会觉得暖暖的;当你喜悦的时候,心口处会有隐隐的颤动;当你愤怒的时候,肝肺的地方会有种被手揪起来的痛楚。而当你思考的时候,大脑虽然在活动,却没有像其他器官一样,有如此丰富的体会。重视自己的每种情绪,和它产生的来源,不要抵触任何一种情绪,因为它对你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也许会改变你将来的选择。
小时候的我们,都是快乐的,直到懂得了悲伤,有了烦恼,才算是成熟吧。刚开始我们学不会处理这种情绪,以为它会让人消极颓丧。成熟后才知道,每一天发生的事,会带来各种影响和变化,我们脑海中的世界,每一天都在毁灭并重建。
悲伤会让自己沉静下来,思考很多情绪激昂时忽略的事。所以,当你觉得自己沉浸在忧郁和悲伤中无法自拔时,不要拒绝自己,当走出来之后,你会更喜欢自己。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如我所愿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