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所到之处才有罗曼蒂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我必须言明,有很多地方我没看懂。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在网上刷评论的时候,朋友圈里热闹的时候,大家都说看不懂。甚至也有人以这看不懂为出发点,洋洋洒洒地狠批了这部电影。有些人看电影大概就为求个明白,不懂意味着没有获得有效信息或者知识,使得他怅然若失。我看电影只图个感受,若有动情,则为有益,不算浪费了票钱。 电影是不是一定要看懂了,才能感同身受,融入其中。其实,更多时候,我们不懂,可是眼泪却已经默默就下来了,实为感性。理性与感性之争,不晓得是不是也使电影工作者们一直游离不定、难以抉择。还是那句话,我不懂电影,只一个普通的观众,用最朴素的视角对待一部电影作品,没有理论,也没有技巧,我只问自己的感触。 回味罗曼蒂克消亡史,我脑海里最鲜明的几个女子。性别固然让我有所偏爱,不过谁也不能否认,这里面的女人,个个出彩。第一是王妈,闫妮演得这个女管家,竟将一个中年女仆衬得如此动人。有一场戏,王妈引荐车夫,一桌子的权贵听一个女管家讲了长长的一个故事,我敢说这是整部片子里最长的台词,说故事的女人不知有何魔力,居然让我们津津有味地听完了这段故事。记得以前看过一篇采访,某个著名演员说,电影最忌讳过长的台词,怕迂,怕呆,怕没意思。可是画面就停在闫妮身上,最多加上葛优几句问话,这段长长的故事就顺下来了。回忆起来,女管家要么无话,要么话就是很长,竟然都不会让人觉得无趣,倒也惊奇。我想,秘密就放在这个女人的眼神与表情上。有一幕,女管家死前的早上,她去厨房叮嘱厨子粥里少搁盐,完了她说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那种怅然,那种不安,不是恐惧,甚至是不教人特别在意的,只是似有若无间的惋惜,她竟表现出来了,也竟让观众也受了感染,莫名心慌意乱。这可不是厉害嘛。 再说居然是老五,陆老板不受宠的姨太太。我没看过原著,不晓得他们这些人的前事,但是阿娇既称老五,恐怕是第五房姨太太了。总共出场不过三次,第一次只见阿娇侧颜,恐怕她的柔美在昏暗的灯光下更是迷人,她是最温顺不过的姨太太,对这个男人全心全意,她脱鞋的动作慢而柔,轻而稳,自带着一股韵味,几年不见,阿娇已然能如此自然地融入角色。第二次,不过是黑夜里被铃声惊醒,她想问一句你好不好,却断了音讯,抱臂独立在阴影里,她比片子里其他的女人都显得丰满些,可也更像民国女子。第三次,她来到车站,准备赴死。扭断包扣的那一刻,简直太触目。此前她多半在夜色里,看不清容色,现在她面如傅粉,唇色如血,阿娇的表演很克制、很隐忍,在紧绷的收之间又放出一丝丝恐惧,恰到好处。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再说到吴小姐,一位红遍上海滩的大明星。其实我觉得演员演演员难演,演一个红透半边天的民国女演员更难演。这是很难拿捏的角色。一方面因为自食其力,她们比普通民国女人多了些骄傲,另一方面时代局限了她们,依旧依附着男人,渴望着由男性打造的温暖家庭。吴小姐很好,至少让我看到了那种小心翼翼与爱人相处,却又自有风骨气派的样子。她与丈夫摊牌的画面最是难忘,先是不信,后是痛悟,再是告别,整个过程里没有大哭大闹,大喜大悲,你只看这个女人的眼眶一点点红起来,好像悲伤与绝望正一点点堆积起来。袁泉很好地游刃于骄傲与哀婉之间,悲痛欲绝不是用痛哭与声嘶力竭表演的,而是融在眼角眉梢,一点点渗出来的。最是沉默处哀伤,不过如此。 不得不提妓女,说来不过出现一幕,却是真正演出了风尘女子的秾丽妖娆。甚是佩服剧组的用心,这个不算高级的妓女,晨起时发丝凌乱,衣服也算不上好东西,确实和这陋室相映。霍思燕更是将这一切融起来,举手投足间竟是风尘,却又迷人。那种上海滩小家女子的撒娇语气,用在剧中其他角色身上都不合适,可用在她身上恰好。她带点埋怨的话语里,透着普通上海女子的骄矜,所谓奴家心口不一,就是这股味道吧。休管外面时局动荡,我也爱着浓眉大眼的俊俏儿郎。霍思燕瞅着童子鸡的眉眼一点点笑的表情,甚是动人。 甚至陆老板的妹妹,才出来几幕,没有几句台词,我也记得她在阳光下望着丈夫孩子的表情,也记得她死时难以瞑目的表情。我想,表情是最难的,因为脸有那么多,每个人都有表情,何以这几张独领风骚。固然有剧情设计的需要,那也要演员的表情当得起这重要的情节转换。 最后来谈小六。我愿意用偶有惊艳形容,但不算太喜欢。章子怡把车上那段小六的彷徨留恋、忐忑不安演得很入神,这一段车程我也跟着她依依回首,竟不知何故心内茫茫。可惜是前面,交际花的艳丽奢靡、洒脱恣意、空虚无聊不够入木,到底欠了几分。她本该比表现出来的更自信,男人匍匐在她的石榴裙下供她驱策,纵然颐气指使,也是可爱。某种意义上,她是极为天真浪漫的,居然放弃大佬,想跟着男明星私奔,这种女人本来娇纵,可惜在前面太过温驯,少了滋味和力道。而前面的苍白导致后面真正的苍白不够鲜明。成为性奴以后她真正失去了灵魂,行尸走肉不过如此,不停地吃饭,做爱,吃饭,有人解读这是妹夫在填埋内心的罪恶感,而小六则是如猪狗般,苟延残喘。不得不说,做爱镜头常会给小六面部特写,长时间的镜头定格,可惜我没在她的脸上找到情绪,从第一次到后面出现的数次拼接剪辑里,表情如故,或者是有区别的,即这种无情绪更加深刻。我不晓得这是不是特别的设计,但是我更希望是有变化的。小六其人,固然天真,不乏内秀,不该这么简单,不然何以就能以皮相打动陆先生。她说的话,连陆先生都要嚼一嚼,她心里竟没有波澜吗。陆先生不舍得杀她,原也不纯粹是美色动人吧。 罗曼蒂克消亡了。在我看来,是女人们一个个死去的过程,这不单单指生命的消亡,也是灵魂的消亡。若按时间顺序,最早是小六,她成了性奴。吴小姐或早于她,或晚一些,总之失去电影与爱情,她也就折了翼,从此不过笼中鸟而已。后来是王妈,坐在椅子上有尊严地死去,留下钥匙,留下信。然后妹妹在阴谋中睁着眼睛死了,不知道是否洞察了真相。接下来便是老五,她在无数枪声中中弹而亡,死时表情空茫。故事没说妓女的下场,倒也能猜到,陆老板去香港的年岁正是上海沦陷的时候,童子鸡若是发达了,多半做了汉奸,富贵之后贫贱妓女哪能依靠他这样薄情寡恩的男人,也只好流落;若是不发达,便是个吃软饭的材料,如有需要只怕也会卖女人混口饭吃,结局仍是不好。女人,作为所有浪漫的载体,总是这样被战争碾碎。消亡了,也就消亡了。 总算说完,不枉这些女子在我心头脑海走一遭。总体来说,片子看没看懂我不管,我只管这些人物都让我生了情愫,这不容易,也正有心。
2016.12.18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