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是重伤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确实是一部可以看的电影,但不是非看不可的。优点是故事完整,有新意,演员表现都非常好。但《罗》离经典差了好多步。一是,细节做的不好。比如王妈去见蝴蝶,做戴笠说客。言谈间,两个人打开王妈带来蛋糕,就着盒子开吃。一个能让戴笠一眼倾心的女子,总要有觉悟把蛋糕盒子端去厨房,换个盘子泡壶茶来吧。章子怡和浅野忠信的床戏中,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无论导演想传达什么,但章子怡整齐的妆容、一丝不乱的头发,浅野忠信正定的表情都妨碍的情绪的传达,感觉像拍画报。《色戒》在床戏的处理上,就能完全和剧情结合,是两人的关系进度有很好的说明。任何一祯画面,满满都是戏。二是,人物性格塑造太薄弱。葛优塑造的杜月笙,说是他狠角色,他杀了很多人甚至连自己亲侄子也不放过。可是在处理章子怡问题上黏黏糊糊,又轻易被浅野忠信一句司机去看亲戚就能糊弄。而且杀侄子一事,更有违杜月笙的历史形象,完全为了营造影片氛围,不顾一切合理安排。三是,事事说的太尽。这个看《海上花》处理的最好。一切剧情仿佛都在饭桌上言语中,让观众感受到片外无尽的故事。而《罗》片中,事事都拍的详细,少了太多继续咀嚼回味的。唯一一个意外,是阿娇在火车站和杜淳两句对话,让观众多了点对他们关系的想象。片子还有很多槽点。比如上海话,估计太想还原那个时代,所以每个演员都很认真的说着上海话,感觉却生硬了,让观众出戏。倒不如《色戒》里简单来两句,反而显得更有韵味。袁泉演的不错,可惜离蝴蝶形象太远。看老照片,蝴蝶是一个圆润、娇憨的女性。袁泉的气质倒更适合,老公在外吃喝嫖赌,自己却是在深宅中悲苦孤独,还被妯娌排挤的二房奶奶的。张啸林在见日本人,一句股份是多少。这个哏从《教父》到《江湖情》,被多少片子用了多少次啊。而且这也太不符合一个江湖老大的形象设定,还不如让张啸林什么都不说,走的时候看一眼日本人,就一切都不明白了。还有杜月笙在拒绝日本人的时候,义正词严,哪里是一个江湖人士说的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共产党员。这些槽点,都是导演太不注意细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