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我不是潘金莲》,请赶紧用这几本书清洗眼睛
这两天,连续看了《我不是潘金莲》(简称《潘》)的小说和电影,有些吃不消。
好作品容易挑出坏处,坏作品的坏处却不知从何说起。因此本不想再谈它。但或许利用得当,我们也可以从糟糕的作品中有所收获,所以还是试着谈一谈。
一 、主题
《潘》的主题——上访——是很有价值的。首先,在中国的权力丛林中,上访者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他们的诉求不一定完全合理,但他们每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而且都渴望被听见。在北京南站幸福路的上访村,几乎每位访民都有成捆的手写材料。那里面堆积的,就是中国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悲惨世界》和《杀死一只知更鸟》。这个题材能“出货”。
第二,在中国今天的氛围中,作品能正面描写上访、“喝茶”,也具有社会价值。为了它的出版和上映,作者和相关人员想必也做了可贵的努力。这些都值得肯定。
(《卡拉马佐夫兄弟》书影)
二、失败
可惜的是,主题虽好,《潘》却没有把握住。主角李雪莲并不比木偶更加有血有肉。她被当做一个扁平的符号,抛入各种牵强的情节,一会儿是傻子,一会儿是圣女。相应的,官员们一会儿是小丑,一会儿是海瑞。全剧只有一个人物差强人意,就是好色又胆小的屠夫,因为他很真实,的确是个好色又胆小的屠夫。
电影的改编无所作为,照搬原著,更加凸显节奏的拖沓。表演平庸,演员为把“事”说成“四”就是在说方言了。配乐敷衍,生怕观众不知道击鼓鸣冤的暗示,不管情节搭配合不合适,把鼓敲得震天响。
电影唯一的亮点,就是史无前例地运用了圆画幅。这个变化不仅是审美的,也是哲学的。冯小刚对此的解释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而笔者认为,在更深层面上,这体现了导演对“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哲学的确认与回归。圆与方两种画幅交替出现,象征了东方的伦理精神与西方的法治精神的内在紧张关系……对不起,以上完全是胡说八道。如果你不小心相信了,请遵照如下医嘱:连续看一个月《新闻联播》,以提高对精致谎言的分辨能力。
《潘》的圆画幅的确新奇,但并没有显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感觉是普通电影“穿了马甲”。如果尽量怀着善意去理解,这大概可以算作不痛不痒的小打小闹、“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创新。但或许是我不够善良,总感觉其中有种哗众取宠的味道。
一言以蔽之,《潘》在艺术上彻底失败。在上访这个丰富的主题旁边,《潘》滑溜溜地蹭过去了。它有点严肃,有点幽默,有点真实,有点幻想,似乎触到了很多,其实什么也没抓到,松松垮垮,不成样子。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那么《潘》则是半吊子现实主义——如果它真有什么主义可言。
刘震云说:写这本书,“主要(是看重)背后的东西。”不过我想,作品在艺术上立住之前,“背后的东西”实在无从谈起。这就是艺术,严苛却也公平。
三、好书
不再谈《潘》的失败。面对一摊呕吐物,没必要凑过去细看,更不必借以推测该人晚饭的内容。下面借《潘》这个话头,谈谈其他作品。或许对《潘》失望的人,可以从它们中得到慰藉。
1.《秋菊打官司》(《万家诉讼》)
提及农村女性不屈不挠地打官司,恐怕每个人都会想到秋菊,紧接着还会想起她那句“讨个说法”。二十五年后,秋菊的形象依然鲜活。这说明,这部电影在艺术上立得住。
然而看过“秋菊”电影的人多,读过小说的不多。原著《万家诉讼》,一个不长的中篇,似乎未曾有过单行本,只刊登在杂志。(如今可以在网上找到)
一九九一年,张艺谋在重庆拍戏。开机前上街,拐到邮局买杂志。翻到这篇小说,看了第一句“太阳好起来了”,被吸引住。站在邮局读完,他买回二十本发给剧组,又传真一份给身在香港的巩俐。最终,剧组临时决定改拍这部戏。而那部被放弃的电影,叫做《一地鸡毛》,编剧刘震云。(见:关于《万家诉讼》,陈源斌)
《秋菊打官司》成了经典,原著也别有风味。两相对比,可以看到编剧对原著的继承和提升。
2.《城堡》(卡夫卡)
3.《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
4.《动物农场》(奥威尔)
5.《似水流年》(王小波)
《潘》试图展示权力的傲慢与荒诞。类似主题的好书很多。冷峻繁复者,有卡夫卡的《城堡》;轻快简明者,有《警察与赞美诗》;如果腻歪了人类,可以去读《动物农场》。“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多么真实,又多么荒诞!
这里必须要说说荒诞与真实的关系。最大的荒诞,需要最大的真实做支撑。《城堡》何其荒诞——一个人试图进入城堡,但被官僚机构阻止,终生未能成功。然而具体到每一步,卡夫卡又写得极为细致准确。唯其真实,方能荒诞。
(《城堡》插图)
这方面,王小波的《似水流年》是个做个有趣的例子。书中一个角色叫做“龟头血肿”。文革期间,这位先生被人踢伤下身,无处说理,于是贴出大字报:“龟头血肿很不好,龟头血肿很疼,龟头血肿应该否定,绝不要再有人龟头血肿。”反对者也贴出大字报:《龟头血肿可以休矣》。“其论点是:龟头血肿本是小事一件,犯不上这么喋喋不休。在伟大的「文化革命」里,大道理管小道理,大问题管小问题。小小一个龟头,它血肿也好,不血肿也罢,能有什么重要性?不要被它干扰了运动的大方向。”在这里,文革式的语言足够“真实”,龟头血肿才足够“荒谬”。
没有真实,尚不足以谈荒谬。
6.《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和李雪莲一样,都偏执,也都有点傻。堂吉诃德是真偏执、真傻,而李雪莲的偏执和傻是作者强加的。真实的东西,终究更加可爱一些。
7.《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潘》的英文名是: I Am Not Madame Bovary(“我不是包法利夫人”)。这个翻译生拉硬拽,像是在攀一门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真是逊毙了。潘金莲和艾玛·包法利差别极大——潘金莲害人,艾玛害自己。这样乱翻译,实在不合适。(如果非要把潘金莲对应成欧美文学人物的话,也应该选择杀死了阿伽门农的克吕泰涅斯特拉,不是么?)
更奇怪的是,《潘》的英文字幕,一开始把潘金莲译为“包法利夫人”,后来又改为“Pan Jinlian”。这粗制滥造的程度,也真够呛。
不过既然《潘》生拉硬拽地扯上了《包法利夫人》,我们不妨找来读读。不过事先需要警告:《包法利夫人》的精致和细腻可能会让你震惊——尤其是在看了《潘》之后——并导致你对糟糕的书籍产生厌倦、恶心乃至仇恨。阅读需谨慎!
总之,如果你还没看《潘》,请千万别看。如果非常不幸地,您已经失足,请尽快用以上书籍清洗眼睛。
============================================
原载于微信公众号自知读书,欢迎关注。
好作品容易挑出坏处,坏作品的坏处却不知从何说起。因此本不想再谈它。但或许利用得当,我们也可以从糟糕的作品中有所收获,所以还是试着谈一谈。
一 、主题
《潘》的主题——上访——是很有价值的。首先,在中国的权力丛林中,上访者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他们的诉求不一定完全合理,但他们每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而且都渴望被听见。在北京南站幸福路的上访村,几乎每位访民都有成捆的手写材料。那里面堆积的,就是中国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悲惨世界》和《杀死一只知更鸟》。这个题材能“出货”。
第二,在中国今天的氛围中,作品能正面描写上访、“喝茶”,也具有社会价值。为了它的出版和上映,作者和相关人员想必也做了可贵的努力。这些都值得肯定。
(《卡拉马佐夫兄弟》书影)
二、失败
可惜的是,主题虽好,《潘》却没有把握住。主角李雪莲并不比木偶更加有血有肉。她被当做一个扁平的符号,抛入各种牵强的情节,一会儿是傻子,一会儿是圣女。相应的,官员们一会儿是小丑,一会儿是海瑞。全剧只有一个人物差强人意,就是好色又胆小的屠夫,因为他很真实,的确是个好色又胆小的屠夫。
电影的改编无所作为,照搬原著,更加凸显节奏的拖沓。表演平庸,演员为把“事”说成“四”就是在说方言了。配乐敷衍,生怕观众不知道击鼓鸣冤的暗示,不管情节搭配合不合适,把鼓敲得震天响。
电影唯一的亮点,就是史无前例地运用了圆画幅。这个变化不仅是审美的,也是哲学的。冯小刚对此的解释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而笔者认为,在更深层面上,这体现了导演对“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哲学的确认与回归。圆与方两种画幅交替出现,象征了东方的伦理精神与西方的法治精神的内在紧张关系……对不起,以上完全是胡说八道。如果你不小心相信了,请遵照如下医嘱:连续看一个月《新闻联播》,以提高对精致谎言的分辨能力。
《潘》的圆画幅的确新奇,但并没有显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感觉是普通电影“穿了马甲”。如果尽量怀着善意去理解,这大概可以算作不痛不痒的小打小闹、“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创新。但或许是我不够善良,总感觉其中有种哗众取宠的味道。
一言以蔽之,《潘》在艺术上彻底失败。在上访这个丰富的主题旁边,《潘》滑溜溜地蹭过去了。它有点严肃,有点幽默,有点真实,有点幻想,似乎触到了很多,其实什么也没抓到,松松垮垮,不成样子。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那么《潘》则是半吊子现实主义——如果它真有什么主义可言。
刘震云说:写这本书,“主要(是看重)背后的东西。”不过我想,作品在艺术上立住之前,“背后的东西”实在无从谈起。这就是艺术,严苛却也公平。
三、好书
不再谈《潘》的失败。面对一摊呕吐物,没必要凑过去细看,更不必借以推测该人晚饭的内容。下面借《潘》这个话头,谈谈其他作品。或许对《潘》失望的人,可以从它们中得到慰藉。
1.《秋菊打官司》(《万家诉讼》)
提及农村女性不屈不挠地打官司,恐怕每个人都会想到秋菊,紧接着还会想起她那句“讨个说法”。二十五年后,秋菊的形象依然鲜活。这说明,这部电影在艺术上立得住。
然而看过“秋菊”电影的人多,读过小说的不多。原著《万家诉讼》,一个不长的中篇,似乎未曾有过单行本,只刊登在杂志。(如今可以在网上找到)
一九九一年,张艺谋在重庆拍戏。开机前上街,拐到邮局买杂志。翻到这篇小说,看了第一句“太阳好起来了”,被吸引住。站在邮局读完,他买回二十本发给剧组,又传真一份给身在香港的巩俐。最终,剧组临时决定改拍这部戏。而那部被放弃的电影,叫做《一地鸡毛》,编剧刘震云。(见:关于《万家诉讼》,陈源斌)
《秋菊打官司》成了经典,原著也别有风味。两相对比,可以看到编剧对原著的继承和提升。
2.《城堡》(卡夫卡)
3.《警察与赞美诗》(欧·亨利)
4.《动物农场》(奥威尔)
5.《似水流年》(王小波)
《潘》试图展示权力的傲慢与荒诞。类似主题的好书很多。冷峻繁复者,有卡夫卡的《城堡》;轻快简明者,有《警察与赞美诗》;如果腻歪了人类,可以去读《动物农场》。“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多么真实,又多么荒诞!
这里必须要说说荒诞与真实的关系。最大的荒诞,需要最大的真实做支撑。《城堡》何其荒诞——一个人试图进入城堡,但被官僚机构阻止,终生未能成功。然而具体到每一步,卡夫卡又写得极为细致准确。唯其真实,方能荒诞。
(《城堡》插图)
这方面,王小波的《似水流年》是个做个有趣的例子。书中一个角色叫做“龟头血肿”。文革期间,这位先生被人踢伤下身,无处说理,于是贴出大字报:“龟头血肿很不好,龟头血肿很疼,龟头血肿应该否定,绝不要再有人龟头血肿。”反对者也贴出大字报:《龟头血肿可以休矣》。“其论点是:龟头血肿本是小事一件,犯不上这么喋喋不休。在伟大的「文化革命」里,大道理管小道理,大问题管小问题。小小一个龟头,它血肿也好,不血肿也罢,能有什么重要性?不要被它干扰了运动的大方向。”在这里,文革式的语言足够“真实”,龟头血肿才足够“荒谬”。
没有真实,尚不足以谈荒谬。
6.《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和李雪莲一样,都偏执,也都有点傻。堂吉诃德是真偏执、真傻,而李雪莲的偏执和傻是作者强加的。真实的东西,终究更加可爱一些。
7.《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潘》的英文名是: I Am Not Madame Bovary(“我不是包法利夫人”)。这个翻译生拉硬拽,像是在攀一门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真是逊毙了。潘金莲和艾玛·包法利差别极大——潘金莲害人,艾玛害自己。这样乱翻译,实在不合适。(如果非要把潘金莲对应成欧美文学人物的话,也应该选择杀死了阿伽门农的克吕泰涅斯特拉,不是么?)
更奇怪的是,《潘》的英文字幕,一开始把潘金莲译为“包法利夫人”,后来又改为“Pan Jinlian”。这粗制滥造的程度,也真够呛。
不过既然《潘》生拉硬拽地扯上了《包法利夫人》,我们不妨找来读读。不过事先需要警告:《包法利夫人》的精致和细腻可能会让你震惊——尤其是在看了《潘》之后——并导致你对糟糕的书籍产生厌倦、恶心乃至仇恨。阅读需谨慎!
总之,如果你还没看《潘》,请千万别看。如果非常不幸地,您已经失足,请尽快用以上书籍清洗眼睛。
============================================
原载于微信公众号自知读书,欢迎关注。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小树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