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导演要走多远,才能从舞台走上银幕

早听说一个舞台剧火了,叫《驴得水》,一些文艺界人士推荐,尤其演员任素汐。
后来就看到微博上导演把剧本发上来,听说很多大学戏剧社排过这个剧。各大高校的毕业大戏除了《宝岛一村》终于有一个新选择了。
后来在上海听戏剧制作人说有朋友投了开心麻花第二部电影,记得并不是一个剧团啊,看来资本垂青之后,制作人的眼光很重要。自己的戏过不了审,也可以吸收一切好东西啊。好像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的相遇,说这个人很厉害,不想跟他做敌人,必须得交朋友啊!
在慈云寺看了《看电影》杂志组织的提前放映会。因为提前得到一些评价,大概说有点《鬼子来了》的意思,根据以往经验预判,应该是以喜剧为表象,背后讨论些严肃的议题。
故事发生在民国末期,一帮有教育理想的年轻人在校长的带领下,到偏远山区支教,因为吃水不方便,得靠驴去很远的地方担水,校长向领导虚报了一个驴得水老师,驴老师的工资用来补贴日常花销。可教育部突然有官员来调查这个吕老师,一帮人在官员面前,经历一场灵魂的挣扎……
网路上有人很轻易的评价这戏是话剧改编,感觉很话剧。导演一听憋不住了,说我觉得一点不话剧。我们的摄影指导是跟李安拍过父亲三部曲的林良忠老师……希望大家自己做出判断。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有些电影,被舆论炒太火了,你怎么看都不满意,觉得达不到预期。有些作品无人过问,你看了反而觉得很有想法。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不过身边朋友都觉得剧本是很好的,导演说跟话剧有60%以上的不同,因为舞台比较追求夸张效果,而电影需要生活真实。
说法挺好的,这几个演员,除了校长,女一,基本都是有爆发式咆哮表演,戏剧冲突非常强烈。
小津说电影是靠余味取胜的。当下的商业电影不太给你这个机会,恨不得整场都高潮迭起。
不过开场的插科打诨,迅速进入任素汐和裴魁山的调情段落,很喜剧,当情感要融合的时候,情节立刻炸裂。这很剧作。
电影节奏很快,你总为那被枪顶着脑袋的小伙子刘帅良和校长急脾气的女儿操心。
任素汐唱歌和表演都很有魅力。
铁匠的野心,也是当下底层新贵的映射。表演很好。
这部戏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银幕上出现了又一群不太常见到的脸蛋。像黄渤,王宝强一样,我们需要意外。我们需要经过几年时间打磨的团队,有想法的青年导演很多,可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成为所谓的IP。
开场看到这帮陌生的面孔,是有点不太适应,觉得不是我们想象的明星面孔。随着剧情展开,角色个人魅力开始散发,就逐渐喜欢上了他们。哪怕最后有人背叛,揭发,破口大骂,明白创作者的用意,也原谅了这个角色。
很多青年导演梦想着拍院线电影,过了好多年,有的人还在拍广告宣传片,有的人还在做纪录片,有的人还在做专题片,有的人还在做网大,有的人已经转行,有的人已经去世……
生活如一把铁锤把我们都锤扁,像校长一样,继续生活。
这就是人生吧?
后来就看到微博上导演把剧本发上来,听说很多大学戏剧社排过这个剧。各大高校的毕业大戏除了《宝岛一村》终于有一个新选择了。
后来在上海听戏剧制作人说有朋友投了开心麻花第二部电影,记得并不是一个剧团啊,看来资本垂青之后,制作人的眼光很重要。自己的戏过不了审,也可以吸收一切好东西啊。好像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的相遇,说这个人很厉害,不想跟他做敌人,必须得交朋友啊!
在慈云寺看了《看电影》杂志组织的提前放映会。因为提前得到一些评价,大概说有点《鬼子来了》的意思,根据以往经验预判,应该是以喜剧为表象,背后讨论些严肃的议题。
故事发生在民国末期,一帮有教育理想的年轻人在校长的带领下,到偏远山区支教,因为吃水不方便,得靠驴去很远的地方担水,校长向领导虚报了一个驴得水老师,驴老师的工资用来补贴日常花销。可教育部突然有官员来调查这个吕老师,一帮人在官员面前,经历一场灵魂的挣扎……
网路上有人很轻易的评价这戏是话剧改编,感觉很话剧。导演一听憋不住了,说我觉得一点不话剧。我们的摄影指导是跟李安拍过父亲三部曲的林良忠老师……希望大家自己做出判断。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有些电影,被舆论炒太火了,你怎么看都不满意,觉得达不到预期。有些作品无人过问,你看了反而觉得很有想法。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不过身边朋友都觉得剧本是很好的,导演说跟话剧有60%以上的不同,因为舞台比较追求夸张效果,而电影需要生活真实。
说法挺好的,这几个演员,除了校长,女一,基本都是有爆发式咆哮表演,戏剧冲突非常强烈。
小津说电影是靠余味取胜的。当下的商业电影不太给你这个机会,恨不得整场都高潮迭起。
不过开场的插科打诨,迅速进入任素汐和裴魁山的调情段落,很喜剧,当情感要融合的时候,情节立刻炸裂。这很剧作。
电影节奏很快,你总为那被枪顶着脑袋的小伙子刘帅良和校长急脾气的女儿操心。
任素汐唱歌和表演都很有魅力。
铁匠的野心,也是当下底层新贵的映射。表演很好。
这部戏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银幕上出现了又一群不太常见到的脸蛋。像黄渤,王宝强一样,我们需要意外。我们需要经过几年时间打磨的团队,有想法的青年导演很多,可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成为所谓的IP。
开场看到这帮陌生的面孔,是有点不太适应,觉得不是我们想象的明星面孔。随着剧情展开,角色个人魅力开始散发,就逐渐喜欢上了他们。哪怕最后有人背叛,揭发,破口大骂,明白创作者的用意,也原谅了这个角色。
很多青年导演梦想着拍院线电影,过了好多年,有的人还在拍广告宣传片,有的人还在做纪录片,有的人还在做专题片,有的人还在做网大,有的人已经转行,有的人已经去世……
生活如一把铁锤把我们都锤扁,像校长一样,继续生活。
这就是人生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云霄飞车手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