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起你们情节上的威亚。

她好像一个提线木偶,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来自是我的设想,缺少一种生命感。——《三体2:黑暗森林》 -------------------------------------------------------------------------------------------------------------------------------- 在说《釜山行》前,说个有点重要的题外话。 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当初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是想把女主角安娜塑造成一个卖弄风情,品行不正的“失足已婚妇女”,托尔斯泰在动笔之前就已经给这个因上流社会空虚而偷情的堕落妇女预设了一条轨道。 在动笔创作中,托尔斯泰用文字赋予角色骨骼和血肉,去描绘安娜的体态、容貌和穿着,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丰满。再赋予了安娜情感和灵魂,慢慢地,他感受到他笔下这个女性的情感、思想,她的落寞与绝望。 经过不断深入的创作,他开始去体会去理解他笔下的安娜,安娜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像一个作家笔下的木偶,更像一个鲜活的人,开始脱离了作者预设的轨道。她的所做所为,来自她的所思所想,她的所思所想,来自于她所看所感,来自她的出身,来自她身处的环境,她所遇到的人,而不是来自作者托尔斯泰。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安娜,是一个敢于追求爱情与幸福的女性,她也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与《安娜·卡列尼娜》一样,《冰与火之歌》里面最根本是人物,无论上至君王公爵,下至无名之辈,都是通过角色的行为,去触发事件,再通过事件,去推动情节的发展。 而《釜山行》里(大部分的电影剧本也是这样的创作手法),则反其道而行,编剧先给了一个故事情节大纲,然后分段去设计具体的事件,再通过角色的行为去触发事件,角色只沦为了服务情节的棋子。 过于设计的情节,就好像暴露了的威亚,时常让人出戏,忍不住吐槽。很多情节,很明显就是为了剧情需要而设定,别的丧尸都凶神恶煞,就老太太丧尸一脸迷茫与忧伤(请问,你有什么特权去忧伤?)不就是为了让老太太姐姐打开车门,如果她一脸丑陋跟姐姐面目可憎地对视,那个老太太开门岂不是不能服众?还有大家吐槽很多的,比如上了列车不关门的情侣,比如在黑暗隧道中唱歌的女儿。 这种套路最明显就在那些很拙劣的恐怖片,遇到了危险,既不逃跑也不反抗,站在原地只会尖叫,为什么不跑?跑掉了,情节还怎么继续?电影还怎么拍啊!所以为了情节的继续,这些人物必须做愚蠢的行为,或者违反人类正常的逃生欲望和技能。然后编剧和粉丝还可以正大光明地以“人在受到巨大惊吓时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来自圆其说。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所有的角色像个提线木偶,被编剧和导演所操控,他们所有不合理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们角色自身驱动,而是为了达成导演的目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通过情节去说教,生硬地去控诉人性的丑陋。 摄影,化妆,剪辑,特效的不足,很多亚洲的电影可以通过技术外包给好莱坞团队去弥补,但很多逻辑和剧情的漏洞却是致命的,而这,也是做为一个故事最基本却也最为重要的东西。 很多人说,科幻片,丧尸片,逻辑不重要,我觉得任何类型片,说逻辑不重要的都是在耍流氓。 《三体》何以优秀,何以摘得雨果奖?《三体》即便是科幻,他也有强大的物理理论和扎实的数学运算为基础。《蜘蛛侠》里,蜘蛛侠用蜘蛛丝拉住高空坠落的女友,女友在强大的重力加速度,腹部突然被蛛丝拉住,导致脊椎被活生生拉断而死亡。也许蜘蛛侠的设定很科幻,可女友是活在地球上的普通人,就要符合地球的基础力学。小小的细节,就能反映制作人的态度,才能产生像《地心引力》《火星救援》这类故事优秀严谨且不浮夸的科幻电影。 也很多人说,近几年韩国电影开始崛起,我认为,很多的韩国电影,跟欧美的差距,看上去很小,但这个很小,就存在巨大的差距。韩国电影这几年“所谓的优秀”,很多只是题材的讨巧。无非都是些,强奸、性侵、乱伦、凶杀。灾难的本身,就足够震撼,然后韩国会把这些灾难,加到儿童身上,其中再牵扯些政治,这些偏激的内容甚至不需要影像,一篇文章报道就足以震撼人心。可抛开这些去看电影的本质,他们依旧还是韩剧的思维,韩剧的套路,只是批了一层人性和民主的外皮。韩国电影,要追赶欧美,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PS:不要跟国产比,你肯定不会认为芙蓉姐姐没有凤姐丑,就认为芙蓉姐姐美,是国民好媳妇,大众女神,是吧?丑的,终归是丑的,不优秀的电影,到底也是不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