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的时间迷宫:回忆与梦境交织在《路边野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周二的晚上去看《路边野餐》(Kaili Blues),一天仅有的两场排期都在尴尬的时间:一场开始太早尚未下班;一场结束太晚已近凌晨,错过了晚班地铁。因为懒得请假又不厌恶走路,我选了后面一场。商场业将打烊,穿过顾客寥寥的商铺一路走到顶层的影院,再走进最幽深角落的放映厅,空荡荡的只有七个人。身后的大叔放映开始后二十分钟就陷入了睡眠,悠长而规律的呼噜声和影片中的雷鸣交相缠绕却出乎意料的没有丝毫的违和之处,就这样我在现实加强版的影片中度过了时空与梦境交错的110分钟。
电影充满了精巧的创造力,让人不由的想起大卫·林奇的名作《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同样的非线性叙事,同样的大量细节隐喻。毕赣是一个天才,你无法要求这个二十七岁的导演在他的小成本处女作中做到更好。他仿佛一个狡猾的孩子,把整个故事摔打成支离的碎片,又利用了每一个可能制造巧合和歧义的机会把碎片的形状拼凑成一幅看似合理的画面,尽管事实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观众在他布下的迷宫里穿梭,行色匆匆,疲惫而迫切地追寻着故事的脉络,却发现揭开谜底的钥匙其实埋藏在转角的砖缝里,刻画在阴暗潮湿的过道墙上和时近时远的土语呢喃顿挫的诗句中。就像电影第七首诗所写的:
“所有的转折隐藏在密集的鸟群中
天空与海洋都无法察觉
怀着美梦却可以看见
摸索颠倒的一瞬间”
这是一部关于回忆与时间的电影,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列车,河流以及钟表都是代表时间的意象。影片开头出现的《金刚经》,片尾曲李泰祥的《告别》都暗含电影的主题:人类的情感,如同河流般不停绵延流淌的时间,让人分辨不出过去与未来,回忆与现实的界限,只能任由情绪肆意地一遍又一遍冲刷心脏。
影片中穿插出现了四段时空:其中三个属于现实,还有一个属于梦境。三个现实中的时间段分别是:
1.十八年前;
2.九年后陈升刚出狱;
3.现在。
其中时空3的现在又被细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是:
3.1. 去镇远之前
3.2. 去镇远之后
这三段时间的剧情交替非常的频繁而且隐晦,观众只能通过零散的细节,暗喻,布景和梦境将现实中没有交待的人物和情节补充完整。而片中陈升用凯里方言念白的八首诗也和情节相互印证。下面就通过影片的画面详细的梳理一下故事的情节。
影片一开始是灯光闪烁的诊所,老医生说陈升上一次生病是和张夕结婚的时候,陈升的生病和服药为后面沉睡产生梦境埋下了伏笔。陈升问老医生今天是什么日子,老医生眺望着远方说只是一个寻常天。可是门口的火盆里烧着纸钱,说明这并不是一个寻常的日子,老医生在祭奠儿子的忌日。镜头里还出现了酒鬼的狗,暗示了老医生儿子的去世与酒鬼有关。这个情节发生在时空3.2,距离陈升出狱过去了九年,并且在陈升去过镇远之后。
图1:
<图片1>
陈升走过潮湿的防空洞里遇到了阁楼上说胡话的酒鬼,这里跳转到时空3.1,陈升去镇远之前。陈升问酒鬼今天有没有香蕉,这个让人有些莫名的买香蕉情节后面又出现了一次。酒鬼的脸这时没有正面出现,只出现了他居住的阁楼环境和一个旧电视,电视节目的报幕告诉了观众陈升是凯里的一名医生和诗人,写了一本叫《路边野餐》的诗集。而背景的画面是陈升骑着摩托车行进在凯里的大街上。
图2:
<图片2>
第二天陈升来到了自己曾经的家——瀑布边的老房子找卫卫,发现老歪把锁给换了。拥有迷之开锁技能的陈升轻易的打开了门,开门的一瞬间他看到了九年前他和张夕留下的球灯。
图3:
<图片3>
这里回忆闪回九年到前和张夕在舞厅的画面,张夕把球踢向陈升。
图4:
<图片4>
见到卫卫以后陈升说要带卫卫去吃粉,替卫卫穿鞋的时候卫卫喊陈升老陈,这两个情节在之后的荡麦梦境中会再次出现。从卫卫口中得知老歪出门摆摊了,两人吃过粉后去游乐场找老歪。
图5:

两人来到游乐场,陈升和卫卫坐在游乐场的小火车上,卫卫坐在前面,陈升坐在后面,和荡麦中两人坐在摩托车上的位置相同。随着车子的开动,卫卫开始数数,这个情节在荡麦中被人欺负的时候又重现了。
图6:

两人来到了摊子上并没有看到老歪,最后卫卫找到老歪在跟别人打牌。这里证明老歪没有固定收入,靠摆摊为生却对生意毫不上心。陈升母亲认为老歪不成器,陈升认为老歪不负责任真的可能卖掉卫卫,从这一段都能看出来。
图7:
<图片7>
老歪回到摊位,从对话中看出两人的关系很差,老歪对陈升爱理不理。陈升听说老歪准备搬家后提出让卫卫跟着自己住,老歪说用不着。
下一个画面回到3.2,陈升在睡觉,床头板的反光上出现了吹芦笙苗人的影子,从位置上来看就站在床前。背景里也断断续续地出现了芦笙的声音,这是陈升服用药物陷入睡梦产生幻觉的开端,当他睁开眼苗人的影子就消失了,可是他却能继续听见芦笙的声音,开灯出门寻找声音的来源。这时球灯第二次出现了,它被挂在陈升现在住处的阳台上。很多人以为梦境和现实之间的穿插是从荡麦才开始,实际上从这里就开始了。
图8:
<图片8>
天亮以后,镜头扫过了陈升屋子里的陈设:一个插满红色塑料花的花瓶,一个坏掉的电扇,桌上有一本诗集正是《路边野餐》,诗集的旁边有一个女人的玩偶,似乎暗示着诗集和某个女人之间的关系。
图9:
<图片9>
图10:
<图片10>
陈升起床站在阳台上,下一幕却是他在田野间走路,一直走到诊所。陈升到达诊所后,老医生问陈升你怎么现在才来?可是在第一幕里老医生明明知道陈升生病了,并且建议他多休息几天,这句话问的不合逻辑,这里时空又一次转换了,看上去好像是与上一幕相连接陈升起床上班,实际上这却是时空3.1里发生在生病之前陈升的回忆。而李泰祥的这一盘磁带也第一次出现了,破旧的收音机正放着《告别》。
图11:
<图片11>
下一幕是老医生走进房间把烧开的水倒进水瓶里,这个画面持续了十几秒。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镜头,这里先按下不表。
图12:
<图片12>
送走了病人以后陈升坐在桌前和老医生交谈,提到老医生拿出来一个旧箱子,箱子里有一串爆竹是给儿子挂亲的时候买的。“挂亲”在贵州方言里是扫墓的意思,所以我们知道老医生的儿子已经去世了。因为现在不准烧纸放爆竹,只可以偷偷的烧,所以爆竹留到了现在。回想一下影片开头老医生在火盆里烧的纸钱,印证了这段对话发生在开头——陈升生病之前。另一个证据是诊所的牌子上方并没有灯,而影片开头的老医生却是站在灯下眺望着远方。
之后老医生开始讲述她和林爱人的故事,期间酒鬼再次出现,翻出了柜子里的爆竹缠在身上,红色的爆竹仿佛血痕,再次暗示了酒鬼和老医生儿子去世之间的联系。
图13:

林爱人是老医生年轻时候的一个伴侣,两人曾经暗自定下终身。老医生离开镇远到凯里的时候林爱人留了下来,两人约定如果有一天变心了就送给对方一件衣服。李泰祥的这盘磁带是林爱人送给老医生的定情物。老医生讲述她和林爱人的往事的时候,画面闪现出了昏暗灯光下坐在一起的两个人,但是看不见脸,离镜头较近的是一个女人。陈升提出要帮老医生修一修那个坏掉的录音机。
图14:
<图片14>
下一幕是陈升在山上掩埋废弃的医疗器具,背景中传来了狗的叫声和鞭炮声。这是酒鬼点燃了从老医生箱子里拿走的鞭炮,联系上文老医生说现在规定不给放鞭炮,酒鬼却明目张胆的违反规定,酒鬼是一个神智不正常的人。
接下来的一幕卫卫在家里的墙上画钟,这一幕的信息量非常的大,涵盖了整部电影许多的关键元素。仔细看卫卫身侧墙上的涂鸦,最上面左侧画着一个蜘蛛网,在电影中的第七首诗里出现了这个意象:
“所有的怀念隐藏在相似的日子里
心里的蜘蛛模仿人类张灯结彩”
蛛网的右边是一只鲨鱼,这是象征着大海的意象,有关大海的元素在之后频繁的出现,原因在梦境中会解答。鲨鱼的下面画着一个星球和人造卫星,这些意象出现在电影的第五首诗里:
“宇宙来自于平衡
附近的星球来自于回声
沼泽来自于地面的失眠
褶皱来自于海”
星球的下方画着一把长长的机关枪,奇怪的是枪的上面还有一个站立的人,仔细看上去,这把枪却更像是一座桥,这个人正刚刚从桥上走过。剩下的一些都是扭曲的钟表,钟表代表着时间,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时间是扭曲的。
还有一个细节是墙顶部的彩灯,联系门口的球灯,你会发现这间屋子拥有很多舞厅才有的东西。
图15:
<图片15>
老歪在屋外喊卫卫洗澡,背后是一个瀑布,卫卫和他住在一个瀑布的边上。从老歪和卫卫洗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卫卫并不喜欢老歪,老歪在两人的关系里处于绝对的强势,强迫卫卫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这里出现了蓝色的浴盆和水桶。
图16:
<图片16>
下一个情节是老歪去修车厂取花和尚送他的摩托车,取车时老歪找错了几次车,说明他并不认识这辆车。这是一辆旧车只有一个后视镜,右边的把手上系着一条红布。老歪取车到擦车的间隙出现了十几秒挖掘机下卡车的镜头。导演解释是卫卫被花和尚带走以后,老歪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故作正常地擦着摩托车,擦摩托车和给卫卫洗澡相对应,而这辆挖掘机却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情感和老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图17:
<图片17>
下一幕是一个雷鸣的雨天,地点在老歪的家里,有一个人来访,给了卫卫一个表,老歪提到了这个人家里有很多的表,还让卫卫去他的家里玩。诡异的是画面左边本该是床的位置,却有一辆倒置的火车轰隆而过。老歪的家里再次出现了彩带和气球等舞厅的元素。
图18:
<图片18>
图19:
<图片19>
镜头切回到沉睡的陈升,导演在这里再次用镜头的诡计试图欺骗我们这是时空3.2 的陈升在做梦,梦境中陈升站在一条河流之中,有一个明显的下蹲动作,好像潜入了镜头下方的河流之中,看见了水中母亲的一双蓝色绣花鞋,背景里是芦笙的声音。
图20:

下一个画面陈升坐在沙发上醒来,你可以看到图9中已经完全坏掉而被拆卸的电风扇此时还是大体完整仅仅有些故障,于是我们发现刚才在河流中站立的梦境并不是发生在时空3.2里,而是发生在时空3.1中的回忆,时空3.1里的陈升做了一个关于母亲鞋的梦。另外,广播里描述了9年前野人出没导致的交通事故。
图21:
<图片21>
时空3.1里的陈升醒来后在天台上与老医生谈论自己的梦,这里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老医生儿子的死因以及花和尚开钟表店的原因。老医生的儿子9年前骑着自行车去陈升母亲那里拿一幅蜡染,回家的路上因为交通事故去世,参照图13和图21,我们可以推测肇事司机正是酒鬼,而事故的原因是酒鬼在行驶过程中车后座上出现了野人。陈升说以前跟的一个老大的儿子被人活埋,死后一直托梦给他想要一只手表,于是这个老大开了一家钟表店,这和之前到访老歪家送给卫卫一只表的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花和尚。
老医生说:“那我们开这个诊所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咯?”原因是对死去亲人的怀念。老医生的儿子死于交通事故,与诊所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这个主语里的“我们”,很大程度上指的是陈升。陈升和老医生合伙开了这个诊所,是为了纪念一个死去的亲人。
下一幕闪回了时空1,我们看到那个已经在舞厅中出现的女人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就快要看清她的脸了。她和陈升产生了对话,陈升问她吃药有没有作用,说明女人身患疾病。舞厅中华出现的另一名男子似乎是陈升的朋友,让陈升唱一首歌,陈升说不会唱,男子说不唱不喊嫂子,所以这个出现了三次的女人其实是陈升的妻子。
图22:
<图片22>
接下来陈升回到了图2中出现的防空洞,这是第二次出现陈升买香蕉的镜头。陈升离开后,镜头转向黑暗,片名路边野餐出现,此时离开场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两次在影院看到这里下面的观众都是一片唏嘘,咳咳,大概是没想到看了这么久才刚刚开始吧。
图23:
<图片23>
陈升骑车出来,碰到酒鬼两只手臂上帮着棍子在别人的车上耍酒疯,再次说明酒鬼神志不清。陈升骗酒鬼说要把他的车开走酒鬼才作罢,跑回到自己的车上。而酒鬼的车是一辆碎了挡风玻璃的废旧轿车,就是9年前发生事故肇事的那一辆。
图24:
<图片24>
陈升骑车去给母亲上坟,发现弟弟老歪偷偷把墓碑换掉了,并去掉了他的名字。墓碑上老人去世时的年龄是六十三岁,出生的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可以推算出趋势时间是二零一二年。镜头给了车后座上的录音机一个特写,这是陈升答应帮老医生修理的录音机,这仍然是时空3.1下发生的回忆。
图25:
<图片25>
陈升想要打电话质问老歪为什么要偷偷换掉母亲的墓碑,因为手机欠费打不通于是约老歪去一个台球厅面谈。老歪走进台球厅喂乌龟的时候,背景里的电视放的是一段跳舞的画面,从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台球厅的老板实际上就是陈升的朋友——当年的舞厅老板。
图26:
<图片26>
两人见面后老歪对陈升的态度依然很差,说陈升没有资格把名字刻在母亲的墓碑上,谈到卫卫的时候老歪说自己的儿子卖掉也不关陈升的事。注意这是一个雨天,老歪穿着白色花衬衫和黑色裤子,和图18中的花和尚到访一模一样,图18中的情节发生在陈升和老歪在台球厅会面之后,也就是老歪在跟陈升大吵一架声称要卖掉卫卫之后,回到家让卫卫去花和尚家里玩。
画面切到了一个和台球厅相似的棋牌室,陈升的衣着此时发生了变化,时间从时空3.1摆回了时空1 的18年前,陈升和朋友——舞厅老板去找一个叫许英的女人算砍花和尚儿子手的帐。
在和许英对话的过程中镜头停在了一个滴水的桌子上,桌子上有一个翻到的酒杯,这个意象出现在了第五首诗里:“冰来自于酒”。
图27:
<图片27>
当镜头从桌子上移开的时候出现的确是冲突中的陈升和老歪,此时他俩和台球厅老板的衣着又发生了变化,时空又转回了时空2的9年前。通过台球厅老板和陈升的对话我们可以推测是陈升刚刚回到凯里,台球厅老板说这些年自己混的不好(很明显,从开舞厅变成了开台球厅),又说了很多陈升母亲去世时候的事情,说明两人是分别了很久刚刚见面,而且陈升母亲刚刚去世不久,对话我们也知道了台球厅老板叫三哥。这里第一次阐明了陈升和老歪两个人是同母异父的关系,而且陈升小时候被母亲一个人丢在了镇远,是改嫁到了凯里生下了弟弟老歪。陈升离开的时候问三个那一辆是老歪的车,接下来就听见零件破碎的声音和摩托车的警报声,陈升一脚踢坏了老歪的车。
下一个画面老歪又穿回了台球厅里的白衬衫,这是在和陈升在台球厅吵架的第二天。老歪从别人的摩托车上拆下一个后视镜装到了自己的车上,这是花和尚送给他的那辆二手车,所以图17中老歪去车行取车发生在这件事之前。即花和尚带走卫卫以后送给老歪一辆车,老歪取过车以后来见陈升。
图28:
<图片28>
对话里进一步的说明了两人不和的原因,陈升长期不在家,甚至母亲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回来。家里的事情都由老歪操持,可是母亲去世的时候却把房子留给了陈升。陈升误以为昨天在台球厅里老歪说要卖掉卫卫是真的,说要把房子让给老歪,卫卫跟着自己,老歪才吐露出卫卫其实是跟花和尚去镇远玩了。陈升于是起了去镇远把卫卫接回来的念头。
和老歪分手以后陈升来到一家鱼店买鱼,此处有彩蛋,卖鱼的老板就是毕赣本人。
图29:
<图片29>
这时出现了《告别》的歌声,原来陈升买鱼是去老医生的家里送修好的录音机,镜头在荷花图案的窗纸上停留了几秒,荷花出现在了第三首诗里:
“夏天
人的酶很固执
灵魂的酶像荷花”
老医生的名字叫做光莲,恰好契合了这一个画面。
图30:

老医生给陈升拔火罐的时候说林爱人已经病重,他的儿子打电话来说他想要再见老医生一面。听闻陈升要去镇远,托他给林爱人带去三样东西:一件衣服,一盒磁带和一张照片。前面有一个镜头是窗子下的桌上,左边是这件衣服,右边是缝纫机,这应该是老医生听闻林爱人病重之后做的衣服。衣服上的图案是椰树,象征海的元素有一次出现了。图13中老医生第一次提到林爱人时说他们约定谁先决定分开就送对方一件衣服,所以老医生是让陈升代他去向林爱人告别,正如同磁带里的歌。而相片出现在第五首诗里:
“像回到 误解照相术的年代
你摄取我的灵魂”
在照相术刚刚出现的年代,人们误以为相机会摄取人的灵魂。林爱人和老医生曾经相互许诺,私定终生,林爱人把相片送给老医生就如同把灵魂交到了她的手上。然而沧海桑田,分隔多年的两人有一位要走到生命的尽头,老医生要把他的灵魂交还给他。
图31:
<图片31>
陈升在车站等待去镇远的列车,火车开动时镜头却在铁轨上,好像火车从头上开过一样。当画面进入火车内部,却发现偌大的列车空空荡荡只有陈升一个人,可是明明刚才在车站有那么多人在等车。这一幕其实是陈升的梦,就像图19中一样,现实中的陈升躺在床上,梦境从他身上呼啸而过。
图32:

图33:

前面看到老歪和陈升吵架时说陈升这么多年一直不在家,包括母亲去世的期间,那么陈升去了哪里?现在答案揭晓了,画面穿越到了时空2,陈升走出了一个写着“监管重地”的铁门,陈升离开家的日子在坐牢。陈升出来以后坐在了一个湖边,注意湖水的颜色非常的蓝。这时三个开车来接他,两人开车回凯里。两人的对话和广播里面有三个信息:
1.9年前的交通事故的细节,酒鬼酒后驾车,野人棕色毛发喉咙发出打雷的声音,死者青年手持蜡染骑着自行车。酒鬼在撞人的时候就已经酗酒处于混沌的状态,所以野人根本不存在而是他的幻觉,而且从那以后酒鬼就疯了再也没有清醒过来。此时凯里的气候雾气弥漫可见度很低。
2.三哥本来也要坐牢,因为陈升没有供出他来才逃过一劫,而且花和尚还给陈升留下一笔钱,三哥和陈升曾经一起去找许英算花和尚儿子账,陈升入狱就是因为这件事。
3.交通事故发生时老医生儿子去找陈升母亲拿一块蜡染,说明陈升出狱前一个月母亲还在世。老歪说母亲去世时陈升不在家,说明陈升母亲的去世时间就在陈升出狱前一个月之内。另外照顾小卫卫和盘下诊所是陈升母亲的遗愿。
4.张夕在陈升出狱前一年已经病逝,陈升在狱中学了一首歌想要唱给她听,完成当年和她在舞厅时(图22)的夙愿。
图34:
<图片34>
图35:
<图片35>
梦境中在火车上睡觉的陈升醒来,看到几个苗人走进山洞,本来在火车上的陈升突然下车步行了,追随着苗人走进了荡麦。荡麦是毕赣虚构的一个地方,在他之前拍的短片《金刚经》里,陈升和老歪帮花和尚杀人以后,也是去荡麦领取赏金。
图36:
<图片36>
紧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幅蜡染布,布上的内容是吹芦笙的苗人。
图37:
<图片37>
陈升进入荡麦以后,前景有一个躺在摩托车上的小伙子,小伙子的摩托车和陈升图25中陈升的车一模一样,唯独缺了右边的后视镜,而老歪的车正是被陈升打坏了一个后视镜,两辆车合体了。除了小伙子以外还有五个人五辆车,图6中陈升和卫卫在游乐场坐车时卫卫数车的数量也是五个,所以在荡麦中这个小伙子就是卫卫。另外出现了一个黄衣服的女人,这个女人其实是卫卫的母亲和陈升母亲的结合体,本来女人要坐他的车,却因为打不着火而下车坐其他的人的车走,暗示了因为老歪的穷困,卫卫的母亲离开了他们,同时也和童年时陈升母亲离开他改嫁去了凯里相吻合。
图38:
<图片38>
陈升坐上卫卫的车去找吹芦笙的苗人,四十分钟的长镜头从这里开始了。途中碰到几个放学的小学生,陈升回头看了一眼,还跟他们打了招呼。打雷的声音再次出现,酒鬼说野人的喉咙发出打雷的声音,野人是酒鬼的幻想,所以打雷在电影中也是幻想的象征。
图39:
<图片39>
到达目的地后出现了酒鬼的背影,他在修一辆白色的皮卡车。梦中的酒鬼恢复了正常,重新变成了司机。皮卡车的后座上有四个带着乐器的年轻人。陈升要找的吹芦笙的苗人出门了,于是搭皮卡车去镇远,几个乐队的年轻人说他们要帮他们师傅办一场流行演唱会,而他们的师傅却出门看望师公去了,他们的师傅是唱苗歌的。年亲人问陈升会不会唱流行歌,陈升说自己只会唱儿歌,年轻人就给陈升放了一首包圣美的《小茉莉》。图22里陈升说自己不会唱歌,图35中陈升说自己在狱中学了一首歌想唱给张夕听,这首歌就是《小茉莉》。
图40:
<图片40>
途中陈升遇到了被人欺负的卫卫,卫卫的两个蓝色的水桶一个套在头上一个站在脚下,窝囊地背着手数数。这个镜头就是现实中老歪强迫卫卫洗澡那一幕映射,卫卫的手上也画着一个手表,预告片中的一个镜头已经直接指出了。陈升梦中欺负卫卫的五个人就是老歪的化身,注意看这五个人骑的车跟老歪的车是一样的款式。陈升替卫卫摘下桶,打开了被锁的摩托车,图3中开锁的一幕重现了。陈升这里和卫卫说话的语气非常的慈爱,明明是刚刚遇见这个小伙子却说这些人天天欺负他,好像认识他很久一样。在梦中他的潜意识知道这个小伙子就是卫卫,可是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还有一个细节,陈升问卫卫为什么那些人要欺负他,卫卫说是因为他们要抢他的望远镜。
图41:
<图片41>
陈升再次坐上卫卫的车去镇远,去之前陈升说要找一个地方缝衣服上的扣子。卫卫把他带到了河边,两人各吃了一碗粉,卫卫问陈升怎么称呼,陈升说你叫我老陈就好,这都是之前陈升带卫卫出来玩时发生的情节。另外卫卫提到了洋洋要去凯里当导游,背诵了一些凯里的导游词,导演用自己的处女作电影像世界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图42:
<图片42>
镜头左边我们看到开演唱会的乐队皮卡也抵达了这里,司机的酒鬼去酒店买了两斤酒,这时彩蛋又出现了,酒店老板也是毕赣,导演现实中卖鱼,梦境里卖酒。
图43:
<图片43>
酒鬼去找洋洋拿了一件熨好的衣服,暗合了现实中老医生的儿子死前是去陈升母亲那里拿一块蜡染。洋洋在梦境中是一个裁缝,用的是和老医生一样的凯里牌缝纫机,所以陈升母亲生前的职业很可能就是一个裁缝。之后卫卫带着陈升来找洋洋补扣子,这也可能是陈升对母亲生前行为的记忆,而卫卫的母亲可能是凯里的一个导游。在三个人对话的过程中楼上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问洋洋水烧好了没有。还记得烧水的画面吗?正是图12中的老医生。问这句话的人在台球厅里晒毛巾,这个女人和回忆中舞厅里陈升的妻子长的非常相似,而台球厅正是舞厅老板在舞厅倒闭以后开的,梦境中这个女人在看台球厅里的年轻人打桌球,回忆中的张夕在舞厅里踢球灯,所以这个女人,实际上是张夕和老医生的结合体。
图44:
<图片44>
梦中的张夕下楼到裁缝店找洋洋拿热水,这时已经脱下衣服的陈升看见张夕以后立刻就穿上另一件衣服追了出去,这件衣服正是老医生要陈升带给林爱人的那件衬衫,从这里开始,陈升和林爱人合为一体。
图45:
<图片45>
陈升追到了理发店,原来梦中的张夕是一个理发店的老板。张夕对陈升说要关门了不做生意,刚才明明在补扣子的洋洋出现喊张夕一起去看演出。之后洋洋穿上一件蓝色的外套坐船去了对岸,时空二里陈升梦中母亲漂在河里的鞋也是蓝色的。洋洋过河时摆渡的人里有一个是之前陈升去找吹芦笙的苗人时对话的人。
图46:
<图片46>
渡河时洋洋默背凯里的导游词,卫卫背诵的声音从岸上清楚的传过来,这个情景很像母亲在家里背诵文件,听了很多遍的孩子却学会了的情景。过河以后洋洋在地摊上买了一个风车,却被卫卫抢去玩了,可是洋洋却没有任何不满意的意思,好像本来就是要买给他玩的一样。这应该是陈升幼时的一段记忆,母亲曾经买过一架风车给他。风车的意象出现在第五首诗里:
“命运布光的手
为我支起了四十二架风车”
此刻的卫卫也成了卫卫和幼年陈升的混合体。洋洋走到桥边再次碰到卫卫的时候,听到了火车的声音,注意一下洋洋的目光朝向和此刻的空间位置,火车声音似乎是从桥的左侧传来的,回想一下图15中老歪家墙上的壁画和图19中老歪床上倒立而行的火车,这个梦境的外部空间实际上就是老歪的家里,陈升实际上是在老歪的家里神游。
图47:
<图片47>
洋洋从桥上又走回到了河对面,好像摆渡过河只是为了买一架风车。风车被卫卫玩坏了,洋洋丝毫没有在意的样子。卫卫说要陪洋洋一起去凯里,洋洋却避而不答,陈升幼时母亲将他丢在镇远,临走前陈升也曾这样追问母亲,可是最后母亲仍然没有带着他一起离开,这件事后来也成为了陈升母亲的一个心结。自此荡麦梦境的四个主要人物身份都已经明确:
荡麦陈升:现实陈升和年轻林爱人的结合体;
荡麦卫卫:现实卫卫和幼年陈升的结合体;
荡麦洋洋:卫卫母亲和陈升母亲的结合体;
荡麦张夕:现实张夕和年轻老医生的结合体。
洋洋回到河对岸以后再次来到了理发店,刚刚明明说不做生意的张夕此刻却正在为陈升洗头。洗头的时候陈升背着手,张夕说背着手的是有罪的人,因为老一辈的人说被捆着流放而来。在电影的剧照中曾经出现了一幅洋洋穿着一件华丽的旗袍的照片,可是这一幕在电影里并没有出现。这应该是陈升对年轻时候母亲的回忆画面,最后被导演剪掉了。画面里还有一个背着手的男人,男人的手腕上带着手表和红绳子,这个红绳子在荡麦里出现在洋洋的手腕上,毕赣在和张大春的讲座里谈到母亲画的那一幅蜡染画,画中的内容就是一个背着手的男人,所以这个背着手的男人很可能就是陈升的父亲,而背着手说明他也是一个有罪的人,陈升母亲离开他改嫁的原因也很可能和陈升父亲的犯罪有关。因为父亲入狱母亲离开了陈升,因为自己入狱离开了心爱妻子,相似的悲剧在陈升的人生中循环往复的发生。
图48:
<图片48>
陈升和张夕在理发店中的对话是又一个信息量大爆发的点:
1.陈升和张夕在舞厅认识,结婚以后住在一个瀑布边的小房子里,因为瀑布的声音很大所以两人每天在家不说话只是跳舞。所以影片之前出现的老歪和卫卫住的房子其实是陈升的房子,而图28里陈升和老歪交涉时提到要过户给老歪的房子就是这间房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歪的房子里有球灯,彩灯,彩带等等如此之多的舞厅元素。图14里出现的沉默对坐的男女也正是当年的陈升和张夕。
2.陈升帮花和尚砍人的原因是因为之前为了给张夕治病找花和尚借过一大病钱,为了还这一笔人情债陈升遭遇了九年的牢狱之灾和妻子生离死别。张夕寄给他的信里提到了想要去看一看大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影里出现了大量海的元素。陈升提到以前在汞矿监狱的时候那里的池塘被重金属污染变成了蓝色,这就是图35中出现的陈升刚出狱在边上静坐了很久等三哥的那个湖。
3.陈升把手电的光照在陈夕的手上,毕赣自己说这是一个充满情欲的画面,性的喻指非常的明显。这一幕是老医生曾经告诉陈升自己年轻时和林爱人的经历,而李泰祥临终前,唐晓诗来探望的时候也发生过相似的情境:“去年11月,他病情恶化,她到病房探望,「我的手很冰,老师一直握着,想要温暖我」;放开手竟成最后一别。”
这一幕也出现在第六首诗里:
“白醋 春梦 野柚子
把回忆揣进手掌的血管里
手电的光透过掌背
仿佛看见跌入云端的海豚”
4.电影之前出现了两次陈升买香蕉的情节,这里出现了原因之一:陈升的妻子张夕生前喜欢吃香蕉。理发店的镜子下面就有一个热带水果的纸箱。
图49:
<图片49>
两人离开理发店后去看乐队演出,酒鬼也出现在现场。卫卫像个孩子一样对演出漠不关心,专心致志地在做风车。张夕对洋洋说自己的眼皮在跳,这一刻张夕是老医生,而洋洋是陈升的母亲,暗示老医生的儿子去找陈升母亲拿蜡染布被酒鬼撞死的灾祸发生。
图50:
<图片50>
陈升说要唱一首歌给张夕听,那一首陈升在狱中学会的《小茉莉》终于在梦中唱给了失去的爱人,张夕听着陈升破碎而深情的歌声流下了泪水。唱完以后陈升化身成了林爱人,把李泰祥的磁带送给了张夕——年轻时的老医生。而洋洋把手上缠着的红布缠在了卫卫的摩托车把手上,呼应了图17中老歪车上的红布。
卫卫骑车送陈升离开时说到了野人的故事,陈升终于意识到这是一个梦境,当他回望荡麦时,画面切回了九年前在家中和张夕对坐的温馨画面,荡麦,是与现实颠倒的梦境,是他记忆中的家。正如同第七首诗里写的:
“怀着美梦却可以看见
摸索颠倒的一瞬间”
电影预告片中出现的一个画面也佐证了荡麦中的一切,都发生在那个昏暗温暖的房间里。
图51:
<图片51>
图52:
<图片52>
图53:
<图片53>
卫卫说洋洋说时光如果倒流她就会回到凯里,所以他要去火车上画钟表,说明了为什么现实中的卫卫如此的爱画钟表,其实是因为他在想念自己的母亲。到了荡麦河边的时候陈升两只胳膊上各栓了一根棍子,卫卫说这是用来防野人的,这是图13和图24里出现的酒鬼把老医生旧箱子里的棍子绑在手上的情节。画面中再次出现了陈升母亲的绣花鞋,从绣花鞋开始到绣花鞋结束,代表了荡麦的梦境在这里告一段落。
下一个画面时空转回到时空3.1,陈升到了镇远来找花和尚接卫卫。花和尚出现的第一个正脸是在镜子里刮胡子,影片中涉及到回忆的地方出现了多次利用镜子反光拍摄的手法,比如老医生在诊所讲述和林爱人年轻时候经历的镜头和老歪擦洗摩托车的镜头。花和尚经历了丧子之痛以后在镇远开了一家钟表店,每天开车接送镇里的孩子上学慰藉自己伤感的内心。这段对话出现在两人在等待卫卫放学的时候,卫卫要上手工课需要纽扣,陈升把自己衣服上的纽扣拆了下来丢给了花和尚,说明了为什么梦中的陈升要去补扣子。镜头给到放学的孩子的时候背景的墙上写着香蕉批发几个大字,解释了陈升买香蕉的第二个原因:凯里的香蕉是从镇远批发而来的,镇远是陈升的故乡,香蕉是他小时候的记忆。
图54:
<图片54>
答应花和尚让卫卫在镇远多待几天以后,陈升开了路边一家人的锁,拿着望远镜在窗缝里看乡间小路上的卫卫。望远镜和路上放学的孩子,也出现在了荡麦梦境之中。为什么荡麦中的卫卫说代表老歪的五个人要抢他的望远镜,陈升跟老歪提到要接管卫卫的抚养权都被老歪拒绝了,望远镜是陈升对卫卫的感情象征。
图55:
<图片55>
离开了花和尚陈升去找林爱人,得知林爱人已经去世。林爱人生前是一名吹芦笙的苗人并有很多苗人徒弟,这些徒弟赶来看望他为他吹奏最后一曲。这些吹芦笙的苗人就是荡麦梦境中唱流行歌曲乐队年轻人的师傅,林爱人就是他们的师公。林爱人想见曾经的爱人老医生一面而不能,陈升想见自己的妻子陈夕,陈夕却在他出狱前病逝。两人的遭遇在这里重合了,林爱人和老医生的故事给了陈升很大的触动,芦笙的声音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记忆里,这也是为什么之后陈升总是能听见芦笙的声音。而在荡麦里追寻吹芦笙的苗人,其实是在追寻失而不得的爱人。
陈升坐上了离开镇远的火车,在火车交错的一瞬间原本清醒的陈升突然陷入了沉睡,对面的火车上出现了卫卫画的钟,时间似乎开始倒流,儿时的母亲回到了镇远,自己回到了和张夕朝夕相处的家,影片到此结束。
图56:
<图片56>
经过分析以后,按照时间先后的线性关系,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陈升的父亲在其幼时犯罪入狱,母亲将他安置在镇远后改嫁到了凯里,生下了他同母异父的弟弟老歪。陈升成年后走上社会,认识了兄弟——歌舞厅老板黄三(后来的台球室老板)和花和尚。
陈升在兄弟的歌舞厅结识了妻子张夕,两人婚后张夕生了一场大病,陈升找花和尚借了一大笔钱为张夕治病。十八年前花和尚的儿子因为欠债不还被人活埋,活埋前被斩断手指,花和尚让陈升和黄三两个人去找砍儿子手指的女人报仇。两人砍下仇家的手指以后遭遇严打,陈升被抓判刑九年,没有供出黄三而独自承担了牢狱之灾,并和妻子张夕协议离婚。
陈升入狱后张夕一直给他写信,最后一封信中提到想去看一看大海。十年前张夕因病去世。
九年前凯里老医生的儿子骑着在骑车去找陈升母亲拿蜡染布的路上被酒鬼开车撞死,酒鬼说在后视镜里看见了野人。之后一个月内陈升母亲去世,因为觉得在幼时丢下陈升心有愧疚和小儿子不成器,去世前将家里的房产证交给了老医生要留给陈升,老歪心有不忿曾带着儿子卫卫前去闹事未果。
一个月后陈升出狱回到凯里,和老歪发生冲突后踢坏了老歪的摩托车,并用花和尚给的一笔钱按照母亲的遗愿盘下了凯里的诊所。
陈升在凯里经营诊所并照顾卫卫,时间过去了九年。陈升梦到了母亲鞋,去给母亲上坟的时候发现老歪换掉了墓碑和老歪大吵一架几近动手,老歪气愤中说出卖掉卫卫的话。花和尚得知以后把卫卫接去了镇远,并送给了老歪一辆摩托车。陈升准备动身去镇远接卫卫回来,出发前老医生收到年轻时的伴侣林爱人的消息,林爱人身患重病想在去世前见她一面,陈升就带着老医生送给林爱人的信物去了镇远。
到了镇远以后林爱人已经去世,只见到了林爱人的儿子和吹芦笙的苗人徒弟。和花和尚见面以后花和尚说服了陈升让卫卫在镇远待到凯里开学,陈升独自坐车回到了凯里。
最后陈升生了一场病,在药物的作用下进入睡梦中。梦中他坐火车来到了荡麦,经历了一段奇异的情节后时光倒流,回到了九年前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家中。
影片中前后一共出现了八首诗,八首诗的意象和指代都悉数出现在了电影中。
有的浅显直白:
如第六首诗里的
“手电的光透过掌背
仿佛看见跌入云端的海豚。”
和第八首诗:
“冬天是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当我的光曝在你身上
重逢就是一间暗室。”
说的是老医生和林爱人在冬天取暖的情节,而当真正看到梦境中陈升把光打在张夕的手上时,手电的光透过手指照射出了血管的脉络,画面像极了一个孕妇做B超时的情景。而张夕想去看大海,海豚都象征着陈升憧憬着和妻子拥有一个爱情的结晶,在妻子病逝后他把这份感情投射到了侄子卫卫的身上。
又如第四首诗:
“许多夜晚重叠
悄然形成黑暗
玫瑰吸收光芒
大地按捺清香
为了寻找你
我搬进鸟的眼睛
经常盯着路过的风”
说的是陈升在狱中日夜思念张夕。
有些写的很隐晦:
比如第五首诗:
“命运布光的手
为我支起了四十二架风车
源源不断的自然
宇宙来自于平衡
附近的星球来自于回声
沼泽来自于地面的失眠
褶皱来自于海
冰来自于酒
通往岁月楼层的应急灯
通往我写诗的石缝
一定有人离开了会回来
腾空的竹篮装满爱
一定有某种破碎像泥土
某个谷底像手一样摊开”
第一句“命运布光的手,为我支起了四十二架风车”,说的是陈升的年龄是四十二岁,这个意象非常的精彩,风车的转动代表了时间的流淌,想象一下四十二架风车不停转动的光影,随着时间变化风车越来越多,形成了巨大的仪式感和压迫感,让人感到命运的不可抗拒。后面六句是陈升自己内心的描述,而“岁月楼层的应急灯”让人想到开头诊所和荡麦理发店里闪烁的灯光,“腾空的竹篮”“破碎像泥土”又让人想到他在狱中挖煤的故事。他对张夕的思念,对曾经共度的岁月的怀念,正是他写诗的原因。
毕赣在和张大春的一次座谈里谈到影片的剧情结构人物关系花了三年的时间来构思,再通过空间的拼接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从最后的完成度来看思维非常的缜密,全片出现的诗句和镜头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毕赣的家乡凯里因为这部电影获得了新的生命。在杨德昌的牯岭街,王朔冯小刚的北京大院和贾樟柯的山西汾阳之后,从《路边野餐》开始,华语电影史上又立起了一座重镇——毕赣的凯里。
电影充满了精巧的创造力,让人不由的想起大卫·林奇的名作《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同样的非线性叙事,同样的大量细节隐喻。毕赣是一个天才,你无法要求这个二十七岁的导演在他的小成本处女作中做到更好。他仿佛一个狡猾的孩子,把整个故事摔打成支离的碎片,又利用了每一个可能制造巧合和歧义的机会把碎片的形状拼凑成一幅看似合理的画面,尽管事实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观众在他布下的迷宫里穿梭,行色匆匆,疲惫而迫切地追寻着故事的脉络,却发现揭开谜底的钥匙其实埋藏在转角的砖缝里,刻画在阴暗潮湿的过道墙上和时近时远的土语呢喃顿挫的诗句中。就像电影第七首诗所写的:
“所有的转折隐藏在密集的鸟群中
天空与海洋都无法察觉
怀着美梦却可以看见
摸索颠倒的一瞬间”
这是一部关于回忆与时间的电影,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列车,河流以及钟表都是代表时间的意象。影片开头出现的《金刚经》,片尾曲李泰祥的《告别》都暗含电影的主题:人类的情感,如同河流般不停绵延流淌的时间,让人分辨不出过去与未来,回忆与现实的界限,只能任由情绪肆意地一遍又一遍冲刷心脏。
影片中穿插出现了四段时空:其中三个属于现实,还有一个属于梦境。三个现实中的时间段分别是:
1.十八年前;
2.九年后陈升刚出狱;
3.现在。
其中时空3的现在又被细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是:
3.1. 去镇远之前
3.2. 去镇远之后
这三段时间的剧情交替非常的频繁而且隐晦,观众只能通过零散的细节,暗喻,布景和梦境将现实中没有交待的人物和情节补充完整。而片中陈升用凯里方言念白的八首诗也和情节相互印证。下面就通过影片的画面详细的梳理一下故事的情节。
影片一开始是灯光闪烁的诊所,老医生说陈升上一次生病是和张夕结婚的时候,陈升的生病和服药为后面沉睡产生梦境埋下了伏笔。陈升问老医生今天是什么日子,老医生眺望着远方说只是一个寻常天。可是门口的火盆里烧着纸钱,说明这并不是一个寻常的日子,老医生在祭奠儿子的忌日。镜头里还出现了酒鬼的狗,暗示了老医生儿子的去世与酒鬼有关。这个情节发生在时空3.2,距离陈升出狱过去了九年,并且在陈升去过镇远之后。
图1:
<图片1>
陈升走过潮湿的防空洞里遇到了阁楼上说胡话的酒鬼,这里跳转到时空3.1,陈升去镇远之前。陈升问酒鬼今天有没有香蕉,这个让人有些莫名的买香蕉情节后面又出现了一次。酒鬼的脸这时没有正面出现,只出现了他居住的阁楼环境和一个旧电视,电视节目的报幕告诉了观众陈升是凯里的一名医生和诗人,写了一本叫《路边野餐》的诗集。而背景的画面是陈升骑着摩托车行进在凯里的大街上。
图2:
<图片2>
第二天陈升来到了自己曾经的家——瀑布边的老房子找卫卫,发现老歪把锁给换了。拥有迷之开锁技能的陈升轻易的打开了门,开门的一瞬间他看到了九年前他和张夕留下的球灯。
图3:
<图片3>
这里回忆闪回九年到前和张夕在舞厅的画面,张夕把球踢向陈升。
图4:
<图片4>
见到卫卫以后陈升说要带卫卫去吃粉,替卫卫穿鞋的时候卫卫喊陈升老陈,这两个情节在之后的荡麦梦境中会再次出现。从卫卫口中得知老歪出门摆摊了,两人吃过粉后去游乐场找老歪。
图5:

两人来到游乐场,陈升和卫卫坐在游乐场的小火车上,卫卫坐在前面,陈升坐在后面,和荡麦中两人坐在摩托车上的位置相同。随着车子的开动,卫卫开始数数,这个情节在荡麦中被人欺负的时候又重现了。
图6:

两人来到了摊子上并没有看到老歪,最后卫卫找到老歪在跟别人打牌。这里证明老歪没有固定收入,靠摆摊为生却对生意毫不上心。陈升母亲认为老歪不成器,陈升认为老歪不负责任真的可能卖掉卫卫,从这一段都能看出来。
图7:
<图片7>
老歪回到摊位,从对话中看出两人的关系很差,老歪对陈升爱理不理。陈升听说老歪准备搬家后提出让卫卫跟着自己住,老歪说用不着。
下一个画面回到3.2,陈升在睡觉,床头板的反光上出现了吹芦笙苗人的影子,从位置上来看就站在床前。背景里也断断续续地出现了芦笙的声音,这是陈升服用药物陷入睡梦产生幻觉的开端,当他睁开眼苗人的影子就消失了,可是他却能继续听见芦笙的声音,开灯出门寻找声音的来源。这时球灯第二次出现了,它被挂在陈升现在住处的阳台上。很多人以为梦境和现实之间的穿插是从荡麦才开始,实际上从这里就开始了。
图8:
<图片8>
天亮以后,镜头扫过了陈升屋子里的陈设:一个插满红色塑料花的花瓶,一个坏掉的电扇,桌上有一本诗集正是《路边野餐》,诗集的旁边有一个女人的玩偶,似乎暗示着诗集和某个女人之间的关系。
图9:
<图片9>
图10:
<图片10>
陈升起床站在阳台上,下一幕却是他在田野间走路,一直走到诊所。陈升到达诊所后,老医生问陈升你怎么现在才来?可是在第一幕里老医生明明知道陈升生病了,并且建议他多休息几天,这句话问的不合逻辑,这里时空又一次转换了,看上去好像是与上一幕相连接陈升起床上班,实际上这却是时空3.1里发生在生病之前陈升的回忆。而李泰祥的这一盘磁带也第一次出现了,破旧的收音机正放着《告别》。
图11:
<图片11>
下一幕是老医生走进房间把烧开的水倒进水瓶里,这个画面持续了十几秒。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镜头,这里先按下不表。
图12:
<图片12>
送走了病人以后陈升坐在桌前和老医生交谈,提到老医生拿出来一个旧箱子,箱子里有一串爆竹是给儿子挂亲的时候买的。“挂亲”在贵州方言里是扫墓的意思,所以我们知道老医生的儿子已经去世了。因为现在不准烧纸放爆竹,只可以偷偷的烧,所以爆竹留到了现在。回想一下影片开头老医生在火盆里烧的纸钱,印证了这段对话发生在开头——陈升生病之前。另一个证据是诊所的牌子上方并没有灯,而影片开头的老医生却是站在灯下眺望着远方。
之后老医生开始讲述她和林爱人的故事,期间酒鬼再次出现,翻出了柜子里的爆竹缠在身上,红色的爆竹仿佛血痕,再次暗示了酒鬼和老医生儿子去世之间的联系。
图13:

林爱人是老医生年轻时候的一个伴侣,两人曾经暗自定下终身。老医生离开镇远到凯里的时候林爱人留了下来,两人约定如果有一天变心了就送给对方一件衣服。李泰祥的这盘磁带是林爱人送给老医生的定情物。老医生讲述她和林爱人的往事的时候,画面闪现出了昏暗灯光下坐在一起的两个人,但是看不见脸,离镜头较近的是一个女人。陈升提出要帮老医生修一修那个坏掉的录音机。
图14:
<图片14>
下一幕是陈升在山上掩埋废弃的医疗器具,背景中传来了狗的叫声和鞭炮声。这是酒鬼点燃了从老医生箱子里拿走的鞭炮,联系上文老医生说现在规定不给放鞭炮,酒鬼却明目张胆的违反规定,酒鬼是一个神智不正常的人。
接下来的一幕卫卫在家里的墙上画钟,这一幕的信息量非常的大,涵盖了整部电影许多的关键元素。仔细看卫卫身侧墙上的涂鸦,最上面左侧画着一个蜘蛛网,在电影中的第七首诗里出现了这个意象:
“所有的怀念隐藏在相似的日子里
心里的蜘蛛模仿人类张灯结彩”
蛛网的右边是一只鲨鱼,这是象征着大海的意象,有关大海的元素在之后频繁的出现,原因在梦境中会解答。鲨鱼的下面画着一个星球和人造卫星,这些意象出现在电影的第五首诗里:
“宇宙来自于平衡
附近的星球来自于回声
沼泽来自于地面的失眠
褶皱来自于海”
星球的下方画着一把长长的机关枪,奇怪的是枪的上面还有一个站立的人,仔细看上去,这把枪却更像是一座桥,这个人正刚刚从桥上走过。剩下的一些都是扭曲的钟表,钟表代表着时间,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时间是扭曲的。
还有一个细节是墙顶部的彩灯,联系门口的球灯,你会发现这间屋子拥有很多舞厅才有的东西。
图15:
<图片15>
老歪在屋外喊卫卫洗澡,背后是一个瀑布,卫卫和他住在一个瀑布的边上。从老歪和卫卫洗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卫卫并不喜欢老歪,老歪在两人的关系里处于绝对的强势,强迫卫卫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这里出现了蓝色的浴盆和水桶。
图16:
<图片16>
下一个情节是老歪去修车厂取花和尚送他的摩托车,取车时老歪找错了几次车,说明他并不认识这辆车。这是一辆旧车只有一个后视镜,右边的把手上系着一条红布。老歪取车到擦车的间隙出现了十几秒挖掘机下卡车的镜头。导演解释是卫卫被花和尚带走以后,老歪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故作正常地擦着摩托车,擦摩托车和给卫卫洗澡相对应,而这辆挖掘机却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情感和老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图17:
<图片17>
下一幕是一个雷鸣的雨天,地点在老歪的家里,有一个人来访,给了卫卫一个表,老歪提到了这个人家里有很多的表,还让卫卫去他的家里玩。诡异的是画面左边本该是床的位置,却有一辆倒置的火车轰隆而过。老歪的家里再次出现了彩带和气球等舞厅的元素。
图18:
<图片18>
图19:
<图片19>
镜头切回到沉睡的陈升,导演在这里再次用镜头的诡计试图欺骗我们这是时空3.2 的陈升在做梦,梦境中陈升站在一条河流之中,有一个明显的下蹲动作,好像潜入了镜头下方的河流之中,看见了水中母亲的一双蓝色绣花鞋,背景里是芦笙的声音。
图20:

下一个画面陈升坐在沙发上醒来,你可以看到图9中已经完全坏掉而被拆卸的电风扇此时还是大体完整仅仅有些故障,于是我们发现刚才在河流中站立的梦境并不是发生在时空3.2里,而是发生在时空3.1中的回忆,时空3.1里的陈升做了一个关于母亲鞋的梦。另外,广播里描述了9年前野人出没导致的交通事故。
图21:
<图片21>
时空3.1里的陈升醒来后在天台上与老医生谈论自己的梦,这里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老医生儿子的死因以及花和尚开钟表店的原因。老医生的儿子9年前骑着自行车去陈升母亲那里拿一幅蜡染,回家的路上因为交通事故去世,参照图13和图21,我们可以推测肇事司机正是酒鬼,而事故的原因是酒鬼在行驶过程中车后座上出现了野人。陈升说以前跟的一个老大的儿子被人活埋,死后一直托梦给他想要一只手表,于是这个老大开了一家钟表店,这和之前到访老歪家送给卫卫一只表的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花和尚。
老医生说:“那我们开这个诊所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咯?”原因是对死去亲人的怀念。老医生的儿子死于交通事故,与诊所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这个主语里的“我们”,很大程度上指的是陈升。陈升和老医生合伙开了这个诊所,是为了纪念一个死去的亲人。
下一幕闪回了时空1,我们看到那个已经在舞厅中出现的女人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就快要看清她的脸了。她和陈升产生了对话,陈升问她吃药有没有作用,说明女人身患疾病。舞厅中华出现的另一名男子似乎是陈升的朋友,让陈升唱一首歌,陈升说不会唱,男子说不唱不喊嫂子,所以这个出现了三次的女人其实是陈升的妻子。
图22:
<图片22>
接下来陈升回到了图2中出现的防空洞,这是第二次出现陈升买香蕉的镜头。陈升离开后,镜头转向黑暗,片名路边野餐出现,此时离开场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两次在影院看到这里下面的观众都是一片唏嘘,咳咳,大概是没想到看了这么久才刚刚开始吧。
图23:
<图片23>
陈升骑车出来,碰到酒鬼两只手臂上帮着棍子在别人的车上耍酒疯,再次说明酒鬼神志不清。陈升骗酒鬼说要把他的车开走酒鬼才作罢,跑回到自己的车上。而酒鬼的车是一辆碎了挡风玻璃的废旧轿车,就是9年前发生事故肇事的那一辆。
图24:
<图片24>
陈升骑车去给母亲上坟,发现弟弟老歪偷偷把墓碑换掉了,并去掉了他的名字。墓碑上老人去世时的年龄是六十三岁,出生的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可以推算出趋势时间是二零一二年。镜头给了车后座上的录音机一个特写,这是陈升答应帮老医生修理的录音机,这仍然是时空3.1下发生的回忆。
图25:
<图片25>
陈升想要打电话质问老歪为什么要偷偷换掉母亲的墓碑,因为手机欠费打不通于是约老歪去一个台球厅面谈。老歪走进台球厅喂乌龟的时候,背景里的电视放的是一段跳舞的画面,从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台球厅的老板实际上就是陈升的朋友——当年的舞厅老板。
图26:
<图片26>
两人见面后老歪对陈升的态度依然很差,说陈升没有资格把名字刻在母亲的墓碑上,谈到卫卫的时候老歪说自己的儿子卖掉也不关陈升的事。注意这是一个雨天,老歪穿着白色花衬衫和黑色裤子,和图18中的花和尚到访一模一样,图18中的情节发生在陈升和老歪在台球厅会面之后,也就是老歪在跟陈升大吵一架声称要卖掉卫卫之后,回到家让卫卫去花和尚家里玩。
画面切到了一个和台球厅相似的棋牌室,陈升的衣着此时发生了变化,时间从时空3.1摆回了时空1 的18年前,陈升和朋友——舞厅老板去找一个叫许英的女人算砍花和尚儿子手的帐。
在和许英对话的过程中镜头停在了一个滴水的桌子上,桌子上有一个翻到的酒杯,这个意象出现在了第五首诗里:“冰来自于酒”。
图27:
<图片27>
当镜头从桌子上移开的时候出现的确是冲突中的陈升和老歪,此时他俩和台球厅老板的衣着又发生了变化,时空又转回了时空2的9年前。通过台球厅老板和陈升的对话我们可以推测是陈升刚刚回到凯里,台球厅老板说这些年自己混的不好(很明显,从开舞厅变成了开台球厅),又说了很多陈升母亲去世时候的事情,说明两人是分别了很久刚刚见面,而且陈升母亲刚刚去世不久,对话我们也知道了台球厅老板叫三哥。这里第一次阐明了陈升和老歪两个人是同母异父的关系,而且陈升小时候被母亲一个人丢在了镇远,是改嫁到了凯里生下了弟弟老歪。陈升离开的时候问三个那一辆是老歪的车,接下来就听见零件破碎的声音和摩托车的警报声,陈升一脚踢坏了老歪的车。
下一个画面老歪又穿回了台球厅里的白衬衫,这是在和陈升在台球厅吵架的第二天。老歪从别人的摩托车上拆下一个后视镜装到了自己的车上,这是花和尚送给他的那辆二手车,所以图17中老歪去车行取车发生在这件事之前。即花和尚带走卫卫以后送给老歪一辆车,老歪取过车以后来见陈升。
图28:
<图片28>
对话里进一步的说明了两人不和的原因,陈升长期不在家,甚至母亲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回来。家里的事情都由老歪操持,可是母亲去世的时候却把房子留给了陈升。陈升误以为昨天在台球厅里老歪说要卖掉卫卫是真的,说要把房子让给老歪,卫卫跟着自己,老歪才吐露出卫卫其实是跟花和尚去镇远玩了。陈升于是起了去镇远把卫卫接回来的念头。
和老歪分手以后陈升来到一家鱼店买鱼,此处有彩蛋,卖鱼的老板就是毕赣本人。
图29:
<图片29>
这时出现了《告别》的歌声,原来陈升买鱼是去老医生的家里送修好的录音机,镜头在荷花图案的窗纸上停留了几秒,荷花出现在了第三首诗里:
“夏天
人的酶很固执
灵魂的酶像荷花”
老医生的名字叫做光莲,恰好契合了这一个画面。
图30:

老医生给陈升拔火罐的时候说林爱人已经病重,他的儿子打电话来说他想要再见老医生一面。听闻陈升要去镇远,托他给林爱人带去三样东西:一件衣服,一盒磁带和一张照片。前面有一个镜头是窗子下的桌上,左边是这件衣服,右边是缝纫机,这应该是老医生听闻林爱人病重之后做的衣服。衣服上的图案是椰树,象征海的元素有一次出现了。图13中老医生第一次提到林爱人时说他们约定谁先决定分开就送对方一件衣服,所以老医生是让陈升代他去向林爱人告别,正如同磁带里的歌。而相片出现在第五首诗里:
“像回到 误解照相术的年代
你摄取我的灵魂”
在照相术刚刚出现的年代,人们误以为相机会摄取人的灵魂。林爱人和老医生曾经相互许诺,私定终生,林爱人把相片送给老医生就如同把灵魂交到了她的手上。然而沧海桑田,分隔多年的两人有一位要走到生命的尽头,老医生要把他的灵魂交还给他。
图31:
<图片31>
陈升在车站等待去镇远的列车,火车开动时镜头却在铁轨上,好像火车从头上开过一样。当画面进入火车内部,却发现偌大的列车空空荡荡只有陈升一个人,可是明明刚才在车站有那么多人在等车。这一幕其实是陈升的梦,就像图19中一样,现实中的陈升躺在床上,梦境从他身上呼啸而过。
图32:

图33:

前面看到老歪和陈升吵架时说陈升这么多年一直不在家,包括母亲去世的期间,那么陈升去了哪里?现在答案揭晓了,画面穿越到了时空2,陈升走出了一个写着“监管重地”的铁门,陈升离开家的日子在坐牢。陈升出来以后坐在了一个湖边,注意湖水的颜色非常的蓝。这时三个开车来接他,两人开车回凯里。两人的对话和广播里面有三个信息:
1.9年前的交通事故的细节,酒鬼酒后驾车,野人棕色毛发喉咙发出打雷的声音,死者青年手持蜡染骑着自行车。酒鬼在撞人的时候就已经酗酒处于混沌的状态,所以野人根本不存在而是他的幻觉,而且从那以后酒鬼就疯了再也没有清醒过来。此时凯里的气候雾气弥漫可见度很低。
2.三哥本来也要坐牢,因为陈升没有供出他来才逃过一劫,而且花和尚还给陈升留下一笔钱,三哥和陈升曾经一起去找许英算花和尚儿子账,陈升入狱就是因为这件事。
3.交通事故发生时老医生儿子去找陈升母亲拿一块蜡染,说明陈升出狱前一个月母亲还在世。老歪说母亲去世时陈升不在家,说明陈升母亲的去世时间就在陈升出狱前一个月之内。另外照顾小卫卫和盘下诊所是陈升母亲的遗愿。
4.张夕在陈升出狱前一年已经病逝,陈升在狱中学了一首歌想要唱给她听,完成当年和她在舞厅时(图22)的夙愿。
图34:
<图片34>
图35:
<图片35>
梦境中在火车上睡觉的陈升醒来,看到几个苗人走进山洞,本来在火车上的陈升突然下车步行了,追随着苗人走进了荡麦。荡麦是毕赣虚构的一个地方,在他之前拍的短片《金刚经》里,陈升和老歪帮花和尚杀人以后,也是去荡麦领取赏金。
图36:
<图片36>
紧接着画面上出现了一幅蜡染布,布上的内容是吹芦笙的苗人。
图37:
<图片37>
陈升进入荡麦以后,前景有一个躺在摩托车上的小伙子,小伙子的摩托车和陈升图25中陈升的车一模一样,唯独缺了右边的后视镜,而老歪的车正是被陈升打坏了一个后视镜,两辆车合体了。除了小伙子以外还有五个人五辆车,图6中陈升和卫卫在游乐场坐车时卫卫数车的数量也是五个,所以在荡麦中这个小伙子就是卫卫。另外出现了一个黄衣服的女人,这个女人其实是卫卫的母亲和陈升母亲的结合体,本来女人要坐他的车,却因为打不着火而下车坐其他的人的车走,暗示了因为老歪的穷困,卫卫的母亲离开了他们,同时也和童年时陈升母亲离开他改嫁去了凯里相吻合。
图38:
<图片38>
陈升坐上卫卫的车去找吹芦笙的苗人,四十分钟的长镜头从这里开始了。途中碰到几个放学的小学生,陈升回头看了一眼,还跟他们打了招呼。打雷的声音再次出现,酒鬼说野人的喉咙发出打雷的声音,野人是酒鬼的幻想,所以打雷在电影中也是幻想的象征。
图39:
<图片39>
到达目的地后出现了酒鬼的背影,他在修一辆白色的皮卡车。梦中的酒鬼恢复了正常,重新变成了司机。皮卡车的后座上有四个带着乐器的年轻人。陈升要找的吹芦笙的苗人出门了,于是搭皮卡车去镇远,几个乐队的年轻人说他们要帮他们师傅办一场流行演唱会,而他们的师傅却出门看望师公去了,他们的师傅是唱苗歌的。年亲人问陈升会不会唱流行歌,陈升说自己只会唱儿歌,年轻人就给陈升放了一首包圣美的《小茉莉》。图22里陈升说自己不会唱歌,图35中陈升说自己在狱中学了一首歌想唱给张夕听,这首歌就是《小茉莉》。
图40:
<图片40>
途中陈升遇到了被人欺负的卫卫,卫卫的两个蓝色的水桶一个套在头上一个站在脚下,窝囊地背着手数数。这个镜头就是现实中老歪强迫卫卫洗澡那一幕映射,卫卫的手上也画着一个手表,预告片中的一个镜头已经直接指出了。陈升梦中欺负卫卫的五个人就是老歪的化身,注意看这五个人骑的车跟老歪的车是一样的款式。陈升替卫卫摘下桶,打开了被锁的摩托车,图3中开锁的一幕重现了。陈升这里和卫卫说话的语气非常的慈爱,明明是刚刚遇见这个小伙子却说这些人天天欺负他,好像认识他很久一样。在梦中他的潜意识知道这个小伙子就是卫卫,可是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还有一个细节,陈升问卫卫为什么那些人要欺负他,卫卫说是因为他们要抢他的望远镜。
图41:
<图片41>
陈升再次坐上卫卫的车去镇远,去之前陈升说要找一个地方缝衣服上的扣子。卫卫把他带到了河边,两人各吃了一碗粉,卫卫问陈升怎么称呼,陈升说你叫我老陈就好,这都是之前陈升带卫卫出来玩时发生的情节。另外卫卫提到了洋洋要去凯里当导游,背诵了一些凯里的导游词,导演用自己的处女作电影像世界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图42:
<图片42>
镜头左边我们看到开演唱会的乐队皮卡也抵达了这里,司机的酒鬼去酒店买了两斤酒,这时彩蛋又出现了,酒店老板也是毕赣,导演现实中卖鱼,梦境里卖酒。
图43:
<图片43>
酒鬼去找洋洋拿了一件熨好的衣服,暗合了现实中老医生的儿子死前是去陈升母亲那里拿一块蜡染。洋洋在梦境中是一个裁缝,用的是和老医生一样的凯里牌缝纫机,所以陈升母亲生前的职业很可能就是一个裁缝。之后卫卫带着陈升来找洋洋补扣子,这也可能是陈升对母亲生前行为的记忆,而卫卫的母亲可能是凯里的一个导游。在三个人对话的过程中楼上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问洋洋水烧好了没有。还记得烧水的画面吗?正是图12中的老医生。问这句话的人在台球厅里晒毛巾,这个女人和回忆中舞厅里陈升的妻子长的非常相似,而台球厅正是舞厅老板在舞厅倒闭以后开的,梦境中这个女人在看台球厅里的年轻人打桌球,回忆中的张夕在舞厅里踢球灯,所以这个女人,实际上是张夕和老医生的结合体。
图44:
<图片44>
梦中的张夕下楼到裁缝店找洋洋拿热水,这时已经脱下衣服的陈升看见张夕以后立刻就穿上另一件衣服追了出去,这件衣服正是老医生要陈升带给林爱人的那件衬衫,从这里开始,陈升和林爱人合为一体。
图45:
<图片45>
陈升追到了理发店,原来梦中的张夕是一个理发店的老板。张夕对陈升说要关门了不做生意,刚才明明在补扣子的洋洋出现喊张夕一起去看演出。之后洋洋穿上一件蓝色的外套坐船去了对岸,时空二里陈升梦中母亲漂在河里的鞋也是蓝色的。洋洋过河时摆渡的人里有一个是之前陈升去找吹芦笙的苗人时对话的人。
图46:
<图片46>
渡河时洋洋默背凯里的导游词,卫卫背诵的声音从岸上清楚的传过来,这个情景很像母亲在家里背诵文件,听了很多遍的孩子却学会了的情景。过河以后洋洋在地摊上买了一个风车,却被卫卫抢去玩了,可是洋洋却没有任何不满意的意思,好像本来就是要买给他玩的一样。这应该是陈升幼时的一段记忆,母亲曾经买过一架风车给他。风车的意象出现在第五首诗里:
“命运布光的手
为我支起了四十二架风车”
此刻的卫卫也成了卫卫和幼年陈升的混合体。洋洋走到桥边再次碰到卫卫的时候,听到了火车的声音,注意一下洋洋的目光朝向和此刻的空间位置,火车声音似乎是从桥的左侧传来的,回想一下图15中老歪家墙上的壁画和图19中老歪床上倒立而行的火车,这个梦境的外部空间实际上就是老歪的家里,陈升实际上是在老歪的家里神游。
图47:
<图片47>
洋洋从桥上又走回到了河对面,好像摆渡过河只是为了买一架风车。风车被卫卫玩坏了,洋洋丝毫没有在意的样子。卫卫说要陪洋洋一起去凯里,洋洋却避而不答,陈升幼时母亲将他丢在镇远,临走前陈升也曾这样追问母亲,可是最后母亲仍然没有带着他一起离开,这件事后来也成为了陈升母亲的一个心结。自此荡麦梦境的四个主要人物身份都已经明确:
荡麦陈升:现实陈升和年轻林爱人的结合体;
荡麦卫卫:现实卫卫和幼年陈升的结合体;
荡麦洋洋:卫卫母亲和陈升母亲的结合体;
荡麦张夕:现实张夕和年轻老医生的结合体。
洋洋回到河对岸以后再次来到了理发店,刚刚明明说不做生意的张夕此刻却正在为陈升洗头。洗头的时候陈升背着手,张夕说背着手的是有罪的人,因为老一辈的人说被捆着流放而来。在电影的剧照中曾经出现了一幅洋洋穿着一件华丽的旗袍的照片,可是这一幕在电影里并没有出现。这应该是陈升对年轻时候母亲的回忆画面,最后被导演剪掉了。画面里还有一个背着手的男人,男人的手腕上带着手表和红绳子,这个红绳子在荡麦里出现在洋洋的手腕上,毕赣在和张大春的讲座里谈到母亲画的那一幅蜡染画,画中的内容就是一个背着手的男人,所以这个背着手的男人很可能就是陈升的父亲,而背着手说明他也是一个有罪的人,陈升母亲离开他改嫁的原因也很可能和陈升父亲的犯罪有关。因为父亲入狱母亲离开了陈升,因为自己入狱离开了心爱妻子,相似的悲剧在陈升的人生中循环往复的发生。
图48:
<图片48>
陈升和张夕在理发店中的对话是又一个信息量大爆发的点:
1.陈升和张夕在舞厅认识,结婚以后住在一个瀑布边的小房子里,因为瀑布的声音很大所以两人每天在家不说话只是跳舞。所以影片之前出现的老歪和卫卫住的房子其实是陈升的房子,而图28里陈升和老歪交涉时提到要过户给老歪的房子就是这间房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歪的房子里有球灯,彩灯,彩带等等如此之多的舞厅元素。图14里出现的沉默对坐的男女也正是当年的陈升和张夕。
2.陈升帮花和尚砍人的原因是因为之前为了给张夕治病找花和尚借过一大病钱,为了还这一笔人情债陈升遭遇了九年的牢狱之灾和妻子生离死别。张夕寄给他的信里提到了想要去看一看大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影里出现了大量海的元素。陈升提到以前在汞矿监狱的时候那里的池塘被重金属污染变成了蓝色,这就是图35中出现的陈升刚出狱在边上静坐了很久等三哥的那个湖。
3.陈升把手电的光照在陈夕的手上,毕赣自己说这是一个充满情欲的画面,性的喻指非常的明显。这一幕是老医生曾经告诉陈升自己年轻时和林爱人的经历,而李泰祥临终前,唐晓诗来探望的时候也发生过相似的情境:“去年11月,他病情恶化,她到病房探望,「我的手很冰,老师一直握着,想要温暖我」;放开手竟成最后一别。”
这一幕也出现在第六首诗里:
“白醋 春梦 野柚子
把回忆揣进手掌的血管里
手电的光透过掌背
仿佛看见跌入云端的海豚”
4.电影之前出现了两次陈升买香蕉的情节,这里出现了原因之一:陈升的妻子张夕生前喜欢吃香蕉。理发店的镜子下面就有一个热带水果的纸箱。
图49:
<图片49>
两人离开理发店后去看乐队演出,酒鬼也出现在现场。卫卫像个孩子一样对演出漠不关心,专心致志地在做风车。张夕对洋洋说自己的眼皮在跳,这一刻张夕是老医生,而洋洋是陈升的母亲,暗示老医生的儿子去找陈升母亲拿蜡染布被酒鬼撞死的灾祸发生。
图50:
<图片50>
陈升说要唱一首歌给张夕听,那一首陈升在狱中学会的《小茉莉》终于在梦中唱给了失去的爱人,张夕听着陈升破碎而深情的歌声流下了泪水。唱完以后陈升化身成了林爱人,把李泰祥的磁带送给了张夕——年轻时的老医生。而洋洋把手上缠着的红布缠在了卫卫的摩托车把手上,呼应了图17中老歪车上的红布。
卫卫骑车送陈升离开时说到了野人的故事,陈升终于意识到这是一个梦境,当他回望荡麦时,画面切回了九年前在家中和张夕对坐的温馨画面,荡麦,是与现实颠倒的梦境,是他记忆中的家。正如同第七首诗里写的:
“怀着美梦却可以看见
摸索颠倒的一瞬间”
电影预告片中出现的一个画面也佐证了荡麦中的一切,都发生在那个昏暗温暖的房间里。
图51:
<图片51>
图52:
<图片52>
图53:
<图片53>
卫卫说洋洋说时光如果倒流她就会回到凯里,所以他要去火车上画钟表,说明了为什么现实中的卫卫如此的爱画钟表,其实是因为他在想念自己的母亲。到了荡麦河边的时候陈升两只胳膊上各栓了一根棍子,卫卫说这是用来防野人的,这是图13和图24里出现的酒鬼把老医生旧箱子里的棍子绑在手上的情节。画面中再次出现了陈升母亲的绣花鞋,从绣花鞋开始到绣花鞋结束,代表了荡麦的梦境在这里告一段落。
下一个画面时空转回到时空3.1,陈升到了镇远来找花和尚接卫卫。花和尚出现的第一个正脸是在镜子里刮胡子,影片中涉及到回忆的地方出现了多次利用镜子反光拍摄的手法,比如老医生在诊所讲述和林爱人年轻时候经历的镜头和老歪擦洗摩托车的镜头。花和尚经历了丧子之痛以后在镇远开了一家钟表店,每天开车接送镇里的孩子上学慰藉自己伤感的内心。这段对话出现在两人在等待卫卫放学的时候,卫卫要上手工课需要纽扣,陈升把自己衣服上的纽扣拆了下来丢给了花和尚,说明了为什么梦中的陈升要去补扣子。镜头给到放学的孩子的时候背景的墙上写着香蕉批发几个大字,解释了陈升买香蕉的第二个原因:凯里的香蕉是从镇远批发而来的,镇远是陈升的故乡,香蕉是他小时候的记忆。
图54:
<图片54>
答应花和尚让卫卫在镇远多待几天以后,陈升开了路边一家人的锁,拿着望远镜在窗缝里看乡间小路上的卫卫。望远镜和路上放学的孩子,也出现在了荡麦梦境之中。为什么荡麦中的卫卫说代表老歪的五个人要抢他的望远镜,陈升跟老歪提到要接管卫卫的抚养权都被老歪拒绝了,望远镜是陈升对卫卫的感情象征。
图55:
<图片55>
离开了花和尚陈升去找林爱人,得知林爱人已经去世。林爱人生前是一名吹芦笙的苗人并有很多苗人徒弟,这些徒弟赶来看望他为他吹奏最后一曲。这些吹芦笙的苗人就是荡麦梦境中唱流行歌曲乐队年轻人的师傅,林爱人就是他们的师公。林爱人想见曾经的爱人老医生一面而不能,陈升想见自己的妻子陈夕,陈夕却在他出狱前病逝。两人的遭遇在这里重合了,林爱人和老医生的故事给了陈升很大的触动,芦笙的声音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记忆里,这也是为什么之后陈升总是能听见芦笙的声音。而在荡麦里追寻吹芦笙的苗人,其实是在追寻失而不得的爱人。
陈升坐上了离开镇远的火车,在火车交错的一瞬间原本清醒的陈升突然陷入了沉睡,对面的火车上出现了卫卫画的钟,时间似乎开始倒流,儿时的母亲回到了镇远,自己回到了和张夕朝夕相处的家,影片到此结束。
图56:
<图片56>
经过分析以后,按照时间先后的线性关系,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陈升的父亲在其幼时犯罪入狱,母亲将他安置在镇远后改嫁到了凯里,生下了他同母异父的弟弟老歪。陈升成年后走上社会,认识了兄弟——歌舞厅老板黄三(后来的台球室老板)和花和尚。
陈升在兄弟的歌舞厅结识了妻子张夕,两人婚后张夕生了一场大病,陈升找花和尚借了一大笔钱为张夕治病。十八年前花和尚的儿子因为欠债不还被人活埋,活埋前被斩断手指,花和尚让陈升和黄三两个人去找砍儿子手指的女人报仇。两人砍下仇家的手指以后遭遇严打,陈升被抓判刑九年,没有供出黄三而独自承担了牢狱之灾,并和妻子张夕协议离婚。
陈升入狱后张夕一直给他写信,最后一封信中提到想去看一看大海。十年前张夕因病去世。
九年前凯里老医生的儿子骑着在骑车去找陈升母亲拿蜡染布的路上被酒鬼开车撞死,酒鬼说在后视镜里看见了野人。之后一个月内陈升母亲去世,因为觉得在幼时丢下陈升心有愧疚和小儿子不成器,去世前将家里的房产证交给了老医生要留给陈升,老歪心有不忿曾带着儿子卫卫前去闹事未果。
一个月后陈升出狱回到凯里,和老歪发生冲突后踢坏了老歪的摩托车,并用花和尚给的一笔钱按照母亲的遗愿盘下了凯里的诊所。
陈升在凯里经营诊所并照顾卫卫,时间过去了九年。陈升梦到了母亲鞋,去给母亲上坟的时候发现老歪换掉了墓碑和老歪大吵一架几近动手,老歪气愤中说出卖掉卫卫的话。花和尚得知以后把卫卫接去了镇远,并送给了老歪一辆摩托车。陈升准备动身去镇远接卫卫回来,出发前老医生收到年轻时的伴侣林爱人的消息,林爱人身患重病想在去世前见她一面,陈升就带着老医生送给林爱人的信物去了镇远。
到了镇远以后林爱人已经去世,只见到了林爱人的儿子和吹芦笙的苗人徒弟。和花和尚见面以后花和尚说服了陈升让卫卫在镇远待到凯里开学,陈升独自坐车回到了凯里。
最后陈升生了一场病,在药物的作用下进入睡梦中。梦中他坐火车来到了荡麦,经历了一段奇异的情节后时光倒流,回到了九年前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家中。
影片中前后一共出现了八首诗,八首诗的意象和指代都悉数出现在了电影中。
有的浅显直白:
如第六首诗里的
“手电的光透过掌背
仿佛看见跌入云端的海豚。”
和第八首诗:
“冬天是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当我的光曝在你身上
重逢就是一间暗室。”
说的是老医生和林爱人在冬天取暖的情节,而当真正看到梦境中陈升把光打在张夕的手上时,手电的光透过手指照射出了血管的脉络,画面像极了一个孕妇做B超时的情景。而张夕想去看大海,海豚都象征着陈升憧憬着和妻子拥有一个爱情的结晶,在妻子病逝后他把这份感情投射到了侄子卫卫的身上。
又如第四首诗:
“许多夜晚重叠
悄然形成黑暗
玫瑰吸收光芒
大地按捺清香
为了寻找你
我搬进鸟的眼睛
经常盯着路过的风”
说的是陈升在狱中日夜思念张夕。
有些写的很隐晦:
比如第五首诗:
“命运布光的手
为我支起了四十二架风车
源源不断的自然
宇宙来自于平衡
附近的星球来自于回声
沼泽来自于地面的失眠
褶皱来自于海
冰来自于酒
通往岁月楼层的应急灯
通往我写诗的石缝
一定有人离开了会回来
腾空的竹篮装满爱
一定有某种破碎像泥土
某个谷底像手一样摊开”
第一句“命运布光的手,为我支起了四十二架风车”,说的是陈升的年龄是四十二岁,这个意象非常的精彩,风车的转动代表了时间的流淌,想象一下四十二架风车不停转动的光影,随着时间变化风车越来越多,形成了巨大的仪式感和压迫感,让人感到命运的不可抗拒。后面六句是陈升自己内心的描述,而“岁月楼层的应急灯”让人想到开头诊所和荡麦理发店里闪烁的灯光,“腾空的竹篮”“破碎像泥土”又让人想到他在狱中挖煤的故事。他对张夕的思念,对曾经共度的岁月的怀念,正是他写诗的原因。
毕赣在和张大春的一次座谈里谈到影片的剧情结构人物关系花了三年的时间来构思,再通过空间的拼接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从最后的完成度来看思维非常的缜密,全片出现的诗句和镜头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毕赣的家乡凯里因为这部电影获得了新的生命。在杨德昌的牯岭街,王朔冯小刚的北京大院和贾樟柯的山西汾阳之后,从《路边野餐》开始,华语电影史上又立起了一座重镇——毕赣的凯里。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钱德勒慢腾腾地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