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汤姆先生:抖掉身上的灰尘,一起回归自然


这类电影往往以日本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为基石,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恩,对生活的态度和重视,以现代人的生活面貌为扩展路线,在手机不离手,眼睛离不了屏幕的快节奏年代下,就像近几年极力推崇的生活理念——试着远离庸碌繁忙的都市生活,抽点时间融入大自然,回归最纯粹简单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劳作中体味付出和回馈,从深厚的大自然中顿悟生活,日渐成了大受追捧的非主流,这份理念也在最近几年的日式小清新电影中得到了着重的刻画和延续,虽然一直以来都是一些亲切的熟面孔乐此不疲的讲着万变不离其宗的那点事,却很难激起观众的反感情绪,所呈现出的经历都是大部分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就像饭团,从不会因为它形象上的朴实或单一,而否决它的价值和美味。
《山中的汤姆先生》就是这类电影的代表作,其中可以看到很多过往这类电影的影子和套路,从《西瓜》就开始同居的小林聪美和市川实日子,从《海鸥食堂》就开始爱上饭团的罇真佐子奶奶,被《哪啊哪啊神去村》里的受挫男孩附体的侄子,和《小森林》一样远离城市在偏僻宁静的山林里过着无欲无求、自给自足的生活,老和猫有着不解之缘,少不了令人垂涎欲滴、精致到舍不得入口的美食,秀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朴实洁净的居住环境,虽然能感受到很多以前似曾相识的元素和情节,但还是挺喜闻乐见,我不会说这是一部多么好的电影,也有一些有意而为之的痕迹,但至少能让人暂时从世俗的烦恼中抽离出来,放慢急切的脚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窝在乡间,并非逃避,花姐并没有完全放弃东京的工作,而是在与土地、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收获精神价值的一种渠道,幸福与否重点就在于知足。受到当地夫妇的好心帮助,花姐带着郁闷的侄子,阿时带着乖巧的女儿,生活在古旧的木屋里,勤恳耐心的照料菜园,开始养鸡收蛋,抱着感恩的心利用亲自种植的各种食材,烹调出色香味俱全、心意满满的料理,沮丧内向的侄子也在悉心照料两只山羊的过程中打起了精神,一起劳动,一起野餐,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钓鱼…,一幅踏实窝心的生活景象,镜头有时只安静的捕捉汤姆的一举一动,一起见证汤姆先生的成长,成了这个家牵系彼此的情感纽带,无论它如何的调皮捣蛋,依旧疼爱有加,或是会降低它抓捕老鼠的能力,每个人还是会忍不住悄悄地将它揽入怀中。
悦耳的配乐尤为令人称赞,幽美而温馨,轻快而动人,可能会有点出其不意,配着和睦愉快的画面,会莫名的很感动。这是一部注定会被埋没在茫茫片海中的片子,容易被大伙忽视和错过、不会给予高度评价的电影,想要从影像中体会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欢声笑语的娱乐性的观众,可以直接弃了,这片只会让你觉得乏味而无趣。日式美学和精神往往能让人肃然起敬,宛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种简约而淡泊的美感,宛若静谧的山间潺潺流动的清泉,蓝天里悠闲自在的白云,自然而然的滋润着我们的生活,就像最后花姐说着以前在书里读到过的:“有自由、有书、有花、有月亮,有人会因为这些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吗?”有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而有的人则会给予满足而肯定的回答。

2.我原本一心觉得,不去做幸苦又麻烦的事,才会心情舒畅,说实话,这大概反而让自己更痛苦了,活着本身,就是件既充满趣味又幸苦的事吧。
3.没什么事是一下子就能顺利的,种地也会有很多的失败,不是什么事都能顺遂的,不过这样也很有趣不是吗?!如果你只关注眼前的事,反而什么都看不见,如果把眼光放长远,有时却能看到眼前的事,发发呆也可以。
4.乐观的人看到是甜甜圈本身,悲观的人看到的是甜甜圈上的洞。
5.人啊,即使学习成绩不好也没关系,早早地丢了工作也没关系,但是,对于自己想做的事,必须要做到最后,若是半途而废的话,不会觉得无聊吗?!
片中花姐说的这几句话,虽然很鸡汤,却也挺受用,最后分享给能耐着性子看完这部电影和我这篇观后感的读者们,因为可爱的汤姆先生,想养猫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