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角落的精神分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听说豆瓣十年首支TVC主打精神病,我们精神分析从业人员当然火速到场!
感觉最能说精神病的部分,是文案和影像的反讽关系。
语言和音画是两套表达,它们传递的信息当然应该有所不同,既可以相互补充,也可以相互抬杠。然而《精神角落》里的反讽,失控了,暴露出精神病,暴露出“精神病”面具背后的媚俗。
“我拥抱世界,世界拥抱我”,可原来世界的“拥抱”是套上精神病院的紧身衣。这是剧情和BGM的开始,也是反讽的开始,此前神马雪花小彩电,打字机,一个秘密/折叠刀都还只算悬(zhuang)疑(bi)。
在一个富贵的大宅里,一个衣冠楚楚的日系叔伯级长辈说着话突然咬人了。文案配的是“渴望交流,不强求共鸣”云云。
从这两段来看,“我”反复将自己受害者化(self-victimized),具有受迫害狂的妄想。难怪他在一开始必须带一把折叠刀。并且非要自己打电话把精神病院的人叫来,没有“压迫”就没有“反抗”了。
本片的第一个定位:豆瓣用户是受世界排挤和父辈压迫的受害者。当然受害者翻译一下:追求梦想和自由的人。
因此我从未被送入精神病院,而是进入了一连串今敏般的梦境。
硝烟弥漫的战争最后美好地化作露天的焰火,孩子们围成一圈拍手。这倒确实是豆瓣论战的常态,最后几个红人出些烟火般的熊文,意见很大知识很少的孩子般的群众拍手叫好。
注意这一段文案:
“勇敢,热爱和平,奋不顾身的怀疑”(而且这个“的”字写错了,确实值得怀疑!)
“怀疑……我在哪里,该往哪去?”
由此可得:
本片的第二个定位:豆瓣用户是“和平主义的战士”(美国人?)。
本片的第三个定位:豆瓣用户是一群迷惘的孩子(看完战争和焰火的热闹后,空虚了)。
孩子这个意象出来之后,我彻底被动了。一度倒退回婴儿。
不足为奇,“我健康”的文案配的是球场上被拖着走,“不缺乏照顾”的文案配的是被抬上手术台。
紧接着一个A片般干脆的转场,一个女护士“救”了我(被医生迫害这个暗示还是存在),她要我知道“爱情的滋味,真正的爱情”,遂迅速脱下口罩和大褂,在口罩后面一张李小璐(?)般魅惑的面庞,在制服下面是另一套制服……
本片的第三个定位:豆瓣用户虽然是无助的孩子,却也是享受生活的孩(fei)子(chai)。他们在竞技场上趴下了,一边怀念母亲和小时候,一边等待美女的救赎。
剧情发展,这一次艳遇莫名又不成了,也许是愤怒,也许是性欲的升华,我坐在马桶上飞向了宇宙,和卫星实现对接。
这一段,无非是说我成仙了,脱离你球和群众了。
本片的第四个定位:豆瓣用户是脱离低级趣味的。
既已上天,当然也没什么好反抗的,受害者没必要再受害了,遂拿出小刀把束身服割掉。注意:“束身服”元素从一开始就等于“世界的拥抱”,所以你看,这时文案也从“有时拥抱世界”转向了“有时只想一个人”。
本片的第五个定位:豆瓣用户“有时”是孤独的人。
其实从该片来看,你和所有人的关系都失败了,你一直都是一个人啊。
因此最后一句,最主要的文案,Slogan,“我们的精神角落”,大谬。
片中,只表现了我,没有我们。现实中,豆瓣注册用户1.3亿,也不是角落。
至于“精神”,前面已提炼出五个定位,连起来一看,仿佛村上春树和韩寒小说走出来的。
可能人多的地方,都俗成一个逼样。
回头一想,这个TVC构思还是流俗。因为是给网站/APP做广告,文艺点的做法,里面当然不会出现电脑和手机,必须用其他东西换喻,这个思路可以,然而终究只能想到换成一场单机版的VR游戏。
怪台湾人咯?
感觉最能说精神病的部分,是文案和影像的反讽关系。
语言和音画是两套表达,它们传递的信息当然应该有所不同,既可以相互补充,也可以相互抬杠。然而《精神角落》里的反讽,失控了,暴露出精神病,暴露出“精神病”面具背后的媚俗。
“我拥抱世界,世界拥抱我”,可原来世界的“拥抱”是套上精神病院的紧身衣。这是剧情和BGM的开始,也是反讽的开始,此前神马雪花小彩电,打字机,一个秘密/折叠刀都还只算悬(zhuang)疑(bi)。
在一个富贵的大宅里,一个衣冠楚楚的日系叔伯级长辈说着话突然咬人了。文案配的是“渴望交流,不强求共鸣”云云。
从这两段来看,“我”反复将自己受害者化(self-victimized),具有受迫害狂的妄想。难怪他在一开始必须带一把折叠刀。并且非要自己打电话把精神病院的人叫来,没有“压迫”就没有“反抗”了。
本片的第一个定位:豆瓣用户是受世界排挤和父辈压迫的受害者。当然受害者翻译一下:追求梦想和自由的人。
因此我从未被送入精神病院,而是进入了一连串今敏般的梦境。
硝烟弥漫的战争最后美好地化作露天的焰火,孩子们围成一圈拍手。这倒确实是豆瓣论战的常态,最后几个红人出些烟火般的熊文,意见很大知识很少的孩子般的群众拍手叫好。
注意这一段文案:
“勇敢,热爱和平,奋不顾身的怀疑”(而且这个“的”字写错了,确实值得怀疑!)
“怀疑……我在哪里,该往哪去?”
由此可得:
本片的第二个定位:豆瓣用户是“和平主义的战士”(美国人?)。
本片的第三个定位:豆瓣用户是一群迷惘的孩子(看完战争和焰火的热闹后,空虚了)。
孩子这个意象出来之后,我彻底被动了。一度倒退回婴儿。
不足为奇,“我健康”的文案配的是球场上被拖着走,“不缺乏照顾”的文案配的是被抬上手术台。
紧接着一个A片般干脆的转场,一个女护士“救”了我(被医生迫害这个暗示还是存在),她要我知道“爱情的滋味,真正的爱情”,遂迅速脱下口罩和大褂,在口罩后面一张李小璐(?)般魅惑的面庞,在制服下面是另一套制服……
本片的第三个定位:豆瓣用户虽然是无助的孩子,却也是享受生活的孩(fei)子(chai)。他们在竞技场上趴下了,一边怀念母亲和小时候,一边等待美女的救赎。
剧情发展,这一次艳遇莫名又不成了,也许是愤怒,也许是性欲的升华,我坐在马桶上飞向了宇宙,和卫星实现对接。
这一段,无非是说我成仙了,脱离你球和群众了。
本片的第四个定位:豆瓣用户是脱离低级趣味的。
既已上天,当然也没什么好反抗的,受害者没必要再受害了,遂拿出小刀把束身服割掉。注意:“束身服”元素从一开始就等于“世界的拥抱”,所以你看,这时文案也从“有时拥抱世界”转向了“有时只想一个人”。
本片的第五个定位:豆瓣用户“有时”是孤独的人。
其实从该片来看,你和所有人的关系都失败了,你一直都是一个人啊。
因此最后一句,最主要的文案,Slogan,“我们的精神角落”,大谬。
片中,只表现了我,没有我们。现实中,豆瓣注册用户1.3亿,也不是角落。
至于“精神”,前面已提炼出五个定位,连起来一看,仿佛村上春树和韩寒小说走出来的。
可能人多的地方,都俗成一个逼样。
回头一想,这个TVC构思还是流俗。因为是给网站/APP做广告,文艺点的做法,里面当然不会出现电脑和手机,必须用其他东西换喻,这个思路可以,然而终究只能想到换成一场单机版的VR游戏。
怪台湾人咯?
© 本文版权归作者 mom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