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的意义就像火烛和酒旗
(文/杨时旸)
很少有人愿意用“角落”形容自己的产品。这是个大张旗鼓、众声喧哗的时代,每个人都像一只咋咋呼呼的河豚,随时准备着鼓起腮帮,恐吓对手。人们都希望展现自己的体量和威猛,竭尽全力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抢占一切竞争市场的核心。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真的能牢牢占据一个角落,就已经算是成功。能固守一个角落的勇气,足以镜鉴那些庞然大物的虚张。
我们都需要角落,安全、私密、屏蔽外界的嘈杂,得以维系内心的声音。在这里,我们无需向他人拼命解释我们的生活,也无需证明对错。
但我们发现,每个产品几乎都妄想着成为广场,而豆瓣一直安之若素地扮演着一个角落。就像这个毫无攻击性的名字一样,它清新又魔性,它有一种外界看来莫名其妙,内部人却能自得其乐的状态。它不凌厉,不指摘,不躲避,就那样独树一帜地存在。从开始到现在,保持着表面谦逊,内心坚定的嚣张。从那些乐于嘲讽文艺青年的人的角度去看,豆瓣的存在近似于“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无法绕开的样子。”无论你看哪部电影,读哪一本书,豆瓣几乎是最可靠的参考指标。那些评判和讨论有些尖刻,有些搞笑,有些深邃,不经意间,总会发现一些潜藏于生活中的神奇人物,在这里用三两句话洞穿一切。这时你会感到一种浩瀚和精妙交织的奇妙体验。
中国的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大言不惭的故事讲述者和挥金如土的资本运作家,豆瓣之于这里,是一种近乎神迹的存在。在弱肉强食的森林中,讲求小而美被认作一个幼稚的笑话,但豆瓣仍然在最大限度向这个目标进发。它面临着众多压力,但至今也没有改变它原有的气味。在豆瓣上碰到同道者的感受,很像独自走过漫长的夜路之后,突然见到火烛与酒旗。
很多年前,我就注册了豆瓣,但只不过一直默默地看着大家,未曾发言,直到这两年才决定成规模地写一些东西。没有想到,这样短暂的写作赢得了众多回应。但更重要的不是回应数量的多寡,而是有质量的反馈。由于职业原因,被很多地方邀约过专栏,我把文章贴到其他地方,每刷一次评论,都有一种永世不再打开那个网页的念头。在其他那些地方,文章的回应中充斥着歪斜的理解偏差,情绪化的表达和由怨怒而凝固成的偏见,让人无比绝望。而在豆瓣,我得以看到那些可以对话和交流的人,他们附和或者反驳,但绝不会离题万里,这里的争论和赞同并非辱没和愚忠,这一点让我感到舒服。即便如今,有更多的、口味复杂的人聚集到豆瓣,但也并没有撼动这里的基本面。
客观地讲,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里,阅读量是一个残忍的数据,如果以这个参数作为参考,有太多平台足以蔑视豆瓣,但你会发现,你在豆瓣发表的内容会被人重视,记住,讨论,转播,并且形成固有的粘性。而其他平台那些天文数字般的阅读量,都是一次性的买卖,与你本人根本不发生任何关系。这一点很有趣。因为豆瓣用自己气味筛选了人群,让内容抵达了有效的地点,那是一种内在的发酵,而不是大范围无益的喷洒。这就是角落的意义。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多年前,当有人在豆瓣关注你的时候,你的注册邮箱中会收到一封邮件,其中有一句妥帖、安静却力道十足的句子,大致是:某某在豆瓣关注了你,可能因为你们气味相投,你可以关注,也可以完全忽视,绝没有必要把这当成一种压力。
在其他泛社交类网站中,我从未见到过这样的表述,直到如今仍然如此。那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大脑里,挥之不去。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无比妥帖的抚慰。在这个不停地强调社交,互动,人脉,粘性的时代里,这个网站会用这样一句看似漫不经心但实际上充满深意的话,给我柔软的慰藉。这是繁复人际关系之中一口清新的氧气。“你不需要把它当做负担和压力”,对我而言——或者说,对我们这样的人而言,这几乎就是一句解放的口号。它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你,这是你的角落,你可以选择与其他生物碰碰触角,也可以选择自己蜷缩,在这里,无人指摘。这就是角落的意义。
豆瓣产生的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精神产品,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电影和阅读是豆瓣最知名的部分,基于此也衍生于此,豆瓣被描述为文艺青年的聚落,这些有趣的内容还来自于生活方式,旅行,美食,设计,等等众多充满生活气息的领域,换句话说,我们在这里得以阅览他人的经验。电影和文学中虚构出来的场景与故事,他人生活细节中幻化出的美学,都得以向我们敞开。文艺青年这个词汇在被仰望,平视之后,进而被深度污名化,这个群体被描述为无用而矫情的失意者,但其实,这一群人通过阅读他人的以及虚构的经验,得以淬炼出某种对待生活的药剂。这种萃取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而已。
如同这部短片中所叙述的,我们穿越一段时光,经历几段关系,困于某种障碍,阅读众多书籍,浸入几部影像,伴随一段声音,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观看和聆听,更多的是我们得以进入这些经验再超越这些经验,把它融汇为我们抵御绝望和继续生活的方法。我们得以在这个小小的被称为或者误认为文艺的角落里,习得和疗愈,以便再度进入真实生活。这就是角落的意义。
这世界犹如一个巨大的广场,每天上演各种人与事,光怪陆离,有时让我们心生欢喜,有时另我们措手不及,当我们走出广场,更愿意有一个角落供我们安然自得。这个角落安全,舒适,却又不自我封闭,它让同类休憩,交流却又不会就此沉溺。著名的硬摇滚乐队The Who曾经这样唱到
Out here in the fields
I fight for my meals
I get my back into my living
I don't need to fight
To prove I'm right
希望这世上一直有这个角落,得以让我们回旋和寄望,像个故乡。
很少有人愿意用“角落”形容自己的产品。这是个大张旗鼓、众声喧哗的时代,每个人都像一只咋咋呼呼的河豚,随时准备着鼓起腮帮,恐吓对手。人们都希望展现自己的体量和威猛,竭尽全力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抢占一切竞争市场的核心。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真的能牢牢占据一个角落,就已经算是成功。能固守一个角落的勇气,足以镜鉴那些庞然大物的虚张。
我们都需要角落,安全、私密、屏蔽外界的嘈杂,得以维系内心的声音。在这里,我们无需向他人拼命解释我们的生活,也无需证明对错。
但我们发现,每个产品几乎都妄想着成为广场,而豆瓣一直安之若素地扮演着一个角落。就像这个毫无攻击性的名字一样,它清新又魔性,它有一种外界看来莫名其妙,内部人却能自得其乐的状态。它不凌厉,不指摘,不躲避,就那样独树一帜地存在。从开始到现在,保持着表面谦逊,内心坚定的嚣张。从那些乐于嘲讽文艺青年的人的角度去看,豆瓣的存在近似于“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无法绕开的样子。”无论你看哪部电影,读哪一本书,豆瓣几乎是最可靠的参考指标。那些评判和讨论有些尖刻,有些搞笑,有些深邃,不经意间,总会发现一些潜藏于生活中的神奇人物,在这里用三两句话洞穿一切。这时你会感到一种浩瀚和精妙交织的奇妙体验。
中国的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大言不惭的故事讲述者和挥金如土的资本运作家,豆瓣之于这里,是一种近乎神迹的存在。在弱肉强食的森林中,讲求小而美被认作一个幼稚的笑话,但豆瓣仍然在最大限度向这个目标进发。它面临着众多压力,但至今也没有改变它原有的气味。在豆瓣上碰到同道者的感受,很像独自走过漫长的夜路之后,突然见到火烛与酒旗。
很多年前,我就注册了豆瓣,但只不过一直默默地看着大家,未曾发言,直到这两年才决定成规模地写一些东西。没有想到,这样短暂的写作赢得了众多回应。但更重要的不是回应数量的多寡,而是有质量的反馈。由于职业原因,被很多地方邀约过专栏,我把文章贴到其他地方,每刷一次评论,都有一种永世不再打开那个网页的念头。在其他那些地方,文章的回应中充斥着歪斜的理解偏差,情绪化的表达和由怨怒而凝固成的偏见,让人无比绝望。而在豆瓣,我得以看到那些可以对话和交流的人,他们附和或者反驳,但绝不会离题万里,这里的争论和赞同并非辱没和愚忠,这一点让我感到舒服。即便如今,有更多的、口味复杂的人聚集到豆瓣,但也并没有撼动这里的基本面。
客观地讲,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里,阅读量是一个残忍的数据,如果以这个参数作为参考,有太多平台足以蔑视豆瓣,但你会发现,你在豆瓣发表的内容会被人重视,记住,讨论,转播,并且形成固有的粘性。而其他平台那些天文数字般的阅读量,都是一次性的买卖,与你本人根本不发生任何关系。这一点很有趣。因为豆瓣用自己气味筛选了人群,让内容抵达了有效的地点,那是一种内在的发酵,而不是大范围无益的喷洒。这就是角落的意义。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多年前,当有人在豆瓣关注你的时候,你的注册邮箱中会收到一封邮件,其中有一句妥帖、安静却力道十足的句子,大致是:某某在豆瓣关注了你,可能因为你们气味相投,你可以关注,也可以完全忽视,绝没有必要把这当成一种压力。
在其他泛社交类网站中,我从未见到过这样的表述,直到如今仍然如此。那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大脑里,挥之不去。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无比妥帖的抚慰。在这个不停地强调社交,互动,人脉,粘性的时代里,这个网站会用这样一句看似漫不经心但实际上充满深意的话,给我柔软的慰藉。这是繁复人际关系之中一口清新的氧气。“你不需要把它当做负担和压力”,对我而言——或者说,对我们这样的人而言,这几乎就是一句解放的口号。它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你,这是你的角落,你可以选择与其他生物碰碰触角,也可以选择自己蜷缩,在这里,无人指摘。这就是角落的意义。
豆瓣产生的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精神产品,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电影和阅读是豆瓣最知名的部分,基于此也衍生于此,豆瓣被描述为文艺青年的聚落,这些有趣的内容还来自于生活方式,旅行,美食,设计,等等众多充满生活气息的领域,换句话说,我们在这里得以阅览他人的经验。电影和文学中虚构出来的场景与故事,他人生活细节中幻化出的美学,都得以向我们敞开。文艺青年这个词汇在被仰望,平视之后,进而被深度污名化,这个群体被描述为无用而矫情的失意者,但其实,这一群人通过阅读他人的以及虚构的经验,得以淬炼出某种对待生活的药剂。这种萃取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而已。
如同这部短片中所叙述的,我们穿越一段时光,经历几段关系,困于某种障碍,阅读众多书籍,浸入几部影像,伴随一段声音,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观看和聆听,更多的是我们得以进入这些经验再超越这些经验,把它融汇为我们抵御绝望和继续生活的方法。我们得以在这个小小的被称为或者误认为文艺的角落里,习得和疗愈,以便再度进入真实生活。这就是角落的意义。
这世界犹如一个巨大的广场,每天上演各种人与事,光怪陆离,有时让我们心生欢喜,有时另我们措手不及,当我们走出广场,更愿意有一个角落供我们安然自得。这个角落安全,舒适,却又不自我封闭,它让同类休憩,交流却又不会就此沉溺。著名的硬摇滚乐队The Who曾经这样唱到
Out here in the fields
I fight for my meals
I get my back into my living
I don't need to fight
To prove I'm right
希望这世上一直有这个角落,得以让我们回旋和寄望,像个故乡。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