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价值取向不影响本人对原作文学性的高度膜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初三搁浅到现在,我在想我为什么要写影评,我的评价重要吗,有意义吗
-老子是在享受,我的体验当然重要。不能让工科宅领导影响我对艺术的喜好。
正如这样[主观而自负而充满个人色彩]的开场白,接下来的评论同样充满了我身上被复刻的价值观和粗鄙的一己之见。
我对这部作品有着相当的执念。高一那年初识,到后来一度试图阅读原版,终于获得原版书到看了电影,竟有两三年之久,但恕我,原著的文采,我能在未来五年能(克服浮躁潜心)享用一遍,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了。
但是现在说电影。
情节理解。
自命不凡的草根少年爱上上流社会超级美少女,投机发财极尽豪奢之能事来获得梦中情人,最终被误杀,死了。
按照我对故事主线的整理转述,肯定要对Jay做负面评价。是了。
少年,爱情本来就是奢侈品,你借着美国梦的后劲(仅指精神层面)追姑娘,还是luxury-oriented的姑娘(which everybody knows including the victim himself),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死有应得。
这个故事简直可以叫做看我华丽丽地作死。
那广为人知的Gatsby为什么了不起,Nick为什么说他了不起。
[臆测啊]因为Nick自己便置身于1920's那场浮华里,那场大萧条前的狂热的泡沫里,或是出于作家敏锐的直觉他抵触这场虚幻,以及沉浸在欲望不断满足的极乐、勾结的、不受传统美德影响的纽约食物链顶端的名流。这类人,如果是女的,做个美丽的傻子便是了(这跟苏轼小儿愚钝的起点太他妈不一样了!哎啊!)。Nick保管了太多秘密,他看到人们都只是活在欲望里,但是Gatsby真实地在追求着Daisy(with all in)(而这在Nick看来并不是作死而是美德吧),他想:哎呀我操!这些纽约人太他妈恶心了!把我活生生恶心到了!还是Gatsby好!他就那么单纯地爱着我表妹,不管我表妹是拜金还是拜金,拜金还是拜金,呜呜呜。
我竟一点也想不起原著里Nick去找therapy了,依稀记得他离开纽约吧。但是从他初到纽约怀有的想法(真是非innocent不能形容),到(虽然家境很好)组了小房子,打算入了一打证券教材想自学然后谋职,到果真做了一个小职员来看,我觉得这男孩真是practical得可爱((讲到这里真为他那操蛋的三十岁生日蛋疼))。
所以great建立在口述者对虚的拒绝上。
人物理解。
既然都讲到了Nick嘛~
小说原著里前两页我当年是查字典看的,逐字逐句理解后真是啊!膜拜!菲,我的师尊!所以对揭示故事的主人公的主要个性还有个比较深的理(yìng)解(xiàng)。他嘛,就是受他粑粑的教育,学会并习惯了尊重地倾听(弄得人人把秘密告诉他人多了人家还以为他是婊),所以他就是个好人啊((ಥ_ಥ)还知道勤劳致富)。当然了之后再也没翻字典。
Gatsby,开头就提到了。
Daisy,拜金傻白甜,但是够美。以上。
Tom,有钱人的游戏我不懂。
Jorden,有好奇心的有钱人。
表现力评价。(纯粹一己之见了)
人物篇。
小李我错过了欣赏你的最佳时期。想想能吸引年少的黛西得是个美男吧,奈何我的审美里高瘦是第一要义,皮肤也不够好(质感真的很重要啊!),神韵里也没有那股 charm,留了个又糙又傻的印象(此处欢迎各种撕哔),哎死得其所(换个方向理解我们的成语可以吗)。
黛西,长头发比短头发好看。
尼克很可爱。
视觉篇。
那些华丽丽的艺(láo)术(shí)品(zi),衣服啊帽子啊首饰啊装潢啊摆件啊壁画啊,无奈我累积不够不能欣赏,但是钟形帽,想弄顶来装哔。
还有那个摄影方法啊真是浮夸,特效感人,为了表现浮华而特意表现的浮夸吗,感动,同样无力消受。
黛西出场那场景,真是2333333,二十年代他们就这么乘凉233
音效篇。
我特么,要吐槽。我心,心,念,念的纽约音,在那个时代,就说的,这么慢吗。开头尼克的旁白,真是慢的,一比。吴丹没拿来给我们上试听课,真是谢天谢地,细思恐极。不过,真拿来,做听力,也挺好的。
配乐好像,遭诟病了。我没有印象,确实,不突出。Lana Del Ray那句......young and beautiful...据说有好评,无奈我对打雷已经无感了。
穿帮。
开头,特效里淡入淡出那字多美啊加分,到最后(同样是Nick写的?)THE GREAT是什么狗爬,逗我。
剧情之外。
热烈追求爱情的朋友我是有的,不说名字了,想必大家都从我嘴里了解过伽西莫多了。也是个屌丝逆袭的佳话。
他本来就有点神经质的特质,加上为了追女神,非常投入废寝忘食(此处就不纠结赘余了),果断从底儿学渣变成杭州某特级重高文科前三,这是次要,学习力提升了是真的,女神不会的理科的课他也有能力自学然后辅导了,女神就到手了。奈何女神跟黛西一个尿性。一年后(此处各种省略),伽西痛定思痛,在数学和哲学,自我提升和日漫中,放下了年少的爱情,逐步走上了人生正轨。完。
我想说什么呢,起点这个东西啊还得承认他,Jay根本不会和有钱人玩,所以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已经开始背政治了)价值观,别他妈追姑娘花式作死了。这是我被复刻的价值观下做的吐槽。
我既要损他又爱这个故事,矛盾吗。也不。我倾慕的是原作的文学性,那词汇,那句型,那结构,那组织,师尊!!
不过听说师尊和盖茨比一个尿性,写了这部巨作发了财以后也就done了,不过还是膜膜膜。为什么打五分呢,做过设计,那痛苦,大家都不容易抱头哭(谁跟你不容易人屌的你没法比好吗喂)
最后排版不注意了,见谅。
想到有什么没说会更新。
感谢豆瓣给我这样一个平台分享我的见解,感谢你看我吐槽到最后。
么么哒。
-老子是在享受,我的体验当然重要。不能让工科宅领导影响我对艺术的喜好。
正如这样[主观而自负而充满个人色彩]的开场白,接下来的评论同样充满了我身上被复刻的价值观和粗鄙的一己之见。
我对这部作品有着相当的执念。高一那年初识,到后来一度试图阅读原版,终于获得原版书到看了电影,竟有两三年之久,但恕我,原著的文采,我能在未来五年能(克服浮躁潜心)享用一遍,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了。
但是现在说电影。
情节理解。
自命不凡的草根少年爱上上流社会超级美少女,投机发财极尽豪奢之能事来获得梦中情人,最终被误杀,死了。
按照我对故事主线的整理转述,肯定要对Jay做负面评价。是了。
少年,爱情本来就是奢侈品,你借着美国梦的后劲(仅指精神层面)追姑娘,还是luxury-oriented的姑娘(which everybody knows including the victim himself),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死有应得。
这个故事简直可以叫做看我华丽丽地作死。
那广为人知的Gatsby为什么了不起,Nick为什么说他了不起。
[臆测啊]因为Nick自己便置身于1920's那场浮华里,那场大萧条前的狂热的泡沫里,或是出于作家敏锐的直觉他抵触这场虚幻,以及沉浸在欲望不断满足的极乐、勾结的、不受传统美德影响的纽约食物链顶端的名流。这类人,如果是女的,做个美丽的傻子便是了(这跟苏轼小儿愚钝的起点太他妈不一样了!哎啊!)。Nick保管了太多秘密,他看到人们都只是活在欲望里,但是Gatsby真实地在追求着Daisy(with all in)(而这在Nick看来并不是作死而是美德吧),他想:哎呀我操!这些纽约人太他妈恶心了!把我活生生恶心到了!还是Gatsby好!他就那么单纯地爱着我表妹,不管我表妹是拜金还是拜金,拜金还是拜金,呜呜呜。
我竟一点也想不起原著里Nick去找therapy了,依稀记得他离开纽约吧。但是从他初到纽约怀有的想法(真是非innocent不能形容),到(虽然家境很好)组了小房子,打算入了一打证券教材想自学然后谋职,到果真做了一个小职员来看,我觉得这男孩真是practical得可爱((讲到这里真为他那操蛋的三十岁生日蛋疼))。
所以great建立在口述者对虚的拒绝上。
人物理解。
既然都讲到了Nick嘛~
小说原著里前两页我当年是查字典看的,逐字逐句理解后真是啊!膜拜!菲,我的师尊!所以对揭示故事的主人公的主要个性还有个比较深的理(yìng)解(xiàng)。他嘛,就是受他粑粑的教育,学会并习惯了尊重地倾听(弄得人人把秘密告诉他人多了人家还以为他是婊),所以他就是个好人啊((ಥ_ಥ)还知道勤劳致富)。当然了之后再也没翻字典。
Gatsby,开头就提到了。
Daisy,拜金傻白甜,但是够美。以上。
Tom,有钱人的游戏我不懂。
Jorden,有好奇心的有钱人。
表现力评价。(纯粹一己之见了)
人物篇。
小李我错过了欣赏你的最佳时期。想想能吸引年少的黛西得是个美男吧,奈何我的审美里高瘦是第一要义,皮肤也不够好(质感真的很重要啊!),神韵里也没有那股 charm,留了个又糙又傻的印象(此处欢迎各种撕哔),哎死得其所(换个方向理解我们的成语可以吗)。
黛西,长头发比短头发好看。
尼克很可爱。
视觉篇。
那些华丽丽的艺(láo)术(shí)品(zi),衣服啊帽子啊首饰啊装潢啊摆件啊壁画啊,无奈我累积不够不能欣赏,但是钟形帽,想弄顶来装哔。
还有那个摄影方法啊真是浮夸,特效感人,为了表现浮华而特意表现的浮夸吗,感动,同样无力消受。
黛西出场那场景,真是2333333,二十年代他们就这么乘凉233
音效篇。
我特么,要吐槽。我心,心,念,念的纽约音,在那个时代,就说的,这么慢吗。开头尼克的旁白,真是慢的,一比。吴丹没拿来给我们上试听课,真是谢天谢地,细思恐极。不过,真拿来,做听力,也挺好的。
配乐好像,遭诟病了。我没有印象,确实,不突出。Lana Del Ray那句......young and beautiful...据说有好评,无奈我对打雷已经无感了。
穿帮。
开头,特效里淡入淡出那字多美啊加分,到最后(同样是Nick写的?)THE GREAT是什么狗爬,逗我。
剧情之外。
热烈追求爱情的朋友我是有的,不说名字了,想必大家都从我嘴里了解过伽西莫多了。也是个屌丝逆袭的佳话。
他本来就有点神经质的特质,加上为了追女神,非常投入废寝忘食(此处就不纠结赘余了),果断从底儿学渣变成杭州某特级重高文科前三,这是次要,学习力提升了是真的,女神不会的理科的课他也有能力自学然后辅导了,女神就到手了。奈何女神跟黛西一个尿性。一年后(此处各种省略),伽西痛定思痛,在数学和哲学,自我提升和日漫中,放下了年少的爱情,逐步走上了人生正轨。完。
我想说什么呢,起点这个东西啊还得承认他,Jay根本不会和有钱人玩,所以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已经开始背政治了)价值观,别他妈追姑娘花式作死了。这是我被复刻的价值观下做的吐槽。
我既要损他又爱这个故事,矛盾吗。也不。我倾慕的是原作的文学性,那词汇,那句型,那结构,那组织,师尊!!
不过听说师尊和盖茨比一个尿性,写了这部巨作发了财以后也就done了,不过还是膜膜膜。为什么打五分呢,做过设计,那痛苦,大家都不容易抱头哭(谁跟你不容易人屌的你没法比好吗喂)
最后排版不注意了,见谅。
想到有什么没说会更新。
感谢豆瓣给我这样一个平台分享我的见解,感谢你看我吐槽到最后。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