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的结局真的足够合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内含结局剧透,慎点。
今天和表哥表弟看完18:50的一场,走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思考影片最后的反转结局是否合理。
首先,基本结局是女孩被男同学的父亲诱奸,而对自己有感情的父亲通过日记知道了女孩这一秘密,于是设局杀死了盗金者。
反转结局提供另一个思路,那便是女孩知道父亲对自己的特殊感情,于是利用日记设局,害死了盗金者。
走出商场,我始终领悟不到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反转结局,并且认为它的说服力远没有基本结局的理由更站得住脚。
理由一:假设女孩没有被诱奸,那么女孩为什么要设局杀害盗金者?
这个理由很充分,毕竟女孩和盗金者唯一的交集就是被监视,难道因为自己被监视了,就设局杀人,这个逻辑肯定是不靠谱的。
走到一半,我突然又发现另外一个细节。
盗金者是同性恋。
那么我又想到了理由二:既然盗金者是同性恋,那么,他的儿子是哪里来的?
我和表弟讨论这个观点,我说儿子会不会是领养的,他说一定不是,如果儿子是领养的,那么,盗金者为什么会因为儿子死了,还费尽心思监视女孩。
这里就出现了影片结尾提到的,主人公说盗金者是同性恋,所以不可能诱奸女孩,当然也不会对女孩产生兴趣,那么,女孩为什么要设局杀死盗金者?、
到这里,我们就陷入了一个逻辑悖论。
盗金者的儿子和女孩关系很好,盗金者的儿子失踪了(或者是死了),盗金者监视女孩(一直到这里,都没什么问题),女孩设局杀死盗金者(女孩自己在影片最后的笑容也承认了事实)。
如果结局是盗金者杀死女孩,这个逻辑会不会更合理一些?
可当我想到对女孩有特殊感情的父亲,我发现事情变得完全能够解释了。
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影片里的另一个隐藏线。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学校里相互爱慕,但他们的家庭都有着特殊的故事。领养女孩的父亲对自己有特殊感情,领养男孩的父亲和自己有特殊关系(男同关系)。男孩和女孩彼此知道对方的故事,他们在那些特殊关系下,相互催生出了强烈的爱情。
最后,男孩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选择了自杀(失踪未被找到),而盗金者由于自己的儿子(同性伴侣)失踪,开始对女孩进行监视。女孩因为强烈的爱意,认为男孩失踪是盗金者导致的,于是通过日记来利用对自己有特殊感情的父亲,杀害盗金者。
巧的是,男孩父亲恰好是盗金者。杀害盗金者那天,王宝强作为局中的替死鬼成了嫌疑犯,偏偏王宝强碰到了想实施一次完美犯罪念头的侄子,走上了逃亡不得,转而寻找证据的道路,于是《唐人街探案》这个故事,也由此开启。
今天和表哥表弟看完18:50的一场,走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思考影片最后的反转结局是否合理。
首先,基本结局是女孩被男同学的父亲诱奸,而对自己有感情的父亲通过日记知道了女孩这一秘密,于是设局杀死了盗金者。
反转结局提供另一个思路,那便是女孩知道父亲对自己的特殊感情,于是利用日记设局,害死了盗金者。
走出商场,我始终领悟不到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一个反转结局,并且认为它的说服力远没有基本结局的理由更站得住脚。
理由一:假设女孩没有被诱奸,那么女孩为什么要设局杀害盗金者?
这个理由很充分,毕竟女孩和盗金者唯一的交集就是被监视,难道因为自己被监视了,就设局杀人,这个逻辑肯定是不靠谱的。
走到一半,我突然又发现另外一个细节。
盗金者是同性恋。
那么我又想到了理由二:既然盗金者是同性恋,那么,他的儿子是哪里来的?
我和表弟讨论这个观点,我说儿子会不会是领养的,他说一定不是,如果儿子是领养的,那么,盗金者为什么会因为儿子死了,还费尽心思监视女孩。
这里就出现了影片结尾提到的,主人公说盗金者是同性恋,所以不可能诱奸女孩,当然也不会对女孩产生兴趣,那么,女孩为什么要设局杀死盗金者?、
到这里,我们就陷入了一个逻辑悖论。
盗金者的儿子和女孩关系很好,盗金者的儿子失踪了(或者是死了),盗金者监视女孩(一直到这里,都没什么问题),女孩设局杀死盗金者(女孩自己在影片最后的笑容也承认了事实)。
如果结局是盗金者杀死女孩,这个逻辑会不会更合理一些?
可当我想到对女孩有特殊感情的父亲,我发现事情变得完全能够解释了。
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影片里的另一个隐藏线。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学校里相互爱慕,但他们的家庭都有着特殊的故事。领养女孩的父亲对自己有特殊感情,领养男孩的父亲和自己有特殊关系(男同关系)。男孩和女孩彼此知道对方的故事,他们在那些特殊关系下,相互催生出了强烈的爱情。
最后,男孩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选择了自杀(失踪未被找到),而盗金者由于自己的儿子(同性伴侣)失踪,开始对女孩进行监视。女孩因为强烈的爱意,认为男孩失踪是盗金者导致的,于是通过日记来利用对自己有特殊感情的父亲,杀害盗金者。
巧的是,男孩父亲恰好是盗金者。杀害盗金者那天,王宝强作为局中的替死鬼成了嫌疑犯,偏偏王宝强碰到了想实施一次完美犯罪念头的侄子,走上了逃亡不得,转而寻找证据的道路,于是《唐人街探案》这个故事,也由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