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崩坏的武林
一个无名的南方武术家,身怀绝技,想要在民国的武术之都天津扬名立万,开宗立派。
彼时的武林,已是一片暮气沉沉。
老舍写过,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
老祖宗钻研了几百年的玩意儿,在西洋的枪炮面前,好像突然就没用了。
江湖的武行却还都端着架子,把绝技藏着掖着,不传真学。
武馆成了赚钱的买卖,师父利用徒弟,徒弟算计师父,拉帮结派,以众欺寡,宗师们把寡妇顶在前面,用密不透风的规矩压迫着新人不能出头。
新人要成名,纵使一身好功夫,也无法跟整个江湖做对。
只能在武林泰斗的指点下,用上不得台面的方法暗渡陈仓。
“一战成名”是小说里的事,现实中,要在门派林立的江湖插上一脚,立起一块招牌,就要深谋远虑,长远规划,时间三五年,布局和善后占去大半。
面子上扬名的事要做,里子见不得光的事也要做。
收徒弟,不为传艺,只为出卖。
这事儿,从一开始,就坏了。
师父固然骄傲,但也并非不知变通。他年轻时经历家变,从富贵到一贫如洗,跑过镖,从过军,见多了三教九流,知道为目的不择手段,仁义讲多了,事情就做不成。
但武人也有痴心,门派间为名利勾心斗角,咏春与八卦也能找到渊源。真心与私欲相互交织,对女人的爱是利用,也是羁绊,本来只是简单利用的徒弟,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情义。
可事情终究是走到无法挽回的一步,武林成为军阀眼中的肥肉,体魄强健的拳师就是督军们最好的招牌,招牌吸引兵源,有兵就有地盘,有了地盘,钱和权力便相随而至,这是更上层的生态。
武林虽然落魄,依然不甘被白白吞食,但大势面前,一帮微渺的武人无力以对,不过是抱着好日子得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用孱弱的力量反击落单的敌人。阴谋、陷害、谋杀,面子上还是意气风发的长袍马褂,是形式感十足的规矩与礼貌,但骨子里,却已经完全崩坏残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中华武士们,要面对注定而来的消亡。
徐皓峰其实是用非常武林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反武林的故事。
武人阶层终归是消亡了,而在电影中,这个过程被以更加委婉地态度表达了出来。
外部的压力固然剧烈,但内部的崩溃才是本因。
电影里的人开口闭口讲规矩,繁文冗节,事无巨细,连苦力都不会做的龌龊事,也可以拿到堂面上来商量。
害人时,宗师们都不开口,只饮茶,喝茶,是为了不说话,以此安心。
这样的规矩,本身就是坏的,坏规矩下,又如何容得好人?
这个圈子存在太久,占住了位子的老人们便总想着用陈规冗习来稳固地位与权力。天津武林的招牌郑山傲要借助外来者陈识搅动这一池死水,但自己终究也想要功成身退保住名声,不惜教唆陈识出卖徒弟。
壮心不再的武林泰斗已然如此,遭遇徒弟的叛逆也就在情理之中。最后老爷子功亏一篑,一世英名成全了徒弟,只换得两幢豪宅,眼泪滴到房契上,但还是收下了。既然亏了名节,卖得的钱财为何不要?
一代宗师,终归也是凡人。
高手也不例外,师父被天津武林团团围住,打不过便扯谎逃跑,一群武人在市井里狼奔豕突,风度全无。
过往电影小说中侠客们风轻云淡,饮马江湖的豪情全然不见。
这也是江湖,一个更真实的江湖。
徐皓峰最后还是给了师父实现自我救赎的机会,虽然对于电影这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长巷中,陈识持八斩刀,将追杀而来的各门各派一一挑落,被时代抛弃的冷兵器打落一地,算是为徒弟报了仇。
宗师们黯然无光,胜利者依然只是狼狈地逃离。
无名而来,无名而走,留下的只有徒弟耿良辰打败津门八家武馆的传奇,在街巷的茶摊流传。很多年后,这些名声也没有了。
这就是《师父》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没有看过徐皓峰电影的人来说,进入《师父》的节奏或许需要一个过程。
徐皓峰是《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道士下山》的原作者,对民国武林轶事知晓颇多,用起来自然也是驾轻就熟。
写惯了小说,改编起自己的作品自然得心应手,原著是部短篇,节奏明快,出彩之处电影全无遗漏,质地清脆。只是在文本向转化为镜头语言的过程中有些生硬,人物显得啰嗦了些,一些对白和行为也过于强调形式,略显做作。
这不是大家熟悉的那种功夫片,尽管这可能已经是徐皓峰面向市场,最为兼顾大众审美的一部电影。
写实感十足的动作场面,一招一式,力与力之间的往来,描写得细致入微,但对于看惯了香港武行动作设计的人来说,这种真实可能并不好看。
尽管加入了很多商业元素,尽管在投资与场面上有所升级,《师父》也许依然不是会讨好市场的类型。
它是面向喜欢功夫,喜欢民国江湖掌故的小众,是关于中国功夫电影的另一种可能途径。
同时,电影有一个好的故事,真实,充满寓意,承载着作者对那个逝去的时代的满满感慨。
或许旁枝末节稍多,人物对白过于书面,加上个人色彩极重的剪辑与运镜,怪异的配乐,未必人人喜欢,但充满了特别的趣味。
这样的电影,票房上难有作为,但值得被推荐。
彼时的武林,已是一片暮气沉沉。
老舍写过,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
老祖宗钻研了几百年的玩意儿,在西洋的枪炮面前,好像突然就没用了。
江湖的武行却还都端着架子,把绝技藏着掖着,不传真学。
武馆成了赚钱的买卖,师父利用徒弟,徒弟算计师父,拉帮结派,以众欺寡,宗师们把寡妇顶在前面,用密不透风的规矩压迫着新人不能出头。
新人要成名,纵使一身好功夫,也无法跟整个江湖做对。
只能在武林泰斗的指点下,用上不得台面的方法暗渡陈仓。
“一战成名”是小说里的事,现实中,要在门派林立的江湖插上一脚,立起一块招牌,就要深谋远虑,长远规划,时间三五年,布局和善后占去大半。
面子上扬名的事要做,里子见不得光的事也要做。
收徒弟,不为传艺,只为出卖。
这事儿,从一开始,就坏了。
师父固然骄傲,但也并非不知变通。他年轻时经历家变,从富贵到一贫如洗,跑过镖,从过军,见多了三教九流,知道为目的不择手段,仁义讲多了,事情就做不成。
但武人也有痴心,门派间为名利勾心斗角,咏春与八卦也能找到渊源。真心与私欲相互交织,对女人的爱是利用,也是羁绊,本来只是简单利用的徒弟,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情义。
可事情终究是走到无法挽回的一步,武林成为军阀眼中的肥肉,体魄强健的拳师就是督军们最好的招牌,招牌吸引兵源,有兵就有地盘,有了地盘,钱和权力便相随而至,这是更上层的生态。
武林虽然落魄,依然不甘被白白吞食,但大势面前,一帮微渺的武人无力以对,不过是抱着好日子得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用孱弱的力量反击落单的敌人。阴谋、陷害、谋杀,面子上还是意气风发的长袍马褂,是形式感十足的规矩与礼貌,但骨子里,却已经完全崩坏残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中华武士们,要面对注定而来的消亡。
徐皓峰其实是用非常武林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反武林的故事。
武人阶层终归是消亡了,而在电影中,这个过程被以更加委婉地态度表达了出来。
外部的压力固然剧烈,但内部的崩溃才是本因。
电影里的人开口闭口讲规矩,繁文冗节,事无巨细,连苦力都不会做的龌龊事,也可以拿到堂面上来商量。
害人时,宗师们都不开口,只饮茶,喝茶,是为了不说话,以此安心。
这样的规矩,本身就是坏的,坏规矩下,又如何容得好人?
这个圈子存在太久,占住了位子的老人们便总想着用陈规冗习来稳固地位与权力。天津武林的招牌郑山傲要借助外来者陈识搅动这一池死水,但自己终究也想要功成身退保住名声,不惜教唆陈识出卖徒弟。
壮心不再的武林泰斗已然如此,遭遇徒弟的叛逆也就在情理之中。最后老爷子功亏一篑,一世英名成全了徒弟,只换得两幢豪宅,眼泪滴到房契上,但还是收下了。既然亏了名节,卖得的钱财为何不要?
一代宗师,终归也是凡人。
高手也不例外,师父被天津武林团团围住,打不过便扯谎逃跑,一群武人在市井里狼奔豕突,风度全无。
过往电影小说中侠客们风轻云淡,饮马江湖的豪情全然不见。
这也是江湖,一个更真实的江湖。
徐皓峰最后还是给了师父实现自我救赎的机会,虽然对于电影这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长巷中,陈识持八斩刀,将追杀而来的各门各派一一挑落,被时代抛弃的冷兵器打落一地,算是为徒弟报了仇。
宗师们黯然无光,胜利者依然只是狼狈地逃离。
无名而来,无名而走,留下的只有徒弟耿良辰打败津门八家武馆的传奇,在街巷的茶摊流传。很多年后,这些名声也没有了。
这就是《师父》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没有看过徐皓峰电影的人来说,进入《师父》的节奏或许需要一个过程。
徐皓峰是《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道士下山》的原作者,对民国武林轶事知晓颇多,用起来自然也是驾轻就熟。
写惯了小说,改编起自己的作品自然得心应手,原著是部短篇,节奏明快,出彩之处电影全无遗漏,质地清脆。只是在文本向转化为镜头语言的过程中有些生硬,人物显得啰嗦了些,一些对白和行为也过于强调形式,略显做作。
这不是大家熟悉的那种功夫片,尽管这可能已经是徐皓峰面向市场,最为兼顾大众审美的一部电影。
写实感十足的动作场面,一招一式,力与力之间的往来,描写得细致入微,但对于看惯了香港武行动作设计的人来说,这种真实可能并不好看。
尽管加入了很多商业元素,尽管在投资与场面上有所升级,《师父》也许依然不是会讨好市场的类型。
它是面向喜欢功夫,喜欢民国江湖掌故的小众,是关于中国功夫电影的另一种可能途径。
同时,电影有一个好的故事,真实,充满寓意,承载着作者对那个逝去的时代的满满感慨。
或许旁枝末节稍多,人物对白过于书面,加上个人色彩极重的剪辑与运镜,怪异的配乐,未必人人喜欢,但充满了特别的趣味。
这样的电影,票房上难有作为,但值得被推荐。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