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却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写来自己好留回忆,大量剧透,不喜勿喷。]
片子讲了一辈子,三个时间点1999,2014,2024.还有三段故事,友情、爱情、亲情。
开篇就是《go west》浓郁的迪斯科风情,这是1994年时代的自带属性。那时候,迪厅兴起,相当于青春的开始。所以片尾结束的时候,2024年已经老去的沈涛一个人在雪地里跳起旧时迪厅兴起的舞蹈,这一辈子,天地远行客,悠悠一人心。整个片子有两首歌贯穿始终,一个是《go west》,还有一个,就是叶倩文的《珍重》。按照科长自己的说法,这两首都是他记忆里时代烙印的东西。
三人行,两男一女,两男的同时喜欢上这个姑娘,涛是个善良热情的教师,梁子是个老实本分的矿工,张晋生是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得瑟着自己新买的车,晋生带着两小伙伴游车河,冰封的河上,晋生跟沈涛隐晦地表白,“以后我们不带梁子玩吧。”沈涛白了他眼说他小气,没有听懂弦外之音。此前在课室,梁子的隐晦表白,沈涛也没有听出来。友情不再,注定有一个要出局。在沈涛家的电器商铺,借由一个顾客试听的光碟,叶倩文的《珍重》,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感情被摆上了台面,只能择一。大街上,一个背着大刀的小屁孩穿过人群,应该是个练武的小孩。
毫无悬念,能作会来事条件好的张晋生胜出,迪厅外,梁子打了晋生一拳,从此不再是友。负气的晋生购买了炸药想炸死梁子,最终被涛发现,炸药炸在了结冰的河面。片子里有两处对结冰河面的爆炸,第二次是涛跟儿子分别。虽然表白不成仁义在,但是硬脾气的梁子怎么可能还拉的下脸跟涛做朋友。再见二字说的无比决绝,“盼望世事总可有转机 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 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涛将占有着梁子此生挚爱的名分,虽然是不可能有机会在一起了,但是这个挚爱的位置,怕是再见也会等的诠释。友情轻薄不过人情,梁子离开了故乡,临走遇上前来派喜帖的涛,当着涛的面,梁子把钥匙抛上房梁,留下狠话此生不回家乡。涛后来默默把钥匙收藏了起来,直到再次见面还给他。
派喜帖的涛在路上目睹了坠机,此后十五年后同样的位置,有一对母子烧纸凭吊。科长拿这个细节作为时间画面的延续,世间这摊事是个毛线球,拉起来千丝万缕都有联系,涛的婚姻是要分离的,在她跟父亲说道谈了一个朋友,父亲就心事重重的样子,在别人还只是使用传呼机,晋生已经用上了手机,晋生注定是个走在时代前头的人,后来去了上海成了资本家,涛最终被留在了这个山西小城。两个人没有在一个步调上,势必是要有一个人被留下。孩子到乐取自英文dollar,被晋生带去了上海。他们的爱情只是死了。
梁子远走他乡,在邯郸依旧做个矿工。有一个画面是,梁子经过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科长喜欢用动物来隐喻。是此景生此心境,或是此心境生此景。这个画面里只有一个词,不甘心。可就算是不甘心,梁子也只能是老老实实的接受生活给他安排的日子,谋生,娶妻生子。尘肺病来袭,无奈十五年后回家乡。
1999年画面都是4:3,到了2004年就变成了16:9.也是在这个时间过渡时,才出来的片名“山河故人”,这四个字用的是颜真卿的真迹。片名直到片子过去了40多分钟才出,而且是个时间转场一点都不突兀。还有个99年背着大刀走在大街上的那个小孩,在2014年依旧是背着大刀,只是小孩变成了少年。人在宇宙里就似关公面前耍大刀,奈何未曾自知呢。
梁子依旧是个没有什么进步的矿工,得病要借钱,回到了家乡,旧房子的炕头还留着15年前涛留下的结婚请帖。涛凭着晋生留给她的加油站,日子过的还不错。就是独身,剩下父亲相伴。父亲要坐火车去贺战友的寿,送完了父亲去车站,涛在家里无聊用ipad斗地主。没想到,父亲就在车站离世,走的没有一点征兆。离世时,车站里,身边的一群僧侣为其超度。这个场景借鉴的是一桩新闻。2011年的时候,一老人在火车站去世,候车僧人现场超度。度娘“超度僧”可看该新闻。科长总是会把现实加进创作,在真实以外体验一番冷暖。
闻讯赶到的涛哭成泪人。世上最亲的人走了,短信要求晋生安排儿子回来奔丧。7岁的到乐回来这个陌生的地方,跟妈妈不亲,他只是听话的回来,听话的做大人叫他做的事。到乐挂念着上海的所有国际化的东西,故乡是什么,是大人叫回的地方,大人不在了,故乡也没了。奔丧礼上涛哭的呼天抢地,到乐估计连姥爷是谁都没有印象吧。
这种观感体验我也有,通通只有片碎的画面印象,丝毫没有一点感伤。人真是个独立的盒子,装满了不同的感情体验。你的成长环境,接触到的价值观决定了以后记忆的走向。小孩没得选,在上海成长跟在邵阳成长完全是两个世界,没有幸与不幸之说,命运之手指了路让你走。
涛选择了最慢的火车,才能有最多的时间陪着到乐。在到乐脸上始终只能看到一种叫“生分”的疏离,没有什么血脉相连能够恢复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片里冰河上的第二次爆炸声,涛拉着儿子面朝冰河,声音来得突然,响的刺耳,山河纹丝不动,人心却又破了个洞。
涛把家里的钥匙郑重的挂在到乐的脖子,这是第二次出现钥匙的信物,第一次是涛收藏了负气出走的梁子家的钥匙,第二次是给到乐。第三次是到乐在澳洲管他爸要key。中国人对于家还是很看重的,四海为家终究只能是个梦,梦醒了梦碎了梦成真了最终还是要回家。瓦片遮头不受风吹雨淋,不仅是个物的等待,也是人的等待。在火车上,涛跟儿子到乐分享耳机听着《珍重》,“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十五年前,沈涛跟张晋生要结婚前,养了一只狗。卖狗的说,养的好了狗能活15年。那就是狗的一生,正好也是一个时间节点结束。
十年后,2024年,到乐在澳洲上大学,他爸张晋生在澳洲已经买了豪华海景房。作为被移民的一代,到乐已经连中文都不会说,跟他爹的交流,竟是要用谷歌翻译。为什么要出国?骨子里还是钱权主义的张晋生到了一个能把玩枪支的地方,却发现一个敌人都没有。他也寂寞,他也孤独。身边的儿子比陌路人还要陌路人。提着茶缸穿着敞开的襟衣走在澳洲广袤的草地边,路过的是背着皮划艇的白种人。有钱有闲之后,生活就剩下跟身边的同乡唠嗑追忆往事,再喝两口故乡的酒。寂寞吗,寂寞得不行。冷清,比贫穷还要冷清。
科长总会融进去一些新闻事实,比如张晋生跟人唠嗑讲到2014年的反腐,在香港住四季的老邢,一个月都不敢出四季。去年就曾有这样一篇报道,讲香港四季里那些避风头的神秘人,一住就是几个月。还有儿子道乐打工的中餐厅食为先,那几桌像是参加追悼会的中国人,纪念的就是马航事件。
在这一篇幅里,引入了一个新的角色,张艾嘉饰演的mia,是道乐的中文老师,一个从香港飘到多伦多又到了澳洲离婚的中年妇女。mia跟到乐的共同属性是,选择遗忘了模糊的根。他们回答自己母亲叫什么的时候,都是说“我忘了”。mia开的是是部类似于雷鸟(《末路狂花》里的经典车型)或野马的老式美国车,跟我在instergram公司展厅见到的那个很像。科长介绍这是澳大利亚当地50年代的一款车型,他希望以此呈现一种美学上的复古趋势。
师生恋在各自都焦灼的生活状态里发生了,道乐喜欢跟母亲一般年纪的老师在一起。恋母情结也好,认同感找寻也罢,更像两个找根的人相互依偎。姑且忘记性,只有爱。道乐胸前母亲给的钥匙还在,就像个人生秘密不肯归来。mia劝他回家看看。订机票的时候,被当成了母子。两个人在一起,可以是很多很多的原因,我不觉得这不是爱情。它虽然不是我们常见的世俗爱情,但他俩也真真是在爱里各取所需。
道乐跟父亲说的那番话,估计很多年轻人都有过的念头,不想读大学了,想出去外面找寻自己的世界,做任何工作都可以,人生不设限。而张晋生的人生观里,没有大学文凭你怎么在社会上混,没有基础保证,你寸步难行。这就是中国人跟香蕉人之间的代沟。香蕉人,就是外表是黄种人,心是白的。代沟这玩意,科长老喜欢用各种不一样的物来代,就像《站台》里,崔明亮的喇叭裤。两代人执拗的活在自己的时代,你我之间,已经没有了情分。
最后一幕,回到了小城邵阳,年过半百的沈涛只有一条狗相伴。她在包饺子,饺子出现了三回,第一回是在店铺里三个人翻脸前,跟梁子吃着;第二回是儿子道乐回来,专门还包了一个麦穗饺,寓意快高长大。那时问儿子好吃不,儿子用洋文回了一句“very nice”。第三回,就是结尾,两盘饺子中间,还是留有一个麦穗饺。
沈涛牵着狗,走到这个片里反反复复都会出现的汾阳场景文峰塔,历时二十多年依旧是人迹罕至的道路。在这条路上,《go west》响起,沈涛跳起了不曾生疏的迪斯科舞步。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断头路。
起于无厘头,终于无意义。你说这一生的忙碌是为了什么?为了名留青史嘛,好像也不太可能做到了。就算名留青史了,不也还是一地尘埃,又有什么意义。闺蜜亮了亮厨房热气腾腾的锅说,为了这一口肉。
那是不是可以用最虚无的状态来过活,比如“不思进取”。总是说,刚刚好就好。
刚刚好有闲,刚刚好有钱,这个有钱是指付完房租伙食之外手头也算宽裕只要没病没灾,有书刚刚好,有茶刚刚好,有酒刚刚好。一人食刚好,一时静止,不问前程。
我还真是生命在于“静止”的人。以前老李说的这句话,我总记着。
我那闺蜜最常说的句就是,谁也救不了谁。
我俩就各自大难临头,梦里吹。
自说自话。
山河还是那片山河,人却步。
片子讲了一辈子,三个时间点1999,2014,2024.还有三段故事,友情、爱情、亲情。
开篇就是《go west》浓郁的迪斯科风情,这是1994年时代的自带属性。那时候,迪厅兴起,相当于青春的开始。所以片尾结束的时候,2024年已经老去的沈涛一个人在雪地里跳起旧时迪厅兴起的舞蹈,这一辈子,天地远行客,悠悠一人心。整个片子有两首歌贯穿始终,一个是《go west》,还有一个,就是叶倩文的《珍重》。按照科长自己的说法,这两首都是他记忆里时代烙印的东西。
三人行,两男一女,两男的同时喜欢上这个姑娘,涛是个善良热情的教师,梁子是个老实本分的矿工,张晋生是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得瑟着自己新买的车,晋生带着两小伙伴游车河,冰封的河上,晋生跟沈涛隐晦地表白,“以后我们不带梁子玩吧。”沈涛白了他眼说他小气,没有听懂弦外之音。此前在课室,梁子的隐晦表白,沈涛也没有听出来。友情不再,注定有一个要出局。在沈涛家的电器商铺,借由一个顾客试听的光碟,叶倩文的《珍重》,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感情被摆上了台面,只能择一。大街上,一个背着大刀的小屁孩穿过人群,应该是个练武的小孩。
毫无悬念,能作会来事条件好的张晋生胜出,迪厅外,梁子打了晋生一拳,从此不再是友。负气的晋生购买了炸药想炸死梁子,最终被涛发现,炸药炸在了结冰的河面。片子里有两处对结冰河面的爆炸,第二次是涛跟儿子分别。虽然表白不成仁义在,但是硬脾气的梁子怎么可能还拉的下脸跟涛做朋友。再见二字说的无比决绝,“盼望世事总可有转机 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 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涛将占有着梁子此生挚爱的名分,虽然是不可能有机会在一起了,但是这个挚爱的位置,怕是再见也会等的诠释。友情轻薄不过人情,梁子离开了故乡,临走遇上前来派喜帖的涛,当着涛的面,梁子把钥匙抛上房梁,留下狠话此生不回家乡。涛后来默默把钥匙收藏了起来,直到再次见面还给他。
派喜帖的涛在路上目睹了坠机,此后十五年后同样的位置,有一对母子烧纸凭吊。科长拿这个细节作为时间画面的延续,世间这摊事是个毛线球,拉起来千丝万缕都有联系,涛的婚姻是要分离的,在她跟父亲说道谈了一个朋友,父亲就心事重重的样子,在别人还只是使用传呼机,晋生已经用上了手机,晋生注定是个走在时代前头的人,后来去了上海成了资本家,涛最终被留在了这个山西小城。两个人没有在一个步调上,势必是要有一个人被留下。孩子到乐取自英文dollar,被晋生带去了上海。他们的爱情只是死了。
梁子远走他乡,在邯郸依旧做个矿工。有一个画面是,梁子经过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科长喜欢用动物来隐喻。是此景生此心境,或是此心境生此景。这个画面里只有一个词,不甘心。可就算是不甘心,梁子也只能是老老实实的接受生活给他安排的日子,谋生,娶妻生子。尘肺病来袭,无奈十五年后回家乡。
1999年画面都是4:3,到了2004年就变成了16:9.也是在这个时间过渡时,才出来的片名“山河故人”,这四个字用的是颜真卿的真迹。片名直到片子过去了40多分钟才出,而且是个时间转场一点都不突兀。还有个99年背着大刀走在大街上的那个小孩,在2014年依旧是背着大刀,只是小孩变成了少年。人在宇宙里就似关公面前耍大刀,奈何未曾自知呢。
梁子依旧是个没有什么进步的矿工,得病要借钱,回到了家乡,旧房子的炕头还留着15年前涛留下的结婚请帖。涛凭着晋生留给她的加油站,日子过的还不错。就是独身,剩下父亲相伴。父亲要坐火车去贺战友的寿,送完了父亲去车站,涛在家里无聊用ipad斗地主。没想到,父亲就在车站离世,走的没有一点征兆。离世时,车站里,身边的一群僧侣为其超度。这个场景借鉴的是一桩新闻。2011年的时候,一老人在火车站去世,候车僧人现场超度。度娘“超度僧”可看该新闻。科长总是会把现实加进创作,在真实以外体验一番冷暖。
闻讯赶到的涛哭成泪人。世上最亲的人走了,短信要求晋生安排儿子回来奔丧。7岁的到乐回来这个陌生的地方,跟妈妈不亲,他只是听话的回来,听话的做大人叫他做的事。到乐挂念着上海的所有国际化的东西,故乡是什么,是大人叫回的地方,大人不在了,故乡也没了。奔丧礼上涛哭的呼天抢地,到乐估计连姥爷是谁都没有印象吧。
这种观感体验我也有,通通只有片碎的画面印象,丝毫没有一点感伤。人真是个独立的盒子,装满了不同的感情体验。你的成长环境,接触到的价值观决定了以后记忆的走向。小孩没得选,在上海成长跟在邵阳成长完全是两个世界,没有幸与不幸之说,命运之手指了路让你走。
涛选择了最慢的火车,才能有最多的时间陪着到乐。在到乐脸上始终只能看到一种叫“生分”的疏离,没有什么血脉相连能够恢复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片里冰河上的第二次爆炸声,涛拉着儿子面朝冰河,声音来得突然,响的刺耳,山河纹丝不动,人心却又破了个洞。
涛把家里的钥匙郑重的挂在到乐的脖子,这是第二次出现钥匙的信物,第一次是涛收藏了负气出走的梁子家的钥匙,第二次是给到乐。第三次是到乐在澳洲管他爸要key。中国人对于家还是很看重的,四海为家终究只能是个梦,梦醒了梦碎了梦成真了最终还是要回家。瓦片遮头不受风吹雨淋,不仅是个物的等待,也是人的等待。在火车上,涛跟儿子到乐分享耳机听着《珍重》,“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十五年前,沈涛跟张晋生要结婚前,养了一只狗。卖狗的说,养的好了狗能活15年。那就是狗的一生,正好也是一个时间节点结束。
十年后,2024年,到乐在澳洲上大学,他爸张晋生在澳洲已经买了豪华海景房。作为被移民的一代,到乐已经连中文都不会说,跟他爹的交流,竟是要用谷歌翻译。为什么要出国?骨子里还是钱权主义的张晋生到了一个能把玩枪支的地方,却发现一个敌人都没有。他也寂寞,他也孤独。身边的儿子比陌路人还要陌路人。提着茶缸穿着敞开的襟衣走在澳洲广袤的草地边,路过的是背着皮划艇的白种人。有钱有闲之后,生活就剩下跟身边的同乡唠嗑追忆往事,再喝两口故乡的酒。寂寞吗,寂寞得不行。冷清,比贫穷还要冷清。
科长总会融进去一些新闻事实,比如张晋生跟人唠嗑讲到2014年的反腐,在香港住四季的老邢,一个月都不敢出四季。去年就曾有这样一篇报道,讲香港四季里那些避风头的神秘人,一住就是几个月。还有儿子道乐打工的中餐厅食为先,那几桌像是参加追悼会的中国人,纪念的就是马航事件。
在这一篇幅里,引入了一个新的角色,张艾嘉饰演的mia,是道乐的中文老师,一个从香港飘到多伦多又到了澳洲离婚的中年妇女。mia跟到乐的共同属性是,选择遗忘了模糊的根。他们回答自己母亲叫什么的时候,都是说“我忘了”。mia开的是是部类似于雷鸟(《末路狂花》里的经典车型)或野马的老式美国车,跟我在instergram公司展厅见到的那个很像。科长介绍这是澳大利亚当地50年代的一款车型,他希望以此呈现一种美学上的复古趋势。
师生恋在各自都焦灼的生活状态里发生了,道乐喜欢跟母亲一般年纪的老师在一起。恋母情结也好,认同感找寻也罢,更像两个找根的人相互依偎。姑且忘记性,只有爱。道乐胸前母亲给的钥匙还在,就像个人生秘密不肯归来。mia劝他回家看看。订机票的时候,被当成了母子。两个人在一起,可以是很多很多的原因,我不觉得这不是爱情。它虽然不是我们常见的世俗爱情,但他俩也真真是在爱里各取所需。
道乐跟父亲说的那番话,估计很多年轻人都有过的念头,不想读大学了,想出去外面找寻自己的世界,做任何工作都可以,人生不设限。而张晋生的人生观里,没有大学文凭你怎么在社会上混,没有基础保证,你寸步难行。这就是中国人跟香蕉人之间的代沟。香蕉人,就是外表是黄种人,心是白的。代沟这玩意,科长老喜欢用各种不一样的物来代,就像《站台》里,崔明亮的喇叭裤。两代人执拗的活在自己的时代,你我之间,已经没有了情分。
最后一幕,回到了小城邵阳,年过半百的沈涛只有一条狗相伴。她在包饺子,饺子出现了三回,第一回是在店铺里三个人翻脸前,跟梁子吃着;第二回是儿子道乐回来,专门还包了一个麦穗饺,寓意快高长大。那时问儿子好吃不,儿子用洋文回了一句“very nice”。第三回,就是结尾,两盘饺子中间,还是留有一个麦穗饺。
沈涛牵着狗,走到这个片里反反复复都会出现的汾阳场景文峰塔,历时二十多年依旧是人迹罕至的道路。在这条路上,《go west》响起,沈涛跳起了不曾生疏的迪斯科舞步。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断头路。
起于无厘头,终于无意义。你说这一生的忙碌是为了什么?为了名留青史嘛,好像也不太可能做到了。就算名留青史了,不也还是一地尘埃,又有什么意义。闺蜜亮了亮厨房热气腾腾的锅说,为了这一口肉。
那是不是可以用最虚无的状态来过活,比如“不思进取”。总是说,刚刚好就好。
刚刚好有闲,刚刚好有钱,这个有钱是指付完房租伙食之外手头也算宽裕只要没病没灾,有书刚刚好,有茶刚刚好,有酒刚刚好。一人食刚好,一时静止,不问前程。
我还真是生命在于“静止”的人。以前老李说的这句话,我总记着。
我那闺蜜最常说的句就是,谁也救不了谁。
我俩就各自大难临头,梦里吹。
自说自话。
山河还是那片山河,人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