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天,可能吗?

到现在才想起来给这部电影写点什么,而当我想起这部电影的时候,想起来的首先是王小帅和肖大宝在罗马人帮着修关隘的时候说的那句:
“十五天,可能吗?”
作品出来了以后,不管是去影院看的,还是买DVD的,抑或是苦于净网没法撸结果下了TC看的,吐槽的远远多于好好看电影的。
中国影迷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先看历史真实,再看演员好恶,然后扯道具准确,之后保留吐槽权力,最后才是剧情设计的好不好,镜头漂不漂亮,故事感不感人。
结果就是按照五分制而言:
雁门关不是玉门关,汉朝没楷书,罗马是共和制减一分;
成龙说好的最后一部电影爽约,女主角不够漂亮,演员过期扣一分;
汉朝没有陌刀,没有闪闪亮亮的盔甲和铜铸的城扣一分;
我就是要吐槽再扣一分。
这么看来,这部电影能得到一分就真应该满足了。
问题是,如果没有人在诸位之前吐各种历史演员道具槽,光让你去提前专门为这部电影准备这些知识,然后让你自己去吐……
十五天,可能吗?
论战争画面,中国导演的长项是《三大战役》那样的场面,而在冷兵器战斗中……我就不说啥了……
而对于《天》,在三十六国与罗马军团对战,诸军团从山谷中冲锋的时候,我眼前似乎看见了圣盔谷之役的影子,而且即便如此,由于铺陈得当,这样的一场战役居然显得一点也不突兀。
论格斗画面,中国导演擅长的是飞檐走壁和一边倒力量打压,而真正的短兵相接下的以弱对枪略弱。
但是当布罗迪先生跟成龙单挑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一场富有哲理的角斗,宛如《角斗士》里篡权的凯撒与马希姆斯之间的悲壮一战。
论喧嚣场景,中国导演擅长的是小茶馆,说书先生和熙熙攘攘。
但是西域的乐器(主要是波斯乐器)响起,再到小王子带着罗马军团唱起肃穆的军歌,这种起于喧嚣归于庄严的处理,是在不得不说极为得当。
仅凭这三场戏,这部电影就已经可以排到中上水准了。更何况,这部戏还有足够的哲思引人去深思,不管他是不是说教,至少它在朝着“认真对待思考和认真对待电影”这两点去做。
骊轩建成之时,成龙回想起那句:“今天你交了一个朋友,明天你就会失去一个”,只有当我们站出来维护和平和争义,才能让这个世界化敌共存。
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至少是当代中国人的哲学,而《天将雄狮》让这个哲学具象地展示了出来。
当然,这部作品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相信,以后会做的更好,至少我很期待这样的作品再次出现在银幕上。
或许下一部就在十五天后,可能吗?
“十五天,可能吗?”
作品出来了以后,不管是去影院看的,还是买DVD的,抑或是苦于净网没法撸结果下了TC看的,吐槽的远远多于好好看电影的。
中国影迷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先看历史真实,再看演员好恶,然后扯道具准确,之后保留吐槽权力,最后才是剧情设计的好不好,镜头漂不漂亮,故事感不感人。
结果就是按照五分制而言:
雁门关不是玉门关,汉朝没楷书,罗马是共和制减一分;
成龙说好的最后一部电影爽约,女主角不够漂亮,演员过期扣一分;
汉朝没有陌刀,没有闪闪亮亮的盔甲和铜铸的城扣一分;
我就是要吐槽再扣一分。
这么看来,这部电影能得到一分就真应该满足了。
问题是,如果没有人在诸位之前吐各种历史演员道具槽,光让你去提前专门为这部电影准备这些知识,然后让你自己去吐……
十五天,可能吗?
论战争画面,中国导演的长项是《三大战役》那样的场面,而在冷兵器战斗中……我就不说啥了……
而对于《天》,在三十六国与罗马军团对战,诸军团从山谷中冲锋的时候,我眼前似乎看见了圣盔谷之役的影子,而且即便如此,由于铺陈得当,这样的一场战役居然显得一点也不突兀。
论格斗画面,中国导演擅长的是飞檐走壁和一边倒力量打压,而真正的短兵相接下的以弱对枪略弱。
但是当布罗迪先生跟成龙单挑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一场富有哲理的角斗,宛如《角斗士》里篡权的凯撒与马希姆斯之间的悲壮一战。
论喧嚣场景,中国导演擅长的是小茶馆,说书先生和熙熙攘攘。
但是西域的乐器(主要是波斯乐器)响起,再到小王子带着罗马军团唱起肃穆的军歌,这种起于喧嚣归于庄严的处理,是在不得不说极为得当。
仅凭这三场戏,这部电影就已经可以排到中上水准了。更何况,这部戏还有足够的哲思引人去深思,不管他是不是说教,至少它在朝着“认真对待思考和认真对待电影”这两点去做。
骊轩建成之时,成龙回想起那句:“今天你交了一个朋友,明天你就会失去一个”,只有当我们站出来维护和平和争义,才能让这个世界化敌共存。
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至少是当代中国人的哲学,而《天将雄狮》让这个哲学具象地展示了出来。
当然,这部作品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相信,以后会做的更好,至少我很期待这样的作品再次出现在银幕上。
或许下一部就在十五天后,可能吗?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