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我希望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读研期间有一门国际关系理论的课,考试内容是写一篇论文,我记得院长老师对我们说,大胆发挥,不要固性思维,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那篇论文是我整个硕士生涯里最跳脱的一次,题目是“从日本动漫外交看中国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来提升软实力”。当时写完我挺郁闷的,因为大量的数据和文献可知,日本用他们的动漫文化成功打开了世界大门,文化输出的同时还提升了国家形象,珠玉在前,而我们的文化,却在本国里不停地挤压,传承出了问题,又何谈文化输出?
当然,这种上升到国家关系上的大事,我操再多的心也无济于事,我只是有点难过,毕竟,我也是一个看日本动漫长大的人,甚至到现在,我还在看。父母这一辈的人总认为,动漫是小孩子看的,长大了,就不需要了。可是我们这一辈,却是到现在还在看动漫呢。它可以简单活泼向上单纯给小孩子看,也可以有深度内涵精致如美食给成人品,在我看来,它本身就是文化的标志。它为什么不能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呢?
那篇论文里,中国文化部分我提到了几点可提升和宣扬的,一是传统儒学文化,二是戏剧文化,三是传统乐器,四是国产动漫,而这些,本应都是中国的强项啊。可不知为何,年轻人对这些,都并不热衷,连最有可能让年轻人喜爱的动漫都陷入了桎梏。
戏剧文化,已经到了国内开花国外香的地步,年轻一代热爱这些的寥寥可数。戏曲,这个词本身就已历经了漫漫时空,本应披荆斩棘,光芒万丈,惊艳众人,可是,现在的人们好似无法静下心来听一曲浅吟慢唱了,在时光中,它慢慢被人们冠以老旧、落后和无聊了。我多么心痛,本应7月10日上映的昆曲电影《红楼梦》,杭州却没有一个影院给它排片,令我想看而不得。
小时候我特别爱看像《小蝌蚪找妈妈》《鹿铃》这样的水墨动画,这种晕染在画上的动画,有一种别样的灵气,是独属于中国的,只是后来再未见过。中国动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了沉睡期,不被重视,没有人去关心,除了当年的《宝莲灯》创造了神话外,其他动画作品都被打入了深渊。越来越多人不愿去触碰,超高的投入和超低的回报率让国内动漫从业者也寒了心,于是,人们纷纷追逐日本的动漫,皮克斯的动画,不再理睬国内的作品。
我知道一篇论文不能把我所有的想法都写出来,这种唧唧歪歪的吐槽模式也肯定不能用于论文,只写了点粗浅的理解递交了上去。当时特别惴惴不安的和母亲说,写这东西,老师会不会不认同我而给我个低分呀,母亲白了我一眼,那是你自己选的,再怎么作死都得承担着。
现实是,老师给了我满分,也是我所有硕士论文里的最高分。大概老师看我虽胡乱瞎扯了一通,但确实为传统文化操碎了心吧。有自己的想法,不要禁锢自己的思维,多听、多看、多想,接受更多的意见,才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这是老师在课堂上一直传递的信息,而我一直铭记在心。
写论文的时候我不知道何时国漫能醒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自来水们已经把微博刷爆,把票房越顶越高。我喜欢大圣,知道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知道它大闹天宫,不屈不挠,它是我们这代人心中的英雄。而大圣归来,就好像是国漫归来的契机,它放大了人们对国漫的期望,希望他真的能打破现在的动漫格局,让真正热爱这项事业的人,能勇敢骄傲地大步走下去,而不要折了他们的翅膀。
我们保护大圣,希望它能披着红色圣衣凯旋,我们又何尝不希望自己国家的作品走向世界,将我们的文化传播给世界。动画里的《小刀会序曲》,我们耳熟能详,动画里有好多的民乐,有好多中国风的建筑,这些我们自己创造的东西,又为何不能满怀自信地呈现给别人看呢?
虽然它有很多的不足,但它真的诚意满满,而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它是星星之火,它可以让中国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充满信心,不仅让猴子惊艳四方,更能出现越发优秀的动漫作品去惊艳世界。
大圣,而今迈步从头越,你看这事行吗?
当然,这种上升到国家关系上的大事,我操再多的心也无济于事,我只是有点难过,毕竟,我也是一个看日本动漫长大的人,甚至到现在,我还在看。父母这一辈的人总认为,动漫是小孩子看的,长大了,就不需要了。可是我们这一辈,却是到现在还在看动漫呢。它可以简单活泼向上单纯给小孩子看,也可以有深度内涵精致如美食给成人品,在我看来,它本身就是文化的标志。它为什么不能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呢?
那篇论文里,中国文化部分我提到了几点可提升和宣扬的,一是传统儒学文化,二是戏剧文化,三是传统乐器,四是国产动漫,而这些,本应都是中国的强项啊。可不知为何,年轻人对这些,都并不热衷,连最有可能让年轻人喜爱的动漫都陷入了桎梏。
戏剧文化,已经到了国内开花国外香的地步,年轻一代热爱这些的寥寥可数。戏曲,这个词本身就已历经了漫漫时空,本应披荆斩棘,光芒万丈,惊艳众人,可是,现在的人们好似无法静下心来听一曲浅吟慢唱了,在时光中,它慢慢被人们冠以老旧、落后和无聊了。我多么心痛,本应7月10日上映的昆曲电影《红楼梦》,杭州却没有一个影院给它排片,令我想看而不得。
小时候我特别爱看像《小蝌蚪找妈妈》《鹿铃》这样的水墨动画,这种晕染在画上的动画,有一种别样的灵气,是独属于中国的,只是后来再未见过。中国动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了沉睡期,不被重视,没有人去关心,除了当年的《宝莲灯》创造了神话外,其他动画作品都被打入了深渊。越来越多人不愿去触碰,超高的投入和超低的回报率让国内动漫从业者也寒了心,于是,人们纷纷追逐日本的动漫,皮克斯的动画,不再理睬国内的作品。
我知道一篇论文不能把我所有的想法都写出来,这种唧唧歪歪的吐槽模式也肯定不能用于论文,只写了点粗浅的理解递交了上去。当时特别惴惴不安的和母亲说,写这东西,老师会不会不认同我而给我个低分呀,母亲白了我一眼,那是你自己选的,再怎么作死都得承担着。
现实是,老师给了我满分,也是我所有硕士论文里的最高分。大概老师看我虽胡乱瞎扯了一通,但确实为传统文化操碎了心吧。有自己的想法,不要禁锢自己的思维,多听、多看、多想,接受更多的意见,才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这是老师在课堂上一直传递的信息,而我一直铭记在心。
写论文的时候我不知道何时国漫能醒来,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自来水们已经把微博刷爆,把票房越顶越高。我喜欢大圣,知道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知道它大闹天宫,不屈不挠,它是我们这代人心中的英雄。而大圣归来,就好像是国漫归来的契机,它放大了人们对国漫的期望,希望他真的能打破现在的动漫格局,让真正热爱这项事业的人,能勇敢骄傲地大步走下去,而不要折了他们的翅膀。
我们保护大圣,希望它能披着红色圣衣凯旋,我们又何尝不希望自己国家的作品走向世界,将我们的文化传播给世界。动画里的《小刀会序曲》,我们耳熟能详,动画里有好多的民乐,有好多中国风的建筑,这些我们自己创造的东西,又为何不能满怀自信地呈现给别人看呢?
虽然它有很多的不足,但它真的诚意满满,而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它是星星之火,它可以让中国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充满信心,不仅让猴子惊艳四方,更能出现越发优秀的动漫作品去惊艳世界。
大圣,而今迈步从头越,你看这事行吗?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