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我爱你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8.5分
《巴黎我爱你Paris, je t'aime》
本片是由二十四位导演、十八段故事所串成的电影,
每段故事都以巴黎某一区或某一景点为题的故事。
这是部很轻松的影片,有喜剧、悲剧、抽象到不能的剧情。
我认为片子的调性与『爱是你爱是我 Love Actually』这部片有点相近,都是由多段故事组合而成。
杜乐丽花园 Tuileries
美国观光客在巴黎地铁站里,演出地铁惊魂记。
(这段开头蛮好笑的,认真的美国观光客在地铁看旅游指南,
却惹到对面正在亲热的情侣,被抢劫又被打。
到巴黎有很多该注意的,旅游指南都没说……)
胜利广场Place des Victories
茱丽叶毕诺许
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在午夜时分的广场上,似幻似真地与爱子重逢。
(这段实在很感人,那位母亲实在太思念儿子了,
尤其是他和孩子相遇的那幕,非常催泪。)
蒙马特 Montmartre
爱来自偶然,找寻停车位的中年男人,邂遘了昏倒在他车旁的女人。
(这段开头也是非常搞笑,中年男人不断在车上抱怨自己交不到女朋友,
希望有哪个女生可以坐上他的车,没想到他梦想成真。)
塞纳河沿岸Quais de Seine
爱是共通的语言,塞纳河畔旁,有着不同背景,
信仰不同文化的年轻人凭着真挚的心,爱情于焉展开。
(我蛮喜爱这段的,男孩和他那些爱耍嘴皮子的朋友在河边赏妹,
还不忘品头论足一番,没想到男孩爱上了这位他朋友们口中的蒙面俗妹,
他勇于突破不同的文化,追求真爱。)
马黑区Le Marais
黑马区的一间画室里,年轻的男孩,上演「爱情,部用翻译」另一章。
(美国来的男子到印刷室与法国男子相遇,两人鸡同鸭讲,但可以了解互相的心意……)
第16区Loin du 16e
蛮感人的剧情,一个身为保母的母亲,每天来回于郊区和巴黎,
一边照顾他人的小孩,一边思念着由托儿所帮忙照料的孩子。
13区Porte de Choisy
华仁街发廊女主人的奔放热情。
(由杜可风执导的片段,中国城就位于13区,
一位法国推销员到中国区发廊推销产品,却与老板娘相恋,
这段是我最看不出来到底要表达什么的,许多网友的影评也是对此段表达质疑。)
巴士底区Bastille
得知妻子罹患癌症,因此毅然与外遇对象分手的丈夫,太太的红外套,让人心碎。
艾菲尔铁塔Tour Eiffe
围绕着艾菲尔铁塔,两位小丑的温馨爱情故事,以微笑揭开序幕。
(这段好可爱,男小丑每天以取悦他人为业,却找不到人可以陪,
有天他被抓到警察局,与女小丑相遇。
这段几乎以小丑无声的搞笑动作为主,最后他们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孩。)
马叟公园Parc Monceau
令人费解的两性关系,是情人?是朋友?还是……
(老少配勾肩撘背走过巴黎的街头,双方的对话让人感觉他们的关系不单纯,
连我都替他们捏把冷汗,最后,结果揭晓,他们是父女,老爸还要替女儿顾小外孙喔……)
Quartier des Enfants Rouges
马姬葛伦霍
一个女演员和卖迷幻剂的送货员若有若无的感情,就算有意,也许仍会错过。
(马姬葛伦霍是我心中的演技派女星之ㄧ。她在这段就是饰演她自己,
一位到法国来拍电影的女演员;这段让我觉得,演艺界真的有点乱喔!XD!!)
节日广场Place des fetes
一见钟情的女孩竟带给男人横祸。
(超感人的片段,节日广场位于巴黎第19区,
是治安最混乱、有色人种最多的一区,
一名顾车厂的黑人因追逐她爱的女孩而丢了工作,坐在广场上,
却被混混开枪射死。死前他又看到那位他暗恋的女孩……)
红磨坊附近Pigalle
戏如人生的爱情戏码永不落幕,年长的爱情要如何得到爱的情趣?
玛德莲区Quartier de la Madeleine
伊利亚伍德(可爱哈比人)
半夜,吸血鬼出没,令人难以想像,爱可以是这种型态。
(很有创意的剧情,一位年轻人半夜独自走在街上,遇到吸血鬼,
他们透过互吸对方血的方式相爱(取代接吻?)。)
拉雪兹神父公墓Pere-Lachaise
从坟墓里复活,王尔德帮英国情侣破镜重圆。
(好不容易能出来玩,男方却一味说着工作的事,女方受不了想分手,
王尔德提示男方,让他们言归于好。)
圣丹尼斯Faubourg Saint-Denis
娜塔莉波曼
怀抱演员梦的美国少女与听障男孩的爱情故事……
(饰演到法国试镜的娜塔莉波曼与盲眼男的相遇、相爱和分手。)
一段超有感觉的分手文:
"Listen. There are moments when life calls out for a change.
A change.It is just like the seasons. Our spring was wonderful.
But the summer is over. For a long time. And we missed the autumn.
Now suddenly, it is cold, so cold that everything freezes.
My heart stopped. Our love fell asleep, it was surprised by the snow.
But those who are sleeping in the snow, do not notice death. "
听着!生命有寻求改变时刻。
就是一场改变。犹如季节变换一般。
我们的春天虽如斯美好。但夏日已走入尽头。
久而久之,我俩心怀秋意。
而今骤然入寒,万物冻结冷若冰霜。
吾心如止水。我们的爱在白雪纷扰下沈睡了。
然而此蛰睡雪中之情,毫不察死神降临。
拉丁区 Quartier Latin
一个妇人对她的老公仍然有着眷恋不舍,尽管他们正计划离婚……
(一位贵妇和一位富商在餐厅里谈天,两人似乎都有点年纪,
他们告诉对方,现在都和比自己年轻的人在交往,
看来两人是多年好友的样子,一直聊到最后,原来他们是夫妻……)
14区 14e arrindissement
在巴黎寂寞游走的美国游客,美式法语,巴黎我爱你。
(一位美国女邮差,努力学习法语,到法国旅游,体会法国的美好。)
=========
前两天去租了这部电影来看,这是一部由十八部短片构成的电影,分别用各自数分钟的时间,来描绘对巴黎共二十个区的印象。每部都是知名导演及演员的作品,不过我对电影的知识困窘贫乏,对导演风格什么的就不了也不去谈什么了。
纯粹是惊艳和感动,那种眼泪定格在眼眶里的感动。以爱与巴黎为主题,每一部短片都像是篇精致而深刻的短篇小说,看的时候几乎可以感觉到,每个场景、每句对白、每次眼神的交会,都化成诗意的文字在脑海里流动。
只在巴黎待过短短的一天半。仓促的一天半。定点式扫街般地游走,很贪心的眼睛在每一个知名景点,和车程中倏忽即逝的街道景物匆匆掠过,留下转瞬的印象。而这些就够让我在看《巴黎我爱你》时紊乱了气息。
我曾经到过这里。我曾经用同样的角度凝视过这片view。那段上坡路我们是不是曾经走过?那条整齐的白色街道,我是不是曾经在那里漫步?好熟悉,像是可以感受到那天,巴黎早晨微寒的温度。差点快要忘了塞纳河那晚刺骨的寒风,但永远也忘不了在船上转身望见的美丽夕阳。蒙马特,圣心堂,多希望还能再看它一眼。
虽然这部电影唤醒了我对巴黎的记忆,不过它并不是一个旅游宣传影片。倒不如说它试图拼凑出巴黎样貌,以及活在这城市里的众生相。
〈蒙马特Montmartre〉──自怜自艾的单身汉莫名地救起一个昏倒在他车边的女子,当彼此之间交换了几句对白,成了邂逅的开端,也就是影片的终结。川流的车辆,与巴黎人对停车位一位难求的窘况都让人会心一笑。
〈塞纳河沿岸Quais de Seine〉──巴黎青年遇见了信奉回教的,裹着头巾的女孩。信仰的藩篱并不能阻却爱苗在男孩明亮的眼睛里滋长,当女孩严肃的爷爷转头允许男孩跟过去,我们也几乎要喜悦地说声「神的旨意」。
〈玛黑区Le Marais〉──讲法语的男孩和讲英语的男孩。美丽的错误。语言的隔阂也暗示着同性之爱那道暧昧不明的界线?留下的电话号码、男孩在街道上最后的奔跑,是一串引人无尽联想的删节号。
〈杜乐丽花园Tuileries〉──充满滑稽与讽刺的黑色幽默。巴黎并不是想像中那般浑然天成的优雅。看到观光导览上的「与人四目相对是大忌」,我笑了。一段中年男人不经意望向热吻中情侣,最后被海扁一顿的故事。爱情的本质,可能是甜蜜加上自私的可憎。
〈第16区Loin du 16e〉──清晨,女人将自己的孩子仓促摆到托婴处,换了三班车赶到工作地点──有钱人家的帮佣,照顾主人家的婴儿。哄起婴孩的歌声多好听,却又是多心酸的强烈对比。
〈13区Porte de Choisy〉──看到杜可风的名字眼睛一亮。但我可以这样说吗?这是十八部短片中最不知所谓的一段。除了大量摆弄中国符号,还有大胆鲜明的缤纷色调以外,看不太出个所以然,虽然夹杂在众多片段中特色独具,像是个怪诞的梦境。
〈巴士底区Bastille〉──即将向妻子提出离婚的外遇男人,在最后一刻发现妻子罹患癌症的事实,自此洗心革面,并发现他仍深爱着她的事实。「当他领悟这都将是最后一次后,连平凡琐事也变得风味独具。」、「一开始是佯装成热恋中的男人,却真的变成热恋中的男人。」、「当她死在他的怀里,他的感情从此昏迷,不再醒来。」原本憎厌的老婆的陈旧红大衣,以及烹调肉丸子时重覆哼唱的一首歌,都变成男人生命中永恒的追忆。我很喜欢这一段。
〈胜利广场 Place des Victories〉──儿子死后伤恸欲绝的母亲,在最后一次看到儿子的幻影之后,重新获得活下去的力量。那个深深的拥抱,以及最后在儿子离开时,母亲留恋不舍的动作与表情,让人动容。
〈艾非尔铁塔Tour Eiffe〉──最具喜感却也带有淡淡哀伤的一部。默剧演员夸张至极的演出让人印象深刻。更让我怀念的是艾非尔铁塔的美。我最喜欢艾非尔铁塔了,在巴黎。
〈马叟公园Parc Monceau〉──「难得来巴黎,就不能说法文吗?」前面的对白几乎要误导人了,而最后一幕的出现便格外有爆点且具喜感。在喜与嗔之间传达的是俏皮而温暖的父女亲情。
〈红孩广场Quartier des Enfants Rouges〉──女演员向男主角买迷幻药。我喜欢女演员在提款时,男人将手停留在女人后颈位置,却没有碰触下去的压抑,女主角眼神往上掠的表情更是微妙,我想是透过了提款机附的后照镜看到了男人的动作吧。也喜欢女人后来打电话给男人的表情,略带矜持与骄傲又假装漫不在乎的口吻,其实暗藏的是期待与渴求,不言可喻的暧昧情愫被相当成功地烘托出来。
〈节日广场Place des fêtes〉──重伤的男游民与担任急救员的女人,短暂的交会却有太多来不及吐露的情感。怅惘与遗憾。「因为你在我的梦中跑了一整夜」男人说。最后,女主角买到了男人期盼要一起共享的两杯咖啡,男人却已经被送上救护车。瞬间滑落脸颊的泪水,是非常经典而深刻的一幕。
〈红磨房附近Pigalle〉──「每早吻我,吻我一百万年」的悠扬旋律,恋人争吵与复合之间充满机锋的对白。我喜欢女主角搧的那两个巴掌,很老梗的剧情却有很浪漫的情调。喔对了,她的钥匙圈跟我的一样,都是巴黎铁塔。
〈玛德莲区Quartier de la Madeleine〉──讲的是吸血鬼。伊利亚伍德大概是整部电影里我唯一可以一眼认出来的人吧。躲避吸血鬼时失措的模样,根本就是《魔戒》里的哈比小羔羊佛罗多嘛。我喜欢里面惊悚却又很好笑的背景弦乐。嘿,最后,咬下脖子的刹那,那该是吸血鬼式血淋淋又温存无比的爱情吧?
〈拉雪兹神父公墓Père-Lachaise〉──十足的黑色幽默。让王尔德的鬼魂出现,来挽救一对情侣濒临破灭的恋情。「就这样让她溜走,你会死的,死于心病。那会是本墓园最差劲的死法。」王尔德的鬼魂说。超赞。后来鬼魂又指引男主角说出「跟视你为正常的男人在一起,妳哪快乐得起来?」这句话,着实有趣。不过说句煞风景的话,碰到那种把风趣幽默当饭吃的女人,还真是让人受不了。
〈圣丹尼斯Faubourg Saint-Denis〉──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片段之一。「生命中有时会需要改变,好比四季更迭一般。我们的春天很美,但夏日已尽,我们错过了秋天,而现在一切突然冷却了,每件事都那么冰冷,我们的爱沉睡了,为大雪所覆盖,在雪中沉睡,感觉不到死亡濒临。」特别的拍摄手法、流动的影像和男主角快速的独白,在数分钟内呈现出一段恋情在诸多时期的样貌,琐细却又色彩纷呈。戏剧化的收尾,隽永又后劲十足。男主角饰演一个盲生,而女主角是我很喜欢的娜塔莉波曼,很有力道的演技都可圈可点。
〈拉丁区Quartier Latin〉──即将要签下离婚协议书的老夫妻。老练的演技。在和平分手时仍不忘自我解嘲的幽默对白中,让人感受到的却是种怅然若失的情怀。点了最爱的红酒,却从头至尾不曾动过,大概算是某种暗示吧。
〈14区14e arrondissement〉──也是最后一部。从一个外国观光客的观点,描述在巴黎短暂的旅游印象。这部,让我看得很伤心呢。「要是我生在巴黎就好了,或是,有足够的钱,我有可能住在巴黎吗?」、「独自一个人坐在陌生的国家,远离我熟悉的人们与工作,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觉,就像记起了某件我从不知道的事,或某件我总在等待,却又说不上来是什么的东西,可能是件我已经忘记的东西,或是我人生中已错失的事物,不过我同时感受到了,喜悦与哀愁。也不是那么哀愁,因为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对,活着的感觉。就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巴黎,也觉得巴黎爱上了我。」是啊,我也有这种感觉呢。我觉得在国外旅游,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像是对生命重新一次的洗涤,很多很多的体悟。
自以为亲自到过,该更了解这个城市了,却也只是发现了毕竟无法了解这个城市。于是我们感到不满足,于是在已然远离的此刻,感到无尽的留恋与怀念。我曾经就站在那里,曾经就呼吸着巴黎的空气,但如今再透过萤幕或平面媒体望向巴黎的同时,却感觉与她之间竟隔着如此遥远的距离。那是种淡淡寂寞的感伤。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很出色又特别的作品,充满了爱。而我更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透过它让我想起我自己记忆里的巴黎。
虽然在欧洲走马看花式的十天里,我必须说我最最最最爱的城市是罗马。但这部电影又让我忆起巴黎的美好。我也想说,Paris, je t'aime。
《巴黎我爱你Paris, je t'aime》
本片是由二十四位导演、十八段故事所串成的电影,
每段故事都以巴黎某一区或某一景点为题的故事。
这是部很轻松的影片,有喜剧、悲剧、抽象到不能的剧情。
我认为片子的调性与『爱是你爱是我 Love Actually』这部片有点相近,都是由多段故事组合而成。
杜乐丽花园 Tuileries
美国观光客在巴黎地铁站里,演出地铁惊魂记。
(这段开头蛮好笑的,认真的美国观光客在地铁看旅游指南,
却惹到对面正在亲热的情侣,被抢劫又被打。
到巴黎有很多该注意的,旅游指南都没说……)
胜利广场Place des Victories
茱丽叶毕诺许
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在午夜时分的广场上,似幻似真地与爱子重逢。
(这段实在很感人,那位母亲实在太思念儿子了,
尤其是他和孩子相遇的那幕,非常催泪。)
蒙马特 Montmartre
爱来自偶然,找寻停车位的中年男人,邂遘了昏倒在他车旁的女人。
(这段开头也是非常搞笑,中年男人不断在车上抱怨自己交不到女朋友,
希望有哪个女生可以坐上他的车,没想到他梦想成真。)
塞纳河沿岸Quais de Seine
爱是共通的语言,塞纳河畔旁,有着不同背景,
信仰不同文化的年轻人凭着真挚的心,爱情于焉展开。
(我蛮喜爱这段的,男孩和他那些爱耍嘴皮子的朋友在河边赏妹,
还不忘品头论足一番,没想到男孩爱上了这位他朋友们口中的蒙面俗妹,
他勇于突破不同的文化,追求真爱。)
马黑区Le Marais
黑马区的一间画室里,年轻的男孩,上演「爱情,部用翻译」另一章。
(美国来的男子到印刷室与法国男子相遇,两人鸡同鸭讲,但可以了解互相的心意……)
第16区Loin du 16e
蛮感人的剧情,一个身为保母的母亲,每天来回于郊区和巴黎,
一边照顾他人的小孩,一边思念着由托儿所帮忙照料的孩子。
13区Porte de Choisy
华仁街发廊女主人的奔放热情。
(由杜可风执导的片段,中国城就位于13区,
一位法国推销员到中国区发廊推销产品,却与老板娘相恋,
这段是我最看不出来到底要表达什么的,许多网友的影评也是对此段表达质疑。)
巴士底区Bastille
得知妻子罹患癌症,因此毅然与外遇对象分手的丈夫,太太的红外套,让人心碎。
艾菲尔铁塔Tour Eiffe
围绕着艾菲尔铁塔,两位小丑的温馨爱情故事,以微笑揭开序幕。
(这段好可爱,男小丑每天以取悦他人为业,却找不到人可以陪,
有天他被抓到警察局,与女小丑相遇。
这段几乎以小丑无声的搞笑动作为主,最后他们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孩。)
马叟公园Parc Monceau
令人费解的两性关系,是情人?是朋友?还是……
(老少配勾肩撘背走过巴黎的街头,双方的对话让人感觉他们的关系不单纯,
连我都替他们捏把冷汗,最后,结果揭晓,他们是父女,老爸还要替女儿顾小外孙喔……)
Quartier des Enfants Rouges
马姬葛伦霍
一个女演员和卖迷幻剂的送货员若有若无的感情,就算有意,也许仍会错过。
(马姬葛伦霍是我心中的演技派女星之ㄧ。她在这段就是饰演她自己,
一位到法国来拍电影的女演员;这段让我觉得,演艺界真的有点乱喔!XD!!)
节日广场Place des fetes
一见钟情的女孩竟带给男人横祸。
(超感人的片段,节日广场位于巴黎第19区,
是治安最混乱、有色人种最多的一区,
一名顾车厂的黑人因追逐她爱的女孩而丢了工作,坐在广场上,
却被混混开枪射死。死前他又看到那位他暗恋的女孩……)
红磨坊附近Pigalle
戏如人生的爱情戏码永不落幕,年长的爱情要如何得到爱的情趣?
玛德莲区Quartier de la Madeleine
伊利亚伍德(可爱哈比人)
半夜,吸血鬼出没,令人难以想像,爱可以是这种型态。
(很有创意的剧情,一位年轻人半夜独自走在街上,遇到吸血鬼,
他们透过互吸对方血的方式相爱(取代接吻?)。)
拉雪兹神父公墓Pere-Lachaise
从坟墓里复活,王尔德帮英国情侣破镜重圆。
(好不容易能出来玩,男方却一味说着工作的事,女方受不了想分手,
王尔德提示男方,让他们言归于好。)
圣丹尼斯Faubourg Saint-Denis
娜塔莉波曼
怀抱演员梦的美国少女与听障男孩的爱情故事……
(饰演到法国试镜的娜塔莉波曼与盲眼男的相遇、相爱和分手。)
一段超有感觉的分手文:
"Listen. There are moments when life calls out for a change.
A change.It is just like the seasons. Our spring was wonderful.
But the summer is over. For a long time. And we missed the autumn.
Now suddenly, it is cold, so cold that everything freezes.
My heart stopped. Our love fell asleep, it was surprised by the snow.
But those who are sleeping in the snow, do not notice death. "
听着!生命有寻求改变时刻。
就是一场改变。犹如季节变换一般。
我们的春天虽如斯美好。但夏日已走入尽头。
久而久之,我俩心怀秋意。
而今骤然入寒,万物冻结冷若冰霜。
吾心如止水。我们的爱在白雪纷扰下沈睡了。
然而此蛰睡雪中之情,毫不察死神降临。
拉丁区 Quartier Latin
一个妇人对她的老公仍然有着眷恋不舍,尽管他们正计划离婚……
(一位贵妇和一位富商在餐厅里谈天,两人似乎都有点年纪,
他们告诉对方,现在都和比自己年轻的人在交往,
看来两人是多年好友的样子,一直聊到最后,原来他们是夫妻……)
14区 14e arrindissement
在巴黎寂寞游走的美国游客,美式法语,巴黎我爱你。
(一位美国女邮差,努力学习法语,到法国旅游,体会法国的美好。)
=========
前两天去租了这部电影来看,这是一部由十八部短片构成的电影,分别用各自数分钟的时间,来描绘对巴黎共二十个区的印象。每部都是知名导演及演员的作品,不过我对电影的知识困窘贫乏,对导演风格什么的就不了也不去谈什么了。
纯粹是惊艳和感动,那种眼泪定格在眼眶里的感动。以爱与巴黎为主题,每一部短片都像是篇精致而深刻的短篇小说,看的时候几乎可以感觉到,每个场景、每句对白、每次眼神的交会,都化成诗意的文字在脑海里流动。
只在巴黎待过短短的一天半。仓促的一天半。定点式扫街般地游走,很贪心的眼睛在每一个知名景点,和车程中倏忽即逝的街道景物匆匆掠过,留下转瞬的印象。而这些就够让我在看《巴黎我爱你》时紊乱了气息。
我曾经到过这里。我曾经用同样的角度凝视过这片view。那段上坡路我们是不是曾经走过?那条整齐的白色街道,我是不是曾经在那里漫步?好熟悉,像是可以感受到那天,巴黎早晨微寒的温度。差点快要忘了塞纳河那晚刺骨的寒风,但永远也忘不了在船上转身望见的美丽夕阳。蒙马特,圣心堂,多希望还能再看它一眼。
虽然这部电影唤醒了我对巴黎的记忆,不过它并不是一个旅游宣传影片。倒不如说它试图拼凑出巴黎样貌,以及活在这城市里的众生相。
〈蒙马特Montmartre〉──自怜自艾的单身汉莫名地救起一个昏倒在他车边的女子,当彼此之间交换了几句对白,成了邂逅的开端,也就是影片的终结。川流的车辆,与巴黎人对停车位一位难求的窘况都让人会心一笑。
〈塞纳河沿岸Quais de Seine〉──巴黎青年遇见了信奉回教的,裹着头巾的女孩。信仰的藩篱并不能阻却爱苗在男孩明亮的眼睛里滋长,当女孩严肃的爷爷转头允许男孩跟过去,我们也几乎要喜悦地说声「神的旨意」。
〈玛黑区Le Marais〉──讲法语的男孩和讲英语的男孩。美丽的错误。语言的隔阂也暗示着同性之爱那道暧昧不明的界线?留下的电话号码、男孩在街道上最后的奔跑,是一串引人无尽联想的删节号。
〈杜乐丽花园Tuileries〉──充满滑稽与讽刺的黑色幽默。巴黎并不是想像中那般浑然天成的优雅。看到观光导览上的「与人四目相对是大忌」,我笑了。一段中年男人不经意望向热吻中情侣,最后被海扁一顿的故事。爱情的本质,可能是甜蜜加上自私的可憎。
〈第16区Loin du 16e〉──清晨,女人将自己的孩子仓促摆到托婴处,换了三班车赶到工作地点──有钱人家的帮佣,照顾主人家的婴儿。哄起婴孩的歌声多好听,却又是多心酸的强烈对比。
〈13区Porte de Choisy〉──看到杜可风的名字眼睛一亮。但我可以这样说吗?这是十八部短片中最不知所谓的一段。除了大量摆弄中国符号,还有大胆鲜明的缤纷色调以外,看不太出个所以然,虽然夹杂在众多片段中特色独具,像是个怪诞的梦境。
〈巴士底区Bastille〉──即将向妻子提出离婚的外遇男人,在最后一刻发现妻子罹患癌症的事实,自此洗心革面,并发现他仍深爱着她的事实。「当他领悟这都将是最后一次后,连平凡琐事也变得风味独具。」、「一开始是佯装成热恋中的男人,却真的变成热恋中的男人。」、「当她死在他的怀里,他的感情从此昏迷,不再醒来。」原本憎厌的老婆的陈旧红大衣,以及烹调肉丸子时重覆哼唱的一首歌,都变成男人生命中永恒的追忆。我很喜欢这一段。
〈胜利广场 Place des Victories〉──儿子死后伤恸欲绝的母亲,在最后一次看到儿子的幻影之后,重新获得活下去的力量。那个深深的拥抱,以及最后在儿子离开时,母亲留恋不舍的动作与表情,让人动容。
〈艾非尔铁塔Tour Eiffe〉──最具喜感却也带有淡淡哀伤的一部。默剧演员夸张至极的演出让人印象深刻。更让我怀念的是艾非尔铁塔的美。我最喜欢艾非尔铁塔了,在巴黎。
〈马叟公园Parc Monceau〉──「难得来巴黎,就不能说法文吗?」前面的对白几乎要误导人了,而最后一幕的出现便格外有爆点且具喜感。在喜与嗔之间传达的是俏皮而温暖的父女亲情。
〈红孩广场Quartier des Enfants Rouges〉──女演员向男主角买迷幻药。我喜欢女演员在提款时,男人将手停留在女人后颈位置,却没有碰触下去的压抑,女主角眼神往上掠的表情更是微妙,我想是透过了提款机附的后照镜看到了男人的动作吧。也喜欢女人后来打电话给男人的表情,略带矜持与骄傲又假装漫不在乎的口吻,其实暗藏的是期待与渴求,不言可喻的暧昧情愫被相当成功地烘托出来。
〈节日广场Place des fêtes〉──重伤的男游民与担任急救员的女人,短暂的交会却有太多来不及吐露的情感。怅惘与遗憾。「因为你在我的梦中跑了一整夜」男人说。最后,女主角买到了男人期盼要一起共享的两杯咖啡,男人却已经被送上救护车。瞬间滑落脸颊的泪水,是非常经典而深刻的一幕。
〈红磨房附近Pigalle〉──「每早吻我,吻我一百万年」的悠扬旋律,恋人争吵与复合之间充满机锋的对白。我喜欢女主角搧的那两个巴掌,很老梗的剧情却有很浪漫的情调。喔对了,她的钥匙圈跟我的一样,都是巴黎铁塔。
〈玛德莲区Quartier de la Madeleine〉──讲的是吸血鬼。伊利亚伍德大概是整部电影里我唯一可以一眼认出来的人吧。躲避吸血鬼时失措的模样,根本就是《魔戒》里的哈比小羔羊佛罗多嘛。我喜欢里面惊悚却又很好笑的背景弦乐。嘿,最后,咬下脖子的刹那,那该是吸血鬼式血淋淋又温存无比的爱情吧?
〈拉雪兹神父公墓Père-Lachaise〉──十足的黑色幽默。让王尔德的鬼魂出现,来挽救一对情侣濒临破灭的恋情。「就这样让她溜走,你会死的,死于心病。那会是本墓园最差劲的死法。」王尔德的鬼魂说。超赞。后来鬼魂又指引男主角说出「跟视你为正常的男人在一起,妳哪快乐得起来?」这句话,着实有趣。不过说句煞风景的话,碰到那种把风趣幽默当饭吃的女人,还真是让人受不了。
〈圣丹尼斯Faubourg Saint-Denis〉──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片段之一。「生命中有时会需要改变,好比四季更迭一般。我们的春天很美,但夏日已尽,我们错过了秋天,而现在一切突然冷却了,每件事都那么冰冷,我们的爱沉睡了,为大雪所覆盖,在雪中沉睡,感觉不到死亡濒临。」特别的拍摄手法、流动的影像和男主角快速的独白,在数分钟内呈现出一段恋情在诸多时期的样貌,琐细却又色彩纷呈。戏剧化的收尾,隽永又后劲十足。男主角饰演一个盲生,而女主角是我很喜欢的娜塔莉波曼,很有力道的演技都可圈可点。
〈拉丁区Quartier Latin〉──即将要签下离婚协议书的老夫妻。老练的演技。在和平分手时仍不忘自我解嘲的幽默对白中,让人感受到的却是种怅然若失的情怀。点了最爱的红酒,却从头至尾不曾动过,大概算是某种暗示吧。
〈14区14e arrondissement〉──也是最后一部。从一个外国观光客的观点,描述在巴黎短暂的旅游印象。这部,让我看得很伤心呢。「要是我生在巴黎就好了,或是,有足够的钱,我有可能住在巴黎吗?」、「独自一个人坐在陌生的国家,远离我熟悉的人们与工作,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觉,就像记起了某件我从不知道的事,或某件我总在等待,却又说不上来是什么的东西,可能是件我已经忘记的东西,或是我人生中已错失的事物,不过我同时感受到了,喜悦与哀愁。也不是那么哀愁,因为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对,活着的感觉。就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巴黎,也觉得巴黎爱上了我。」是啊,我也有这种感觉呢。我觉得在国外旅游,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像是对生命重新一次的洗涤,很多很多的体悟。
自以为亲自到过,该更了解这个城市了,却也只是发现了毕竟无法了解这个城市。于是我们感到不满足,于是在已然远离的此刻,感到无尽的留恋与怀念。我曾经就站在那里,曾经就呼吸着巴黎的空气,但如今再透过萤幕或平面媒体望向巴黎的同时,却感觉与她之间竟隔着如此遥远的距离。那是种淡淡寂寞的感伤。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很出色又特别的作品,充满了爱。而我更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透过它让我想起我自己记忆里的巴黎。
虽然在欧洲走马看花式的十天里,我必须说我最最最最爱的城市是罗马。但这部电影又让我忆起巴黎的美好。我也想说,Paris, je t'a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