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一遍就遇到几篇挺好的影评,不敢算作知己,只是在看第二遍之前的余音回响中码码心中吐了才痛快的字。
说《一步之遥》是一个人的电影,挺简单,是姜文个人的电影,是适合一个人专注观看的电影,是一个人安静下来才觉得他不只是热闹的电影,最重要的是只有真正愿意看到他精彩的一个人才能尽享喜悲的电影。我一个人坐在两对儿情侣前排观影,从头至尾如若无人,喜悦或者隐痛,感动落泪还是破涕为笑,那一晚一个人最好的伴便是眼前的《一步之遥》。直到片尾终结,黑底白字消失落幕,在影楼电梯的镜子中看见自己,才渐渐觉得电影结束了。
电影本身的故事架构、台词巧思、拍摄技巧、电影艺术、戏剧情怀有太多太多的看点卖点骂点,可以让爱的不爱的人找到成千上万的角度消费他、享受他。我打算用高人推荐的“姜文所有电影一天大连看”的方式进行一次姜文电影之旅。这里就倚着单纯用心码码字说说事。
《一步》排除隐喻和炫技,其实故事简单明了。作为女生果然还是最先被爱情的成分吸引住。就写写在《一步》里看到的爱情,(其余内容其他影评写很好了)。写完才发现《一步之遥》里的爱情也是一个人的爱情。
姜文访谈说和舒淇的对手戏设计了8对男女的相处类型,我没去数,觉得镜头感十足、台词可乐… …总之还有一丁点儿没看够。只隐约记得侧后听到“这怕是要疯!”殊不知我认为这段戏确确实实用密集的情绪堆叠的高潮来道出恋爱男女的真实常态。我想对左耳朵侧后的姑娘说,你和旁边那位的恋爱状态多半比这画面再疯出那么一大半就对了。
其中最像大众习惯的电影表达方式之一的周韵(武六)和洪晃(覃老师)的女人间对话让我记忆深刻。这武六和覃老师的母女“对话”直到武六打掉所有喇叭方算结束,在我看来自始至终都只是两个女人的内心独白,其中对话是种形式全无交流之意,着实让给我只看到发自肺腑的内心呐喊。覃老师的功利进化论让我发笑,却没能像武六那般纯粹地蔑笑,因为我是普通女子虽然为武六的纯粹心潮澎湃,但又不能恬不知耻的否认自己某个程度上有覃老师的想法。这里也不免看到姜文把人物境界推到极致去展现冲突张力的手法。我很喜欢这样,在情节里我爱武六!甚至我就是武六!但走出影院我却也不憎恶覃老师,只会让我警醒去思考我让覃老师在体内占多大比例才适合自己的世界。
至于谁才是马走日的真爱,就先说说完颜花容凋陨时幸福满足的笑容。排开所有的隐喻不谈,那应该是个完美的拥有真爱的表情,就像在美梦里睡着了不愿醒来,之所以完美是因为真的不会醒来了。这说明马走日是完颜的真爱没错,马走日在疯狂的幸福中陪她走到了最后,在这个层面上也折射出完颜是马走日的真爱(马走日让完颜无论生死都能永远永远幸福,能做到这样应该称得上是真爱的一种)。跳出电影看看导演姜文,不得不说马走日在爱情面前总是某个侧面或内在的姜文,三观是人创造总结可以分析解构并演绎着,然而对女人的直觉感触恐怕超出理性逻辑本身,电影中女性角色本身就是姜文对女人的个人理解,马走日眼中的武六即姜文眼中的武六。生活中姜文选择了妻子周韵,剧中武六找寻真理执着真爱还是难逃她自身的恬淡悠然之美,这些就让电影中的马走日冥冥之中把心的归属牢牢系在了武六身上,这一种真爱让马走日不愿意连累他,主动放弃与她在一起的权利甚至放弃了活下去的权利。说到这里,其实很难说清哪一个才是真爱,一个是生或死都要给她幸福欢乐的完颜,一个是宁愿死也不能和她一起走的武六。再一次把情节极端化,让人眼球够劲又能自问究竟哪一种才算是真爱呢?
顺便一提的是武七和他爹也有爱情的戏,我看来是用来与马周日的爱情形成对立面引起某个层面的对比冲突。整个故事的开端就是因为武七的感情失败而引起的,而让我看到的是爱情在政客、政客和政客之间的分量与作用。小女子不通政事,只知道世界本就需要各种才能的人,如果能够操纵感情本身也是一种我这个普通女子望尘莫及的才干。观影后发现,其实用于爱情的能量也要守恒,有人用计谋功利锱铢必较地节省着爱情用量,恐怕才成全了马走日、完颜、武六这般纯粹井喷式的挥霍。
最后就以结局画面收篇。风车下数对的礼服男女,更多的让我想起集体式婚礼,他(她)们经历着事情本身,却又对马走日的独白摸不着头脑。像极了很多集体相亲、集体婚礼的现场,他(她)们看似经历着爱情与婚姻,却对爱情婚姻本身保持观望,别人在看热闹似的看他(她)们,而他(她)们也看热闹似的看着爱情婚姻。细节落在了穿着婚纱的项飞田依偎在武七身边,不得不让我看到“缘分”二字,他老人家两个若非不是你情我愿怎么可能一起享受着同流合污。结尾借用姜文访谈时的话,我们自己得到的结果,无论多差多屎其实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由衷期盼的结果,电影里各个人物如此、爱情婚姻中的男女如此、生活着的普通小女子本人亦如此。
也许开讲爱情就算是偏题了。开篇我才会说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人的爱情,我愿意看到《一步》更多爱情的细节,所以我看到了。但这并不代表我觉得这是电影的主线,只是作为补充写写而已。姜文希望坐在影院看到这么一步电影,我算是享受了,也回应他和他的《一步之遥一声》:看得舒服。
说《一步之遥》是一个人的电影,挺简单,是姜文个人的电影,是适合一个人专注观看的电影,是一个人安静下来才觉得他不只是热闹的电影,最重要的是只有真正愿意看到他精彩的一个人才能尽享喜悲的电影。我一个人坐在两对儿情侣前排观影,从头至尾如若无人,喜悦或者隐痛,感动落泪还是破涕为笑,那一晚一个人最好的伴便是眼前的《一步之遥》。直到片尾终结,黑底白字消失落幕,在影楼电梯的镜子中看见自己,才渐渐觉得电影结束了。
电影本身的故事架构、台词巧思、拍摄技巧、电影艺术、戏剧情怀有太多太多的看点卖点骂点,可以让爱的不爱的人找到成千上万的角度消费他、享受他。我打算用高人推荐的“姜文所有电影一天大连看”的方式进行一次姜文电影之旅。这里就倚着单纯用心码码字说说事。
《一步》排除隐喻和炫技,其实故事简单明了。作为女生果然还是最先被爱情的成分吸引住。就写写在《一步》里看到的爱情,(其余内容其他影评写很好了)。写完才发现《一步之遥》里的爱情也是一个人的爱情。
姜文访谈说和舒淇的对手戏设计了8对男女的相处类型,我没去数,觉得镜头感十足、台词可乐… …总之还有一丁点儿没看够。只隐约记得侧后听到“这怕是要疯!”殊不知我认为这段戏确确实实用密集的情绪堆叠的高潮来道出恋爱男女的真实常态。我想对左耳朵侧后的姑娘说,你和旁边那位的恋爱状态多半比这画面再疯出那么一大半就对了。
其中最像大众习惯的电影表达方式之一的周韵(武六)和洪晃(覃老师)的女人间对话让我记忆深刻。这武六和覃老师的母女“对话”直到武六打掉所有喇叭方算结束,在我看来自始至终都只是两个女人的内心独白,其中对话是种形式全无交流之意,着实让给我只看到发自肺腑的内心呐喊。覃老师的功利进化论让我发笑,却没能像武六那般纯粹地蔑笑,因为我是普通女子虽然为武六的纯粹心潮澎湃,但又不能恬不知耻的否认自己某个程度上有覃老师的想法。这里也不免看到姜文把人物境界推到极致去展现冲突张力的手法。我很喜欢这样,在情节里我爱武六!甚至我就是武六!但走出影院我却也不憎恶覃老师,只会让我警醒去思考我让覃老师在体内占多大比例才适合自己的世界。
至于谁才是马走日的真爱,就先说说完颜花容凋陨时幸福满足的笑容。排开所有的隐喻不谈,那应该是个完美的拥有真爱的表情,就像在美梦里睡着了不愿醒来,之所以完美是因为真的不会醒来了。这说明马走日是完颜的真爱没错,马走日在疯狂的幸福中陪她走到了最后,在这个层面上也折射出完颜是马走日的真爱(马走日让完颜无论生死都能永远永远幸福,能做到这样应该称得上是真爱的一种)。跳出电影看看导演姜文,不得不说马走日在爱情面前总是某个侧面或内在的姜文,三观是人创造总结可以分析解构并演绎着,然而对女人的直觉感触恐怕超出理性逻辑本身,电影中女性角色本身就是姜文对女人的个人理解,马走日眼中的武六即姜文眼中的武六。生活中姜文选择了妻子周韵,剧中武六找寻真理执着真爱还是难逃她自身的恬淡悠然之美,这些就让电影中的马走日冥冥之中把心的归属牢牢系在了武六身上,这一种真爱让马走日不愿意连累他,主动放弃与她在一起的权利甚至放弃了活下去的权利。说到这里,其实很难说清哪一个才是真爱,一个是生或死都要给她幸福欢乐的完颜,一个是宁愿死也不能和她一起走的武六。再一次把情节极端化,让人眼球够劲又能自问究竟哪一种才算是真爱呢?
顺便一提的是武七和他爹也有爱情的戏,我看来是用来与马周日的爱情形成对立面引起某个层面的对比冲突。整个故事的开端就是因为武七的感情失败而引起的,而让我看到的是爱情在政客、政客和政客之间的分量与作用。小女子不通政事,只知道世界本就需要各种才能的人,如果能够操纵感情本身也是一种我这个普通女子望尘莫及的才干。观影后发现,其实用于爱情的能量也要守恒,有人用计谋功利锱铢必较地节省着爱情用量,恐怕才成全了马走日、完颜、武六这般纯粹井喷式的挥霍。
最后就以结局画面收篇。风车下数对的礼服男女,更多的让我想起集体式婚礼,他(她)们经历着事情本身,却又对马走日的独白摸不着头脑。像极了很多集体相亲、集体婚礼的现场,他(她)们看似经历着爱情与婚姻,却对爱情婚姻本身保持观望,别人在看热闹似的看他(她)们,而他(她)们也看热闹似的看着爱情婚姻。细节落在了穿着婚纱的项飞田依偎在武七身边,不得不让我看到“缘分”二字,他老人家两个若非不是你情我愿怎么可能一起享受着同流合污。结尾借用姜文访谈时的话,我们自己得到的结果,无论多差多屎其实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由衷期盼的结果,电影里各个人物如此、爱情婚姻中的男女如此、生活着的普通小女子本人亦如此。
也许开讲爱情就算是偏题了。开篇我才会说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人的爱情,我愿意看到《一步》更多爱情的细节,所以我看到了。但这并不代表我觉得这是电影的主线,只是作为补充写写而已。姜文希望坐在影院看到这么一步电影,我算是享受了,也回应他和他的《一步之遥一声》:看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