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9-五女拜寿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昨天晚上去安徽大剧院看了《五女拜寿》,当时因为时间的原因,我没有买这场戏的票,现在突然又有时间了,不过好心的吴慧学弟还是给我弄到了票,从小也是听着妈妈的《五女拜寿》长大的,这出戏也是最传统和经典,能够亲自观看也属幸运。舞美,灯光,剧本唱词,音效只能在实际观看中才能体会,舒畅的观看体验自不必说,有着切身体会,这也是我三次观影以来觉得看过的最出彩的一出戏!
现在主要想从戏中主要人物性格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女主角三女儿:杨三春
三春是杨继康员外收留的义女,也算是在殷实的家境中长大,不过她的丈夫起初却只是一个穷酸书生,在母亲生日的那天,姐姐妹妹们都拿着厚礼去贺寿的情况下,她给父母熬夜赶制的寿衣寿鞋被偷了,空着手给父母拜寿,父亲倒是没说什么,不过在母亲的眼里:你又不是我亲生的,养你这么大,今天我过生日你还空着手来,你看我自己的四个女儿给我带的厚重寿礼,此时,母亲对三春就有了很深的不满之意,最后在一场处理两个女儿的小争吵的过程中偏了心,把三春赶走了!三春很大度,不但不生气,还处处为父母着想,和丈夫邹应龙走了,继续协助丈夫考状元!最终丈夫也取得功名,中得状元,打到奸贼严嵩,救了落难父母,一家团圆,甚是欢喜!
三春家境是很不错的,按常理来说,应该和其他四个姐妹一样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但是她却嫁给了一贫如洗的书生应龙,她与应龙的相识相知戏中并没涉及,这当然会惹的丈夫娘不高兴啊,用现在的话就是:好的白菜被猪拱了,你什么都没有,就把我养了二十年的义女给弄走了,母亲当然不开心啦,其实真把这段爱情拿到现实中来说,大家也都会想:你到底是爱上这个男的什么了?也太不孝了,你家这么好,他这么穷,能给你什么,以后这辈子有你苦吃啦!可是,三春看中了他读书的志气,于是可怜的三春带着一家人的不理解,鄙视和唾弃跟着应龙,所幸,三春很聪明,她选择的是一个潜力股,这个人以后是状元啊,苦日子熬到头了就坐等享福了!应龙很不错,人高大端正,说话不卑不吭,腹有诗书,也有理想,最终也是夺得状元归!所以三春也是相当有眼光的,放至生活中,谁敢保证自己选的就一定会有出息呢,戏终究是戏,不过理想也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2)二女儿双桃:
典型的富家女儿的娇滴状,一身珠光宝气,姿态翩跹,也嫁给了江南首富家里,母亲过寿,拿着贵重的贺礼,争着把父母拉到自己家里来养老,为的是那母亲那三十万两私房银,父母被严嵩害了之后,连饭都不给父母吃,真是可恶之极!后来父母官复原职,又过大寿,还厚着脸皮来撒娇!和戏里边一样,我觉得就不可原谅,不差你一个,就别再来烦了,想想就可恨哪!可是我妈说,天下父母哪有不原谅自己小孩的呢?(我妈真善良。。)
双桃是不孝顺的典型,属于那种良心被狗吃了的,这样人在现实中比较少,但也有,经常也有新闻报道说:有些富人自己过得是逍遥自在,可是对待父母哪:把父母扔在养老院,不管不问哪,我觉得这样的人就不配活在世上了!
(3)义女翠云妹妹:
翠云是夫人的贴身丫鬟,服侍多年,也知道三小姐好,所以三小姐来了,就给她准备好吃的,被赶走时候还把10两纹银的积蓄拿给三小姐,老爷夫人落难,四个女儿不管不问,她反到不离不弃,凭着至善之心,照顾两位老人,冒着风雪,沿街乞讨,冻得晕倒在街上,最后被应龙的弟弟救下,也嫁给了他,老爷夫人官复原职之后,被收为义女,胜似亲女!
翠云真乃有情有义之人,这人品,必须得赞哪,在所有人(包括下人)都鄙视三姑爷的情况下,还能分得清是非黑白,因为她所看到的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三姑爷,在四个女儿都不愿为老爷夫人养老的情况下,她看透了人情薄如纸,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薄弱力量照顾两位老人! 最后,亲情,爱情双丰收。这样的女子,就该是“好人有好报”哪!
(4)大女儿:
大姐嫁地也好,可惜遇到了个有主见的恶丈夫,父母落难,投奔她家,她很想照顾父母,可是丈夫不让,苦苦跪地哀囚丈夫:如果不让我照顾父母,我就一辈子不起来!这天地良心,绝对真心,可是丈夫能管着他,说:你起来吧,我们出五十两银子给岳父岳母,让他们走吧,为了保全自己,我还要拜严嵩为义父,这等认贼做父之子,凡分得清忠奸是非之人,都会鄙夷唾之,大姐呢也是个好人,为何总是受他管制,很显然,大姐是那种传统淑良女子,谨遵“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古训啊,这样的人一生看起来不会出错,过得安安稳稳,有人喜欢这样的生活,也有人不喜欢!生活本没有错,可是要和道德起了冲突,我们还是要问问自己有没有错,要不要反抗,大姐也是反抗了,但显然没用,因为她的地位是很低的,不过最后父母又重启官职之后,有了娘家撑腰,丈夫也好声好气求着她了,不过想想大多数时候,她还有略微有点可悲的!
(5)四女儿和五女儿:
四妹和五妹嫁的是一家的兄弟俩,两个人服侍,发饰,动作翩然一致,官人也是,四个人总是两对两对地一起出来,给我一种阖家热闹,喜气洋洋的感觉,好和谐,好喜欢!四个人都好,都真心想给父母(岳父岳母)养老,而且岳父和家父是同窗好友,感情深厚,又同朝为官数载,双方儿女又互通婚姻,这感情,怎一个好字了得,应该用两个好字了,哈哈!不过呢,刚接济一宿,就接到严嵩党的书信,如果继续容他们,就窝藏罪!为了一家老小,不得不把好友送走,一家人满含悲愤与泪水,凄凄惨惨戚戚!
这家人都还不错,属于一般人,能帮助别人就尽力帮助,可是牵涉到罪的时候,谁敢担当呢,只能选择保全自己啦,所以没有什么对与错,大部分人应该都会这样做的。
(6)父亲母亲:
经历了其乐融融的寿诞,又到落难,辗转几家,也让父母分清了各个女儿的孝心和能力,尤其是母亲,最后对义女翠云眉开眼笑,完全忽略自己亲生的二女儿,那个对比那场景,就是俗话说的“罪有应得”吧!
-----------------------------------------分割线--------------------------------------------- 很感谢吴慧学弟,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看了那么精彩的一出戏,其间一起去看的几场,给予很多帮助,很好很好的人,很感谢这个黄梅之家组织,让我亲身接近韩再芬,感受她的气质,亲自走近黄梅戏演员,看看他们长得什么样,化了什么妆容,走进舞台后台,感受演员在台上和台下的不同状态,亲自溜进化妆室,充满好奇地看看正在卸妆的演员们,也看到了在台底下下对着唱词,字幕,打着架子鼓的幕后人员,接触了那么多,我想:以后一定要多多到剧院支持黄梅戏-也算是珍贵的安徽民间艺术了嘛,其实有个想法就是:以后带妈妈来看这场戏,妈妈一定会超级感动的!
现在主要想从戏中主要人物性格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女主角三女儿:杨三春
三春是杨继康员外收留的义女,也算是在殷实的家境中长大,不过她的丈夫起初却只是一个穷酸书生,在母亲生日的那天,姐姐妹妹们都拿着厚礼去贺寿的情况下,她给父母熬夜赶制的寿衣寿鞋被偷了,空着手给父母拜寿,父亲倒是没说什么,不过在母亲的眼里:你又不是我亲生的,养你这么大,今天我过生日你还空着手来,你看我自己的四个女儿给我带的厚重寿礼,此时,母亲对三春就有了很深的不满之意,最后在一场处理两个女儿的小争吵的过程中偏了心,把三春赶走了!三春很大度,不但不生气,还处处为父母着想,和丈夫邹应龙走了,继续协助丈夫考状元!最终丈夫也取得功名,中得状元,打到奸贼严嵩,救了落难父母,一家团圆,甚是欢喜!
三春家境是很不错的,按常理来说,应该和其他四个姐妹一样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但是她却嫁给了一贫如洗的书生应龙,她与应龙的相识相知戏中并没涉及,这当然会惹的丈夫娘不高兴啊,用现在的话就是:好的白菜被猪拱了,你什么都没有,就把我养了二十年的义女给弄走了,母亲当然不开心啦,其实真把这段爱情拿到现实中来说,大家也都会想:你到底是爱上这个男的什么了?也太不孝了,你家这么好,他这么穷,能给你什么,以后这辈子有你苦吃啦!可是,三春看中了他读书的志气,于是可怜的三春带着一家人的不理解,鄙视和唾弃跟着应龙,所幸,三春很聪明,她选择的是一个潜力股,这个人以后是状元啊,苦日子熬到头了就坐等享福了!应龙很不错,人高大端正,说话不卑不吭,腹有诗书,也有理想,最终也是夺得状元归!所以三春也是相当有眼光的,放至生活中,谁敢保证自己选的就一定会有出息呢,戏终究是戏,不过理想也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2)二女儿双桃:
典型的富家女儿的娇滴状,一身珠光宝气,姿态翩跹,也嫁给了江南首富家里,母亲过寿,拿着贵重的贺礼,争着把父母拉到自己家里来养老,为的是那母亲那三十万两私房银,父母被严嵩害了之后,连饭都不给父母吃,真是可恶之极!后来父母官复原职,又过大寿,还厚着脸皮来撒娇!和戏里边一样,我觉得就不可原谅,不差你一个,就别再来烦了,想想就可恨哪!可是我妈说,天下父母哪有不原谅自己小孩的呢?(我妈真善良。。)
双桃是不孝顺的典型,属于那种良心被狗吃了的,这样人在现实中比较少,但也有,经常也有新闻报道说:有些富人自己过得是逍遥自在,可是对待父母哪:把父母扔在养老院,不管不问哪,我觉得这样的人就不配活在世上了!
(3)义女翠云妹妹:
翠云是夫人的贴身丫鬟,服侍多年,也知道三小姐好,所以三小姐来了,就给她准备好吃的,被赶走时候还把10两纹银的积蓄拿给三小姐,老爷夫人落难,四个女儿不管不问,她反到不离不弃,凭着至善之心,照顾两位老人,冒着风雪,沿街乞讨,冻得晕倒在街上,最后被应龙的弟弟救下,也嫁给了他,老爷夫人官复原职之后,被收为义女,胜似亲女!
翠云真乃有情有义之人,这人品,必须得赞哪,在所有人(包括下人)都鄙视三姑爷的情况下,还能分得清是非黑白,因为她所看到的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三姑爷,在四个女儿都不愿为老爷夫人养老的情况下,她看透了人情薄如纸,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薄弱力量照顾两位老人! 最后,亲情,爱情双丰收。这样的女子,就该是“好人有好报”哪!
(4)大女儿:
大姐嫁地也好,可惜遇到了个有主见的恶丈夫,父母落难,投奔她家,她很想照顾父母,可是丈夫不让,苦苦跪地哀囚丈夫:如果不让我照顾父母,我就一辈子不起来!这天地良心,绝对真心,可是丈夫能管着他,说:你起来吧,我们出五十两银子给岳父岳母,让他们走吧,为了保全自己,我还要拜严嵩为义父,这等认贼做父之子,凡分得清忠奸是非之人,都会鄙夷唾之,大姐呢也是个好人,为何总是受他管制,很显然,大姐是那种传统淑良女子,谨遵“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古训啊,这样的人一生看起来不会出错,过得安安稳稳,有人喜欢这样的生活,也有人不喜欢!生活本没有错,可是要和道德起了冲突,我们还是要问问自己有没有错,要不要反抗,大姐也是反抗了,但显然没用,因为她的地位是很低的,不过最后父母又重启官职之后,有了娘家撑腰,丈夫也好声好气求着她了,不过想想大多数时候,她还有略微有点可悲的!
(5)四女儿和五女儿:
四妹和五妹嫁的是一家的兄弟俩,两个人服侍,发饰,动作翩然一致,官人也是,四个人总是两对两对地一起出来,给我一种阖家热闹,喜气洋洋的感觉,好和谐,好喜欢!四个人都好,都真心想给父母(岳父岳母)养老,而且岳父和家父是同窗好友,感情深厚,又同朝为官数载,双方儿女又互通婚姻,这感情,怎一个好字了得,应该用两个好字了,哈哈!不过呢,刚接济一宿,就接到严嵩党的书信,如果继续容他们,就窝藏罪!为了一家老小,不得不把好友送走,一家人满含悲愤与泪水,凄凄惨惨戚戚!
这家人都还不错,属于一般人,能帮助别人就尽力帮助,可是牵涉到罪的时候,谁敢担当呢,只能选择保全自己啦,所以没有什么对与错,大部分人应该都会这样做的。
(6)父亲母亲:
经历了其乐融融的寿诞,又到落难,辗转几家,也让父母分清了各个女儿的孝心和能力,尤其是母亲,最后对义女翠云眉开眼笑,完全忽略自己亲生的二女儿,那个对比那场景,就是俗话说的“罪有应得”吧!
-----------------------------------------分割线--------------------------------------------- 很感谢吴慧学弟,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看了那么精彩的一出戏,其间一起去看的几场,给予很多帮助,很好很好的人,很感谢这个黄梅之家组织,让我亲身接近韩再芬,感受她的气质,亲自走近黄梅戏演员,看看他们长得什么样,化了什么妆容,走进舞台后台,感受演员在台上和台下的不同状态,亲自溜进化妆室,充满好奇地看看正在卸妆的演员们,也看到了在台底下下对着唱词,字幕,打着架子鼓的幕后人员,接触了那么多,我想:以后一定要多多到剧院支持黄梅戏-也算是珍贵的安徽民间艺术了嘛,其实有个想法就是:以后带妈妈来看这场戏,妈妈一定会超级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