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死局?

刚看《绣春刀》时,一股《投名状》的气息不由扑面而来。它们风格类似,都是朝代末年,都是民不聊生,都是三兄弟情谊,都是打打杀杀,但与《投名状》中,最后三兄弟阋墙最终死绝的悲剧结尾不同,在《绣春刀》里,张震饰演的二哥沈炼最终活了下来,而三兄弟的情谊自始至终牢不可破。作为一个用心讲的好故事,沈炼能活下来,必定有他的理由。
飞鱼服、绣春刀,是明代锦衣卫的装备,代表国家机器,更代表杀人机器。锦衣卫位卑权重,上至百官下至平民无不惧怕,但他们的本质也不过是工具,是棋子,就如东厂提督赵靖忠说的,“踩死你们,跟踩死一只蝼蚁没什么区别”。影片中,三兄弟的地位实际都十分卑微。大哥卢剑星的父亲原是百户,朝廷正六品武官,想是一生清廉,致使去世后,儿子想要正常“补缺百户”,拿出“疏通上下关系”的银两而不能。三弟靳一川则是流寇出身,为了求生,杀死追捕他的锦衣卫取而代之。三兄弟中,惟独对主角沈炼的背景没有介绍,他的地位,应当比卢剑星低,比靳一川高。除了此二人,他似乎别无亲朋,应当是孤儿。奉命拿人时,又体现出无比心狠手辣,断人手臂眼都不眨,说是悍匪出身也不为过。
正是因为相同的卑微处境,三兄弟才走到了一起,并最终建立坚不可摧的友谊。他们的命途,原本是继续在底层继续挣扎,直到突然遇见东厂提督赵靖忠。赵靖忠点名让他们追杀魏忠贤。这是一个肥差,蕴含着咸鱼翻生的可能。“我们没银子没路子,靠的就是机会。”卢剑星很清楚这点。他的观点也影响了沈炼,他也想为哥仨寻求机会。于是,当杀死魏忠贤近在咫尺时,他选择了更为实际的机会——黄金四百两。
在朝纲腐败、卖官鬻爵、权力滥用的社会背景下,钱确实是万能的。事实上,杀死魏忠贤,原本就是一个死局,它是赵靖忠的阴谋。崇祯即位,大肆捕杀“阉党”,作为魏忠贤的“义子”,为了不祸及自身,赵靖忠急于杀人灭口,甚至假传口谕,将皇上要的活人替换为死人。若皇帝怪罪下来,也可把责任推到三兄弟头上。这步棋本万无一失,可惜这些棋子有了思想。沈炼也想求生,他同意“皇上要的是军饷”,杀死魏忠贤,即便自己能升官,俸禄一年最多二十两银子。而要为教坊司的周妙彤姑娘赎身,至少得花上五百两银子,杯水车薪。
沈炼把钱分作三份。“大哥的,三弟的,妙彤的,我从未为自己考虑。”这些话我信。但历史中,女人地位低下,《三国演义》教导的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沈炼将兄弟和女人相提并论,这女人还是一个教坊司官妓,无疑是为了满足现代人对“英雄美人”的审美需求。可惜的是,影片中,美人并不喜欢英雄,长期面瘫脸一般的刘诗诗,也受到了最多的非议。
沈炼和周妙彤的关系,也很耐人寻味。沈炼曾经奉命逮捕了周妙彤的父亲,将她送入教坊司,但其后又为她提供不少帮助,他对她,是愧疚,或是怜悯?似乎很难说得上是爱情。特别是当沈炼得知,周姑娘并不喜欢自己而深爱严公子时,他并不以为意,执意要带她走。周妙彤让他帮忙救严公子于诏狱,他也义不容辞,竟然没有半点醋意。这只能说明,沈炼是执行力很强的人,想做的事,一定得完成。最后,竟然真将姑娘给感动了,并成功带走。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他屡次突破重围中,如同“打不死的小强”一般坚韧顽强。
三兄弟原本都有机会出城。预备离城的最后一天,卢剑星换上百户服,说是去“请罪”,径自前往捕杀“阉党”残余,兴许是为了日后受朝廷追捕时,能提供些将功补过的机会。而当时沈炼忙着给周妙彤赎身,靳一川则跟医馆姑娘话别,都只顾着自身儿女情长。卢剑星的死,在于三兄弟中他地位最高,容易枪打出头鸟。他自愿顶了二弟的过,被皇帝斩立决。这一方面有兄弟情谊在,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如果供出兄弟,只会导致大家一起死。靳一川的死,在于实力不够,师兄都打不过,加上肺病,容易受制于人。而沈炼则心思缜密,处事谨慎,武功超群,浑身上下透着股悍匪气息。在大哥、三弟遇害后,他找赵靖忠复仇,原本无望取胜,最终亦成功翻盘。他确实是蝼蚁,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蝼蚁的威力也不容小觑。
靳一川的师兄丁修,也是一位奇人。他的刀法当数一数二,却以勒索师弟为生,成了一个遭人憎恶的流氓混混。令人回味的是,在御史大人的宴席中,他出演了一段京剧《林冲夜奔》,若是太平年间,凭他的实力,当个十万禁军教头应当不是难事,但社会礼崩乐坏,积重难返,好汉林冲也只能逼上梁山为寇。在原本的剧情里,导演原本是将丁修写死了,但因为“太喜欢这个角色,又让他活了过来”,最终似乎云游四海去了。在穷厄的环境中,也只能独善其身罢。
飞鱼服、绣春刀,是明代锦衣卫的装备,代表国家机器,更代表杀人机器。锦衣卫位卑权重,上至百官下至平民无不惧怕,但他们的本质也不过是工具,是棋子,就如东厂提督赵靖忠说的,“踩死你们,跟踩死一只蝼蚁没什么区别”。影片中,三兄弟的地位实际都十分卑微。大哥卢剑星的父亲原是百户,朝廷正六品武官,想是一生清廉,致使去世后,儿子想要正常“补缺百户”,拿出“疏通上下关系”的银两而不能。三弟靳一川则是流寇出身,为了求生,杀死追捕他的锦衣卫取而代之。三兄弟中,惟独对主角沈炼的背景没有介绍,他的地位,应当比卢剑星低,比靳一川高。除了此二人,他似乎别无亲朋,应当是孤儿。奉命拿人时,又体现出无比心狠手辣,断人手臂眼都不眨,说是悍匪出身也不为过。
正是因为相同的卑微处境,三兄弟才走到了一起,并最终建立坚不可摧的友谊。他们的命途,原本是继续在底层继续挣扎,直到突然遇见东厂提督赵靖忠。赵靖忠点名让他们追杀魏忠贤。这是一个肥差,蕴含着咸鱼翻生的可能。“我们没银子没路子,靠的就是机会。”卢剑星很清楚这点。他的观点也影响了沈炼,他也想为哥仨寻求机会。于是,当杀死魏忠贤近在咫尺时,他选择了更为实际的机会——黄金四百两。
在朝纲腐败、卖官鬻爵、权力滥用的社会背景下,钱确实是万能的。事实上,杀死魏忠贤,原本就是一个死局,它是赵靖忠的阴谋。崇祯即位,大肆捕杀“阉党”,作为魏忠贤的“义子”,为了不祸及自身,赵靖忠急于杀人灭口,甚至假传口谕,将皇上要的活人替换为死人。若皇帝怪罪下来,也可把责任推到三兄弟头上。这步棋本万无一失,可惜这些棋子有了思想。沈炼也想求生,他同意“皇上要的是军饷”,杀死魏忠贤,即便自己能升官,俸禄一年最多二十两银子。而要为教坊司的周妙彤姑娘赎身,至少得花上五百两银子,杯水车薪。
沈炼把钱分作三份。“大哥的,三弟的,妙彤的,我从未为自己考虑。”这些话我信。但历史中,女人地位低下,《三国演义》教导的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沈炼将兄弟和女人相提并论,这女人还是一个教坊司官妓,无疑是为了满足现代人对“英雄美人”的审美需求。可惜的是,影片中,美人并不喜欢英雄,长期面瘫脸一般的刘诗诗,也受到了最多的非议。
沈炼和周妙彤的关系,也很耐人寻味。沈炼曾经奉命逮捕了周妙彤的父亲,将她送入教坊司,但其后又为她提供不少帮助,他对她,是愧疚,或是怜悯?似乎很难说得上是爱情。特别是当沈炼得知,周姑娘并不喜欢自己而深爱严公子时,他并不以为意,执意要带她走。周妙彤让他帮忙救严公子于诏狱,他也义不容辞,竟然没有半点醋意。这只能说明,沈炼是执行力很强的人,想做的事,一定得完成。最后,竟然真将姑娘给感动了,并成功带走。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他屡次突破重围中,如同“打不死的小强”一般坚韧顽强。
三兄弟原本都有机会出城。预备离城的最后一天,卢剑星换上百户服,说是去“请罪”,径自前往捕杀“阉党”残余,兴许是为了日后受朝廷追捕时,能提供些将功补过的机会。而当时沈炼忙着给周妙彤赎身,靳一川则跟医馆姑娘话别,都只顾着自身儿女情长。卢剑星的死,在于三兄弟中他地位最高,容易枪打出头鸟。他自愿顶了二弟的过,被皇帝斩立决。这一方面有兄弟情谊在,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如果供出兄弟,只会导致大家一起死。靳一川的死,在于实力不够,师兄都打不过,加上肺病,容易受制于人。而沈炼则心思缜密,处事谨慎,武功超群,浑身上下透着股悍匪气息。在大哥、三弟遇害后,他找赵靖忠复仇,原本无望取胜,最终亦成功翻盘。他确实是蝼蚁,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蝼蚁的威力也不容小觑。
靳一川的师兄丁修,也是一位奇人。他的刀法当数一数二,却以勒索师弟为生,成了一个遭人憎恶的流氓混混。令人回味的是,在御史大人的宴席中,他出演了一段京剧《林冲夜奔》,若是太平年间,凭他的实力,当个十万禁军教头应当不是难事,但社会礼崩乐坏,积重难返,好汉林冲也只能逼上梁山为寇。在原本的剧情里,导演原本是将丁修写死了,但因为“太喜欢这个角色,又让他活了过来”,最终似乎云游四海去了。在穷厄的环境中,也只能独善其身罢。
这篇影评有剧透